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論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價值理念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內容 摘要: 本文認為,以人為本是新時期我國公共政策的核心價值取向,它是對「以物為中心」的反思、揚棄和超越,是全面建設小康 社會 的內在要求,是落實 科學 發展 觀的客觀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決策目標人性化,決策程序民主化,決策主體群眾化,彰顯公共利益價值,弘揚公平原則,探索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 方法 和渠道,都是人本思想在公共政策中的具體 應用 。
   關鍵詞: 以人為本,公共政策,價值取向
  改革之初,為了抓住機遇促進發展,我國公共政策採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一政策取向打破了「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僵死局面,調動了全國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同時也使得 自然 生態矛盾突出,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極不諧調。這些衝突和矛盾是公共政策在社會全面改革和轉型過程中的價值偏頗的集中體現。面對改革開放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 問題 ,公共政策的人本價值取向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 經濟 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第一次把以人為本提升到了公共政策核心價值的地位,明確了我國公共政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
我國公共政策人本取向的 理論 與現實依據
  第一,「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 哲學 的基本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總概括,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和精髓。馬克思主義哲學蘊含著豐富的人本思想。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中,人是世界之「本」,認為人是世界的本質和終極本質;人是價值之「本」,認為人是世界上最有價值意義的生命存在;人是 歷史 之「本」,認為歷史是人的活動史,人是歷史的主體,人類創造並主導著歷史。
  第二,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價值理念,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同心協心、共同奮鬥,我國已經實現了 現代 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第一、第二步,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其實,這種小康只解決了人民的物質層面的需求,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而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僅僅滿足了人民的物質方面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在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時,又要以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目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才能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第三,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價值取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科學發展觀把以人為本置於首位,強調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公共政策的終極目標。這就要求我國的公共政策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物質生活、 政治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願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第四,公共政策秉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國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諧社會的內涵就是要讓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係融洽、協調,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幫助,氣氛良好。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時期,這一過渡和變革時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極化、利益差別顯性化、利益矛盾尖銳化。在這樣一個不穩定的特定狀態下,如何有效整合社會各成員、各階層、各利益群體、各地區之間的利益關係,實現社會和諧,關鍵在於我國公共政策秉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
   「以物為中心」的公共政策的弊端
  第一,城鄉差距不斷擴大。 目前 ,無論從人均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城鄉勞動生產率、工農技術裝備水平等經濟差距看,還是從 教育 、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差距看,我國城鄉差距都很大,並且呈現出繼續擴大的趨勢。衡量城鄉差距是否適度的標尺,通常是基尼係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城鎮居民基尼係數和 農村 居民基尼係數均在波動中呈現擴大的趨勢。1990年,我國農村居民基尼係數為0.31,城鎮居民基尼係數為0.23;到2002年,我國農村居民的基尼係數上升到0.365,城鎮居民的基尼係數為0.32,從中可以看出擴大的趨勢是十分明顯的。
  第二,地區差距不斷擴大。我國實施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實現了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但由於自然稟賦、歷史基礎、區位條件、政策取向等種種差異,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區差距不斷擴大。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間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長速度的差距在不斷擴大;東中西部地區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顯擴大;東中西部地區的 工業 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也在拉大。
  第三,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失衡。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與市場機製作用的強化,社會公眾的利益正在分化,有些人成為市場化的正收益者,有些人則成為市場化的負收益者。因此市場機制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率最優,但無法矯正由自身引起的不同利益群體利益失衡,具體表現為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利益失衡。在現實中,強勢利益群體已經結成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團體,有能力利用各種資源,以各種形式訴求自身利益, 影響 公共政策制定。有些強勢利益集團在某些地方政府決策中甚至會影響政府,使得政府決策向強勢利益集團偏向。但另一方面,弱勢群體自身既沒有資源,也沒有能力利用資源,缺少有效途徑和渠道來訴求利益,他們在公共政策過程中往往被邊緣化。弱勢群體本來在市場機制過程中利益已經受損,而其利益訴求在某些公共政策過程中又不能得到反映,因此社會利益格局愈發失衡。
   人本思想在公共政策中的具體應用
  (一)建立「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決策機制
  公共決策要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