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腦卒中後抑鬱的護理研究進展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摘要】 眾多醫務工作者對腦卒中後抑鬱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綜合敘述了腦卒中、腦卒中後抑鬱的定義、發生時間、發病率、病因及發病機制,並重點概述了腦卒中後抑鬱臨床 治療 及護理措施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 腦血管意外;抑鬱;護理
[Abstract] Most medical staffs make a lot of researches about the depression after cerebral stroke.This article wholly describes cerebral stroke,the definition of depression after cerebral stroke,happening time,mobility,causes and pathogenesis.It also emphatically summarizes research progresses of clinical treatments and nursing measures.
[Key words] cerebral stroke;depression;nursing
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多數國家腦卒中發病率為每年200/10萬左右,我國約(120~180)/10萬。60歲以上發病率高達859/10萬[1],由於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發病率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腦卒中。
1 腦卒中及腦卒中後抑鬱定義
1.1 腦卒中 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一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瀰漫性腦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徵的腦血管病,通常包括腦出血、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血[2]。腦卒中按病程長短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急性期(acute phase)、亞急性期(medium-term phase)、慢期性(long-term phase)[3]。
1.2 腦卒中後抑鬱 腦卒中後抑鬱(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腦卒中後引發的抑鬱症,它屬於繼發性抑鬱症的一種,前提條件病因必須是腦卒中,而非其他事件,而且,它必須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4]。它的臨床表現為言語減少、情緒抑鬱、睡眠障礙、興趣缺乏、食慾缺乏、精力減退、主動性差、不配合康復治療等[5]。
2 發生時間及發病率
2.1 發生時間 腦卒中後抑鬱症發生峰值在病後2~6個月之內,以後逐漸降低[6]。它可分為內源性抑鬱,出現在急性階段;外源性抑鬱,可出現在病後3~6個月,主要由於肢體功能障礙、社會功能減退、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低下等的變化加重了抑鬱的發生,故其與病程有一定的關係[7]。
2.2 發病率 腦卒中的發病率在國內外報道中變化很大,有報道PSD發生率為20%~79%[8~10]或20%~50%[11];同時有的研究報道的PSD發生率42.6%[12]或33.8%[13]另外,在諸多的已發刊物中又有研究者指出急性腦卒中後抑鬱發病率為37.04%[7];首次卒中抑鬱狀態的發病率為21.0%(86 409),多次卒中抑鬱狀態的發病率為46.9%(46 98),多次卒中發病率明顯高於首次卒中,兩者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14],之所以會出現如此變化之大的數據差異,和研究者所選擇的人群樣本、中風後評估的時間以及所使用的診斷工具等有關[15]。
3 病因及發病機制
3.1 病因 目前有研究認為腦卒中後抑鬱可能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腦卒中造成的直接損害或局部腦血流量降低使正常腦功能受到影響;(2)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等;(3)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如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對認知和情感活動產生影響[16]。
3.2 發病機制 腦卒中後抑鬱狀態的發病機制還尚未明了,目前傾向PSD是多因素介導的生物學機制和社會心理機制共同參與發病,PSD的生化機制可能與大腦損害所致的去甲腎上腺素(NE)和5-HT之間的平衡失調有關[17]。而且有研究者認為腦卒中後不同時期發生抑鬱症時機制都不一樣,最初幾個月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腦內神經遞質的減少,隨後是神經遞質紊亂帶來的一系列腦功能障礙[18]。
3.3 影響因素及嚴重程度 在不同的報道中,許多研究者闡述了自己的觀點:(1)腦卒中後抑鬱與患者受 教育 程度呈明顯負相關(P<0.05),腦卒中後抑鬱與社會支持情況亦呈明顯負相關(P<0.01)[17];(2)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依賴程度與抑鬱症發生密切相關[5];(3)抑鬱發生及其嚴重程度與卒中的部位有關,以基底節區損害尤以雙側損害關係最大[12];(4)家庭背景因素在PSD發生中起重要作用[19];(5)女性發生率較男性發生率有顯著性差異(P<0.01)[16];(6)病程延長,發生率升高;與抑鬱症發病率關係密切的主要是肢體(上、下肢)的運動功能和ADL,肢體功能水平提高,ADL就越強,抑鬱症發生率越低;而肢體功能水平越低,ADL也越差,抑鬱症發生率就越高[20]。先前認為和抑鬱病史、女性、獨居、腦卒中前社會交往少、腦卒中後社會活動功能喪失或降低、病理性哭泣及腦卒中後 1個月智能損害與腦卒中後抑鬱狀態的發生明顯相關,其中智能損害是最危險的因素[13]。
4 治療與護理
4.1 腦卒中治療 抑鬱由腦卒中的原發疾病引起,所以對於抑鬱的治療與護理應從原發疾病入手。根據每個患者的疾病特點,採用神經科的藥物,進行脫水降顱壓、營養腦細胞、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治療。在治療卒中的同時也要治療患者原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以使治療取得更大的效果。
4.2 護理 在治療腦卒中疾病的同時,對於有肢體問題的腦卒中患者應該做好其生活護理,防止臥床期間併發症的發生;對於存在語言障礙的腦卒中患者,應該加強與其的溝通交流,如採用寫有患者生活需求的卡片放在患者伸手可及的地方等。對於存在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等方面問題的患者應該在其生命體徵平穩之後,在康復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具體康復的時間根據所患疾病的不同以及病情的輕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腦梗死進行的稍早,而腦出血進行的稍晚。具體的康復、護理措施有:(1)保持患肢功能位,如肩外展50 °、內旋轉15 °、前屈40 °,適當背伸,指半屈,髖、膝伸或微屈,用支架防止足下垂及內、外旋轉。(2)體位變換,2 h翻身1次,骨突出或受壓部位給予按摩。(3)生命體徵平穩後輕揉肢體,以身體近端至遠端的順序進行;做被動活動,重點進行肩關節外旋、外展和屈曲,肘、腕、指關節伸展,髖關節外展、伸展,膝關節伸展,足背屈或外翻,2次連續3日,每次3遍。(4)行走訓練: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運動時間由短到長;運動強度由低到高;運動方式由被動、輔助到自主運動。其順序如下:床上移動翻身→坐位→坐位平衡→雙膝立位平衡→單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樓梯。(5)日常生活訓練:讓患者自己穿衣、解扣、洗臉、刷牙、進餐、用廁等。(6)語言訓練:教會患者通過口型及發音支配,控制自己唇、舌運動練習發音,如讓患者用喉部發「啊」或用咳嗽誘發發音;能發音者讓其複述單詞或句子[21]。
4.3 心理疏導 抑鬱是腦血管病後心理活動失調的常見表現之一,在腦血管病後情感障礙居首位[22],所以在治療腦卒中的同時,不應忽略對其心理狀態的觀察與疏導,給患者提供充分宣洩的機會,加強關懷,幫助其克服抑鬱、自卑及焦躁的心理[23],以利於疾病的早日康復,具體的措施有:(1)細聽傾訴: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各種症狀和煩惱,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背景;(2)支持與鼓勵:在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的基礎上,給予同情、安慰,動員和指導家人及朋友在各個方面關心、支持和幫助患者,鼓勵患者,調動其潛在的能力;(3)說明與指導:通過圖片、講解等方法讓患者了解疾病常見的原因、病理生理過程、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其預後,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消除誤解與顧慮、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幫助患者正確體驗情緒;(4)培養信心:指出患者的優點、問題的可解決性,同時糾正患者的不良應對方式及承諾給予支持,以培養患者戰勝病痛的信心[24]。
4.4 健康教育—耳機教育 利用我院腦卒中單元現在配備的耳機教育系統,對住院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同時配用我院的宣傳知識小手冊。每天固定時間固定人員在病房裡播講疾病的相關知識,內容定時循環重複,同時固定時間對患者進行知識回訪,並詢問患者最想了解的知識,隨時加入到宣傳教育中去。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