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鄱陽湖綠道體系的構建及其管理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江西省第一個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區域,其目標是實現區域內經濟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高度融合。 相比於其他產業,旅遊產業具有帶動能力強、環境污染小、經濟收益高的特點,未來旅遊產業的發展也會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目前,國內學者針對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遊產業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張香鳳、楊光灶(2012)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應以南昌市為最大客源地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導向模式。
①孫冬英、龔雙雙(2011)在對區域旅遊聯動開發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實際情況,提出了生態旅遊聯動開發的對策。
①馮淑華站在區域旅遊合作的角度,提出構建環鄱陽湖旅遊成長三角網的區域模式等。
②上述研究成果打破了以往以行政區域為研究範圍的界限,將鄱陽湖區域作為整體進行更廣闊的思考,為後續的區域研究打下了基礎。
鄉村旅遊在我國發展已近三十年,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農村勞動力剩餘狀況、維護農村經濟持續發展、重塑鄉村社會形象的功能也逐步受到政府及學術界重視。而綠道作為協調區域內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的重要手段,目前已被廣泛地運用到我國許多城市、鄉村的規劃之中。
③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鄉村旅遊尚處起步階段,國內學者針對該區域內“鄉村旅遊”與“綠道”的研究也是以單個城市為主,缺乏對整個區域的統籌研究。本文首先論述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鄉村旅遊的必然性,接著闡釋了綠道之於鄉村旅遊建設的重要意義,最後構建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綠道體系,希望能對今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借鑑。
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鄉村旅遊的必然性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占據江西省 30%的國土面積,擁有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自然資源。 無論從外部市場的需求, 還是從內部發展條件來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鄉村旅遊都是一種必然。
(一)外部需求拉動---環鄱陽湖城市群帶來的遊憩需求
在我國,城市居民是旅遊市場中的主力軍,鄉村旅遊更是城市居民周末閒暇首選的旅遊產品。 江西省社科院在 《環鄱陽湖經濟圈規劃(2006-2010)》中提出了環鄱陽湖城市群發展的總體定位,即“以南昌為中心,九江、景德鎮、鷹潭、上饒為次中心,實施區域中心城市帶動戰略,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整合區域內經濟、文化、科技和資源優勢,加速區域交通、產業、商貿、產權、金融、技術、人才、信息市場一體化進程,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繫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而我國不同城市居民的鄉村旅遊出遊距離大體上趨於一致,出遊距離中意願最強烈的距離段處於 50~300 千米之間。
④在資源特徵上,華東地區近三十年的工業化浪潮使大範圍的長江中下游地區變成了工廠連綿的工業、城鎮地域,而鄱陽湖是長江流域的“一盆清水”,是我國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沒有富營養化的湖泊,又因其是亞洲最大的候鳥棲息地,被稱作“白鶴的故鄉”,自然、質樸、粗獷的濕地原野景觀對許多都市人來說是充滿吸引力的。 因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鄉村旅遊承擔了滿足環鄱陽湖城市群居民遊憩需求的任務,發展鄉村旅遊是十分迫切且適宜的。
(二)內部需求驅使---城鄉統籌和內部發展的需求及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共包含 5 市 51 個縣(市、區),面積達到 7.49 萬平方公里,涉及人口達到2555 萬人。 將鄉村旅遊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遊產業建設的切入點,有其優勢及必然性。
首先,可借發展旅遊實現新農村建設。 為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務,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改造環境,搞好村莊綠化,要把江西建設成創新創業江西、綠色生態江西、和諧平安江西。 ”新農村建設不是簡單地執行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或拆村並點的規劃戰略,而是要完成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區域污染問題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多項任務,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內容則必須包括農村交通道路體系的生態化和人性化。環鄱陽湖城市群與周邊城市群(武漢、長株潭、太原等城市群)相比,發展程度還較低,城鎮化水平僅在 30%左右,①未來還將面臨著巨大的城鄉統籌或新農村建設的任務。發展鄉村旅遊不僅可以使當地居民通過旅遊經營和管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扶貧,而且可以充分加強鄉村居民自身發展基礎設施的實力。
其次,社會文化的延續與傳承,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均需要鄉村居民的參與。鄉村居民是原汁原味的當地文化的重要載體, 是原生文化、民風民俗的保護者和傳承者。 鄱陽湖面積廣闊,鄉村居民是鄱陽湖生態環境最直接的接觸者,也是最廣大的生態環境保護者。參與鄉村旅遊更有利於激發當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保護自然環境的積極性, 增強鄉村居民對文化的自豪感,進而起到傳承文化、保護環境及促進經濟的三重作用。
(三)旅遊產業發展需求---旅遊景區或資源亟需組合,經營方式亟需升級
鄱陽湖區域是旅遊景區和資源的富集區,根據《鄱陽湖生態旅遊示範區規劃綱要》統計,鄱陽湖區域 “共包含 2 個世界遺產、2 個世界遺產提名地、2 個世界地質公園、1 處國際重要濕地、5個國家遺產、2 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 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8 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 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 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旅遊資源檔次高、數量多,然而,旅遊產業的經營卻仍未擺脫“門票經濟”的落後局面。 旅遊景區單純的“門票收入”經營形式弊端諸多,過分依賴門票收入致使旅遊產業發展惰性大,產品更新的速度跟不上遊客需求變化的速度,最終致使景區吸引力下降,旅遊收入逐漸減少。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遊產業遲早要突破“門票經濟”的瓶頸。
鄉村旅遊開發與經營的門檻低、 效益高、範圍廣,相比於“門票經濟”更加靈活,產業鏈條更為延伸。豐富的鄉村旅遊產品能延長人均停留時間和提高人均消費額度, 能擴大接待遊客基數,從而讓更多的遊客享受鄱陽湖更多的旅遊美景,提高鄱陽湖經濟區整體旅遊收入。 同時,鄉村旅遊也更具有發展的活力, 十分容易與生態旅遊、養生旅遊、度假旅遊、會展旅遊、高端旅遊等多種業態相結合,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旅遊產品。 因此,發展鄉村旅遊相對來說風險小、受益廣,適合成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遊產業轉型發展的第一步。
二、鄱陽湖綠道建設的意義
受益於歷史、環境等多方面的薰陶,鄱陽湖湖區居民自古以來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傳承湖區先民自然原生的文明遺產。 不健康的鄉村旅遊發展會對鄱陽湖區域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目前,鄱陽湖鄉村旅遊發展還處在初始階段,應更多地借鑑國外鄉村旅遊發展中大力發展綠道的成功經驗,用前瞻的眼光來指導今天的實踐。 具體說來,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進行綠道建設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一)綠道可以統籌解決鄱陽湖區域鄉村旅遊的相關問題
首先,綠道可以調節自然資源利用以及遊憩需求發展的矛盾。當今學界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關注逐步由單純的經濟質量轉移到遊憩質量上,同時也颳起了生態環保的思潮,更加強調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在國外,綠道已是許多國家規劃師綜合遊憩功能與生態功能常用的手段之一,並已經在實踐中驗證了其有效性。 例如,天然河道被人工渠化後,河流失去自凈能力,致使水污染加劇、物種減少、自然形態破壞等問題的產生。 而通過將人工河道拆除,並配以綠道的建設,不僅恢復了河道自然形態, 還原河道原本的生態功能,還沿途提供了大量的滿足區域人口遊憩的場所。
其次,綠道可以實現鄉村旅遊由“小、散、亂”變為“大、聚、強”.匡林很早就提出:“鄉村旅遊開發要小項目、多功能、廣收益、布點成網;大區多個景點、小區單個景點;重點是設施組合、景點優化、不搞或少搞實體再建設。”
①本文認為,在當今的鄉村旅遊規劃中, 這樣的發展思路應受到推崇,而“布點成網”的關鍵在於保證景點或設施之間的連通性。鄱陽湖區域是旅遊景區和資源的富集區,但鄱陽湖區域鄉村旅遊多數表現為依託在知名景區周圍,呈“小、散、亂”的態勢。因此,統籌規劃和發展區域內鄉村旅遊資源對鄱陽湖區域來說極為重要。利用綠道更能保證鄉村旅遊地組團開發和協同發展,最終實現鄉村旅遊地由“點”到“組團”,保“量”又有“質”的目標。
(二)綠道通過提供場所來擴大經濟收益群體,緩解鄉村經濟分配不合理之症
在鄉村旅遊地,鄉村居民與政府、開發商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其最關鍵問題在於經營權的不良分配,而經營權在空間上卻表現為“場所”的問題。 實際上,綠道所提供的客流及空間為當地鄉村居民創造了許多潛在的經營空間和經營機會,而此類機會往往不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或對運營者有很高的素質要求。 因此,綠道更像是鄉村居民參與旅遊的溫潤的“土壤”,能起到調整利益分配結構的作用。以最為極端的“走鬼”經濟為例,“走鬼”緣起於 20 世紀 30 年代香港流動商販的代名詞, 經營地點通常選擇人流量大的地段。
②“走鬼”現象的產生往往是弱勢群體經濟利益需求得不到滿足的體現,對城市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然而,對鄉村旅遊地來說,卻可以當做解決經濟利益分配不均所導致的企業、政府與當地村民矛盾的思路之一。 目前,許多國家對“走鬼”有很多先進的做法,使“走鬼”成為了既管理有序,又滿足就業,還不失特色的特殊業態。 例如,新加坡聚集全國 15000 個“走鬼”,組織了100 多個“小販中心”,使之成為著名本土特色的旅遊景點;③韓國政府設置“誘導區域”,在城市外圍空地、河溪兩側道路、長時間形成的市場道路來容納商販。④
(三)綠道可以為新型旅遊活動提供各類空間,充分發揮鄱陽湖的生態優勢
根據以往學者對已開發國家鄉村旅遊產品的研究,鄉村旅遊產品可分為“運動休閒型”、“品味自然型”和“民俗共賞型”.從國際經驗來看,遊客參與鄉村旅遊將更強調“參與性”,出遊目的逐步從單村的農事體驗向“休閒度假”和“康體娛樂”過渡,⑤“運動休閒型”鄉村旅遊活動得到廣泛的普及。而現階段,國內鄉村旅遊活動仍是以“品味自然型”、“民俗共賞型”為主,“運動休閒型”比例很低,而此類旅遊活動,如徒步旅行、騎馬、高山自行車、雪上汽車等運動項目大多使用的是“線性”空間,其不僅對道路連通性有一定要求,景觀質量也是影響旅遊活動水平的重要因素。綠道極大增強了旅遊活動的趣味性,良好的景觀也使得遊客的旅遊滿意度大大提升。
鄱陽湖區域鄉村旅遊地大多處在風景優美的區域,或綠林成蔭之下、或水流湍急之側、或群山環抱之中,將林地、河流、山脊線的線性空間打造成為景觀優良、生態效益高的綠道,對鄉村旅遊地整體質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從現狀上看,由於鄱陽湖湖面較大,且受限於保護區環境保護要求,資源分布不集中的劣勢無法通過在湖內開展大規模水域運輸服務來彌補,環湖旅遊交通建設顯得尤為迫切。
綜上所述, 無論是其適宜性還是必要性,對鄉村居民或是鄉村旅遊者,用於資源使用還是生態保護,綠道建設對於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鄉村旅遊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未來該區域鄉村旅遊建設的重要一環。
三、鄱陽湖綠道體系的構建及其管理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鎮、鷹潭、上饒 5 市以及撫州、宜春、新余、吉安的部分縣(市、區),共 51 個縣(市、區),地處江西省最重要的兩個中心城市和遊客集散地南昌、九江之間,且南昌、廬山、九江周邊地區是發展成熟、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區, 其外部交通條件十分優越。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內部旅遊節點之間的交通聯繫功能較弱。 湖區與南昌、九江等周邊城市幹道、鄱陽湖環湖現狀主幹道以及旅遊村鎮間的道路建設及交通組織均不夠理想,弱化了旅遊景區景點之間的聯繫,影響區域旅遊整體功能的實現。
此外,經濟區內部更是缺少遊憩道路所必需的基本環境、服務設施和交通工具。 非主幹道路(縣鄉道)環境較差(如鵝湖書院到鉛山路段),缺少應有的舒適度及服務設施、遊憩交通工具。 因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綠道建設要重點涉及區域內旅遊集散地、旅遊片區、旅遊節點之間的交通通勤需求,也需要對鄱陽湖交通方式、綠道管理以及服務進行安排。
(一)環湖區綠道體系布局
綠道體系框架包含三個層次,分別為一級綠道、二級綠道和三級綠道。其中,一級綠道為景觀最為良好, 交通功能最為優越的高標準綠道,具備連接區域內旅遊大片區、一級旅遊集散地及主要河流兩側的交通及遊憩的功能,將是遊客使用最多、服務功能最為集中的綠道;二級綠道為景觀較好、交通功能較為優越的普通綠道,具備聯結旅遊片區內各景區以及二級旅遊集散地的功能, 是遊客進一步進入生態經濟區內部的綠道;三級綠道是各類主題明確的旅遊小道,是數量最多、最具特色和風情的景觀游賞道路。具體如下:
1.一級綠道
六大旅遊片區之間的綠道,即環湖生態旅遊度假片區、昌贛城埠文化休閒旅遊片區、廬山文化山水度假旅遊片區、景婺國粹文化旅遊片區、懷玉奇山道宗文化旅遊片區、撫江臨川文化旅遊片區六個旅遊集散服務中心之間的綠道,即南昌旅遊集散服務中心、九江旅遊集散服務中心、景德鎮旅遊集散服務中心、上饒旅遊集散服務中心、鷹潭旅遊集散服務中心、撫州旅遊集散服務中心。水系綠道,即結合流域治理,沿贛、撫、饒、信、修三河修建的河流保護型綠道。
2.二級綠道
以鄱陽、星子、吳城為三級樞紐地的環湖生態旅遊度假片區, 以鄱陽湖水體和濕地為中心,聯結沿湖的新建、永修、共青城、星子、湖口、都昌、鄱陽、余乾等的綠道。
以南昌為一級樞紐地的、以新余為二級地的昌贛城埠文化休閒旅遊片區,即以南昌市區兩江四岸遊覽區為中心,聯結東湖區、西湖區、青山湖區、青雲譜區、灣里區、新建縣、進賢縣、南昌縣、安義縣、豐城市、高安市等的綠道和以渝水區為中心,聯結樟樹市、新干縣的綠道。
以九江為二級樞紐地、修水為三級樞紐地的廬山文化山水度假旅遊片區,即以廬山山體為中心,聯結廬山山上遊覽區、潯陽區、廬山區、九江縣、星子(廬山山南)等的綠道和以西海為中心,聯結永修、武寧、修水、靖安等的綠道。
以景德鎮為二級樞紐地,以婺源為三級樞紐的景婺國粹文化旅遊片區, 以景德鎮市區為中心,聯結樂平市、浮梁縣、萬年縣等的綠道和聯結整個婺源縣各個景區的綠道。
以上饒、鷹潭為二級樞紐地的懷玉奇山道宗文化旅遊片區,以三清山為中心,聯結信州區、上饒縣、玉山縣、德興縣、橫峰縣、鉛山縣、廣豐縣等的綠道和以龍虎山為中心,聯結月湖區、貴溪市、余江縣、弋陽縣等的綠道。
以撫州為二級樞紐地、資溪為三級樞紐地的撫江臨川文化旅遊片區,以臨川區為中心,聯結金溪縣、資溪縣、東鄉縣等的綠道。
3.三級綠道
景區內有:三清山、龜峰、廬山、三爪倫、鄱陽湖濕地公園內的各種步行小徑系統;
風景和文化小徑有:徽饒古道(徽州和上饒):始建於唐代,徽道的其中一段,古時是一條重要的驛道,名曰“吳楚古道”,又名“徽饒古道”.素有七省通衢之稱。 其嶺長 15 華里, 史稱 “上七下八”,寬丈余,全部用青條石砌就,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 嶺脊有一線泉、萬善庵、堆婆石、同春亭等名勝古蹟。現已被列為省級文化與生態旅遊點和文物保護區域。沿途斷崖峭壁林立,崇山峻岭,自然風光秀麗。西山商道,從明朝到民國是安義、奉新、靖安、修水、九江等地來往南昌的必經之路。如今在西山還殘留一小段,道路為麻石砌築,路旁山林茂密, 其他有待發掘的風景和文化小徑。
主題和特色小徑有: 江西自然資源豐厚優美,歷史悠久漫長,文化積澱博大深厚,有很多有待發掘和打造的主題和特色小徑, 如老俵之路、遊憩小徑、鄉野小徑、遺產小徑、贛風古韻民居小徑、朱熹鵝湖之會小徑、王勃省親小徑等等。
(二)環鄱陽湖綠道的交通工具支持體系
1.非機動車
包括:人力三輪車、自行車、公路車、山地車、單人車、二人車、三人車、馬車等。 非機動車交通工具是世界上綠道體系中大力支持、鼓勵和倡導的一種交通工具,它不僅節省能源、沒有噪音,而且能夠充分滿足遊客的自由性的要求,深化旅遊體驗,因此,它在環鄱陽湖的綠道體系中是應大力提倡和鼓勵的一種旅遊交通工具。非機動車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應用的不足之處是環鄱陽湖路程近千公里,對於相當多數人來說,只能作為部分路段的代步工具,而不可能全程使用,因此,其他形式的環保交通工具也必須兼有。
2.環保觀光車
包括:“小火車”、電瓶車、助力自行車等。 環保觀光車類交通是保障遊客在景區內進行中長距離轉移的必備工具,是遊覽速度較快、內容較多,但體驗較為平常的交通形式。
3.公共機動車
交通、自駕車公共運輸是大城市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和能源問題以及低碳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而公共機動車的交通是綠道交通體系在目前情況下必不可少的一個補充。 基於理想和現實的考慮,在綠道的交通工具支持體系中,自駕車不作為綠道鼓勵的交通工具,但應考慮自駕車的需要。
(三)環鄱陽湖綠道的建設和管理
1.綠道的建設
綠道的建設應儘量利用原有道路,從而減少景觀破碎度,節約資源,實現低碳的目標。在道路的選擇上,儘量選擇交通流量小、景色優美和環境質量良好的道路,並通過植被實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分流。 對於自行車道的一些路段,可以有意識的進行特色化建設,如障礙路面、沙石路面、泥土路面等等,增加騎行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在綠道樹種的選擇上,儘量利用江西本地的鄉土樹種,優先選擇樹形優美、材質優良、花朵美麗以及有其他多種用途的樹種,並實行符合生態原理的搭配。例如,喬木樹種可優先選擇樟科的樟樹、楠木、檫樹;五加科的刺楸、杜英科的猴歡喜、山茶科的木荷、七葉樹科的天師栗、木蘭科的木蓮和玉蘭、鵝掌楸等等。
2.綠道的管理
包括:(1)電子化管理,即推進交通智能化建設(如“旅遊一卡通”電子化管理)以及異地還車措施等;(2)統一化管理,即建立跨地域的統一管理機構和協作的管理模式;(3)通達性管理,即建立統一的旅遊交通標識系統和綠道綜合服務區。
四、結語
無論是對遊客還是對旅遊從業者,鄉村旅遊都具有參與門檻低、涉及資源多、影響範圍廣的特點。通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鄉村旅遊目的地的綠道建設,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將生態、健康的遊憩理念傳達給遊客,實現對鄉村居民的旅遊扶貧;還能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構建起一道自然資源保護的紅線,實現區域範圍內資源品質的正提升;對政府及規劃者來說,綠道體系的建設也是規劃思路由 “孤島式”、“點面式” 轉變為 “連續式”、“整體式”的體現。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