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兒童遊戲是兒童運用一定的知識和語言,藉助各種物品,通過身體運動和心智活動,反映並探索周圍世界的活動。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怎麼寫?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希望能幫到各位。
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 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重點:目標1
難點:能找到對應顏色
活動準備:
1、 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呼啦圈
2、 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麼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二.尋找相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1.遊戲「小圓寶寶找媽媽」。
(上課前先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貼至幼兒身上)請幼兒說說自己身上小圓的顏色,然後根據教師出示的大圓顏色按照教師口令如:「紅顏色小圓寶寶學小兔跳到媽媽身邊」,「藍顏色小圓寶寶學小鳥飛到媽媽身邊」等,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2.遊戲「大灰狼來了」
1.(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呼啦圈放好)小圓寶寶聽音樂在場地四周散步,音樂一停大灰狼就來了,小圓寶寶得馬上找到各自的家躲起來,否則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兒遊戲兩邊)
2.提出新的遊戲要求,引導小圓寶寶找相應顏色的大圓媽媽。
小圓寶寶等音樂一停得找到跟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否則還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兒遊戲兩邊)
三.大灰狼被趕走了,幼兒聽音樂跳舞慶祝結束。
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拇指和食指合作撕紙,撕出許多小塊紙塊。
2、體驗為爸爸媽 媽製作美食的愉快情緒。
二、活動準備
1、彩紙(綠色和黃色)、印有碗的操作材料、膠水人手一份;
2、範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今天爸爸媽 媽來幼兒園做客,小朋友開心嗎?你們準備怎麼招待爸爸、媽 媽?老師也很開心,準備了一碗「蛋炒飯」,「蛋炒飯」里有些什麼?我們來看看,黃黃的是蛋,綠綠的是蔥,白白的是飯,蛋炒飯真好吃呀!爸爸媽 媽想不想吃「蛋炒飯」呀?(想!)小朋友趕快來做一碗「蛋炒飯」請爸爸媽 媽吃,好嗎?
(通過老師的指導和父母的配合,激起幼兒親自動手為父母做碗蛋炒飯的願望。)
2、講解示範
(1)、介紹材料;
老師準備了許多材料,有哪些材料?這是什麼顏色的紙?可以做什麼呢?對了黃顏色的紙可以做黃黃的蛋;綠顏色的紙可以做綠綠的蔥;白顏色的紙可以做白白的米飯。
(2)、講解示範撕紙、粘貼的方法;
先拿一張紙,用拇指和食指將紙撕成長長的一條,再撕成這麼大小的一塊,放在小盒子裡,再撕點綠綠的蔥和白白的米飯。
撕好後,我們將盒子裡這些好吃的東西貼到空碗里,怎麼貼呢?打開膠水蓋子,拿一塊紙片塗一塊紙片,塗好後貼到碗里,要注意了要貼到(手指畫一下範圍)碗里。來貼點蛋再貼點蔥和飯,貼的碗里滿滿的,「蛋炒飯」就做好了。我們別忘了給膠水蓋上蓋子。
(因為這是幼兒的第一次撕貼活動,所以老師講解的很細緻,這樣便於幼兒學會新的本領)
3、幼兒操作
這個環節中老師和父母應鼓勵幼兒獨立撕貼一碗蛋炒飯,讓幼兒在動手中體驗玩紙的樂趣,醞釀濃濃的親子情感。
4、送蛋炒飯
「蛋炒飯」做好了,趕快請爸爸媽 媽來品嘗一下吧!
(這個環節將親子之情揮發,也激發了幼兒的自信。)
四、活動反思:
本月我們正在開展「天才小廚師」這個主題,結合主題,我們選擇了「蛋炒飯」這一活動,讓孩子來親自做一回小廚師,體驗為爸爸媽 媽製作美食的樂趣,同時,也讓爸爸媽 媽們通過活動了解我們的主題開展情況,了解自己孩子在園上課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動手能力及自己孩子與其它孩子之間的差異。
在活動前,我一再的提醒家長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作品,只有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再給以適當的幫助。但是在活動中我們孩子發現一部分家長忍不住地要去幫孩子撕撕紙,塗塗膠水。再仔細看看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就是平日裡那些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相對差的孩子,其實再想想,確實,爸爸媽 媽都這樣,那麼在家裡更別說是爺爺奶奶們了,你說這樣的教育思想下的家長怎麼可能教育出自理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他們鍛鍊的機會就是被最愛他們的爸爸媽 媽、爺爺奶奶們所剝奪的,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的跟家長溝通一下,下一次的家長活動的主題我覺得應該是:「我拿什麼方式來愛我的孩子」
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3
一、情況分析
經歷了近一年的遊戲,小班未期的孩子對角色遊戲已經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個遊戲過程中,他們會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愉悅地玩耍:娃娃家的媽媽會給娃娃燒菜、搭個床、還會想出給娃娃換尿布、替娃娃洗澡、抱娃娃看病,忙得不亦樂乎;醫院裡的醫生則常常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病人看病、開藥。這一時期也很容易地在遊戲中發現小班幼兒會出現一些新主題——這些「新主題」往往來源於一個新情節:譬如要臨時搭一個公園給娃娃參觀、玩耍;要有一輛車去救護病人;要吃「肯德基」需要餐廳……孩子們的遊戲隨著情節的發展,對遊戲物質條件的創設要求不斷提高,漸漸轉變了小班初期那種有什麼玩具就擺弄什麼、就玩耍什麼情節的現象:他們會時不時地要「肥皂」、要「一扇門」、要「浴缸」……因此,在這小班末期的遊戲中鼓勵幼兒去大膽地尋找替代玩具、發展遊戲情節,能幫助幼兒增加體會遊戲的愉悅。
二、遊戲目標
1、知道自己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會在遊戲中做-些和角色相匹配的事。
2、遊戲中嘗試根據需要運用一些替代玩具,按意願遊戲。
三、遊戲準備
1、提供現有的較為逼真的玩具。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的玩具要提供許多,因為孩子們是根據玩具來遊戲的。
2、提供一個箱子,裡面有各種積木、盒子、繩子等物品,供幼兒遊戲中尋找替代玩具。
四、遊戲過程
1、自由選擇
小班幼兒選擇主題常常是根據玩具來選擇的。也有一些幼兒是根據自己對某一角色的興趣,以及對某一遊戲場景的熟悉來決定角色。絕大多數幼兒是拿到了玩具,在遊戲的過程中一點一點拼湊起今天的遊戲內容,在「拼拼湊湊」的過程中他們帶有極大的隨意性,因此教師在遊戲前要不斷地給孩子一些提問:「想一想今天你要到哪裡去玩?你要做些什麼?」儘管這些提問是極其短暫的,但能漸漸地幫助孩子形成一些遊戲目的。
2、自主展開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往往是在遊戲過程中,在老師不斷地提問中「你今天做些什麼?」發現現有的玩具中缺少這缺少那,由於沒有「替代」的經驗,他們往往出現二種情況:一是放棄,二是以空的手勢代替,這時候,教師該如何呢?聽之任之?不,教師要鼓勵幼兒並提供幼兒「替代」玩具讓他們充分遊戲,如:遊戲過程中「理髮師」在給娃娃洗頭,邊洗邊說:「我給你擦點肥皂了,你把眼睛閉閉好!」此時她的手上什麼也沒有;還比如娃娃家媽媽抱著孩子想要去公園,可是走出來以後媽媽自言自語他說:「哎呀,汽車沒有,我們以後再去吧!」……在類似的這些情景中如果教師能主動和幼兒共同去找「一塊肥皂」,一起去搭一輛公共汽車,能讓幼兒玩得更開心。同時,也給了幼兒一個信息:「遊戲中沒有的東西,可以自己去構建,沒有的地方,可以自己去開設。」
在幼兒自主展開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主動地為幼兒提供替代玩具、積極地鼓勵幼兒尋找替代玩具,更應該去善於發現小班末期幼兒自己找來的替代玩具:如,自己搭出的浴缸,自己搭出的圍牆,自己種的花……教師的欣賞能更進一步鼓勵幼兒激發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生活。
3、自發交流
在遊戲結束時,小班幼兒最接受的是再現遊戲的情景。當小朋友看見理髮店裡有了「肥皂」、娃娃可以「乘車」去公園、媽媽買了「浴缸」時都會忍不住拍手。因此教師充分肯定這些「替代物品」,突出它的用處,不僅能獲得其他所有的孩子的認可,更能為將來的遊戲打下基礎,使孩子在遊戲中能真正地去創造性的反映生活。
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學會搬、擺小椅子的方法,指導擺放小椅子時要一個挨著一個擺。
2、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這個道理。
活動準備:
1、小兔、大灰狼的頭飾各一個。
2、幼兒學念兒歌《搬椅子》
活動過程:
1、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子,跳進活動室。
師:「兔寶寶們在外面玩累了,和媽媽一起回家吧!」師生共同學小兔子跳進活動室,發現散放在地上、桌邊的小椅子。兔媽媽:「哎呀,我們的家怎麼這麼的亂,小椅子怎麼到處亂跑呀?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把椅子擺好。
2、幼兒一邊念兒歌《搬椅子》,教師根據兒歌內容,引導幼兒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3、引導幼兒把椅子排成圓形,幼兒在中間玩小兔和大灰狼的遊戲。
我們用椅子來擺個家,好嗎?來和兔媽媽一起搭我們的新家。
兔寶寶們擺得真整齊,一定很累了,我們玩小兔和大灰狼的遊戲吧!帶班老師來當大灰狼,待會大灰狼出來的時候,小兔子們要趕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遊戲兩遍。
4、幼兒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現在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媽媽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吧。記住怎麼搬椅子了嗎?
5、 兔寶寶們都學會了搬擺小椅子,長了本領,媽媽真高興。以後,記得要用我們學會的新本領來送小椅子回家,好嗎?
附兒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會搬,兩手抓住放胸前。
一個挨著一個放,整整齊齊真好
幼兒園小班遊戲活動方案5
設計思路:
小板凳是我們農村地區最常見的家庭用品之一,每家每戶用它來坐著洗衣服、洗腳,到了夏天還用它來納涼。記得我小時侯就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圍繞著小板凳開展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的家庭里傳統的四條腿的小木凳逐漸消失了,現在的孩子們也不像我們小時侯再對小板凳有那麼多的想像空間,去製造各式各樣的玩法了。課程指南指出「藉助各種材料和器械進行活動,嘗試新的內容和玩法從而獲得身體運動的經驗」,這是幼兒運動活動的特性。結合我們對鄉土遊戲的理解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抓住這一具有鄉土特色遊戲的尾巴。在這個活動中第一個環節主要是想讓幼兒通過接觸板凳產生興趣從而有意願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活動中來,第二個環節第三個環節通過讓幼兒自主的玩,使他們願意大膽的參與玩板凳,體驗玩鄉土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玩小板凳的遊戲,體驗鄉土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人手一個小板凳,繩子若干,竹竿若干,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
① 這是什麼?(小板凳)②請你們坐到小板凳上
2、念兒歌「排排坐」兩遍
3、請幼兒自己玩板凳
師:預測玩法:①接橋②學著騎馬③倒著開車④拿繩子拉車⑤坐凳子上跳下來⑥拿竹竿抬凳子⑦拿凳子搭房子⑧搖小船
4、集體遊戲:拖車運貨
玩法:板凳反放,用繩子穿過板凳的腿,形成拖拉小車,將小沙包放在車上從一個籃子運到另一個籃子。
5、結束,師將凳子反放,學會搖啊搖,引起幼兒興趣,在區角或以後的活動中有延伸。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