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於民族文化傳播過程中的手機媒介研究綜述

2023年10月08日

- txt下載

摘 要:手機在中國逐漸普及也就是在最近十年的時間,而手機的大眾媒介屬性也隨著通信技術的完善逐漸顯露出來。本文通過對手機自身的文化研究和手機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研究進行文獻方面的梳理總結,為利用手機媒體構建少數民族地區和諧文化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民族文化;傳播;手機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4-22
一、對手機的文獻梳理
不同的研究領域對手機傳播有不同的解讀,筆者經過梳理髮現,在既有的研究當中,對手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個視角:
第一種,將其置於宏觀的文化背景中,探討其對社會形態、傳播格局等的影響。比較著名的著作有美國萊文森所著的《手機,擋不住的呼喚》,它從哲學思辨角度對手機文化進行宏觀現象學層面的描述;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手機簡訊,一種文化新主張》《手機媒體與媒介生態重塑》《手機新媒介對傳播格局與社會形態的影響》《對手機傳播社會含義的多重理解》。這些對手機的研究大多把手機放在一個宏觀的社會背景下,去探討其與社會其他主體結構的互動,側重分析手機的社會意義。
第二種,將手機作為一種媒體看待,把它放入與其他媒體相比照的社會媒體系統之中去分析,探討其媒介屬性與傳播特點。如《論手機媒體的大眾傳播特徵》《手機媒體的傳播學思考》,這些研究都是把手機作為媒體來探討其傳播功能和社會影響。
第三種,把手機放置於日常生活的現實背景當中,探討其對人們的日常交往等的影響。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手機・傳播・表征――手機與日常生活》 《指尖上的移動家園――手機簡訊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影響研究》《手機媒介傳播瀰漫於空間》,從日常生活出發去分析手機對社會的影響。這些研究從日常的生活切入,重視手機交往空間的建構,對手機的文化意義有了近距離的呈現。
第四種,把手機放在與人的互動層面上,去探討其對人的認知、情感等心理層面的影響。如《緊逼的「現代 性」――透視手機傳播新景觀》,從「現代性」這一角度探討手機人際傳播中浮現的問題以及對人自身的影響。《試論對人際傳播中認知過程的影響》則通過考察手機對人際傳播中認知過程造成的影響進一步理解技術,這些研究重視手機與人認知層面的互動,把手機研究引入微觀層面。
第五種,把手機放在傳播的過程中去分析,回答媒介技術是如何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對社會或者文化產生影響, 目前研究代表作有《手機傳播現象初探――一個媒介環境學的研究視角》 從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出發,借用媒介環境理論,對手機本身的符號系統進行分析,對手機傳播的研究大多是對傳播效果的研究,忽視了手機與手機使用者本身之間的互動,對手機本身的研究不多。這是唯一一篇對手機本體論的研究。
二、對手機文化的文獻梳理
第一,將手機文化放置於媒介文化的大概念下,側重分析手機文化的價值和意義。筆者對2000年至2009年中國優秀博碩論文資料庫以「手機文化」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23篇,比較突出的有兩篇:①《手機文化的深度解讀》, 該論文以手機技術形態和手機廣告位文本,藉助消費社會的相關理論,剖析手機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但是對手機文化研究中出現的「技術文化」「傳播文化」等概念沒有做明確的界定。②《手機傳播現象初探――一個媒介環境學的視角》以手機傳播為研究對象,藉助媒介環境學的相關理論,以技術―傳播―文化的互動關係為視角,以手機交往為例分析手機這一新興媒介與文化的關係。其餘分別以手機簡訊、手機消費、手機報為切入點對手機文化進行闡釋。
檢索2000年至2009年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的論文,以「手機文化」為關鍵詞,共檢索到53篇相關論文。其中對手機簡訊的研究有19篇,對手機在校園內產生的文化現象的論述有9篇,占文章總數的二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對手機文化的研究視野相對較窄,過分集中於手機簡訊研究。研究的範圍且僅局限於青少年群體,缺乏對其他手機文化產品的學理性剖析。
第二,將手機文化放置於消費文化的大概念下,從消費文化角度研究手機文化。《從文化消費認同與公共利於服務看手機媒介普及》,初步探討了手機充當消費者情感表達和個體展現的載體作用。《手機廣告的奧秘》《手機的符號與符號消費》,兩篇論文均對手機廣告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手機廣告作為手機消費文化的一種表征,對手機消費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雖然有創新處,但是較為片面散亂,大量的論文都是從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的角度切入的。
第三,將手機文化放置於社會文化的大概念下,探討手機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的。
查閱到的相關研究較少,代表性的有《消費的慾望――中國城市消費文化的社會學解讀》,以手機隨身帶與現代性、手機重構城市社會人際距離這兩個專題探討手機對社會生活的影響,認為其在擴大我們的感知距離和能力,突破了時空距離的限制,從而創造了新的 主體存在;《手機:全球背景下的「主動」選擇――珠三角地區農民工手機消費的文化和心態解讀》以珠三角地區的社會生態環境以及新一代農民工對這一環境的認知作為分析的起點,以社會學「生平情境」作為分析工具,指出新一代流動農民工手機消費在消費之外的意義,通過分析農民工的手機消費來解讀他們在珠三角地區生存心態的特徵。
此外,還有從社會學和新聞傳播學交叉角度對手機文化進行分析的,如 《手機媒體概論》,對手機媒體的技術、傳播方式、受眾群體及運營等層面展開全面論述。《手機――擋不住的呼喚》,從哲學思辨角度對手機文化進行宏觀現象學層面的描述。《文化工具與文化傳播的革命――關於手機的對話》一文中,生認為手機正在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且手機對人的心理和思維、大眾交流有巨大的影響,而目前應該做的是適應新的傳播工具和傳播方式。《傳播與生活――中國當代社會手機文化研究》一文從手機文化與社會互動關係中探尋手機文化的起因,從媒介技術、大眾文化、消費文化這三個維度對手機文化進行全面闡述,最後對手機文化建設展開策略研究。筆者對手機文化的想像構建,對筆者的本文研究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多數研究大多側重於從手機文化的某個角度和層面,如手機簡訊、文學、校園文化建設,來對手機文化進行批判性解讀,未能對手機文化進行系統性的闡述。未能揭示出深藏於社會大環境中的手機文化傳播背後的深層意蘊,對於手機文化出現的問題,沒有提出全面的對策。
三、對藏區手機文化傳播的文獻梳理
中國知網收錄藏區研究文獻18933條,內容涉及西藏的地質、政治、宗教、經濟等,其中關乎媒體與藏區問題的文獻僅27條,都是探討中外媒體中的「西藏報道」,例如,唐文佳的《3・14西藏地區報道中的國際媒體分化現象分析》,劉穎、郝亞明的《想像與對話――中法媒體報道下的西藏》等。所有文獻都沒有針對媒介使用與藏區社會發展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美)萊文森.手機――擋不住的呼喚[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丁 妍,沈汝發.手機簡訊:一種文化新主張[J].中國青年研究,2003(3).
[3]王 玲.手機媒體與媒介生態重塑[D].西安:西北大學,2005.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