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問題及策略

2023年10月20日

- txt下載

[關鍵詞]朱仙鎮;產業集聚;文化旅遊;問題及策略
1朱仙鎮產業發展現狀
朱仙鎮目前發展滯後,經濟落後,在開封市鄉鎮社會經濟發展排名靠後。產業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物為小麥、玉米、花生等傳統農作物,畜牧業相對發達,是豫東地區牛羊肉深加工和水產魚苗繁育基地,二者占據了產業的主要。工業產業近幾年有所發展,全鎮擁有麵粉廠、豆腐乾廠和太陽能廠等12家,集中在鎮北和鎮南,其規模偏小,部分生產是以家庭式作坊為主。在國家政策推行和產業轉型的機遇中,近年來市政府加大了對旅遊業的建設和投資,取得一定成效,2017年朱仙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板年畫銷售額突破千萬。2016年,朱仙鎮啟封故園一期開放,對當地旅遊文化產業的宣傳和開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年春節7天,該園接待遊客達15萬人次,旅遊收入為103.3萬元,為朱仙鎮產業轉型帶來良好開端。但就目前發展來看,朱仙鎮產業結構仍處於落後狀態,產業轉型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2朱仙鎮產業集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種植傳統單一,農副產品及銷售模式需要改進
朱仙鎮當地農民多以傳統種植畜牧為主要經濟來源,這種方式取得的經濟收益很低。由於沒有政策引導,沒有外來技術的引進,也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儘管收益模式單一,但對於種植戶而言不願輕易改變、承擔風險。通過走訪鎮區居民了解到,鎮上所謂的2萬人,實際多半在外務工,留在當地從事生產的不過1萬人。對於當地特有的農副產品——朱仙鎮五香豆腐乾,祖傳製作工藝,以咸鮮、勁道頗負盛名,但其過於干硬耐嚼,不適宜老人和小孩。另外,調查者通過走訪當地僅有的4家木板年畫經銷商,儘管店鋪內的品種齊全,但銷售模式主要靠店銷,每天銷售2~2000幅年畫不等,除大型節日,常年處於無銷售狀態;鎮上最大的豆制產品加工作坊——遠香齋,生產和銷售於一體,銷售模式也僅有店鋪和網店各1家,但業績一般。客源主要是當地居民和少數遊客為主。
2.2文化旅遊項目發展緩慢,處於待開發狀態
以文化旅遊帶動全鎮經濟是朱仙鎮產業轉型的契機。2010年,朱仙鎮通過政府引領和專家多方論證,最終決定把朱仙鎮打造成為國家文化生態旅遊示範區。該項目屬於省、市重點旅遊項目,預計投資120億,十年工期並於2012年動工,屆時將建成古鎮風情區、環湖風景區、生態農家體驗、古戰場文化體驗等八個功能區。截至目前,只有啟封故園基本完工並對外開放,但園內景觀只有外表,沒有內涵,園外配套落後,無連續性遊覽項目,多數區域屬待開發狀態,因此鎮上沒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遊客。通過試卷髮放調查,90%的遊客停留時間不超過1天,人均消費不足500元,調查對象中89.3%的遊客認為景區一般,沒有獨道之處。正是由於朱仙鎮目前的旅遊項目發展緩慢,導致了遊客的數量不穩定、滯留的時間短以及滿意度低。對旅遊業而言,這些要素決定了經濟效益,也同樣會直接影響當地產業集聚發展規劃。沒有地方的宣講和推廣,使得運糧河、清真寺、岳飛廟等歷史名跡常常被遺忘,有的景觀外觀上雖加以修葺,但格局包裝沒有變,品牌意識沒有樹立起來,導致即便有外地遊客對鎮上歷史文物一無所知,遊玩啟封故園後就匆匆離開。再者,朱仙鎮所屬的開封市本身就是個旅遊文化名城,資源充足且成熟,所以如果朱仙鎮本地的旅遊資源不能深挖內涵、獨特一方、宣傳到位,很難留住遊客的腳步。
2.3朱仙鎮交通受限,旅遊線路不便捷
開許公路南北貫穿而過,此路也是唯一一條可以通向外界的公路。賈魯河縱貫全鎮,目前屬於乾涸狀態。朱仙鎮觀光旅遊者多數自駕而來,鄭州沒有直達這裡的觀光旅遊車,這就限制了很多沒有自駕行遊客的到訪次數。距離最近的通行汽車需要在開封市中心的相國寺汽車站乘坐,除此以外,無其他交通設施。啟封故園距岳飛廟2.2km,距清真寺2.7km,步行需40分鐘左右,目前鎮上沒有觀光車,只有兩條線路的小型民用公交,且發車間隔較長,遊客一般不願乘坐。
2.4作為旅遊頭牌——木板年畫傳承不足,缺乏開拓意識
朱仙鎮是農業小鎮,經濟滯後,曾經的產品頭牌木版年畫也沒有隨著市場經濟需求而發展,需求量少,這項技術已成功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但也止步於此。主觀原因:繼承人擔心投資後沒有回報,風險大,地方政府也沒有太多財政支持,外援資金更少;客觀原因:能促使其發展的旅遊環境正處於建設初期,不具規模,無法給這個項目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與平台。沒有前景,沒有效益,且在製作環節中繁瑣複雜,願意傳承並發揚光大的繼承人越來越少,多以家庭成員為主,但能全面掌握年畫雕版、印刷、調色的老藝人寥寥無幾。木板年畫是朱仙鎮的旅遊頭牌,更是樹立朱仙鎮旅遊的一面旗幟。倘若能把這項工藝加以推廣宣傳,擴展相關產業市場,使其名聲在外,朱仙鎮的品牌效應自然不樹自立,同時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參與瀏覽。事實上,這種工藝發展目前屬於停滯狀態,倘若任其自生自滅,最終我們能看到的或許只剩下博物館裡那些風燭殘年的木板了。
2.5當地常住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專業人才空白
調查者通過走訪和回收問卷調查發現,就目前鎮上現居人口整體文化水平偏低,多數為初、高中畢業後在家自主擇業。擇業範圍在鎮上幾家工廠、作坊或自營商家,常住人口中40歲以上比例偏高,女性偏多,高學歷、年輕人多在外地就業,這種人口結構對當地經濟發展和轉型是極為不利的。根據當地社會需求可以對人才需求進行預估:無論在農作物改良、技術開發與引領、企業管理、產品經銷、旅遊發展、工藝製作等各個領域,都需要專業人才的引進。而當地現有居民顯然不足以勝任這些領域的牽頭人。一個地區的發展,沒有引領者正確的帶領就像是沒有雷達的飛機,看不到前方;一項技術領域沒有技術人才的開發和創新,永遠只能滯留不前。引入人才,引領發展,是當前朱仙鎮人才領域的空白。
3以文化旅遊促進朱仙鎮產業集聚的合理化策略
3.1科學連續性規劃旅遊項目,逐步完善產業轉型和產業集聚
朱仙鎮的發展百廢待興,發展過程舉步維艱。資金的匱乏,建設工程量大,投資回報期長,當地居民是否能成功轉型等因素都給朱仙鎮的發展帶來很大困擾。所以成功打造出文化生態旅遊區是一條漫長而艱巨的工程。地方政府和參建企業在實施中,要結合當地實情,以人為本,遞進式連續性完成八個功能區建造,才能實現產業轉型和集聚。首先,重構品牌意識,把人文景觀、非遺項目作為品牌支柱,深度挖掘,重點創新,加大修復和改造。其次,逐步完成三個遊覽觀光項目,營造聲勢,吸引外來資源,為示範區建設奠定基礎。第三,開發文化生態體驗區的建設,讓岳飛廟、清真寺等場地成為歷史再現主戰場;讓種植業不局限於糧食等農作物範疇,鼓勵號召當地農民多種植採摘物,統一規劃花草樹木等鑑賞物種,為朱仙鎮打造出生態宜居的環境;有了良好的基礎,農家樂等娛樂休閒場所自然遍地開花。第四,在文化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再次提升小鎮整體品位,結合當地自然環境,開發溫泉休閒度假區、養生區。用圖1來展示朱仙鎮的發展規劃策略更為清晰:把非遺項目、歷史古蹟等作為全鎮的品牌,以品牌效應為契機,打造出具有特性的生態環境,同時以人為本,引入各種旅遊體驗項目,在以上項目的基礎上,升級改造後期休閒勝地,整體而言,就是以旅遊促產業轉型,帶動當地商業、種植業、服務業、餐飲業、手工業等產業集聚發展。
3.2宣傳歷史文化,創新非遺項目,創建獨特品牌
朱仙鎮作為歷史四大名鎮,厚重的歷史文化是其獨樹一幟的品牌根源:享譽全國的木板年畫、原汁原味的清真美食十大碗、取材考究的五香豆腐乾、豫劇祥符調的發源地等文化遺產文明全國;而景觀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岳飛廟、關公廟、啟封遺址、清真寺、大石橋、運糧河等古蹟保留完整。對歷史文化繼續挖掘,對獨有的人文景觀大力宣揚,對現有的傳統藝術要精心保護、傳承精髓、創新經濟效益。只要有了經濟效益,就會吸引更多的繼承者和宣講者加入。木板年畫作為非遺項目,處於沒落狀態,全鎮繼承年畫的只有4家,雖各具特點,但都慘澹經營。市場需求量小是客觀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自身突破。通過與現代社會背景結合,創新年畫模板,讓年畫的成品更加多彩,包裝年畫,使其衍生品更加豐富,簡化製作工藝,讓更多的遊客參與年畫的製作流程,感受傳承的魅力,政府出面,成立朱仙鎮木板年畫協會,搭建平台,通過自身交流,外界交流,吸取更多的經驗和技術創新,發揚木板年畫,讓作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3.3增加資金投資,尋求共贏的合作模式
朱仙鎮成為文化生態旅遊示範區,整體建設資金預計需要120億,鎮北的啟封故園已基本完工,投資金額為11.2億,投資方主要是企業投資和銀行信貸,以開封文投集團和開心一方集團為主的投資方共投資5.6億。此園是古鎮風情建設基地,同時也是整個示範區建設的一期龍頭,因主要收益來源是景區門票收入,就目前資金回報率來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無疑給項目實施帶來了不利影響,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資金流入。這在接下來的項目合作中勢必會困難重重。以目前市場投資行情來看,很多項目採用PPP合作模式,即政府與企業共同參與建設和管理。這種模式多用於地方基礎設施類和公共服務類項目,也恰好適用於朱仙鎮項目建設。除此之外,當地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地方債券、鼓勵當地居民或在外經商的本地人投資入股、融資租賃、金融機構信貸、以及產業導入等方式來獲取更多資金支持,尋求共贏合作模式,達到融資目的。此外,對於小型體驗區建設可以採用外包整租形式,減少融資壓力。目前在老飯店投資建設的薰衣草莊園即是由個人自籌、自建項目,在政策支持下,莊園一期投資已基本完成並對外開放,總投資預計8.7億,這不但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還為政府扶貧項目作出了貢獻,解決了當地幾百農民的就業問題。
3.4引入和培養專業人才,為朱仙鎮產業集聚發展儲備後續力量
人才,是鄉鎮經濟發展的支柱和靈魂。朱仙鎮現有4萬人口,以從事農作物、畜牧、養殖業為主。由於當地經濟落後,就業機會少,多數高校畢業生選擇在外定居,所以造成了本地人不留,外地人不來的局面,長久居民多是年老體衰或子承父業,務農、養殖、小買賣是他們的主要謀生手段。產業轉型需要大量人才以及原有勞動力的轉型。區域人才開發合作需以促進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應實現政府、用人單位和人才主體的多方共贏。如何為朱仙鎮產業轉型發展做好人才儲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政府積極推進文化生態旅遊區建設,招商引資,創造良好平台,增加就業崗位,創造人才引進環境。第二,通過引進專業人才,為後期發展做好準備。通過引入專業人才,對傳統項目的工藝、配料、工序進行研發,對當地種植什麼樣的經濟作物進行論證和實驗,重新對產品定位,研發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加以推廣,同時專技人員還要給當地居民技術指導,培養後備人才;最後,地方政府要制定出一定的創新機制,鼓勵和激發當地人潛能,對願意回家創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人給予支持和獎勵。做到以產業轉型帶動人才轉型,以人才轉型促進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序暄.朱仙鎮品牌意識重構與文化傳承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22):263-264.
[2]黃梓蔚.城鎮化建設項目融資方式比較探析——基於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安置區[J].項目管理技術,2014(11):98-102.
[3]孟春.運用PPP模式助推新型城鎮化[J].中國財政,2014(9):22-24.
[4]張莉.朱仙鎮木板年畫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旅遊縱覽(下半月),2016(11).
[5]郭宗環.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現存問題及解決方案[J].現代商業,2012(29):100
作者:蔣妍 單位:鄭州旅遊職業學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