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讀《細講弟子規》有感讀後感1500字

2023年10月23日

- txt下載

這個學期通過參加研究學習活動,我接觸到並且開始學習《弟子規》。我和許多人一樣,提到《弟子規》都存在一個誤解:那是給小孩子學的,我都這麼大了,學它何用?但當我開始學習《弟子規》就發現我錯了,裡面所說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還不太明白,有一些雖然明白了,但是沒有落實到生活中。不過我很慶幸我在高二就接觸到《弟子規》並認真去學習,它使我能夠在以後的為人處事中做出正確的抉擇,能夠少留下遺憾。
首先,提到《弟子規》會讓我想起“道德”二字,我總以為自身與人相處時內心最初的反應,便是道德的根本。學習了《弟子規》之後,我從以往的錯誤認識中醒悟過來,原來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讓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這個字,還有什麼臉面說自己有道德呢!此後我就開始認真學習《弟子規》中“孝”的部分,它讓我懂得了以前對父母的諸多不是。《弟子規》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準則,雖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但都體現了“孝”這個字,也說明孝順父母不需要多少財富或多大的名氣,就算是一些小小的關懷也能讓父母感到開心滿足。世上不求回報地對你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給父母一點點關愛他們就心滿意足。回想以前我對父母的種種不好的行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賺錢養育我們,我們慢慢長大,父母卻漸漸老去,但我們並沒有懂事,和父母頂嘴,惹父母生氣,讓父母傷心。我常常因為父母的一句輕聲責罵就非常地不高興,因此兩三天不理睬父母,現在想起真是非常後悔,就因為那麼一點小事我就如此對待父母,父母心裡肯定也傷心難過。我們總是對別人的一點幫助而感激不盡,卻對父母的關愛視而不見。難道父母對我們好我們才對父母好,父母對我們不好我們就應憎恨父母嗎?不是這樣的,《弟子規》中有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就是無論父母對我們好不好,我們都應孝順父母,豈能因父母一時對我們不好而憎恨他們呢?父母對我們好,我們做到孝順不難。若父母對我們不好,而我們仍不變其心地孝順父母,才能顯現出一個人的孝順和高尚品德。“孝”不僅是對父母的行為,還是對師長,對朋友的的行為。
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開始學習與他人如何相處,《弟子規》中有在家、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準則。這些準則無一不體現出先賢所凝聚的大智慧,體現出對他人的關心,它正確地引導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和落實。書中提到的“欲平天下,先治其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先齊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立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人人都能按照《弟子規》中的準則與人相處,懷著一顆無私的心去對人,那麼一定會像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作者)說的那樣:人人都幸福快樂無憂無慮。
但是,在如今的世界,真的人人都能做到像書中說的那樣嗎?若別人做不到我們做到了有用嗎?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在做研究性學習中,聽傅天佑老師講解《弟子規》時我才找到答案。傅老師說:“如今能做到的人很少。但是不是別人做不到我們就不做了呢?不是,我們首先要自己做好,才能帶動他人。”這幾句話令我豁然開朗,也讓我認識到了一個關鍵,那就是自己要去做到,去落實。學習《弟子規》若只是把內容背下來卻不去做,那只是泛泛而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去做。書中有句話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只有自己用身教才能帶動別人,才能弘揚善,激發善。
《弟子規》中雖然只有一百一十三件件事,但卻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和落實,而且當你對照自身壞會發現有很多事情是沒有做到的。《弟子規》是古代先賢留下的人生智慧,它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生活指導,能夠解答我們內心的疑難,指導我們正確地做人做事,擁有一個圓滿的人生。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