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國節日文化電子書

2023年10月09日

- txt下載

篇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
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采,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這裡所介紹只是漢民族的一些較大的傳統節日,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眾多的民族節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寶藏。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陽,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線。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曆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
清明節前一天:寒食
(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之推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晉文公於是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人們起火燒飯,以寒食表示悼念。後來便形成了在寒食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陰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
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所謂乞巧,即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用彩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陰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裡,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烘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陰曆九月初九。我國古代以九為陽,九月九日正是陰月陽日,故名「重陽」。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影,聽到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裡人縫製小代,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藉以避難。桓景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裡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做茱萸代、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
一人。」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由於該詩感情真摯,至今膾炙人口。)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傳說釋迦牟尼在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
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乾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篇二:中國節日文化
中國節日文化,在悠悠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點點積澱、凝聚、流傳至今。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璀璨遺產,它寄託著炎黃子孫的文化情感。我們將帶你穿越歷史的時空,飽享節日文化的饕餮盛宴:一個個傳統佳節的起源演變、一則則神奇浪漫的節日傳說、一篇篇膾炙人口的典故趣聞,以及令人垂涎欲滴的節日美食…… 本書呈現的是中國節日文化生活的優美長卷,讀者只需要快樂地閱讀,便可盡情領略撲面而來的節日風情。
國的傳統節日沉澱了千百年的傳統文化,從遠古走來。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獨特情趣和深厚廣泛的民眾基礎。傳統節日習俗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對生活的美好願望與憧憬,具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本書選取中國傳統節日數個,以漢民族的傳統節日為主;同時融入了作者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理解與體會,關於傳統節俗的介紹方面,較多地汲取了目前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供感興趣的讀者參閱。
節日研究是當下文化研究的熱點問題,然而眾多研究中無法掩蓋的事實是角度單一、分析趨同。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過程的加速,中國的節日文化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外部的中西文化交流還是內部的各民族文化互動,都對節日文化的內容與形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當然,節日文化的演變是不平衡的。
北風吹,雪花飄,雪花飄飄年來到。即便是「躲債七天」的楊白勞,也得「回家來」,並且雖然「錢少不能買」,也要「扯上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過年對於中國人而言究竟有怎樣的魔力,以至於躲債的楊白勞甘冒被抓的風險也一定要回家來?其實,楊白勞不但欠黃世仁的債,他同樣還欠「年」一個「債」。前一個債務是有形的,可以量化,亦是能夠暫且欠一欠、躲一躲的;後一個無形的債務則既不可量化,又不能拖欠和躲避。非獨楊白勞,幾乎所有的中國人(或曰華人)都欠「年」一個「債」。這個「債」是老祖宗留下來的。
儘管春節至今仍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但是年味卻顯見地越來越淡,不但過年的內容和形式都起了不小的變化,就是內心那種憧憬與期盼也無從撿拾了。比起春節,其他同樣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就更顯頹落了。雖然我們依然會在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包粽子,但是參與的熱情卻與日俱減,更不要說「人勝」、「中和」、「上巳」這些幾近消失的節日了。
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一些舶來的「洋節」卻是越過越紅火,青年人尤其是都市裡的青年人在聖誕節、情人節間迸發出的熱情,也足以燃起「冬天裡的一把火」。
這是一些顯見的現象,由來也不止一年了,而在過去的一年中,由於有「韓國申報端午節為文化遺產」和「將春節改期」的專家提議,使得「傳統節日民俗保護」的討論格外熱火,看得出,「中國節情結」在社會上還是普遍存在的。
中國傳統節日的根源
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歷制有關。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將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統計歸納為20個,其中來自日月時令交會的,或與之有關係的有16個: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巳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都與時氣節奏大有關係;幾個表面上與時氣無關的,比如端午節、臘八節(十二月初八)、祭灶節(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節,細查古制,也有時令的講究。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此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會夭折,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方法預防,避五毒乃是過「端午」之初衷。臘八、祭灶以及除夕節,均是春節的「伴節」,自然也是與時氣相關的。而其餘四節正月初七的「人勝節」、四月初八日的「浴佛節(釋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
篇三: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精彩紛呈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以引人入勝的活動形式和極富價值的人文底蘊,深深地嵌入各個時代的生產生活,成為整個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時至今日,傳統節日依然具有廣泛基礎和盎然生機,在增進民族認同、加強社會團結、擴大文化影響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傳統節日的悠久歷史
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的祭祀和慶祝活動。在早期,人們處於「山中無曆日、寒暑不知年」的狀態,生產生活周期性不強,雖然經常舉行祭祀和慶祝活動,但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節日。到後來尤其是進入文明時期以後,隨著天文曆法知識不斷豐富,人們的勞作休整規律日益明顯,祭祀和慶祝活動逐漸在時間節點上相對固定下來,成為節日。比如在夏代,人們根據木星運行軌跡確定了一種時間單位──年(當時稱為「歲」),並且定期在年頭歲尾舉行祭神祭祖活動,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中國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春節從產生至今已經歷時三四千年,中國傳統節日歷史之久遠由此可見一斑。
在古代,傳統節日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1.萌芽期(先秦時期):大多數傳統節日初露端倪,許多後世流傳的節日習俗開始產生。2.形成期(秦漢時期):除了春節,端午、七夕、重陽等一些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基本得以確定。3.定型期(唐宋時期):各種傳統節日的儀式安排和意義詮釋趨於成熟,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節日體系。據《歲時廣記》等文獻所記載,宋代具有較廣泛影響的節日多達50個以上,比如元旦、立春、人日、上元、正月晦、中和、寒食、清明、上巳、佛誕、端午、立秋、七夕、中元、中秋、重九、小春、下元、冬至、臘日、交年、歲除等等。此後幾個朝代基本上沿用了這一節日體系。
傳統節日的發展是一個繼承和沿用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充實和創新的過程。在每個時期,傳統節日都要根據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環境,進行主動的或被動的調整。因此,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傳統節日發展的總體趨勢是由不定型走向定型、由不完善走向完善,其中充滿了各種變更和損益。以春節為例,作為年頭歲尾的節日,夏代春節的時間是在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商代改為十二月,周代改為十一月,秦代改為十月,漢代中期又恢復到正月。在時間上固定後,春節的名稱繼續演變,如漢代稱正月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稱元正、元日、元會,隋唐稱元日、歲日、元正,宋元明清各代稱元日、元旦、新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採用公曆(陽曆)紀年,將農曆新年正式命名為春節。除了時間和名稱,春節的過節和慶祝方式自古以來更是經歷了諸多變化,每個時期都有所補充和豐富,又有所淘汰和改進。
傳統節日的變化和創新,不僅表現在縱向的時間維度上,而且表現在橫向的空間維度上。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論是傳統節日的設置方式還是慶祝方式,各個地區和民族都形成了鮮明的自身特色。從地區來看,各地的節慶習俗五花八門、差異甚大。大的方面如紀念對象,同樣是端午節,古代楚人紀念屈原,吳人紀念伍子胥,越人紀念勾踐,還有的地方紀念陳臨、馬援或伏波。小的方面如節慶食品,北京過春節的特色糕點是黍米糕,山東是棗糕,東北是面花,福建是糕粿,廣東是米粉餅,湖南、湖北是糍粑。從民族來看,各民族孕育了斑斕各異、多種多樣的傳統節日。據統計,我國56個民族從古到今的傳統節日總共有1700多個,其中漢族的傳統節日約有500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1200多個。這些節日中有的是許多民族所共有,也有的是某個民族所獨有。各個地區和民族的傳統節日都是中華民族節日體系的組成部分,都對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節日文化起到了推動作用。傳統節日的文化特質
千百年來,傳統節日在中國社會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深受官方、文人、百姓等各界重視、推崇或喜愛。在古代,官方對傳統節日雖有局部的控制和規範,但更多的是採取認同、支持
和參與的立場。官方不僅直接創立了一些傳統節日,如據傳元宵節源於漢文帝劉恆、寒食節源於晉文公重耳,而且每逢重要節日,都要舉辦相關的慶祝活動,如從周代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要在春節舉行盛大的朝正、團拜等活動。官方還建立了放假制度,如從唐代開始,春節享有政府法定假日,包括年前3天年後3天,到宋代,各種節日假期加在一起多達69天。傳統節日是歷代文人創作的基本主題和靈感來源,自古以來圍繞各種傳統節日產生的詩詞、戲曲、小說等文學作品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傳頌千古的名篇佳作。
與官方和文人相比,對傳統節日參與更深、情感更真、聯繫更緊的還要算普通百姓。普通百姓不像官方那樣講究排場和規模,但對過節的每個環節和要求絲毫不馬虎;他們不像文人那樣富有詩情畫意,但對節日同樣充滿熱情和虔誠。傳統節日與歷代普通百姓的生產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取消夏曆紀年,大多數傳統節日被排除在國家法定假日體系之外,1929年春節一些地方更是動用行政手段查抄年貨,試圖禁止人們過春節,然而收效甚微,廣大民眾仍然利用一切可能條件依照原有習俗度過傳統節日。這足見傳統節日對普通百姓影響之深。
傳統節日之所以能夠對中國社會產生持續、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從根本上說,應該歸因於傳統節日所具有的文化特質。這種文化特質既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從物質層面來看,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傳統節日已經形成一個包括飲食、衣物、裝飾、習俗、活動、儀式、禁忌等諸多元素在內的物化體系。這一完整的物化體系涵蓋面寬、滲透力強、可及性高,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都要自覺不自覺地受其影響。通過以年度為單位進行周期性重複,人們對傳統節日的記憶得以一次次地延續,傳統節日則得以一代代地傳承。從精神層面來看,人們並非是為過節日而過節日,而是賦予節日以相應的人文意義和價值,其中包含了許多積極、健康的內容。節日外在的習俗易改變且易過時,內在的精神卻更長久也更珍貴。正是傳統節日所蘊含的積極、健康的精神追求,為其存在和發展提供了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中國傳統節日在精神層面的文化特質主要有5項。一是頌揚愛國。端午節的紀念對象因地而異,但流傳最廣的還是屈原。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屈原身上充分體現了時刻關注國家民族命運的愛國情操和寧可犧牲生命也決不同流合污、隨波逐流的高尚品格。類似例子還有清明節的前身寒食節對介子推的紀念。二是追求美好。人們在節日裡都要向親朋好友、鄰里同事致以善意的祝福,同時要梳理自己以往的功過得失,對將來發展許下美好的心愿。傳統節日為人們創造了一次次精神更新的機會,在其心中注入活力和希望。三是重視情感。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節日與親人團聚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傳統,春節、清明、中秋、重陽等節日更是如此。除了對溫暖親情的嚮往,還有對真摯愛情的追尋,其代表是七夕節。四是崇尚科學。傳統節日的形成,並不是隨意確定的,而是具有很強的科學依據。各個節日布置井然有序,與星月運轉和農業生產規律有機契合,充分反映出人們合理安排勞作休養的傑出智慧和科學態度。五是關注健康。在確定傳統節日體系上,西方一些國家以宗教紀念為主線,中國則以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為主線,因此節慶活動中包含了許多關注健康的內容。春節祝福平安、清明外出踏青、端午驅惡避邪、重陽登高望遠、臘八熬制粗粥等,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習俗。台灣的傳統節日文化
台灣的傳統節日文化源於祖國大陸。17世紀明末清初時期,福建、廣東兩地居民大量移入台灣,帶來了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各種傳統文化。據康熙三十三年即1694年編纂的《重修台灣府志》記載,當時台灣的歲時節日有元日、元宵、春祈福、清明、洗佛、端午、乞巧、中元、中秋、重九、冬至、送神、歲除等。雖然由於地緣關係,台灣的傳統節日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但總的來說,不論是時間安排還是習俗內涵,都與祖國大陸的傳統節日保持了高度的同構性。1895年日本侵占台灣,開始引入本國的文化理念和節日體系(祝祭日),不過效果並不明顯,台灣民眾依舊遵循傳統節日的時間勞作生息,開展相應的節慶活動。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回歸中國,台灣傳統節日擺脫殖民文化壓制和干擾。1949
年國民黨敗退台灣,200餘萬軍民隨之遷入,島內的節日文化趨於豐富多樣。1954年,台灣頒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將節日分為紀念日、傳統節日、一般節日三大類。為了適應統治需要、強化政治認同,當局一方面以法定假期的形式,刻意突出「國慶節」、「和平紀念日」、「行憲紀念日」等政治性節日,另一方面則對傳統節日進行管控和改造。在各種傳統節日中,被官方改造最大的是清明節。1972年,清明節被改為「民族掃墓節」,1975年蔣介石去世後,又被改為「蔣公逝世紀念日」。到80年代後期,隨著冷戰結束,台灣政治和社會環境日益自由、開放,傳統節日的政治色彩逐步減弱,傳統節日文化進入新的繁榮發展時期。在官方和民間共同推動下,台灣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傳統節日品牌,如元宵節台北縣平溪鄉放天燈、台南縣鹽水鎮放蜂炮、台東縣炸寒單活動,端午節台北市祭江大典,基隆中元祭,等等。
祖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傳統節日發展史,再次印證了海峽兩岸在傳統文化上具有深厚而明確的淵源關係,也充分說明了兩岸同胞在民族認同上具有廣泛而堅實的歷史根基。每逢傳統節日來臨,都能自然而然地喚起兩岸人民共同的記憶、思緒和情感。傳統節日已經成為祖國大陸和台灣加強聯繫、深化交流的有效介質,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兩岸包機。2003年兩岸首次實行春節包機,2006年實行節日包機(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到2007年實行周末包機,再到2008年實行平日包機,可以說,兩岸直航在一定意義上就是藉助傳統節日實現的。當前,隨著全球化不斷發展,不論是祖國大陸還是台灣,傳統節日文化都遇到了西方節日文化的嚴峻挑戰。在一些城市和人群中,聖誕節、情人節等「洋節」受到推崇和追捧,傳統節日越來越邊緣化、空心化。如何保護傳統節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捍衛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識,建設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擺在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