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落花無言 人淡如菊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顧建芬
【摘要】語文教材中留有不少「無言之美」,分析這些「無言之美」,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使其能領悟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提升鑑賞作品的能力。
【關鍵詞】無言之美;藝術魅力;美學效果;審美創造
南宋嚴羽曾在《滄浪詩話》中「以禪喻詩」,用「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和「詩中妙境,每字能召喚弦上之音,空處餘波,裊裊不絕」來說明詩歌空靈沖淡的藝術境界,這讓我想起唐代司空圖提及的「落花無言,人淡如菊」(《二十四詩品》)。這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寧靜致遠與現代美學家朱光潛老先生闡述的「無言之美」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作家眼中,自然山水即我性情,神思賦予山水,靈性躍乎筆端。但中國文人講究「師心造化」,並不是對景寫實,而是重在神會。不論容量有多大的文學作品,都不可能將生活全部描寫出來,只能採用以個別表現一般的方式,來展示其「以一當十」之藝術魅力。這種「不全之全」也就是傳統美學中所說的「言有盡而意無窮」,不是濃盡必枯、一覽無餘,而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面對素文,隱約想見某種朦朧境界,此境既美好,又空遠,如佳人在水一方,令人追慕思念;似明月高懸空中,催人永存一段遐想。
縱觀高中語文教材,這樣的無言之美不勝枚舉。現就教材選文,擇其一二,分析其美學效果。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宗白華曾在他的美學論著中以《詩經·碩人》為例詮釋古典文學中兩種美的理想:錯采鏤金和初發芙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滿了形象,是「鏤金錯采,雕繢滿眼」的工筆畫;後二句是白描,具有不可捉摸的空靈之美,如果少了這兩句,那麼前五句只會讓人感到是廟裡的觀音菩薩。有了這兩句,才完成了一個如「初日芙蓉,自然可愛」的美人形象。確實如此,「清水出芙蓉」比之於「鏤金錯采」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
《林黛玉進賈府》中有一段別開生面的人物描寫,林黛玉在小說中的第一次亮相,竟使曹雪芹感到了寫實的困惑和局限——難以使黛玉的美具體化,於是借鑑了國畫中的寫意手法,不像鳳姐出場時濃墨重彩,對其服飾、容貌一一作工筆細描,而是簡筆勾勒其眉目、體態: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像輕煙一般自然、舒捲、起伏、變幻,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交織著智慧和性靈之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寥寥幾筆,形神畢現,使黛玉這一形象具備了空靈變幻的美和難以捉摸的態,給人以無限的美的遐想,黛玉長什麼樣已不再重要了,透過這張簡筆勾勒的畫,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靈氣、具有詩人氣質和才華的黛玉在紛飛的柳絮中裊裊走來……黛玉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純高潔征服了千百萬讀者的心。
文學創作「要含蓄,不用直陳」,切忌太實太滿,它應該辟有一塊足以讓讀者想像和創造的天地。一個高明的作家擅長於在作品中巧妙地營造一份「空白」的美,給讀者以無窮的遐思邇想。
(二)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
有盡的藝術形象,須映在「無盡」和「永恆」的光輝之中。一切生滅相,都是「永恆」和「無盡」的象徵。像音樂那樣,「止之於有窮,流之於無止」。
柳宗元的《愚溪詩序》中「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以愚辭歌愚溪,則茫而不違,昏然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愚溪因我而愚,但其美質是無法玷污的;我雖「遭有道」而被棄,但我的美質卻是無法否定的。寫愚溪實為寫自己,言在此而意在彼。愚溪那不為常人所知的絕妙美景,一切山水、泉石、草木、蟲魚,既是大自然的生動寫照,更是作者人格、情懷、處境的曲折反映。寄情山水,聊以自慰;自為解嘲,無悖於理。洗凈萬物之塵垢,還其本來面目。超越天地塵世,融入玄虛靜寂之中。
(三)虛實結合,化景物為情思
《項脊軒志》結尾一段共三句21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由樹及人,寥寥數筆,便戛然而止,既不見作者睹物思人的潸潸淚眼,也不敘他追念亡妻的款款深情。雖惜字如金,簡約之致,但我們依稀可見其徘徊東南枝、低頭空嗟嘆的物是人非之痛。實景與空白相間,虛實結合,化景物為情思,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收到了「神余言外」的效果。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前三句18個字,「枯藤、老樹」等九個名詞構成一組具有特定含義的意象,一種人在天涯的孤獨無助、飄泊無依之感在蒙太奇式的意象跳躍中悄然傾瀉;溫庭筠《商山早行》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十個名詞構成六種鮮明的典型景物,這幅雄雞報曉、殘月未落的早行圖中,道不盡路途的艱辛與羈旅的愁思……化景物為情思,真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四)舉重若輕,化抽象為具體
余光中在《鄉愁》中,將無可名狀的鄉愁以「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和「淺淺的海峽」等具體可感的意象傳遞出來,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透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意象去把握詩中長長的距離、深深的思念和重重的離愁。這種不著痕跡、舉重若輕、化抽象為具體的傳情方式也可追溯到古代,如「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化無形為有形,那些原本難以丈量的抽象的情思仿佛伸手便可觸及,綿延悠長宛若春日的細雨,在不經意間讓我們的心靈濕了一大片……
(五)不寫之寫,此時無聲勝有聲
詩詞比散文所含的無言之美更為豐富。散文是儘量流露,愈發揮盡致,愈見其妙;詩詞要含蓄暗示,若即若離,若有若無,才能引人入勝。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落第二手。」詩詞與繪畫一樣,講究「計白當黑」,以臻於美學的最高境界——此時無聲勝有聲。高中六冊語文教材詩歌單元中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潛《飲酒》);「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
「詩家之境,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間」(戴叔倫),上述詩句以不寫之寫的筆法留下一些有意味的空白,讓人聯想和尋味言外之音。將深邃之意蘊含於字裡行間,「作者得其心,覽者會其意」,曲折委婉,耐人尋味。引導學生反覆誦讀、玩味詩句的言外之意,一唱三嘆,回味無窮。這種空白藝術,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去進行藝術再創造。
「殘缺」「空白」的東西,容易使人產生一種急於填補、充實並使之均稱完善的傾向。現代美學家宗白華說過:生動之氣韻籠罩萬物,而空靈無跡;空白處並非真空,乃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且空而後能簡,簡而練,則理趣橫溢,而脫略形跡。語文教材選材所遵循的美學特點,可以創造有利於學生個體生命和諧發展的教育氛圍,能有效地調動激發學生審美創造的積極性,從而使審美心理得到最大的滿足。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