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班數學教案合集7篇

2024年01月05日

- txt下載

大班數學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1,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後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從5~10)、每組一個塑料框
  計算用的紙和筆。
  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從塑料框那那一份錢,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字購買文具,並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並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複或者
  不錯的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並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3,集體討論
  請個別小組展示所購買的文具。
  (1),請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2),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3),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4),師生共同總結。
  4,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和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賞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捲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發對測量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捲尺等)
  2、測量的表格、筆和紙盒。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發思考。
  師:教師裡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們知道他們有多寬有多長麼?
  師:那如果我想知道他們有多長有多寬,誰可以幫助我呢?(幼:尺子)
  師:現在請你觀察一下尺子上有什麼?尺子是幹什麼用的呢?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尺子呢?
  教師:尺子上面有數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夠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
  師:請你們拿己準備好的尺子,現在請你來數一數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數完以後請你嘗試測量一下鉛筆盒的`長度。量出請閉合的長是幾個小格子,寬是幾個小格子,並把你量出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
  師:現在你已經量好了,我請幾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的測量結果?
  教師:測量時尺子和被測量的物體起點要對齊,要及時做記號,繼續測量。要記住原來量了多少格,然後把你幾次測量的數據加在一起,最後結果就是物體的測量長度。
  三、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師:下面請你們討論一下為什麼小朋友測量的鉛筆盒的長和寬是不一樣的呢?(引導幼兒:鉛筆盒的大小不同,他們測量出來的結果就不同。)
  師:現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剛剛老師教你們的那種方法去測量別的物體了。
  四、問題遷移,欣賞各種尺(直尺、三角尺、捲尺等),並了解作用。
  師:今天我們還帶來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尺子,請你們先來欣賞一下這些尺子,看看這些尺子有什麼作用,你都在哪裡看到過這些尺子呢?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初步理解組成、分解的含義,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分解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認識分合符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重點分析:
  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
  難點分析:
  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兩個、果盤兩個、雪花片、小木棒、小積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講解演示,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
  1、講解示範: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裡,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用數字表示算式並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合成號、11-部分數。老師在黑板上記錄分合式:
  211
  ∧∨
  112
  讀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來是2。
  2、自身體驗: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說: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說: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請幼兒自由嘗試:充分利用積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進行組成分解組成練習,教師巡迴指導,鼓勵他們發現數的組成方式。
  4、用"拍手對歌"進行鞏固。
  拍手對教師:小朋友,我問你,2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某老師,我告訴你,2可以分成1和1。
  活動反思:
  先讓幼兒自己體驗分雪花片,2可以分成1和1,1和1和起來是2。請面的掌握較好,幼兒對加法、減法都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學的比較快。但到書寫的部分,因為幼兒剛開始接觸拿筆書寫,書寫能力稍弱,以後需多加練習。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幼兒在中班的時候已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並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但在生活中仍會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相混淆。首先認識正方體這符合幼兒對立體圖形的認知發展規律。在我們幼教教材分析以及從幼兒思維發展看:幼兒認識立體圖形的順序是: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在本節活動中,設計多個讓幼兒通過自己觸摸操作來感知、探索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環節,這是為了保持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與探索欲。這是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科學教育目標的積極貫徹。設計此次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能正確的認識正方體及其特徵,並能與生活中的形及其他幾何形體相區分,發展他們初步的空間想像力,並在對正方體的探索過程中得到樂趣。
  教材分析
  《認識正方體》的活動是大班幼兒上學期的課程,本節活動設計、組織符合幼兒的知識體系框架也符合他們認知發展的年齡特點。《認識正方體》教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認知什麼是正方體以及它的基本特徵。各環節上依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裝飾正方體――比較正方形與正方體→通過拆盒子鞏固正方體的特徵。
  由於這是幼兒第一次形體感知活動,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幼兒通過操作與反覆的.觀察比較,感受形與體的不同和某形體的特徵。教師為幼兒製作正方體的材料紙質應有多種多樣的規格,其目的就是讓幼兒對正方體六個面的認識積累更多感性經驗。
  重點:讓幼兒認識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難點:體與形的差異。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生活中常見正方體與其特徵
  2、能在活動中感受形與體的不同,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使在探索活動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廢舊紙盒和積木,正方形紙與正方體積木每一面大小相同,白紙。
  活動過程
  一、話題導入:
  教師拿一張正方形紙,說:「小朋友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誰?」讓幼兒說出名稱,讓他們在老師的示範下折一折、比一比,發現正方形的特點: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對邊或對角折都能對齊。教師可以邊折邊問幼兒:「你們發現正方形四條邊有什麼特點啊?」「那我們再看看它的四個角有什麼特點呢?」在提問中幼兒可能無法說明「對邊與對角」,教師可以摺紙演示告訴他們,讓他們說出對邊與對角能對齊的特徵。
  你們想給爸爸媽媽禮物嗎?想送什麼禮物?今天徐老師也準備了一份禮物,我們看看是什麼禮物?出示正方體的魔方。詢問幼兒禮物的形狀。引導幼兒初步比較正方形與正方體有什麼相同與不同?教師要用一些形象的兒童語言描述面與體的不同,如:「小朋友看正方形是扁扁的,而正方體是鼓鼓的。」「禮物的每一面都是正方形。」
  二、認識正方體:
  展開正方體禮物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麼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徵。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然後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麼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提示記錄方法)。
  幼兒表達活動情況,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圖形?你是怎麼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三、裝扮禮物
  讓幼兒利用手邊的紙給正方體的禮物包裝漂亮,一個面只能貼一張正方形的紙,等幼兒完成後問他們「小朋友們,你們裝扮用了幾張紙?你是怎麼裝扮的?發現了正方體和正方形之間有什麼秘密呀?」教師積極引導幼兒發現正方體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合而成。
  四、活動延伸:
  幼兒操作用書:製作正方體與長方體。(幼兒教育)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活動準備:花片、小樹、小動物圖片、紙盒、糖果、筆、紙、數字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湊數遊戲《蘋果和生梨》
  請1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玩湊數遊戲。
  春天的花園裡有個數學王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數學王國找一找那些東西的數量是6,然後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來,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發現寫在紙上。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遊戲。
  2、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三、幼兒交流討論
  1、教師拍手,幼兒回到座位。剛才大家玩得很高興,能把自己的發現記錄在紙上,誰願意來介紹自己的發現?在玩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2、 幼兒各自介紹自己的發現。
  四、學習6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的一家也到數學王國來玩了,數一數有幾隻貓?用數字幾來表示?看看它們長得都一樣嗎?引導幼兒從貓的大小、顏色、花紋、蝴蝶結來分。
  2、幼兒自主講述,如6隻貓可分成1隻大貓5隻小貓。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用數字卡片貼在黑板上。教師:6有幾種分法?
  3、教師歸納: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們合起來都是5送糖果。 我們小朋友本領真大,不但學會6的'組成,還學會了記錄,現在我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貓們一起到數學王國去玩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數學王國到了,看看國王今天都準備了什麼禮物?(各種糖果)國王還準備了這麼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粒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粒紅色的糖果、幾粒蘭色的糖果、或幾粒黃色的糖果、幾粒綠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裝好以後你可以送給周圍的爸爸媽媽檢查一下,也可以給好朋友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糖帶回家,可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活動反思:
  本節課目標很明確,就是學習理解「6」的組成,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因為數學知識具有邏輯性特彆強的特點。我們應該在數學活動中應該提供一些滲透著正確的、幼兒可接受的、可感興趣的數概念的活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解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數學教學中我發現我班幼兒在進行10以內物體數數的時候,能夠正確點數排列成一排的物體,他們運用的點數方法常常是從左往右逐一點數的方法。在點數排列成不同形狀的物體或者不規則排列的物體時,有的孩子常常點數無序,出現重複和漏數的現象。而且很多孩子方向感比模糊,總是分不清上下左右,讓孩子學會有序的數數並用數字定位很重要,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有序數數能力,又能培養孩子上下左右的方向定位。幫助他們積累數數經驗,因此我選擇了"從不同方向數數定位法,鞏固6以內的數數,並確定方位!"特設計本次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感受參與外賣員活動的樂趣,體驗序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2.會用序數詞"第幾"來表示10以內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認識1 -10的序數,初步學習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用數數的方法確定位置。
  2、難點:用有序的數數和正確的方向,確定準確的位置。
  活動準備:
  PPT 格子挂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創設,引出序數的.方位練習。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邱老師,前一久,邱老師新開了一家肯德基店,所有的人都喜歡吃,生意好得不得了!
  男:老闆老闆,你不要再說了,訂單實在太多了,我們都送不過來了,你趕緊想想辦法吧!我先去送外賣了!趕緊想辦法!
  師:哎,我們店的外賣小哥真是火急火燎的,這有那麼多小朋友,你們願不願意幫邱老師去送外賣呢?我們的外賣小哥可是很勤快的,只要你想吃什麼,他會在很短的時間給小朋友們送到家裡來。作為一名外賣員,不僅要有好的身體,還要有好的方向感。
  做熱身操,讓小朋友熟悉方向。
  小朋友,我們在成為小小外賣員之前,就讓邱老師來給大家做一個培訓吧!下面就讓我們來做一個外賣熱身操。小朋友們千萬不要把方向做反了。
  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後後前前,下下上上,從下往上,從下往上,搖搖手,從上往下,從上往下,拍拍腿,從左往右,從左往右點一點,從右往左,從右往左轉一轉!
  好啦,我們的熱身操做完了,小朋友對方位也有一定的了解了,請小朋友回到位置上坐好。
  2、出示PPT第一張點餐單,讓小朋友學習上下方位。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點餐單。請看第一張。
  ①小朋友們看一下這張點餐單里有哪些食物呢?
  哇!點餐單裡面有那麼多的食物。那小朋友看一下我們要往哪個方向開始數呢?(出示向上箭頭)。
  師:你們怎麼知道是從下往上呢?
  幼:因為有箭頭。
  師:對了,這個箭頭呢就表示從下往上。
  ②從下往上數,漢堡在第幾層?小朋友們一起來數一數。
  小朋友們再看,這一次我們又應該往哪邊數呢?(出示向下箭頭)這一次我們要從上往下數,那從上往下數,漢堡又在第幾層呢?在第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從上往下數。一起來說:"從上往下數,漢堡在第 層"。
  教師小結:我發現同一種食物從上下不同方向數,他在數列中排列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小朋友們在學習序數時一定要聽清楚方向。聽清楚要求,我們要從哪個方向開始數。
  3、出示PPT第二張點餐單,讓小朋友學習左右方位。
  ①小朋友看,這張點餐單,我們要往哪邊數呢?(出示從左往右箭頭)這個箭頭是表示從左往右數,從左往右數,雞腿在第幾格呢?
  ②這次我們又要往哪邊數呢?(出示從右往左箭頭)從右往左,雞腿又在第幾格?
  4、出示第三張PPT,讓小朋友學會上下,左右定位。
  作為小小外賣員,不僅要學會看點餐單,還要能夠快速準確的定位,才能把好吃的東西快速的送給客戶。
  ①師:我們來看一下這棟樓從下往上數有幾層?
  幼:十層。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下到底是不是有十層。(出示數字1-10)
  ②從下往上數,這些數字代表什麼?(顧客住在第幾層)。
  ③每層有幾間房間呢?(出示數字1-10),從左往右數,代表顧客住在這層樓的第幾間房間。
  ④顧客到底住在哪一間房間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先讓小朋友自己討論一下警察叔叔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廚師住在哪裡呢?第幾層的第幾間?
  5、出示挂圖,讓小朋友自主探索尋找神秘顧客。再次鞏固方位練習。
  ①第一位神秘顧客住在第4層的第3間,哪個小朋友上來找一找。
  第二位神秘顧客住在第2層的第4間,哪個小朋友來試一試,找一找。
  第三位神秘顧客住在第3層的第2間,哪個小朋友來找一找。
  ②我們找到了這三位神秘住客的位置,他們到底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把房門打開。他們的房間都是有聲控密碼的,只有說對了密碼房門才能打開。密碼就是他們的位置,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
  師:紅門紅門快打開(邊拍手邊說)幼:第4層的第3間(房門打開,和住戶打招呼)師:黃門黃門快打開幼:第2層的第4間師:藍門藍門快打開幼:第3層的第2間6、出示PPT後面幾張幻燈片,再次鞏固方向定位。
  男:老闆老闆,你的外賣員找到了嗎?這裡有那麼多的訂單,趕緊讓他們去送一下!下面請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訂單,你們能幫忙準確的送到嗎?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張:老爺爺住在哪裡?(第3層的第5間)。老爺爺點了什麼?(雞腿)第二張;小女孩住在哪裡?(第5層的第2間)。小女孩點了什麼?(蛋糕)第三張:老師住在哪裡?(第6層的第3間)。老師點了什麼?(漢堡)第四張:廚師住在哪裡?(第4層的第1間)。廚師點了什麼?(麵條)第五張:醫生住在哪裡?(第2層的第4間)。醫生點了什麼?(可樂)第五張:警察叔叔住在哪裡?(第1層的第6間)。警察叔叔點了什麼?(薯條)結束:小朋友們,我們的訂單已經看完了。顧客住的位置和點的食物我們也記住了,那你們轉過去問問後面的老師,你們能不能成為合格的外賣員了?好,我們就一起去送外賣吧!(起立,按順序走出去)
  活動反思:
  這次期中開課是以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的。我拿到的是《認識10以內的序數》,中班的孩子們已經掌握了10以內的數量,上學期也學習了5以內的序數,為此課前我查了相關的資料,同時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徵,本次活動主要還是讓孩子了解並掌握從不同的方向來辨別10以內的序數,知道方向不同,序數所處的位置也不同。為此我制定了如下的目標:1.認識10以內的序數,能用序數詞「第幾」表述物體所處的位置。2.學習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我製作PPT,選取了7個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以小動物們參加運動會的形式引出主題。並利用箭頭,讓孩子一目了然的了解該從哪個方向數起,很好的解決了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
  整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還是比較順利的,孩子們也一直在我創設的遊戲情景中遊戲著,學習著。在各個遊戲中,孩子們也基本掌握了從不同方向找出了序數所處的位置。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活動大約超了四五分鐘,這個與我設計的活動內容太多,容量有些大脫不了干係。就像李老師所說的,我本來是想給孩子傳授更多的知識,但內容多了,對於孩子來說並不一定能完全吸收消化。在活動內容設計上,可以考慮把有些看起來並列的內容刪除一些。
  課後我又重新審視了一下我的教案,回想了一下自己的教學過程,在帶領孩子們辨別橫排動物不同方向所處的位置時,感覺有些雜,一下子讓孩子們辨別好幾個動物在不同方向的位置,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把其中的一兩個動物作為重點,讓孩子們觀察他們從左往右數和從右往左數,有什麼區別,從而讓孩子們清楚的了解同一物體從不同方向數,所處的位置也不同,這樣也許會更好,孩子們也會更容易掌握。在送小動物回彩色房子這一環節中,出示了圖片的話,PPT中的房子是不是可以不用再次出示,PPT中直接出示小動物及它所處的位置,讓孩子們根據提示送小動物回去。
  這節課正好自己班沒上過,希望改過後的流程能更適合孩子!下次一定要上上看!謝謝李老師的點評及建議,讓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讓我在一次次的反思中進步!
  小百科:序數,集合論基本概念之一,是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數的推廣。序數概念是建立在良序集概念之上的,而良序集又是偏序集、全序集的特殊情形。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生活中,從不同角度觀察一樣事物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所謂「站得高,望得遠」,通過這堂課的設計,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在低處與高處看到不同景象。大班幼兒的空間方位已有了較好的發展。因此通過本次活動的集體感知和個人操作,可以幫助幼兒用不同的方式比較、觀察事物。
  活動目標
  1.發現站在低處與站在高處,會看到不同的景象。
  2.體驗用比較的方式觀察事物的趣味。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記錄紙和筆。
  2.事先選擇適合觀察比較的場地。如:操場上(低處)和二樓陽台或露天走廊(高處),兩處地方必須能看到同一處景物。
  活動過程
  (一)走到操場看一看
  1.引導每個幼兒在操場上選擇一樣物體作為觀察對象,如:小樹、小花、滑梯、地面上一個有特徵的東西等。
  2.仔細觀察自己選定的某個物體,並把它記錄在紙上。
  (二)爬上高處看一看
  1.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高度的觀察點,如:大型運動器具的'最高處、二樓露天走廊或更高樓層的陽台等。
  2.你看到了什麼?感覺有什麼不同?(站在高處時,比在下面看到的東西更多,看得更遠)
  3.繼續觀察剛才選定的對象。
  4.剛才站在地上看的時候,那棵樹顯得很高,現在看上去就像在我們腳下,是這棵樹變矮了嗎?
  5.仔細想一想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在記錄紙上畫一畫站在不同高度的地方所看到的同一對象的不同景象。
  (三)比一比、說一說
  1.你喜歡站在高處看,還是喜歡站在低處看?
  2.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