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黨員幹部看《第一書記》觀後感10篇

2023年09月20日

- txt下載

篇一:《第一書記》觀後感
《第一書記》觀後感
11月14日,我們在院黨總支的組織下,認真觀看學習了《第一書記》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電影。影片的原型來源於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優秀黨委書記沈浩的真實事跡。沈浩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在廣大幹部群眾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使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小崗村,有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時代先鋒、優秀共產黨員、模範基層幹部、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同志的光輝形象令人敬仰。2006年底,沈浩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二十多年前集體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崗村發生。村民派了十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干三年。 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
影片客觀地記錄了一位基層黨委書記在小崗村默默耕耘了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沈浩同志紮根基層、服務農村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在小崗村任職6年來,他始終懷著一種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氣神,舍小家、顧大家,盡職盡責,辛勤耕耘,生動展示了共產黨員的無私情懷,充分彰顯了對人民群眾的無私大愛。《第一書記》將模範人物形象還原到現實生活中,真實而深刻地塑造了沈浩同志紮根基層、鞠躬盡瘁、真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光輝形象,展示了當代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為全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沈浩先進事跡、自覺投身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生動的教材;展現了沈浩同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精神意志,謳歌了沈浩同志紮根基層、銳意創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情懷。
在這部影片感人的背後,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言行展現了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的形象,展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品德,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我作為一名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青年,應該在沈浩身上學些什麼呢?學習他任勞任怨的實幹精神,學習他時刻為他人著想的無私奉獻精神。雖然我只是一名大學生,不能為群眾謀福造利,但是我認為不管在什麼崗位上,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是我們每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從沈浩的身上,讓我更加認識到,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得到什麼,而在於給予什麼。沈浩同志的精神,激勵著我,引導著我。我要像沈浩同志那樣,有理想、有抱負,樂於奉獻,積極進取,敢於爭先,踏實肯干,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而努力!
篇二:第一書記觀後感範文
第一書記觀後感範文
第一書記觀後感範文
篇一
今年七月,所里組織全體職工和學生去看了《第一書記》,由於很早就知道第一書記的沈浩的事跡,所以大家都對這部片子報以極大的期待,電影還沒開演就已經坐無虛席了。影片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
影片最後以女兒的一段告白為結尾。影片結尾時悄悄在看了一下周圍,多數人都有抹眼淚的動作,這不是導演的功勞,也不是編劇或者演員,這就是真實的力量!因為真實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當然,看完电影後,也會引發大家更深的思考。這就是導演的魅力所在,我想,這部影片對我的教育目的已經達到了。
在120分鐘的時間裡,事先準備的紙巾並沒有派上用場。有落淚卻沒有失聲痛哭,某些細節的處理甚至是幽默的,引發觀者的會心一笑。
電影製片人張暘的觀點印證了我的這一感受。他說,這個電影從一開始創作,就沒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記錄一個真實的人生。沈浩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想做實事,並不在乎人們是否知道。他是典範,但不應該被神化。沈浩在小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穫的喜悅。把這些真實地通過電影呈現出來,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觀眾能夠接受的真實的人。因此,電影沒有走苦情的路線,而是一種平實的紀錄風格。這就是真實的力量。真實引起了共鳴,引發了思考。從螢幕上我看到一個真實的沈浩,一個感人的沈浩,一個無愧共產黨員稱號的沈浩。
2006年底,沈浩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小崗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20多年前集體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崗村發生。村民派了10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干3年。
作為一名選派幹部,他能在一個偏遠的農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實實在在地在那裡幹事創業。我深深被他執著著自己的理想、忠於組織和人民感動了,被他為了農村離家六載顧不上親人感動了,也被他把最後的時間捧給農村感動了。
當我還回味沈浩媳婦徐帆一句聽似可笑、實際寓意很深的經典台詞「沒坑時蘿蔔在,有坑時蘿蔔不在了」,沈浩回到省財政廳聯繫業務,他的同事升任省財政廳副廳長,而沈浩感慨「當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當官」。這句感慨不是他無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是他真真正正意識到當官的意義不是居高位,不是謀私利,而是為人民做實事。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做守著坑等著官位的蘿蔔,把精力用在邀功爭權,專門比空洞的政績的話,這對社會資源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而沈浩到了小崗,開闢了一個
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這樣才是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也為村民帶去了萬世福音。
當小崗村的農民們躊躇滿志的期待來年的春天時,一聲驚雷將所有村民震呆了,整個村子頓時陷入悲愴的氣氛中。2009年冬天,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
縱觀全劇,友情出演的名角雖不及電影《建國大業》多,但能有如此眾多的名角給一個小小的村黨支部書記捧場,可以說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著的100多萬村黨支部書記的形象。
銀幕上打出演員表,放映廳里的燈漸漸亮了,有些觀眾大概公務在身,匆匆起來快步退場。我等到銀幕全白才站起來,其間我想,中國確實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我希望有一天,我有機會到鳳陽去看看,一來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來看看沈浩帶領小崗人建設了6年的小崗村。
我作為一名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青年,應該在沈浩身上學些什麼呢?學習他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實幹精神,學習他把群眾的事掛在心上。雖然我也只是一名剛工作不久普普通通的青年職工,不能為群眾謀福造利,但是我認為不管在什麼崗位上,這種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必須要有的。
篇二
**月21日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影片《第一書記》,片中講述了安徽省財政廳幹部沈浩被選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在任職期間,他工作出色、群眾信服,小崗村群眾兩度在他三年任期屆滿時集體摁手印將他留任的感人事跡。
可能由於我自幼生長在農村,當影片片頭音樂響起時,一張張純真質樸的臉、一條條泥濘的小路、一群群牛羊、一片片油菜花映入我的眼帘,這種感覺早已不是看電影,而是身臨其境,與沈浩一起進入了小崗村。
有一幕讓我很感動,沈浩剛到小崗村時就能清楚地了解村民的情況,說出他們的名字和家庭情況,可見這是一個多麼仔細認真的人,他提前做的工作又有多少。之後沈浩開始挨家挨戶走訪,摸清各家的具體困難以及村裡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他通過收回村裡集體財產、幫助貧困戶、為小崗村修路、修大包干紀念館、為招商引資動員村民遷墳等一系列事跡贏得村民的信任、支持和愛戴。
吃年夜飯的那一幕我此生都不會忘記,村民們輪流用手機給沈浩的妻子和女兒拜年,我想此刻沈浩的妻子一定為擁有這樣一位丈夫而感到驕傲,女兒也為擁有這樣一位爸爸而自豪,而影院中的我更是幾度落淚。
'沈浩在日記中寫道: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為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感到交困難耐,但我仍願擔當!也許我的舉動,能換來小崗村真正的發展和繁榮,
我無怨無悔!'看完這句話後我潸然淚下,為一位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所感動,這種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學習。
篇三
很早就聽說過了沈浩同志的事跡,所以當我聽說電影《第一書記》上映時,早早就到達影院觀看這部觸動每個人心靈的片子。
《第一書記》的原型就是中國優秀共產黨員甚好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積極響應省委號召作為全國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任職以來,沈浩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敢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忠實履行共產黨的神聖職責,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廣大幹部群眾中樹立起一座巍峨的豐碑。
雖然很多人已經看過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跡,但當片頭的音樂想起,鳳陽縣的古城牆在一個長長地寫意鏡頭中出現時,所有的觀眾都安靜下來了。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干紀念館,紅手印這些符號,很快勾起了大家的回憶。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也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故事。
與以往的宣傳故事不同的是,電影真實客觀的記錄了沈浩在小崗村的工作與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基層工作者的形象。從電影的序幕一拉開,我已經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了,就好像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起起伏。
這是部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以沈浩為榮,為正在奮戰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
影片最好以女兒的一段告白而結尾。而這時,我悄悄看了一下周圍,多數人都有抹眼淚的動作,天啊,了不起的導演。不,這或許是真實的力量,因為真實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當然,看完电影後,也會引起大家根深的思考,這就是導演的魅力所在,我想,這部影片對我的教育目的已經達到了。
我從《第一書記》里看到了一個好人影子,一個真正的基層幹部的影子。
篇三:《第一書記》觀後感
《第一書記》觀後感
他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他深入群眾、埋頭苦幹,他以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是如何全心全意踐行黨的宗旨,他盡心盡力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就是沈浩,他就是第一書記!
2004年2月,沈浩作為省直屬機關的優秀幹部,自願申請到鳳陽小崗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從省直屬機關到貧困村,他在那裡落腳,一干就是六年。六年里,顧不上想念兒子的老母親,顧不上需要父親教導的女兒,顧不上需要丈夫體貼關心的妻子,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了小崗村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最終犧牲在工作崗位。
沈浩同志剛剛上任時,小崗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樣,對他充滿了質疑。沈浩同志雖然對此感到非常苦惱,但他沒有放棄,以自己的工作和行動打消了村民認為他是來「鍍金」的疑慮,贏得了村民的信任。他努力地做工作,挨家挨戶進行走訪從而了解村民的實際生活狀況和村內存在的問題。然而,這個在當時因「大包干」「分田到戶」取得良好效果與收益而聞名全國並得到大面積效仿的安徽鳳陽小崗村,走到今天,現狀卻是村民生活困苦,甚至不能保證溫飽、房子漏雨嚴重。最初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但在電影的觀看和相關資料的查閱之後,我認為,小崗村的落伍,原因可能在於它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幾十年來固守舊制度而無法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小崗村交通條件的落後、發展農業卻排斥工業等問題的出現,這些歸根到底,與今日的市場經濟環境其實並沒有很大聯繫,而是自身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結果。
沈浩同志的出現,在2004年的那個春寒料峭的日子,無疑給這個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理由而聞名的小村帶來了春日第一縷陽光。發展交通、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爭取貸款改善村民的實際生活問題??一項又一項新的措施,一個又一個挑燈無眠的夜晚,換來的是村民生活質量和經濟水平的大大提高。自此,人們再也不用走泥濘的土路,再也不用在下雨天瑟縮在屋子不漏雨的一角,再也不用擔心吃了這頓沒下頓,村民的生活有了新出路、新希望。村民為沈浩同志的一身正氣和一顆博愛的心所感動,是的,沈浩同志是來小崗村「鍍金的」,但不同的是,他不給自己自己鍍金,而是給小崗村的經濟和人民生活鍍了一層厚厚的金。時間飛躍,村民的第二次「紅手印」帶給了他們另一個機會、另一次希望。沈浩同志沒有絲毫懈怠,在他後續的小崗村生活中,把廣大人民的利益視為最高利益,在自己愛的這片土地上灑下血與汗,他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平凡的人生閃耀共產黨員的魂,堅定的信念鑄成小崗村的輝煌。沈浩同志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是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的楷模。我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需要以此為標杆,自省、自檢,提高思想覺悟,增強黨性鍛鍊,不斷用黨的科學理論知識豐富自己,以自身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通過學習和實踐在未來達到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