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學分制下微生物學理論課教學改革芻議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趙岩
(赤峰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在學分制下的如何進行微生物理論課的課堂教學,從學生、教師和評價方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學分制;微生物學理論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235-04
微生物學在生命科學重大基礎理論和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也是我校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微生物理論課的教學不僅讓學生從中學到微生物學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還要為後續的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分制下的課堂已經由原來的行政班轉變為自由組合的班級, 這種課堂組織的鬆散性決定了課堂紀律和學習效果的不確定性,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適應,我們必須尋求既能提高學習效率, 又能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對微生物學知識要求的教學行為,力爭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基礎紮實、能力突出和素質全面的綜合性生物技術人才.對微生物學理論課的課堂教學進行有效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的必然選擇.
1 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素質
1.1 深入了解學生建立學習小組[1]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我們深入了解的對象,對於教師而言,教學內容相對固定而學生是在不斷地變換中的,所以了解學生是我們教師一項重要的課題.要了解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到學生中去,不僅要摸清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通過談話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以及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況.依據對學生的了解,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組4左右人,這樣就保證每個學習小組成員既存在差異,又能互相補充,並且使得每個合作學習小組的平均水平不會相差太遠,這樣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相互促進學習,也有利於各小組之間公平競爭.
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不但有利於在討論教學中,通過小組各成員組織之間充分的合作交流,還是學生課下學習的組織形式.相對中小學教育,大學生有更多可支配的課下時間,如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給自己充電,也是我們大學教師的一項任務,為此每章都設計一些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人類生活密切有關的微生物方面的小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文獻及參考資料,利用現代網絡媒體尋求答案,以課程論文的形式呈現,或者對於學生有能力自學的章節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備課,以講課的形式呈現,並且每次都要有一名學生為主要負責人代表本小組進行論文寫作或課程講解,所得成績是整個小組的,並計入期末成績.這樣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的小組學習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將同組其他學生的認知成果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來,進一步深化自己的認知結構,並且學會尊重他人的意見,博採眾家之長,並在遇到挫折時能相互鼓勵,團結協作,從而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並在相互的協作中完善自己.
1.2 建立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
我校是一所地方二本院校,隨著高校的逐年擴招生源總體質量逐年下降,學生的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想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首先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認知興趣,才能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全身心配合教師的教學,積極投入課堂教學.
為了激發學生興趣精彩的課堂開頭是必備的,微生物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備課過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內容與身邊、國內外的時事的聯繫,在課堂上可以此為切入點引入教學內容,如在講述朊病毒時,可以用談「牛」色變來引入,讓學生帶著疑問走入課堂;再如講解微生物生態,以超級細菌在石油污染中的應用等問題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好奇是人自發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意向,是興趣的先驅,課堂之初引發學生的好奇和疑問,會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會使學生迅速興奮起來,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進入學習情境.
除了在教學開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教學內容要儘量多的引入與內容相關的前沿知識,通過教學內容的新鮮度和思想的高層次來吸引並激勵學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保持學習應激狀態,而且能拓寬他們的學科視野,更能誘導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如講光能營養微生物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微生物蓄電池的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還要把微生物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繫,解釋生活中與微生物有關現象,如「鬼火」的出現,化糞池蓋爆炸的原因等,這些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1.3 通過課前預習培養自主學習
在培養興趣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即教學的任務在於學生學習能力的生成,而不在於傳授知識本身.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沒有人會成為通曉所有知識的博學者,只有成為學習能力強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因此,大學課堂不僅僅要有知識的傳授,更應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與學習能力的生成.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預習採取不同的要求,微生物學的教學內容中與前期學科知識內容重疊的章節(如真核微生物一章),採用以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所以這類內容的預習以備課為主.每個學習小組負責一部分教學內容的準備,各組成員輪流上講台講解相應的內容,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肯定其優點並其有創新的地方予以鼓勵,指出不足的地方,並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課.這樣既複習鞏固了知識,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對於其它教學內容,在學期初將教師的授課計劃及每節課詳細的教學目標都交給學生,並提供預習提綱,其中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各層次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並能引發學生對未學知識的思考和探究興趣,並以課堂提問的形式檢查學生預習效果,將提問結果記入平時成績.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使學生對本節要學習的知識有初步的了解,能夠帶著問題疑問進課堂,減少了學習盲目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提高教師教學素質,進行課堂的有效教學
2.1 科學整合教材,拓展知識視野[3]
由於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度綜合,致使大學教學內容也向綜合化方向發展.因此,大學教學內容應該體現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的原則[4].教學內容的改革是高校教學改革的中心[5].《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秦秀麗 孫佳岩.
歷來教材都是只有一本,但是本次我們選擇兩本,在授課過程中依據大綱的教學內容組織教學,不是依據某本教材.兩本教材分別是:武漢大學沈萍主編的《微生物學》和復旦大學周德慶編寫的《微生物學教程》,這兩本書都體現了微生物學近期的研究進展,但兩本書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在內容上可以互為補充,這樣既有利於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基礎知識也更加紮實.在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自覺地將知識進行綜合整理,夯實學生的學科知識基礎,鍛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微生物學與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是相互交叉和融合的,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突出本課程所特有的內容,如「微生物的代謝」一章,生物共同的代謝途徑是生化課的重點內容,這裡主要以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重點講解微生物特有代謝途徑及其應用意義,如肽聚糖的合成、生物固氮等.在教學過程要加強基礎教學,充分挖掘教材章節間內在的聯繫,這樣能使學生獲得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如細菌細胞壁的結構與細菌革蘭氏染色法、細菌肽聚糖的形成過程及抗生素的作用機制相結合起來作系統化講解,能使學生擁有完整的知識脈絡,掌握起來比較容易而且不易記混淆.
在選擇教學內容上還要注重知識的專業性、前沿性,更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還要聯繫學科的最前沿發展趨勢,給學生帶來前沿的學科信息,例如微生物轉基因育種,廢水的生物凈化,植物秸杆的微生物再利用,有效微生物利用研究等.大學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不僅看到當前知識的立足點,也看到學科知識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經歷智慧的陶冶與心智的培養.並向學生介紹有關微生物學的學習網站和課程網絡課件地址,例如:武漢大學微生物教學專題網站(http://202. 114. 65. 51/fzjx/wsw);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學教學網站(http: //nhjy. hzau. edu. cn/kech/biology);四川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http: //202. 115. 176. 40/wswx);江南大學微生物學教學網站(http: //foodsc.i sytu. edu. cn/wsw/dzja. htm)等,供學生進行查閱.為了多方向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向學生提供一些查閱資料的網站和方法,包括我校常用的中文期刊網(CNKI、萬方等),引導學生在充分利用網絡獲取微生物學信息和資料,並鼓勵他們「逛逛」小木蟲、丁香園、生物谷等專業論壇,學習如何進行專業知識的交流和討論,培養其獲取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2 改變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本途徑.而現行的授課方式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弊端,即教師壟斷了全部學時,師生關係基本處於單向傳輸狀態,在教學活動中「教」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教與學之間難以互動,這往往使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性,缺乏自主學習和再學習的能力.根據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知識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的知識灌輸者;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對象[6].所以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學生參與度高為依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專注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更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樂於學習.
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學過程中儘量採取能進行師生互動交流型的教學模式.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是經過廣泛論證和認可的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7],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啟發式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重點.如在微生物的課程中涉及很多經典的實驗,分析每個實驗的設計、理解實驗的過程與結論,再講解出來,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彷徨實驗,在講解的前一周布置下去,要求學生進行講解,並以小組的形式「備課」,在此期間學生必須藉助圖書館、網絡等查閱大量資料來學習和擴展知識,經整理、歸納、總結[8],最終形成自己的學習成果以講稿呈現;在評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課,並鼓勵大家就某一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最後,由教師上台進行最後評述,同學們頓感豁然開朗.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參與面廣,參與程度高,能有效的激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反思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領悟學習方法,增強自主意識,從而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非常顯著.
對於知識點零亂、分散且容易混淆的內容,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歸納與比較其間的異同,使知識點層次清晰,也能減少學生記憶的難度.如在講病毒繁殖方式時,詳細講授烈性噬菌體的增殖過程後,再以動畫的形式呈現植物和動物的增殖過程,讓學生具體總結歸納其他兩類生物體中病毒的增殖過程,並比較相互間的差異;再如G+細菌與G-細菌細胞壁的結構在講授結束後,把比較的項目逐一呈現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這樣既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能提高其歸納總結能力.並在每章結束要求學生寫一份關於本章內容的讀書筆記,既可以寫本章內容總結,也可以寫本章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繫,這樣調動和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微生物的微觀形態特點使得微生物學的教學抽象,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將在顯微鏡下的影像搬到教室中,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如講解細菌、放線菌、黴菌、酵母菌結構時,可以利用幻燈片展示不同微生物的形態、構造,使學生能有感性認識,更直觀地理解相關知識,而一些動態的內容如鞭毛運動、噬菌體複製的過程可以通過色彩豐富、生動形象的視頻展示,提高授課效率.
3 改變考核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3.1 發揮考核評價的指導作用,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
閉卷考試一直是考核教學效果最常用的評價方式.傳統的教學效果評價只是注重考試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輕視學習過程,減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造成學生平時不學習、期末突擊的現狀,不利於學生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大多數情況是學生在考試交卷的同時也把老師交給的知識還給老師,根本談不上把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更談不上創新.最終我們的大學教育培養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只會死記硬背的考試型「人才」,不能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
正確的考核評價方式對促進學生學習有指導和激勵作用,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考核評價方式,學生的學年總成績組成為平時成績包括課堂提問、課堂測驗、平時作業(占20%),討論課成績包括小組課下討論、課堂討論(占15%),課程論文包括讀書報告、調查報告(占15%),期末考試成績(占50%).課堂提問和課堂測驗可以督促學生及時地對學科知識進行預習和複習,引導把學習的功夫用在平時,有利於知識的掌握.把課堂討論列入總成績是為了調動學生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是學生與老師進行直接交流的場所,是老師引導學生如何學習的主要陣地.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而且在討論課上學生為了展示自己的風采,都進行了認真的準備.這樣促進了學生對相關知識有全面的掌握,同時又培養了自學能力、鍛鍊了查閱資料與口頭表達等多方面的才能,課堂中實現了全班同學之間知識與信息的共享.增加能關注學生課下學習狀態的考試形式如撰寫讀書報告及調查報告等課程論文,其中的調查報告學生可以自主選題,主要方向是對微生物學課本中的某一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包括對現有觀點的質疑),並提供自己調查到支持其觀點的論據,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學生尋找論據時鞏固了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培養了他的科研興趣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從記憶型的學習向思考型、探究型學習轉變.
3.2 進行多角度的評價,關注課上課外的學習狀態
以往評價實施主體是教師,這樣多少會受教師本身的主觀意見的影響,為了使評價更加的公平、全面、合理與科學,在評價過程中加入學生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在討論課成績中教師的評價(占40%)、學生自我評價(占30%)、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占30%).討論不僅發生在課堂教學中,也發生在課下的各小組的學習討論中,在討論中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從而轉變為主動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每次討論後,都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內各成員間的自評和互評,分出等級還要給出評價的原因並填寫相應的評價單,這樣學生為了能打出合理的分數,必須要認真聽講,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討論中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實現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共享.由教師在每章結束時進行反饋,這樣既可使學生能及時發現自己學習的弱點,也會有效的緩解僅僅由教師進行評價所造成的由個人主觀能動性所帶來的評價偏差,而且在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過程中能夠進行自省,鞭策彼此進步.
這樣的評價不僅是對其知識掌握水平的評價,更是對其學習狀態的評價,在這種多角度的動態評價中,可以使教師依據學生的狀態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發現問題能及時解決,使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緊張狀態,不僅有利於知識的積累,也可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
微生物學在工農業、醫藥衛生、環保能源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將豐富多彩的微生物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這一任務的完成需要教師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投入精力進行教學改革.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注重能力以及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重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內容,時刻關注學科前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郭傳省.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D].2003.6.
〔2〕衛功元.完全學分制下微生物教學的「破」與「立」[J].微生物學通報,2011,38(8):1283-1287.
〔3〕胡廷章,黃小雲,劉仁華.提高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效果的體驗[J].微生物學通報,2007,34(4):812-815.
〔4〕羅啟.大學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2012.12.
〔5〕秦秀麗,孫佳岩.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1,20(1):79-81.
〔6〕劉新勝,張會芬,孫連海,等.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網絡輔助教學探索[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21):100-101.
〔7〕何平,陳洪,張湘燕,等.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微生物教學改革的探索與體會[J].微生物學通報,2011,35(8):1319-1321.
〔8〕唐蕊,李海燕,張雪輝.淺談微生物教學中大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邢台學院學報,2009,24(2):123,128.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