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陝西合陽的南大門:路井鎮

2023年08月07日

- txt下載

從省城西安沿108國道朝東北方向進發,過澄城縣寺前鎮十里,便是合陽縣的南大門——路井鎮。
路井原寫作「露井」。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本《合陽縣全志》載:「(縣南)四十里曰露井,相傳村井得瑞露而甘,故名,一曰路井。」「路」字寫起來簡便,現在都寫作「路井」,但似乎與原來得名的原因拉開了不小的距離。
路井鎮是合陽一個人口稠密的大村莊,當地流行著一句俗語:「千家侯,八百高,不知雜姓有多少。」該鎮起先由三個自然村組成,以街區為中心,東北部稱為「城內」,南部叫做「南街」,居西南者謂之「高家」。城內原稱「張汪寨」,清同治二年(1863)築城後遂改今名。居住在城內的主要是張、靳、侯三姓人家。張姓從何處遷來,無據可考,居住東大寨巷西頭,如今僅40餘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所續《靳氏族譜》載:「合邑之有靳氏,當先元季之亂,弟兄自山西洪洞遷入露井焉。」這就確切地證明靳姓是明初大移民時從山西洪洞大槐樹底下出發,西渡黃河,從此在路井紮下根來。兄名思恩,其後裔居住在城內北部西側,人們習慣上稱為「西靳」;弟名思義,其後裔居住在城內北部東側,稱為「東靳」。東西兩靳合起來大約有二百多口人。居住在城內人口最多的是侯姓,如今已近三千人。
《侯氏族譜》載,侯姓先祖居住在山西蒲州鼓樓南街,元末仲良、仲禮兄弟二人渡過黃河徙居陝西朝邑大慶關。大明定鼎之後,兄仲良返晉居馮營村,弟仲禮則定居路井,如今已繁衍至二十五代,且人才輩出,為合邑望族。高家以高姓為主,據傳高姓早在遼金時代已從山西遷至合陽,而在路井定居之始祖為明萬曆年間人高唐卿,其後裔已有八百餘人。居住在南街的是殷、張二姓,約200餘人,何時定居於此,目前尚無確切資料記載。
路井地處通衢大道,位置重要,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村民自然遭害也重,為了保衛生命財產安全,於清同治丁卯年(1867)開始築城。大家公推在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侯鳳階擔任城牆營造領頭和總設計,各家各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同治七年(1868)冬天完成主體工程;次年垛牆與炮台修築完畢。城為邊長一里半的正方形,高12米,底寬4米,頂寬2米。城牆下因取土自然形成寬5米、深7米的護城壕。當時築城用土,至少有幾百萬立方,這在當年技術缺乏、全部依靠人力夯築的情況下,的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路井人宏大的氣魄,堅毅的精神和不屈不撓、戰勝困難的勇氣通過築城這件事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東西南北四方開有四個城門,還加修了小西門和小東門。城門上方均有三大間箭樓。城門朝外有磚雕題額,東門為「金帶東繞」;南門為「鐵嶺南橫」;西門為「峪川西臨」;北門為「羅雲北鎖」。四門題額形象地描繪出路井鎮四周的形勝:金水如帶,環繞在東;西邊的大峪河水自北而南,不舍晝夜;乳羅山似一抹雲彩,橫亘在路井北部;向南望去,則是彎彎曲曲的鐵鐮山。城門洞朝里的頂端也有題額,東南西北四門依次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彰顯了古老的農耕文化,昭示著路井自古以來就是渭北高原上的糧棉產區。在西城門樓上掛有一口鐵鐘,如有賊盜來犯,大鐘敲響,村中青壯年蜂擁而出,同仇敵愾,保衛家園。民國十年(1921)五月的一個晚上,外號「嚴歪嘴」的土匪頭子率領百餘名亡命之徒偷襲西門,只聽鐘聲響處,村民奮起拒賊,長矛揮舞,石塊如雨,賊盜落荒而逃。民國十六年(1927)軍閥段懋功部下王虎卿團駐紮路井城,八月,國民革命軍第77師師長耿莊率部攻打,雙方僵持月余,百姓飽受其害,苦不堪言。此時正是種麥收秋之際,村民心急如火。侯遇成、侯公甫兩位地方紳士急村民之所急,不顧生命危險,數次出入於城內外,多方斡旋,終使雙方達成協議,解救村民於戰火之中。二公之義舉,至今仍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在合陽民間,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對戰國時期的趙文子禮拜很勤,許多村莊都設有專祠供奉。趙文子就是戲劇《趙氏孤兒》中那個被程嬰和公孫杵臼等人捨生忘死搭救出來的孤兒,所以趙文子祠俗稱「救郎廟」。
在路井鎮街區中央也有一座規模宏偉的救郎廟,山門和獻殿都是九間,飛檐斗拱,富麗堂皇。獻殿兩側有一對鐵獅子護衛,碗口粗的鐵旗杆直插雲天,一人多高的鐵香爐里終年四季香煙繚繞。人們俗稱「大廟」。
民間傳說,當年大禹鑿開龍門,疏通三河口水道時途經合陽,曾在路井鎮北五華里處的乳羅山西峰小憩。有一年農曆六月初,天氣乾旱,眼看秋苗就要枯死,不料電閃雷鳴,甘霖普降,村民歡呼雀躍,認為此雨乃禹王所賜,於是附近十餘村的村民聯合在此修了禹王廟。路井是旱塬,祖祖輩輩都是靠天吃飯,所以每年都要從乳羅山西峰上的大禹廟裡把禹王像迎接回來,供奉在救郎廟裡,虔誠地祭祀,祈盼禹王為民賜雨,保佑五穀豐登,於是便形成了著名的路井六月十三古會。
從廣義上講,路井還包括四周相鄰的十餘個村莊,按地域分成八個社,每年的六月十三古會輪流當值。被選出接禹王神像的馬被看作是「神馬」,主人臉上自是感到十分榮光。但因接神時要放火銃、鳴鞭炮,為了讓馬適應這種環境氣氛,六月初十和十一日兩下午先要「震馬」。到時街上店鋪大門緊關,刷洗乾淨的馬放到街道上奔跑,每個街口都有放銃的,銃聲震天,硝煙瀰漫。經過兩個下午的鍛鍊,馬再不會因放銃而受到驚嚇,可以承擔接神這無比光榮而神聖的任務了。六月十三日天微明,各社的鑼鼓隊便聚集在大廟裡,當值者焚香祭拜完畢,由首社祭祀隊伍引領,迎神的隊伍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隊伍前面是火銃開道,牽馬的、抬神樓的、舉萬人傘的、打日月扇的一隊一隊緊跟其後。只見彩旗飄揚,嗩吶聲入雲,好一派熱鬧景象。
到達禹王廟內,主祭人由十餘位鄉老陪祭,祭畢,恭恭敬敬地將禹王神龕抬上馬背。此時廟外廣場上鑼鼓喧天,戲台上大戲開演。約摸一個時辰,戲演完了,迎神隊伍又返迴路井大廟,將禹王像安放好。四鄉善男信女們紛紛端著各種供品走進大廟,酬神謝恩,祈禱風調雨順,一直延續數天。在廟外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客商雲集,人潮湧動,路井六月十三古會又是享譽渭北的物資交流會,客商們早早地便從四面八方將各種貨物匯聚而來。河東運城的鐵器,絳州的瓷器;河南陝州、靈寶的藥材;同州、朝邑的京貨、綢緞、布匹,蒲城旌旨坊的香燭紙炮,澄縣的煤炭以及牲畜交易等,直把個路井的街里街外擠得滿滿當當,看得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古會都少不了戲曲助興,同州梆子,合陽線偶,甚至省城來的大戲班競相獻藝,爭奇鬥豔,還有那些耍把戲的、耍猴的、拉洋片的,練武功賣藥丸的,以及無數賣踅面、餄餎、涼粉等吃食的攤點,香氣瀰漫;街上的人群川流不息,家家戶戶早早地割肉買菜,接待客人。六月十三古會實在讓路井人臉上增添了無限的光彩。
當五星紅旗在神州大地上飄揚的時候,大廟成了政權機關的所在地。1958年,在路井人民公社大門上端,懸掛起一幀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筆簽發的獎狀,這是獎給「全國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路井道班」的。路井鎮地處合陽、澄城、大荔三縣交界之處,歷來就是交通要道,金元時代興起的傳遞緊急文件的急遞鋪,路井鎮是合陽南路的一個重要驛站。路井人不會忘記1948年5月21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軍司令員的彭大將軍在澄合交界處召開完高級將領軍事會議後,來到了路井村頭,在此處小憩。他親切地撫摸著一位小孩的頭問他叫什麼名字,又接過了一位老大娘為他端來的白開水。此後,彭總便發動了在西北戰場上具有決定意義的荔北戰役。
彭總的到來,宣布了路井鎮的解放。路井鎮沸騰了!路井人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歡慶解放,青年學生積極報名參加革命,民兵組織擔架隊,擁軍支前。路井鎮是合陽最早通公路的地方,1954年便建起了路井群眾養路隊,隊長高政財帶領隊員們自力更生,從兩米深的地下挖出料礓石鋪築路面,使這一段十多公里的公路十分平坦,過往司機人人翹大拇指。上世紀60年代初,當時的陝西省委書記趙守一同志曾在全省幹部大會上講過一段趣事,說他聽到路井的公路修得好,便想親自體驗一下,不料進入路井地段不久,便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等到「咯登」一下被搖醒後,司機說已經過了路井養路隊養護的地段。省委書記對路井養路隊風趣的表揚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人們仍津津樂道。群眾誇讚108國道上路井這一段公路是「平如毯,直如箭,綠樹紅花排兩岸,行車如閃電,美麗賽花園。」隊長高政財曾赴北京參加了國慶觀禮,當選為省人大代表,還曾到北戴河療養過。如今,路面鋪上了柏油,老隊長也已退休,但路井道班當年艱苦奮鬥的精神仍在繼續弘揚,不斷地激勵著後來的年輕人。
路井人天生樂觀,喜好熱鬧。他們想,反正高興是一天,苦惱也是一天,何必要把自己弄得成天愁眉苦臉呢?所以儘管世道的艱難,生活的不易和無休止的兵荒馬亂、天災人禍時時困擾著他們,但他們卻用絢麗的色彩和悅耳的聲音來為平淡的時光增添幾許亮色。路井人用聰明和智慧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民間藝術形式,不但在方圓數十里極為有名,在合陽全縣也掛得上號。
新中國建國初期,路井鎮分為四個小村,群眾中流傳的俗語是:東北村的獅子西北村的虎,西南村的社火東南村的鼓。每年的元宵節,各種民間藝術競相登場,各顯其能。城裡頭的鑼鼓方圓有名,鼓點花樣繁多,鏗鏘有力,鼓棰上下翻飛,鼓聲震天撼地,顯示出關中漢子不畏艱難險阻的粗獷豪放性格。舞獅是前後新莊的拿手節目,舞獅人武生裝扮,動作乾淨利落,跌雙叉,翻跟斗,英姿颯爽;扮獅者兩人配合默契,動作協調,眨眼撓腮,騰挪變化,威武無比,引來場上陣陣喝采。西北村的耍老虎可以與舞獅相媲美,能表演出老虎下山、猛虎捕食、搖頭擺尾等等形狀,惟妙惟肖,虎虎生威。在每天后晌出場的社火隊伍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作為社火頭的搖杆,高約十米,各色彩綢包裹,串鈴纏身,下面石墩墜底,上端是雞毛撣子。數名服裝統一的青年男女,抬著搖杆猛跑,到人多處,眾人一齊發喊,用力扶起搖杆,一陣猛搖,鈴聲陣陣,塵土飛揚,好不威風!接下來便是鑼鼓彩車、高蹺、旱船……最後是裝扮得滑稽可笑,語言毫無顧忌,動作誇張的社火尾子,觀眾中不時飛出的笑聲讓農家的新年正月平添了許多熱鬧喜慶的氣氛!
路井人既有乳羅山的偉岸和大氣,又有金水的溫柔和細膩,藝術的種子註定要在路井發芽生根,開花結果。這裡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出過名噪關中東府的鬚生侯寶山;走紅渭北的小旦、後來被評為國家二級導演的侯振華以及以演出《周仁悔路》出名的白振西等。名角輩出,帶動了村裡的家兒戲,五十年代初一批業餘文藝愛好者自願搭班,上台演唱。1958年,路井大隊成立了業餘劇團。1963年初,路一、路二、路三三個大隊聯合起來,成立了「路井業餘劇團」,陣容更加整齊,各樣行當齊全,很快地迎來了一個鼎盛時期,自編自演更是該劇團的一大亮點。當時在路井地區流行一段順口溜:「雷莊的毛選,前進的生產,范家窪的展覽,路井的表演。」道出了四個村莊的特色。路井業餘劇團創作的劇目有《三代冤讎》、《懸崖勒馬》、《光榮槍》、《趕雞蛋》等,尤以《三代冤讎》紅極一時,在路井鎮的老戲台上連演十三場,場場觀眾爆滿。
當時的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陝西省副省長劉邦顯、共青團中央候補書記惠庶昌以及合陽縣委書記董繼昌等領導同志都看過演出,連聲稱讚,說「不像是業餘劇團演的啊!」《陝西日報》還刊登了以《戰地紅花》為題的長篇報道,路井業餘劇團的動人事跡迅速傳遍三秦大地。其實,無論是編劇侯滿倉、侯長福和靳文傑,還是導演侯湧泉以及所有上台的演員,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愛看戲、愛編戲、愛演戲,把對新社會、新生活的熱愛凝聚在筆尖上,融注在一招一式的表演之中,用心血澆灌了戲劇藝術之花。改革開放的春風又一次讓群眾藝術之花迎風怒放,欣逢盛世的新農民滿懷喜悅地上台歌唱農村的新變化。1993年,路二村率先組織百人大合唱;1998年,路一、路二兩村聯合成立了「路井城區藝樂中心」,成員到2004年底已發展到40餘人。他們發揚當年路井業餘劇團自編自演的光榮傳統,以「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為著眼點,先後創作了數十個劇本和小演唱、快板等,活躍在大街小巷,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把歡樂和笑聲送到群眾中間。2001年7月12日的《陝西日報》以《黃土高坡上的紅色宣傳陣地》為題,報道了路井演藝中心的先進事跡。時隔近40年,路井的群眾業餘文藝演出活動又一次讓三秦大地上的父老鄉親矚目。
路井人不凡的創造力還表現在地方風味小吃上。在合陽著名的風味小吃中,以「路井」冠名的就有三種:路井清湯羊肉、路井辣子豆腐、路井扯麵。還有路井街道上的滷肉和油輪,在其它各鎮也難以見到。清湯羊肉用文火慢煮,香味撲鼻卻湯清如水,因而得名。天明時分出鍋,平攤在案上,食客挑肥揀瘦,悉聽尊便。端一碗熱氣騰騰的清湯羊肉,撒一撮蔥花或香菜末,剝幾顆大蒜,取兩個剛出爐的熱燒餅,細嚼慢咽,周身通泰,那真叫舒服!
辣子豆腐本來是路井人過紅白喜事時招待賓客的菜肴,農業集體化時期常常開大會,聰明的廚師們將其引進大灶,極受歡迎。改革開放後,路井辣子豆腐堂而皇之地走進縣城各大賓館、酒店,進而流布到全縣。但是,在縣城和其它各鎮咋樣也覺得品不出路井辣子豆腐那獨特的味道,原因在於一是路井水質獨特,加之點豆腐時使用漿水,與其它地方方法不同,所以做出的豆腐軟和卻又筋道,口感極佳;二是出漿豆腐、熗辣子和灠梢子的技術都有一些絕活,別的地方掌握不了,因之雖然名目相同,其味卻相去甚遠。路井的扯麵也與外地相異,一次可扯十數條,出鍋後能撈數碗,加上特有的豆腐蔥花臊子,風格別具。
品嘗路井的風味小吃實際上是在咀嚼一種文化,無論是端一碗清湯羊肉,還是面對紅油飄香、令人饞涎欲滴的辣子豆腐,都會引起許多遐想,想到路井人的品格和性情。
路井是合陽的南大門,是108國道延伸至合陽縣境後的第一大鎮,路井人把自己的區位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以敏銳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廣闊的視野,從容面對隨公路而來的新事物,領合陽風氣之先。有人說,路井人的意識比其它各鎮起碼超前一至二年,此話一點也不誇張。縣上開大會,你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很容易地就可以分辨出路井人,除了衣著的時尚之外,還有那與眾不同的氣質和風度。縣上民兵檢閱,路井民兵一出場,全場人的眼睛便睜大了,英姿颯爽,氣宇軒昂,嗬,這就是路井人!寒來暑往,斗轉星移,路井鎮湧現的人才亦如燦爛的群星,為家鄉爭光添彩。
侯信朔家族從明朝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數朝,一家四代人中出過翰林院庶吉士兩名,進士一名,知縣二名,諸生、解元、監生、貢生各一名,可謂簪纓奕世。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不管在何處為官,都是清正廉明,造福於民,離任時百姓攀轅號泣者數十里不絕,離任後入祀當地名宦祠。難怪乾隆三十四年(1769)編撰《合陽縣全志》的武功人孫酉峰在記載侯氏家族的這段史實時,不由援筆讚嘆道:「余為諸生時,聞姚臨溪學師雲,露井侯氏自前明以來,家風儒素,但知讀書,無他嗜好。蓋其父兄之教嚴,子弟之率謹,久矣。故人文科第日盛,為時所稱。自今觀焉,豈虛語哉!」2006年歲末,一部《農民日記》在全國引起轟動,眾多媒體競相採訪報道,網絡上更是點擊率一路飆升,著名導演吳天明也曾帶領人馬兩赴路井,擬將這部「記錄農家60年柴米油鹽,見證農業60年風風雨雨」的農民生存實錄搬上銀幕。
《農民日記》讓「路井」這個名字在全國走紅,頻頻出現在報端,讓人們反覆提起,永遠記在心中。日記的作者是路一村的一位普通農民侯永祿,他當過多年農村基層幹部,從十二歲起便開始寫日記,堅持60年。他在日記中如實地記錄了路井的發展變化、政治風雲、家長里短、凡人小事。正因為他以一個普通農民的眼光去觀察外部世界,實話實說,絕不去粉飾或歪曲,也不誇大其詞,為中國的農村、農民在那個特定的生活時代里保留了一份珍貴的資料。2007年底,由數十位熱心者參與編寫的《路井村史紀略》問世,從各個方面對路井的歷史和現狀作了紀述,成為一份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料。
路井土地平坦,是傳統的糧棉產區。如今乳羅山西峰的大禹廟還在,每年農曆六月十三的古會依然熱鬧非凡,但路井人已經改變了靠天吃飯,向神祈雨的狀況。在當年的東雷抽黃灌溉工地上,路井人承擔的是最艱巨的任務。黃水上塬後,路井人又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渠系配套工程的建設,從1975年到1985年,整整十年鏖戰,修建了300米長的高北總乾渠,開挖襯砌了乾渠4斗,5條支渠,7條斗渠,長達3000餘米,平整土地1.5萬畝,從此告別了祖祖輩輩接遞千百年的旱作農業,同時對種植業作了大幅度的調整,改昔日的一料種植為兩料種植,過去在夢裡才能想到的「噸糧田」,如今已是平常之事。過去只有在張秋香等勞模的報告里才能聽到的畝產百斤棉,在今天的路井已不再稀罕。蘋果、紅提葡萄的栽植讓路井人的腰包鼓得更圓,而科技意識的提高則是路井人脫貧致富的關鍵。配方施肥、地膜覆蓋、良種推廣、蘋果套袋、整枝修剪等科學技術早已走進千家萬戶。拽犁夯耙的粗笨耕作方式只存留在老人的記憶之中,代替它們的是半機械化的現代農業,從種到收,人們已不再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科學技術和機械化為路井農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作為合陽的重鎮,加之地理優勢,路井的商業也在突飛猛進。1986年,路井鎮人民政府順應民意,統一規劃,將東西大街拓寬至28米,東端與108國道銜接;南大街拓寬至26米,三條大街總長千米有餘,街道兩側店鋪林立,不但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商業區,而且把路井原先的三個自然村連在一起。每逢農曆一、七集會之日,街道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市聲入雲,交易紅火,一派繁榮景象。
路井,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的時候,它又煥發了青春的活力,成為展示合陽新風貌的一個窗口,成為建設和諧合陽的領跑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率先向前迅跑。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路井的明天,必將更加燦爛!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