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七夕節形成於哪一時期 七夕節的發源地

2023年11月15日

- txt下載

  七夕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愛人的深情和思念。無論是慶祝新戀情的初萌,還是加深長久愛情的情感,七夕節都是一個讓人們更加珍惜彼此、加深感情的時刻。那麼,七夕節形成於哪一時期?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節起源於哪個時期


  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七夕節的發源地


  1、山東沂源牛郎織女風景區:
  牛郎織女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沂源縣東南部的燕崖鎮,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淄博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美好愛情傳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2、西安七夕公園:
  隨著時間推移,織女、牽牛已被傳為兩位神人,昆明池畔的牛郎織女石刻像也被當地群眾尊稱為「石爺神」、「石婆神」。久而久之,人們對石像崇敬而迷信,開始頂禮膜拜起來,修織女廟設案供奉,千百年來香火一直很盛。
  3、山西和順牛郎織女文化區:
  和順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8年,和順牛郎織女的傳說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順順理成章地貼上了「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的身份證。

  七夕節有哪些食物


  1、巧果: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嘗做「巧果」人的手藝。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
  2、酥糖:在中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3、巧巧飯:在中國山東,這一天要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4、瓜果: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
  綜上所述,七夕節形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屬於最早有關乞巧的記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