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考伴你行|118:重新認識內向

2023年09月12日

- txt下載

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如水歲月,稍縱即逝,高考陪伴,無限感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不來不去,無對無錯,記錄下來,留住剎那~
重新認識內向
晚上接孩子,去的早了點,遇到熟人說了幾句話,很快學生們放學出來,各自打道回府。
路上小伙和我說,看到你竟然主動和人家說話聊天,我很驚奇啊。不待我詢問,解釋說因為你內向嘛。
這倒讓我驚奇起來!
幾分沮喪中,不由喟嘆心理學之深刻洞見,「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在於自己如何認為,而在於別人如何認為。」換句話說,你認為自己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如何認為你。
人生誤解多在於此,人生自知之明因此而彰顯可貴。
之後更多感慨,既有小伙「內向」用詞觀察描述之坦率,更是自己如何面對「內向」這個現實的經歷!
或許,平時最慣常的思維方式,就是黑白分明,好壞清晰,對人好的時候恨不得掏心掏肺,對人不好的時候恨不得咬牙切齒,做到中庸其實不容易,集中表現出來就是褒義貶義詞語的使用上。
比如內向,常看到有家長抱怨孩子,太老實了,以後咋辦呢。這裡暗含的是貶義詞語的感受,一個內向的孩子,以後會遭遇更多挫折,失掉更多機會,走向社會後落在起跑線上,容易吃虧,會被人欺,這樣的糟糕至極不合理理念會帶給家長焦慮。
更重要的是,家長的這種焦慮會或明或暗傳遞給孩子,孩子一旦接受了這樣的評價,就會不自覺地對號入座,表現的更加羞怯。
這在心理學有個專業術語,叫「投射性認同」,父母把自己的擔心焦慮投影到孩子身上,孩子無法辨識這樣的感受其實只是父母的感受,並不代表真實的自己,卻會不由自主的本能接受認同。於是真的會成為父母心裡擔心的那個模樣,論證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於此相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期待效應。當皮格馬利翁這個國王每天對著自己雕刻出的美女雕像朝思暮想時候,感動了她,真的成為國王期待想像的活生生的人。
從這個角度說,一個人所擔心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期待的,因此說「擔心就是詛咒」,因此說「多祝福少擔心」。
我說了上面這麼多的話,從心理分析上很容易看出來我的確敏感內向,不然不會如此關注。
不過我不會接受自己對上述「內向」含義的認同,因為知道小伙子說的內向與我剛剛說的內向不是一個含義。準確的說,小伙用的是一個中性描述用詞:內向是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不愛說無聊的話,不願意參加應酬社交活動,並不帶有評價判斷價值觀的貶義意味。
這才是我對小伙最看重最得意的地方:我們完全可以努力描述事件人物,但是記得不要隨意去給評價,不用自己的價值觀下判斷,點到為止即好。
記得很早時候與小伙分享過的笑話一則,「應酬」。老爸嘟囔著對孩子說,自己要去參加一個應酬,孩子問何為應酬,回答就是參加一個不想參加的活動,「去一個不想去的地方」。第二天,孩子背著書包去學校,出門前和老爸招呼道,「我要應酬去了」。
聰明的學者為了較方便的歸類描述一個人,出現了人格特質方法論。從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到大眾化的「血型說」,乃至今天大多數心理學家都認同的「大五人格特質理論」,就是這樣孜孜不倦的試圖進行描述。
「大五人格理論」採取五種特質維度,對人進行歸類描述,包括「開放-封閉,責任感-不負責,外傾-內傾,友善-冷漠,神經質-情緒穩定」。其中描述內外傾的特質就是人們常說的「內向與外向」。
作為一個維度指標,內外傾是指個體表現出的興趣關注點更多在周圍環境,還是更多在自己內心,本身就是一個定性指標,更沒有褒貶好壞優劣之分。
早期精神分析三駕馬車之一的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就是典型的內傾型特質人格,也正是榮格系統提出闡述了「內外傾人格理論」。
作為從小就特別在意關注內心感受的人,榮格一生都致力於潛意識心理的研究,如同他大學畢業決定放棄炙手可熱的臨床醫生職業,而去從事冷清的精神科工作,因為他認為「搞清楚一個病人內心心理活動更有意義」。當絕大數精神科醫生拿著症狀明細對照收治病人時候,榮格卻潛心研究病人內心心理,最終提出「集體潛意識」「原型」等概念,在探索人類心靈之路上走在絕大多數人的前列。
因此,區分開一個概念的中性含義與這個概念的感情含義,極其重要。概念原本是歸納後的共性描述,這與把概念指向一個活生生的人,甚至直接等同於一個人,是極其不同的兩回事。
因此,無論內向,還是外向,不過一個定性的概念描述,當然不等同一個人。一個人重要的是明白,如何發揮獨特的個性,與當下這個環境適應起來,更好的成為獨特的自己。
比如正像積極備考的小伙這些年輕人,通過不斷地自我激勵與努力,註定會在未來某個驀然回首時候,感謝曾經拼搏過的自己。2017.2.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