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倫理學哲學論文參考文獻

2023年10月04日

- txt下載

[1]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老師杜小真教授,她引導我走向列維納斯!
[2] Jean-Luc Marion, “D’autrui à l’individu”, Positivité et Transcendance, Paris: PUF, 2000. p.287.
[3]Martin Heidegger, Identitaet und Differenz. Pfullingen, Guenther Neske Verlag, 1957. 參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編選,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第820-847頁。也參見,海德格爾:“《形上學是什麼》導言”,載於《路標》,孫周興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446-448頁。
[4] 海德格爾:“什麼是哲學?”,載於《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編選,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第820-847頁。
[5]自從尼采呼喚希臘的悲劇精神或酒神精神在此岸世界(從此也是唯一的世界)中驅逐了“基督教的上帝”,開啟了後現代的智慧之後,舊約的上帝(“亞伯拉罕、以撒、雅歌的上帝”)到底意味著什麼反而變得更加清晰了。海德格爾思考了“哲學的終結和思想的開端”,然而,他試圖返回前蘇格拉底的希臘世界而為這個“貧乏的時代”呼喚能救渡我們的諸神,一個被荷爾德林基督教化的希臘諸神。對於列維納斯而言,“非本體神學”就是舊約的上帝。返回猶太人的上帝對思想的新可能性到底意味著什麼,也正開始被人所領悟。
[6] 海德格爾就笛卡爾的“哲學之樹”的比喻寫道:“由於形上學追問存在者之為存在者,故而它停留在存在者那裡而沒有轉向追問作為存在的存在。作為樹的根,形上學把一切養分和活力輸送到樹幹和樹枝之中。根在土壤深處蔓延,由此,樹才能為了生長而從土壤深處生出,並因而離開土壤深處。哲學之樹從形上學所植根的土壤中長出。”海德格爾:“《形上學是什麼》導言”,載於《路標》,孫周興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432頁。
[7]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9頁。
[8] 胡塞爾:《作為嚴格科學的哲學》,倪梁康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
[9] 胡塞爾:《第一哲學》,王炳文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上卷,第34-35頁。
[10] 伽達默爾:“現象學運動”,夏鎮平等譯,載於《哲學解釋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第131-182頁。
[11] 列維納斯:《從存在到存在者》,吳蕙儀譯,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年。序言,第1-2頁;第62-73頁。Emmanuel Levinas. De l’existence à l’existent, Paris, Vrin, 1947 ; 2em éd. 1977.
[12] Robert Manning, Interpreting Otherwise than Heidegger: Emmanuel Levinas’s Ethics as First Philosophy.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86-87. 參見,王恆:《時間性:自身與他者: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到列維納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 Emmanuel Levinas, Dieu, la mort et le temps, Paris: Bernard Grasset, 1993. p64. 列維納斯:《上帝,死亡與時間》,余中先譯,三聯書店,1996年。第56頁。
[14] 海德格爾:“關於人道主義者的書信”,《路標》,孫周興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366-429頁。此處,第420頁。
[15] Jacques Derrida, Adieu à Emmanuel Lévinas, Galiée, Paris, 1997. p15. 參見,德希達:“永別了,列維納斯”,胡繼華譯,載於《解構與思想的未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頁。
[16] Emmanuel Levinas,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81.
[17] 參見,Klaus Huizing, Das Sein und der Andere: Levinas’s Auseinandersetzung mit Heidegger, Frankfurt/M: Athenaüm, 1988.
[18] Maurice Blanchot, L’écriture du désastre, Paris: Gallimard,1980.
[19] Emmanuel Levinas, "Éthique comme Philosophie Première", Justifications de l’éthique, Bruxelles: Editions de l’Université de Bruxelles, 1984, p41-51. p51. Éthique comme Philosophie Première, Paris: Du Cerf,1993. 也參見,列維納斯,“倫理學作為第一哲學”,陸丁譯,載於《年度學術2005:第一哲學》,趙汀陽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98-315頁。另參見,Adriaan Peperzak, ed., Ethics as Firet Philosophy: The Sinificance of Emmanuel Levinas for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5.
[20] 對於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善高於存在”(to agathon epekeina tes ousias),海德格爾的分析是:“超出存在者和其它理念之上的善的理念,就是umwillen,它作為超越(epekeina)超出了理念,在超出理念之時,它決定並給予了理念以整體的形式。如果我們注意到最高的理念的超越特性,那麼,理念論和世界概念的關聯就出現了:世界及其整體的基本特徵採取的超越形式就是umwillen。”Martin Heidegger, 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of Logic,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4. p154-185. 由於“亞里士多德將善理解為telos,且將telos與質料、形式一起,理解為事物運動的原因,就此而言,他第一次在存在論的意義上達到了對善的基本理解。”Martin Heidegger, Platon: Sophistes, Frankfurt/M: Vittorio Klostermann,1992. s123. 海德格爾認為理解善的線索是:“善(agathon)-目的(telos)-有限(peras)-存在者的始基(arche tou ontos)”。同上,s23.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認為,有限的才是完美的,才有其目的,而善作為目的(柏拉圖《理想國》505d-e;亞里士多德《倫理學》1094a)是有限的,而非apeiron(無限的)。無限的在希臘人看來,是不完美的,用亞里士多德的話說,無限只能是潛能。參見,韓潮:“一段公案:善高於存在”,《共和主義:古典與現代》(《思想史研究》第二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2-306頁。韓潮認為,列維納斯在《整體與無限》中對“善高於存在”的理解是以其猶太性誤讀了希臘性,尤其是在“無限”(L’infini)這一概念上。 (責任編輯:1011)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