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基於產業融合的青海特色農業發展路徑探索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尹秀娟
由於自然地理環境惡劣,青海不在農業產業優勢帶上。然而根據比較優勢原則,青海具有發展高原特色種植業和特色畜牧業的自然生態和「冷涼性」氣候優勢。但由於長期缺乏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性要素,目前特色農業的發展在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競爭優勢方面成效並不顯著。因此,如何突破現有條件的制約,為特色農業的發展探尋一條新型的產業發展路徑無疑對農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一、相關概念闡述
(一)產業融合與農業產業融合
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創新形式,產業融合最早表現於技術研究領域裡同一技術向不同產業擴散的現象,1963年,美國學者羅森伯格將其定義為「技術融合」。雖然目前對產業融合尚無統一定義,但本文認同厲無畏對產業融合的定義,即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產品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的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
農業是一個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眾多子產業構成的產業系統。其作用不僅僅在於為全社會提供糧食、油料、棉花、畜產品、園藝產品等農產品,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社會、環境保護和文化的傳承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基於農業具有的多重屬性,農業應具有高度的產業融合性。梁偉軍認為農業產業融合應包括農業內部子產業之間的融合以及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
(二)產業融合對農業產業發展的作用
區域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的轉換升級能力是產業競爭力形成最主要的因素,而產業結構的轉換升級能力又依賴於競爭環境與創新能力的形成。當產業自身發展競爭環境不足同時創新能力低時,產業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創新模式可以實現產業結構的轉換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農業通過與相關產業的融合不僅會拓展農業自身的內涵與外延,使農業產業發展空間不斷擴大,而且從融合產業中會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本,為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創造條件。
二、青海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目前,學術界對特色農業的涵義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但農業部《關於加快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的意見》中對特色農業的界定本文認為是最全面的,文中指出「特色農業是指具有獨特的資源條件,明顯的區域特徵,特殊的產品品質和特定的消費市場的農業產業。」
該定義充分體現了特色農業是建立在自然資源稟賦差異基礎上的,是以縣域為基本生產單位的特色農業區域,具有獨特性、地域性、高品質性和競爭性的特徵。
(二)青海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青海立足高原特有的冷涼型氣候特點和高海拔、無污染的地理區位優勢,在種植業中,大力發展馬鈴薯、油菜、蠶豆、反季節蔬菜的種植,目前已形成了一批青海省名牌產品,如「姥爺山」牌雞腿紅蔥、「大通」牌蔬菜、「循化紅」線辣椒等。在畜牧業方面,主要以牛(羊)肉、奶製品和牛(羊)皮毛為主,如擁有「天露」、「小西牛」、「青海老酸奶」等乳品品牌。近幾年,這些特色農產品將青海特色農業的獨特性、地域性特點表現出來,但其特色農業的高品質性、競爭性並未發揮出來,制約了青海特色農業的發展。
1.產品有特色,但整體市場競爭力偏低
市場競爭力的高低是特色產品競爭優勢的體現。目前青海的特色農產品雖是青藏高原地區獨有,綠色無污染且有極高的實用價值,但整體市場競爭力偏低。李雙元對青海特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進行分析得出,除種植業中的蠶豆產業和養殖業中的皮毛具產業有國際競爭力外,其餘農產品則不具有競爭優勢。田洪銘對青海特色農畜產品在西北五省、青海省內的市場競爭力進行了測評,總體得出特色畜牧業市場競爭力水平高於特色種植業,青海的奶業製品、蔬菜種植、油菜籽的加工以及馬鈴薯的深加工等在省內有較高知名度,具有一定的市場,而在西北甚至於全國的市場,消費者對其優良特性的知曉度很低,其市場占有率極低。
2.產品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
青海的特色農業產業化起步較晚,目前生產的特色農畜產品更多還停留在對特色資源的粗加工階段,缺乏精細化高附加值的加工。例如,油菜籽目前更多的是以菜籽的形式外銷,進一步的加工也僅限於對油菜籽的加工,且工藝落後;牛羊肉加工多以簡單分割包裝為主(出售胴體),對其綠色、無污染的副產品開發利用程度低。這種產業鏈短、加工程度粗淺、附加值低的經營模式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在難以提高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也阻礙了農牧民的收入增長。
3.龍頭企業少且帶動效應弱
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其在特色農業的生產、銷售、創造品牌價值以及對帶動一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以生產青海本地農畜產品為主要原料且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非常少,更多的是以中小型加工企業為主。因此,一方面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其他農業經營群體以及一方經濟的帶動效應難以體現。另一方面,短時間內難以扭轉農畜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水平低,以銷售初級農畜產品為主,經濟效益低的單一生產經營格局。
4.特色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健全
市場體系的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一是農牧民組織化程度低(比如冬蟲夏草的市場交易),雖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但由於資金、信息、制度、管理等多種因素的不足與缺失,在與市場的對接中其作用未能有效發揮,導致農牧民大多以分散銷售為主,缺乏市場營銷能力,產生惡性競爭。二是要素市場發育緩慢,尤其是資本、技術與信息市場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變化的要求,嚴重製約了特色農業在生產規模化、產品更新以及品牌營銷方面的發展。
三、制約青海特色農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對於青海特色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源於以下因素,而這些因素不是在短期內就可以迅速改變的。
(一)區位
青海地處西部內陸,青藏高原腹地,其嚴酷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特殊的生態環境使得青海特色農業的發展難以實現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導致特色農產品的高品質、競爭性優勢難以體現,市場競爭力低。
(二)經濟
青海在經濟發展層次上屬於西部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以2013年為例,青海的地區生產總值只占全國的0.37%,占四川的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低於全國水平,僅為全國的87%,更落後於東部發達省份浙江,僅占其53%。長期以來,這種落後的經濟發展使地方政府在改善農業生產方面長期投入不足。用於交通、農田水利的建設、對特色農業在資金、技術、農業技術的推廣與培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夠,制約了特色農牧業資源的轉化與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三)資金
目前,資本要素的缺乏是制約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單一的來自政府與銀行貸款的資金供給結構,使得絕大多數從事特色農業生產和加工的中小企業,受自身條件約束難以獲得資金以實現其特色農產品在規模化、技術更新和營銷模式上的改變;另一方面,青海低水平的市場化建設,使青海在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立、市場運行以及相關法律體系的完善,尤其是針對特色農產品發展需要的金融組織、稅收政策的建立與完善方面與產業發展的要求相距甚遠,難以吸引外來資金向本地區匯聚、流動,彌補本地資金結構上的缺陷。
(四)科技創新
特色農業屬於「資源——科技依存型」,它的產品必須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體系作為保障。一方面,青海遲緩的市場發育使企業整體上缺乏競爭與創新意識,對於創新只停留在認識階段。同時,受制於資金短缺,企業在技術引進和研發的投入上非常有限,致使特色農業的生產與加工長期處於結構單一、附加值低的水平。另一方面,高技能的農業科技人員緊缺,而且青海的農牧業研究與開發機構數量少,致使關鍵技術研發能力弱、科技轉化率低,對特色農牧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引導和支撐能力不夠。
(五)人力資本
青海在全國乃至西部地區屬教育相對落後省份,「六普」時期全省文盲或半文盲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3.65%,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人口僅占11.51%。婦女中文盲與半文盲的比例則更大。
農牧民較低的科學文化素質。一方面,降低了農業科學技能培訓的效果,影響了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和經營方式在農牧區的推廣與運用,導致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滯後。另一方面,農牧民較低的科學文化素質影響了其對市場需求分析、信息的認識、營銷能力的提高,對農業市場化需求的變化具有被動與滯後性。
(六)產業發展環境
從經濟學理論上講,「窪地效應」是指一個區域與其他區域相比,環境質量更高,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但青海在軟硬體環境建設方面的不足弱化了特色農業比較優勢的吸引力,從而削弱了其整體產業吸引力,降低了特色產業的競爭力。
1.硬體環境
由於區位劣勢、經濟基礎薄弱、資金不足等因素,目前一方面排灌及水利設施老化,水利工程規模小蓄水能力弱;但對其維修和擴建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另一方面,部分鄉村牧區的交通、通訊、信息化基礎設施發展滯後,產業綜合配套條件差,無法體現集聚效應,增加了企業整體運營成本,影響了特色農業的發展。
2.軟體環境
除了在人才與自主創新環境方面目前難有突破外,特色農業在市場環境、法制環境、政務環境等方面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比如:在農產品的銷售上,政府除了應設立專門從事農產品市場信息統計、分析、研究的人員和機構外,還應為農產品的營銷在資金、中介組織、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平台服務。此外,受市場化程度較低的影響,政府部門的官本位意識較濃,行政效率低,增加了企業的交易成本。
四、產業融合視角下的特色農業發展
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轉化升級相依相伴。就目前青海的經濟發展程度難以在短時期內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化升級,帶動特色農業的發展。而就特色農業而言,其「特」不僅體現在農產品、農業技術方面更體現在要有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運行模式。產業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創新模式,在打破傳統產業結構升級模式的同時,能以極大的擴散滲透效應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轉換和升級,進而提升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
(一)利用農業的生態保護功能,形成生態農業,維護生態平衡。
突破原有的經濟與生態發展相互矛盾的認識。青海是資源大省,同時也是生態大省,在種植業上可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型的種植(枸杞、沙棘、核桃);畜牧業則以特色生態畜牧業養殖(氂牛)為主,在提高農業綜合產業效益的同時,也起到了減緩生態壓力、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的作用。
(二)利用高新技術產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的經濟功能。
高新技術產業具有滲透力和倍增性的特點,一方面將其新技術、新要素融入到對農作物的品種選育、栽培、農產品加工及利用,畜產品資源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方面將會改變特色農業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的現狀;另一方面,可以藉助信息產業、網際網路+實現特色農業多元化營銷模式,樹立品牌效應。
(三)發揮農業的文化功能,形成休閒農業。
青海省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成為支撐青海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將農業景觀以及傳統農業生產農事活動、農村生活等農業自然文化資源以旅遊業的經營方式進行運作,為遊客提供特色設施、特色農產品或者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服務。將濃郁的藏、回、撒拉等多民族文化、自然風光、風俗習慣與農事活動相融合,拓展農業的生態、文化功能的同時,促進農業經濟效益提高和農民增收,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四)實現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
產業間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在實現農業產業鏈條橫向、縱向延伸的同時,會派生出大量新型的職業,這就會改變農村單一就業結構,農民在增加就業途徑和增收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另一方面,產業融合在推高農業產出效益的同時,會吸引大量資本回流農村,這為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營造「窪地效應」提供了平台。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