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穀子黏蟲的防治措施

2023年08月31日

- txt下載

黏蟲又稱五色蟲、剃枝蟲、行軍蟲等,屬鱗翅目夜蛾科。具有遷飛性、雜食性、暴發性,是全國性重大農業害蟲。在我國穀子產區普遍發生,除穀子外可食害百餘種植物,主要以幼蟲危害穀子葉片,咬食成缺刻,大發生時能將葉片啃食乾淨,僅留葉脈,造成減產,甚至絕收。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6~20毫米,翅展35~45毫米,體淡黃色至淡灰褐色。卵饅頭形,直徑約0.5毫米。初產乳白色,後轉黃色,孵化前灰黑色。卵粒排列成鏈狀卵塊。老熟幼蟲體長38~40毫米。頭黃褐色至淡紅褐色,有暗褐色網紋,頭正面有近八字形黑褐色縱紋。體色多變,背面底色淡綠色、黑褐色至黑色,大發生時多呈黑色。背中線白色,邊緣有細黑線,兩側各有2條極明顯的淡色寬縱帶,上方1條深紅褐色,下方1條黃白色、黃色、褐色或近紅褐色。兩縱帶邊緣均有灰白色細線。
  發生規律
  黏蟲成蟲具有遠距離遷飛習性,春季由南方向北逐漸遷移危害,秋季又由北遷飛回南方。8月底至9月上、中旬羽化,陸續回遷至華南越冬代發生區危害。根據黏蟲遷飛習性,在我國主要穀子產區,6~7月以二代黏蟲在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山西及西北各省的春谷區危害,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並遷往夏谷區。8月中下旬以三代黏蟲在河北中南部、山西、山東及京津一帶夏谷區危害。
  黏蟲成蟲有晝伏夜出習性,對燈光、糖醋液有較強趨性。黏蟲喜好潮濕氣候,相對濕度75%以上,溫度23~30℃有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存活。幼蟲有6個齡期。一至二齡幼蟲多隱藏在穀子心葉,取食葉肉,殘留表皮。三齡後將葉片咬成不規則缺刻,蟲口密度大時能將葉片吃成僅剩葉脈。四齡後幼蟲具假死性並進入暴食階段,大發生時若食料不足有群集轉移危害習性。老熟後停止取食,爬入3~4厘米深的土層作土繭化蛹。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於成蟲發生期在田間插草把,大草把(直徑5厘米)每隔10米插一把,每天早晨捕殺潛伏在草把中的成蟲。還可在田間設置糖醋液誘殺成蟲。
  2、熏蒸防治:80%敵敵畏乳油300毫升加水2升,均勻噴洒在7~10公斤鋸末、麥糠或20公斤細土上,拌勻後行間撒施。
  3、化學防治:在幼蟲三齡盛期以前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3000倍液、20%除蟲脲懸浮劑800倍液或用10%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噴霧。也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任選其一噴霧。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