靜網PWA視頻評論

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2020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x月x日我開始調查任務, 首先對x市人流比較多的三維廣場和x市區的幾個工廠及其周邊環境問題做調查。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1
  隨著對環保的日益重視,城市地區對企業的環保門檻越來越高。為降低生產成本,大量企業開始向農村地區轉移。由於面臨發展經濟的壓力,這些地區在放寬招商引資標準的同時忽視了環境保護,使污染轉嫁現象有了可乘之機。於此同時,農民為保護自身的生活環境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維權活動,有些維權活動甚至造成了農民與當地企業、政府關係的僵化。如何協調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成為實現農村和諧發展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
  本次調研主要是在實地考査x縣x鎮x村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採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調查當地農民的環境意識,分析當地農民維權特點及形成原因,其中著重闡述了農民環境維權的困境,並以此為出發點提出一些改善維權困境的建議。
  關鍵詞 污染轉嫁 農民 環境意識 維權困境 建議
  一、x村環境轉嫁狀況
  經過實地走訪,我們認為,x村污染轉嫁問題主要體現在鮑邱河的水質污染和外來垃圾污染上。
  (一)鮑邱河的水質污染
  根據調查問卷,村民們認為排在第一位造成鮑邱河水質惡化的原因是「企業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這印證了x村的環境污染是由污染轉嫁引起的。根據學界的通說,污染轉嫁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工藝和生產線的轉移,即將高污染、搞耗能的產業、工藝、設備轉移到另一區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轉移地;另一種是廢物、危險品的轉移,即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將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污染廢棄物、含有放射性的廢物、有毒有害物質及其他危險廢物轉移到另一區域。「企業污水排放」屬於工藝和生產線的轉移,據村民們介紹,鮑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近的兩家鋼鐵企業,這兩家企業是x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黑色金屬製品業(屬於高污染產業)的龍頭企業,企業排放的未達標的污水污染了鮑邱河。「生活垃圾」則屬於廢物、危險品的轉移,上游燕郊產生的生活垃圾未經處理排入鮑邱河,這些污染廢棄物順著水流到達x村,造成了當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來垃圾污染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意外的發現了外來垃圾污染,其觸目驚心的程度是我們沒有料想到的。據村民們介紹,外來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從附近的北京、廊坊等地運來的,他們把可以賣錢的垃圾回收,其餘的直接就地丟棄。村裡外來垃圾堆放點的規模令我們乍舌。以一座收廢舊的房子為中心,方圓2-3平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別是房子背後的一眼池塘,塞滿了各色各樣的垃圾,垃圾發酵後混雜在一起的惡臭讓人無法呼吸。
  二、農民環境意識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總結出一些污染轉嫁背景下農民環境意識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第一,農民的環境認知意識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認知意識仍有待加強。隨著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在農村的普及,農民與外部世界聯繫越來越密切,他們通過大眾媒體對環保方面的知識也有了一定的接觸,了解了環保的重要性。但由於國家的環保宣傳主要集中在城市、宣傳內容也以城市居民為受眾設計,貼近農民的環保宣傳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農民的環境認知意識在理性層面仍較欠缺。
  第二,農民有提高環境認知意識的願望和需求。隨著環境污染由城市轉向農村,環境污染對於農民不再是一個遙遠的詞彙,農民都有了解更多環保信息的願望。對與自身關係密切的環保信息,例如遭到環境侵權後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當地環境質量信息等,成為農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環保信息。他們普遍抱著「學以致用」態度對待環保信息,希望掌握這些信息後能更好的解決自身面臨的環境問題。
  第三,農民的環境維權意識有較強的滯後性。只有當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到自身生產生活時,農民才會想到維權。我們在訪談中了解到,x村村民維權始於村裡的飲用水受到污染,已無法飲用。在企業污染環境的初期,農民並不知曉,或者雖然知曉,卻由於自身沒有受到實質損害而未及時維權,環保知識的缺乏和權利意識的薄弱導致了農民維權意識的滯後。
  第四,農民的環境維權意識有一定的狹隘性。農民在環境維權中對政府有極大的依賴。從環境監管、接受環境投訴、到負責解決環境問題,只要出現了問題,農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政府。這與我國傳統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關。傳統中國,行政權力強大,行政權力同時行使了司法權和部分立法權,演變延續至今就成了「只要找政府一切問題就能解決」的現象。但在沒有分析各種維權方式利弊的情況下,盲目依賴政府,會使農民維權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當找政府後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這種對政府的嚴重依賴會轉化成對政府的嚴重失望。當然,農民維權意識的狹隘性也與其對其他維權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其他維權方式的無效性有關。以環境訴訟為例,我們的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民對環境訴訟不了解,就更不用說利用訴訟維權了,而現階段環境訴訟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難以進入農民維權的視野。
  三、農民維權的困境
  為什麼農民的維權之路如此艱辛?x村村民在問卷中給予了我們一些啟示,結合調研中的所見所聞,我們對農民維權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國家政策的偏差、政府在諸多領域的缺位與農民對政府的依賴之間的矛盾
  我國長期以來的政策都體現了「重城市、輕農村」的特點,不僅農村經濟發展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而且農村的環境和農民環境權的保護也為公共政策所忽略。雖然這幾年國家不斷出台各種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糾正,但幾十年積聚產生的問題不可能馬上得到解決。
  此外,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的諸多領域存在缺位現象,具體表現在:第一,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及其他資源投放嚴重不足。中國環境保護投資幾乎全部用於城市和工業,農村的環保設施投入幾乎為零。 這一問題在x村也存在:村裡沒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設施,生活垃圾隨意傾倒;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鮑邱河。第二,農村環保機構不健全,監管力度不足。我國的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點源污染防治的基礎上的,對農村環境污染及其特點重視不夠。當前,最基層的環保系統是縣一級環保機構,只有少數鄉一級政府設有環保辦公室、環保助理、環保員等,但這些機構和人員的工作職責並不明確,使得廣大農村地區基本屬於環境監管的空白狀態,無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的發生。
  中國農村鬆散的組織結構在集體行動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別是在提供像環境保護這種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環境維權過程中,農民表現出對政府的嚴重依賴,但國家政策的偏差和政府的缺位使得農民無法從政府獲得其期望的結果。這一矛盾已成為農民維權活動中最顯著的矛盾。
  2.政府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理念之間的矛盾
  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之間本應該是相互促進的關係,但由於多年來我國奉行「經濟指標至上」的發展觀念,一些農村地區的基層政府在發展過程中「唯經濟論」,盲目擴大招商引資規模,降低招商引資門檻,哪怕引進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也在所不顧。引進上述項目之後不但不對其進行環境監管,反而為其污染環境提供種種便利,對觸犯環境法律的責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斷增長的同時當地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先污染、後治理」這種本末倒置的發展理念本應該予以摒棄,但對經濟增長的盲目追求使得這一錯誤觀念仍有生存空間。
  3.農民對自然環境的嚴重依賴與其在環境保護中的雙重弱勢地位之間的矛盾
  農業是最大限度依賴於自然的生產部門,農民的生活資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於自然資源,如飲用水、燃料、食物等。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獲得生活資料的途徑更加廣泛,但從自然界直接獲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徑,這使得自然環境對於農民的生存和發展質量有更直接的影響。但農民在環境保護中卻處於雙重弱勢地——相對於污染企業的弱勢和相對於城市居民的弱勢。 相對於污染企業的弱勢地位,使農民在與污染企業談判和抗爭中處於劣勢;相對於城市居民的弱勢地位,使得農民在分配環境保護資源、組織城市污染轉嫁等方面處於劣勢。這一矛盾使得農民的環境權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農民環境維權能力的薄弱與環境維權的複雜性、高成本之間的矛盾
  首先,由於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農民的環境維權意識不強,缺乏抵制環境污染的主觀能動性;或者雖然有較強的維權意識,但不了解必要的維權知識,不知如何維權。其次,小農經濟在當今農村仍普遍存在,農民之間的聯繫較為鬆散,這使得對集體力量依賴性較強的環境維權在農村難以開展。再次,基層政府的不支持也減弱了農民的環境維權能力。有的基層政府與污染企業關係密切,甚至包庇、縱容污染企業的違法行為;有的基礎政府對農民維權活動抱有偏見,認為農民是在「胡鬧」,為了保持當地社會穩定,對農民的環境維權活動進行壓制。另外,農民的經濟條件也極大的限制了他們的環境維權能力。
  與此同時,環境維權比一般維權更複雜、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現在:第一,證據收集的難度很大。環境污染損害的滯後性和複雜性使得環境污染案件的因果關係難以認證;另外,環保部門攝於政府的壓力常常不敢出具鑑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實的鑑定。第二,環境維權的成本很高。證據的收集、因果關係的證明等都需要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的介入,這必然產生高昂的律師費、鑑定費用,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農民無法支付這些維權成本。第三,維權結果的不確定性。即便農民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收集證據、並向有關部門反映了相關情況,結果並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業大多是當地政府的利稅來源,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環境執法。
  四、建議
  完善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等立法方面的建議,早已引起國家的關注,我們無需「老生常談」,我們在該部分提出的建議主要結合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的農民維權困境,圍繞「如何在實踐層面保護農民環境權益」這一主題展開。
  (一)建立農村環保機構,保證環境保護資源的公平分配
  鑒於現實中環保部門往往受制於地方政府,無法公正執法,因此應建立一個獨立於地方政府,直接受環境保護部管轄的環保執法系統。為了彌補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的缺位,政府應建立農村環保機構並配備相應人員,提高基層環保執法者的業務能力;明確農村環保機構的職責和執法手段,防止權責不分,互相推諉現象的出現;擴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投入,確保農村環境保護經費充足,環境檢測設備齊全,為農村環境執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質上的保障。
  (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作用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民在環境維權方面對政府有嚴重的依賴性,因此作為溝通政府與農民橋樑的村委會無疑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目前我國農村已經普遍建立了村委會。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委會有負責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職責,這其中當然包括代表和維護村民的環境權益。村委會的普遍性和職責的法定性,由村委會代表農民主張環境權益無疑是一個「性價比高」的選擇
  但現實中村委會作為代表維護農民權益仍存在不少困難,第一,村委會代表農民維護環境權益沒有經費支持。目前村委會的經費很少,假如將本來就少的經費拿出一部分用於環境權益的維護,村級財政將更加捉襟見肘。為此,國家可以加大對村級財政的轉移支付,提高村委會的活動能力;還可以賦予村委會為採取環境維權行動合理籌措資金的權利,但同時也要建立監督機制,防止該權利成為村委會謀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會代表村民提起訴訟的資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質疑。現實中,法院常以村委會「與案件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為由,拒絕村委會代表村民提起訴訟,鑒於農民維權力量的薄弱性、環境污染的集體危害性、環境維權的複雜性等原因,法律應該確定村委會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訴訟。
  (三)完善環境宣傳教育體系,提高農民的維權意識
  農民是農村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農民的維權意識,對於改善農村環境意義重大。首先,應藉助社會輿論、媒體等途徑,增強廣大農民對環保知識、環境維權等的認識能力,鼓勵農民積極維護自己的環境權益。調查中我們發現,大眾媒體在環境信息的傳播方面已成為農民的首選,因此社會各界應利用好這個平台,提供更多易於農民接受的環保信息。其次,建立農村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目前地方政府或者對本地的環境狀況不甚了解,或者有所了解但不對農民公開,這些做法是與我國的信息公開立法相違背的。因此,應儘快建立農村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為農民監督當地環境提供條件。再次,支持各種ngo向農民提供環境維權服務。這可以有效解決政府對農村環境資源供給不足和農民對環境資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由於農民對ngo的了解較少造成農民在遇到環境問題時向ngo尋求幫助的意願較小,因此,政府應該創造寬鬆的政策、法律環境,並加強引導,讓更多的ngo走進農村和農民,為他們提供相關環境服務。
  (四)擴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適用範圍
  目前中國的法律援助對象主要是生活困難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農民工,不包括在農村居住的農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對象「生活困難」,但農民沒有固定收入,難以證明自己的收入狀況。二,農村貧困面太大。我國農村人口比例較大,法律援助機構的力量和資源本身並不充裕,無法滿足農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較窄,農民因環境污染所受到的損失往往不符合申請法律援助的範圍。
  由於中國農村人口多,貧困人口數目較大,對農民提供法律援助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我國應針對農民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法律援助機制。為了解決法律援助資源緊張的狀況,該機制可以是一個多方參與的機制。一方面,政府應充分依託現有的法律援助機構和資源向農村傾斜,;另一方面,政府應鼓勵並積極創造條件,讓社會各界為農民提供相關的法律幫助。
  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2
  一、調查的目的:
  眾所周知,人類居住的地球,被稱之為「水星球」。地球表面雖然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但其中海洋鹹水占了97。5%。除去地球兩極冰山,人類容易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總水量的0。2%。水如此重要,但是咱們卻不懂得水得重要性,常常浪費了許許多多的有用的水。水滋養了人類,但咱們卻沒有好好地去利用水,讓水白白地浪費了。這天,咱們要讓生存在這個魚米之鄉的人,讓這個從不缺少水的家鄉,讓他們,讓咱們身邊的人都認識到水的重要性。
  二、參加調查的人員:
  跟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一說,他們覺得還挺有好處的,於是,他們一齊幫我調查。
  三、咱們的實驗:
  父親母親,負責到落塘河去提取水質;弟弟妹妹,簡單一點,提取自來水;哥哥姐姐提取一點礦泉水和純凈水,我嘛,就負責測試了。弟弟妹妹先拿來了自來水,我拿出ph檢測卡,測試開始了:我把自來水放入紙杯,再放入ph測試卡,沒過了多久,杯中的水已經變成了淡淡的綠色,咱們知道了,原來自來水是弱鹼性的水啊!但是為什麼自來水不能喝呢?之後,父親告訴我自來水有許許多多的細菌,因此不能喝,就算要喝也要把水燒開了,把細菌燒死了,才能喝;此刻哥哥姐姐拿來了礦泉水和純凈水,為了更加明確,咱們又換了紙杯。此刻咱們把兩樣不一樣的水水,分別倒在兩個杯子裡,過了1分鐘左右,兩杯水都又變成了淡淡的綠色,礦泉水和純凈水也是弱鹼性的,但是純凈水和礦泉水裡基本上沒有細菌,但是最好還是燒開了再喝;前三樣測的水質都是一樣的,那河水又會是什麼樣呢?父親母親急急忙忙地跑了回來,咱們連忙把水倒入杯子裡,放入ph測試卡,這次和以前的不一樣了。水質慢慢地變成了黃色的水。「呀,河水是鹼性的啊!」父親母親不可思議地說:「此刻的河水,水質怎樣已經變地這麼差了呀!想咱們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帶我來這兒,那時候的水是清澈見底的呀,看著水裡的小魚兒游來游去,別提有多快活了!
  四、分析水被污染的原因:
  此刻,從河水身上咱們再也看不見父親母親那個時候,清澈見底,一點點的雜質都沒有的河水了。此刻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污染卻越來越大,尤其是對水的。我冷靜地想了想為什麼咱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而環境卻越來越差呢?我沉思了好久,覺得此刻的環境,此刻的水變成這樣罪魁禍首是咱們,是人類!我想了一些正因咱們圖方便而給大自然帶去危害的事件:
  1、當咱們走在河邊,手裡拿著垃圾的時候,有許許多多的人,為了圖一個方便,就隨手把垃圾扔進了小河,就再也不會去關它,任它在河中漂浮,做漂浮垃圾。
  2、此刻,咱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污水也越來越多,一些工廠就把工業廢水排放在河裡。
  3、工業廢水排放在河裡,有好多的小區居民把生活廢水也排放在小河裡,唉,這對小河的污染該有多大啊?!
  五、讓咱們大家都來保護水資源:
  讓咱們大家都來保護水資源吧!手裡有張餐巾紙,你不把它扔進小河,這也表現得你愛這條河;各個工廠的工業廢水,請不好排在這個無辜的小河裡;居民們啊,請不好把生活廢水排放在小河裡;也能夠做一名環保者,幫著一些環保工人做一些環保工作。
  水乃性命之源,發展之本。以前看過這樣一則社會公益廣告:人類的最後一滴水將是自我的眼淚。讓咱們做一位環保者,讓咱們去保護咱們的地球,讓咱們去保護咱們的環境,讓咱們去保護咱們的水資源!
  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3
  人離不開自然環境,因為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先決條件和朋友。為此,人類就應該與環境處理好關係,決不可干出傷害朋友的壞事和蠢事。可是,近年來傷害朋友的蠢事是實在叫人觸目驚心。
  諸城,號稱恐龍之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都過上了小康的生活。在此同時,由於人們沒有較強的環保意識,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環保問題。為了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美好,為了使諸城美好形象永遠流傳。就此,x年2月18—23日期間,我對岳家莊社區中的水泥廠及周邊環境進行了實地、民意的調查。
  2月18日,沿著得利斯大道,我發現路旁成堆的垃圾聚集成了一座座『小山』。路中央也有小朋友吃剩的果皮和零食袋等。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路旁的居民亂倒垃圾,日復一日並沒有正確的教育子女保護環境,給他們頭腦中形成應當保護環境的思想定位所造成的。有的垃圾阻塞了水溝,使水流不能夠暢通。臭氣味的水流到了街上,影響了路人行走,影響了整個的居民環境。當人們從垃圾旁經過時在,總會用手捂住鼻子,做出難以忍受的表情。對此,我訪問了正在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人,工人深有感觸的說:「由於市民不太注意城市的清潔和美化,我們每天都掃可總掃不完,前面掃乾淨後,後面又髒了!」若勸說他們,他們卻說:要是我們不丟你掃什麼」多荒唐!可見城市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有多嚴重!但大氣污染情況同樣不可忽視!
  2月22日,我對水泥廠的大氣污染進行了調查。在來到水泥廠的途中,遠遠地就看見工作煙窗上濃煙滾滾而出,不斷向空中排放污氣。我順著濃煙走進水泥廠,發現這兒的情況更令人驚駭。首先便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沉甸甸的濃煙,仿佛要塌下來。眼前那座工廠像是一座「灰城」。面對此情景,而這工廠的同志卻說:「一個工廠如果連這點『小污染』都不存在,那一定不叫什麼工廠,要加工材料,生產原料就得付出代價,污染空氣是必不可少的。」據我調查,一些小工廠認為只要當環保部門經檢查合格後,管他什麼污染,都是「先走人後開工」。偽裝自己也成了一種解決的辦法,他們只管生產不管污染。
  2月23日,我來到社區公園。剛進廣場時,雖然不是一塵不染,但也說的過去。走到小河岸邊,水的顏色使我驚呆了渾渾的,而且在水的表面上還浮著很多塑料袋和垃圾。在一些林蔭小道上也有許多紙屑,還有一些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雖然有警告牌,但對他們好像沒有什麼作用!
  通過以上調查,可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尤其是大氣污染,工廠不加節制地濃煙排放到清新的空氣中,不僅嚴重污染了空氣。也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其次就是固體廢棄物污染「一次性飯盒」「塑料袋之類的」白色污染都給城市的美化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人們亂扔果皮紙屑,亂倒垃圾等現象也成為了環境污染的一個方面。
  綜上所述,我們已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所以我們應充分認識生態環境的作用,生態平衡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意義,要充分認識環境污染與破壞的嚴重危害,要深刻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更要在頭腦中牢牢樹立起保護環境的觀念,積極地參與到愛護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實際行動中去。
  對此,我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1)提高公民的環保觀念,環保素質,環保意識。
  (2)對於工廠的煙炊用應建的高了點,並且裝置消聲器。
  (3)多種植一些綠色植物,保持空氣清新。
  (4)將垃圾分類處理合理利用資源。
  (5)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循我國的環境保護法的規定。
  (6)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4
  為有效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x月下旬,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先後到經濟開發區、茌平縣、冠縣及市直相關部門對全市農村環保工作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組實地察看了沼氣工程建設、畜禽養殖廢物利用以及秸稈氣化項目,聽取了政府、環保部門的情況彙報。通過調查,委員們基本掌握了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就如何促進我市農村環保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以農村連片整治示範項目為重點,狠抓農村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積極組織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試點,持續推進生態鄉鎮、生態村等創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農村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一)生態建設穩步推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落實生態山東戰略建設生態聊城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生態市建設工作。在目標責任體系建設中,始終把農村環保有關工作要求列入考核的重要內容,賦予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規模化畜禽養殖及養殖小區糞便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等指標較重的分值,將生態市建設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做好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市環保部門與農委聯合印發了《聊城市秸稈禁燒工作方案》,督導各縣(市區)切實抓好秸稈禁燒工作。根據《國家級生態鄉鎮申報及管理規定(試行)》、《省級生態鄉鎮申報及管理規定(試行)》要求,我市積極開展生態鄉鎮創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已有41個鄉鎮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鎮、35個鄉鎮申報國家級生態鄉鎮。
  (二)「以獎促治」項目效果明顯。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以獎促治」是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大政策措施。我市積極督促有關縣(市區)做好「以獎促治」項目建設和運行,及時對項目進行現場檢查,保證了專項資金充分發揮效益。x年以來,我市共有10個項目列入「以獎促治」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計劃,x年,我市設立了市級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如,冠縣東古城鎮田馬園村秸稈焚燒煙塵治理等項目,對改善當地農村環境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發揮示範作用。去年,山東省把臨清市列為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市之一,目前,中央、省已給臨清市撥付資金1000萬元,聊城市和臨清市已按照補助資金不低於30%的比例,共同籌集地方配套資金348.8萬元。x—x年度示範項目已建成並投入試運行,切實發揮了示範作用。
  (四)切實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嚴格執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建設的管理,嚴禁在飲用水地、輸水河道附近建設畜禽養殖場,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廠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認真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專項執法檢查活動,督促未執行的企業限期整改,逾期依法進行嚴肅處理。
  二、我市農村環保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我市農村環境面貌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由於農村環保工作面廣量大、基礎條件弱,滯後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一)我市農村環保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工業發展造成的污染。隨著我市各類工業園區不斷壯大,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一些園區、企業沒能很好地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對周邊農村地區環境造成較大影響。近年來,隨著縣以上園區對項目環保門檻的標準提高,一些污染項目向鄉鎮和村莊轉移,形成了新的工業污染源。
  二是農村生活造成的污染。近年來,農村地區生活、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造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和排放量不斷增加。我市共有農業人口約492.81萬人,年產生生活垃圾約為88.94萬噸,由於農村地區基本上未建立垃圾收集轉運處置設施,這些垃圾被堆存在田野、溝渠和坑塘。據估算,全市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年產生量約4676.77萬噸。絕大多數鄉鎮、村沒有建設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三是種植業生產造成的污染。我市是傳統農業大市,全市耕地面積為53.09萬公頃,化肥施用量、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和農藥施用量分別達到41.96萬噸、2.58萬噸和1.08萬噸,這些農業生產資料的大量使用,給農村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另外,農業生產產生的部分秸稈、藤秧等廢棄物得不到較好的綜合利用,堆放在田間地頭,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部分農民缺乏環保意識,焚燒秸稈,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
  四是養殖業生產造成的污染。隨著我市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迅速發展,畜禽糞便污水大量增加,相關存放、處置設施不完善,在部分養殖業集中的區域,養殖糞便和污水隨意堆放和外排的現象比較突出,不僅污染水體和大氣環境,畜禽糞便中所含的病原體也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威脅。
  (二)造成我市農村環保問題的原因
  當前,我市農村環保工作存在的上述問題,既有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法規不健全等客觀和歷史原因,也有思想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足等主觀和現實原因。主要表現在:
  一是農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一些地方存在著單純的經濟觀念,將大部分工作重心放在發展經濟和招商引資上,環保工作主要放在工業污染防治和城市污染防治上面,對做好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農村環保工作當做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大事來抓。有些農民群眾的環境意識較為淡薄,為了追求更大的產出和效益,往往是一味增加農藥、化肥和農膜的使用量,盲目發展作坊式小型加工企業,對由此帶來的環境危害卻置若罔聞。
  二是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不健全。我國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點源污染防治基礎上的,對農村污染及其特點重視不夠,導致目前農村地區環境法律法規不完善、體制機制不協調、管理機構不健全。許多部門具有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職能,但由於缺乏綜合協調,存在「呼籲多、落實少」的現象。
  三是農村環境保護監管力量薄弱。由於受機構、編制、人力和財力等因素的影響,全市環保系統還未建立起與農村環境工作形勢相適應的工作隊伍;現有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裝備水平難以適應農村環保工作的需要;鄉鎮普遍缺乏環保管理機構和專職工作人員,難以充分發揮監管作用。
  四是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隨著農村現代化進程加快,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規模迅速擴大,配套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除部分縣(市、區)政府駐地和實施「以獎促治」項目的鄉鎮(辦事處)外,大多數還未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導致我市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較低,造成農村環境難以提升。
  五是農村環境保護缺乏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由於我市屬欠發達地區,各級財政對於農村環境保護方面的資金投入有限。農村環境保護是公益性很強、運營成本高、投資回報率低的領域,對社會資金投入缺乏吸引力。在生活廢棄物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政策上缺乏激勵機制和投資優惠政策。
  三、促進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委員們建議,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大資金投入,狠抓農村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整治農村環境,切實改善農村環境質量。
  (一)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
  農村環保事關「三農」工作大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鞏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堅定科學發展理念,堅持把農村環境保護作為加快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各級環境保護工作體系。要實行行政區域環境質量責任制,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任務按年度、分層次逐級分解到市、縣、鄉三級,按照我市環境保護工作任務目標考核辦法要求,不斷加大考核力度。要積極推進生態聊城建設,加大生態創建及管理力度,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創建為國家級、省級生態鄉鎮。要堅持不懈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有效改善農村「髒」、「亂」、「差」現象,改善人居環境。要完善農村環保立法,強化農村環境法制建設,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建立科學高效的農村環境監察、監測體系和信息系統。設置農村環境保護機構,配備必要的人員和設備,加大監察執法力度,促進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二)因地制宜做好農村污染防治工作
  農村環保情況各異,各縣(市、區)和經濟開發區應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污染防治道路。
  一是深入推動農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加快農村生活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推廣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聯片收集、集中處理的經驗,大力提高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率、生活污水處理率。條件成熟的縣(市、區)可以探索推廣「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將縣域內產生的農村生活垃圾妥善處置。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辦事處),可以建設專門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和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系統,解決農村生活污染問題。建有工業園區或者工業聚集區的鄉鎮(辦事處),應規劃建設園區污水處理廠或者固體廢物處置設施,集中解決工業污染的同時消化生活污染。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監管,逐步將農村衛生室納入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範圍。
  二是狠抓農村飲用水保護工作。要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要大力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努力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要科學劃定農村保護區,不斷加大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監督管理力度。嚴格執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對位於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建設項目依法進行嚴肅查處,堅決予以清理取締,切實維護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安全。
  三是統籌做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繼續深入開展「兩減三保」行動,大力推廣測土施肥工作,努力降低農藥、化肥使用強度,加強農用地膜回收和綜合利用工作。要大力推廣普及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將農業廢棄物、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等通過資源化利用發展清潔能源,實現農村環境質量和能源結構同步改善。如,茌平縣小楊屯村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生產沼氣、有機肥,就是很好的模式。要繼續做好秸稈禁燒工作,通過秸稈還田、青貯和發電等方式轉化,如茌平縣信發集團利用秸稈生物制油,實現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杜絕秸稈焚燒現象。要加快推廣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方式,推進集中飼養、集中治污、統一管理的標準化生態養殖,加快畜禽污染防治示範工程建設,儘快實現畜禽糞便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
  四是堅決控制農村地區工業污染。要認真落實行政區域農村環境質量責任制,把工業污染防治作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中之重來抓。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鄉鎮企業,因地制宜發展污染少、無污染的企業,積極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切實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如,冠星集團引進大唐集團太陽能發電項目,減少了企業污染,增加了企業效益。鄉鎮企業要加快向工業園區集中,實行污染集中控制、集中處理、集中監管。農村地區招商引資不能降低門檻,嚴格控制三高一資,嚴格控制向農村轉移污染源。加強農村環境監管,對那些工藝落後、設備簡陋、污染較重的企業要限期治理或依法取締關閉,促進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三)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投入機制
  環境保護是公益事業,各級要加大農村環保資金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機制。一是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投入保障機制。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設立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大力支持環保農業項目;環保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的環境污染綜合治理的投入,財政部門應在資金向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污染防治上予以適當傾斜。二是建立和完善政策引導機制。制定優惠政策,進一步激發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熱情,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和治理項目。三是全力實施好「以獎促治」、「連片整治」等資金項目。要強化對「以獎促治」項目的督導,加快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項目的實施,加強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保障現有專項資金項目的順利實施,確保切實發揮效益。同時,市縣兩級財政要搞好資金配套,確保我市爭取更多的專項治理資金。
  (四)做好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
  農村環保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各級要高度重視農村環保宣傳工作,要通過各種媒體和培訓班,對農村基層幹部、廣大農民、中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一是在各級黨校開設農村環保培訓課程,利用現有遠程教育系統,對廣大基層幹部特別是鄉鎮、村級幹部進行農村環保工作培訓,全面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和法制意識,增強他們的執法能力和應急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起到模範表率作用。二是堅持從農村、農民的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通俗易懂、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幫助農民群眾了解農村環境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及其危害,積極引導他們自覺培養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消費方式。三是加強環境警示教育,堅持生態環保進課堂,增強滲透引導,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就樹立環保理念,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四是充分利用「六·五」世界環境日、環保世紀行、創建綠色學校和生態鄉鎮(村)等時機, 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和調動更多的人參與、支持和監督農村環保工作。五是充分發揮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 大力宣傳農村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及時公布環境執法檢查情況以及環境質量狀況,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村環保工作的良好氛圍。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