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有關六年級教學計劃範文集錦6篇

2023年10月25日

- txt下載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集錦6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宗旨在於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紮實的基礎。
  全冊教材共有三個單元,分別是《屈辱與抗爭》、《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建設民主富強國家》。《屈辱與抗爭》這個單元包括三個小主題,分別是:《血淚國恥》、《悲壯的抗爭》、《探求救國之路》。第二單元包括二個小主題,分別是:《來到嘉興南湖》、《追求先輩足跡》、《開國大典》第三單元有三個小主題,分別是:《人民當家作主》、《祖國走向富強》。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大多數學生對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很感興趣,學生對社會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社會常識和社會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體驗」、「嘗試」、「調查」、「討論」等方面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促進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會良好發展,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三、教務目標:
  1、了解近代中國的屈辱與抗爭,使學生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驕傲和責任。
  2、體驗民主的生活、學習氛圍。懂得參與集體的民主生活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義務。要了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要有自己的信心。
  3、了解社會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諦。
  4、學會獨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5、 感受祖國壯麗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風情,古老的中華文明和今日的輝煌。
  6、走向世界,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感受和探討人類文化的異彩及共同面臨的問題。
  四、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4、充實教學內容: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
  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1---2周9.1-----9.12 血淚國恥 ()4
  第3---4周9.13---9.26 悲壯的抗爭4
  第5---6周9.27---10.10 探求救國之路4
  第7---8周10.11---1024 來到嘉興南湖4
  第9---10周 10.25---11.7 追求先輩足跡4
  第11---12周 11.8----11.21開國大典4
  第13---14周 11.22---12.5 人民當家作主4
  第15---16周 2.6---12.19 祖國走向富強4
  第17---20周 12.20---1.16 複習4
  第21周1.17----1.23 考試2
  第22周1.24----1.30 放假2
  注: 教學進度以鎮教委統一制定的為準.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課文說明]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選入時對原文略有改動。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及其建築方法,為我們揭開了金字塔神秘的面紗。
  文章語言樸實,描寫具體細緻。開篇概述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築的一個奇蹟」,是「埃及的象徵」,然後分別介紹了金字塔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的幾種說法。第三自然段提示了作者由遠而近、有序移進的觀察順序,「我們站在高處遠眺」,「再走近一看」,「當我們順著低矮得幾乎要爬行的通道進到塔的核心部分」等,條理清楚。第四自然段中巧妙地拋出了一個設問句,引出對其建築方法的猜測。文章最後兩句含義深刻,表達了作者的感受。文章還採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等,來幫助說明金字塔的外觀特點,如「金字塔底部原有230米見方」,「塔高原為146米多」,「據估算,整個塔共用了230多萬塊石料,平均重約2.5噸,其中最大的石料約重160噸」。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的外觀特點及建築方法。
  2.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感受作者對勞動人民不幸命運的同情。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建議]
  本文為選讀課文,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除作針對性教學外,也可作課外閱讀材料。
  在教學本課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課前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運用所學方法進行獨立閱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和能力。教師在學生大體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幫助理清重點與難點。另外加強小組合作研讀,如在研究金字塔的「外觀結構」和「建築方法」時,可以此為主題,分小組選題後合作研讀,再在班上彙報交流,但在操作時要注意實效性。由於本文是說明性文章,教師要相機解決疑難,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和說明方法。在理解文章的思想方面,可讓學生換位思考,讓學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說,這樣便於學生反觀自己,升華自己。比如可如此設計問題:「假如你是當初建造金字塔的一個體力勞動者,你會有什麼想法?」「假如你是當初金字塔的設計者,你會怎麼想?」還可以展開小辯論:「為了給一個帝王建造陵寢,有多少人陪葬在沙漠中啊!你認為這樣的犧牲值得嗎?你想對埃及法老們說些什麼?」這樣讓學生積極探究,深入感悟,使學習得到了深化。學生有了興趣,可以通過電影、電視或書籍等進一步了解古埃及、古中國等,進行課外閱讀活動。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外觀特點及建築方法。
  2.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感受作者對勞動人民不幸命運的同情。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體會金字塔外觀特點及建築方法。
  2.感受作者對勞動人民的不幸命運的同情。
  [教學準備]
  埃及相關圖片資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築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築金字塔。讓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2.入題,讀題。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圖象,激趣:「要是你來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麼呢?」
  讓我們帶著好奇與嚮往,開始今天的探險之旅,揭開金字塔神秘的面紗。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本課的重難點詞語,認一認,記一記。
  2.同桌分讀課文,互查字音。
  3.提出重難點字詞,認讀。
  4.輕讀全文,邊讀邊思考:你從中了解到關於埃及金字塔的什麼知識?課文什麼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由交流。
  三、研讀感悟
  1.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出研讀專題:為什麼說「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築的一個奇蹟,是埃及的象徵」呢?以金字塔的「外觀結構」和「建築方法」為主題,分小組選題後合作研讀,再在班上彙報交流。
  2.小組分工合作學習。
  3.彙報交流。
  (1)金字塔的外觀結構有什麼特點?它的宏偉和精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找出作者的觀察點,理解重點句子,指導領會句子的說明方法。
  指導朗讀。
  (2)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齊讀第四自然段的設問句,交流有關建造方法的幾種說法。
  4.拓展提升。
  (1)建造金字塔是一項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數的。齊讀第四自然段的最後兩句,談談你的感受。
  假如你是當初建造金字塔的一個體力勞動者,你會有什麼想法?
  假如你是當初金字塔的設計者,你會怎麼想?
  (2)小辯論:為了給一個帝王建造陵寢,有多少人陪葬在沙漠中啊!你認為這樣的犧牲值得嗎?
  你想對埃及法老們說些什麼?
  四、課外延伸
  1.結合我們看過的電影、電視或讀過的書籍,說說你所了解的埃及。
  2.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及中國長城等古代建築的課外書。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通過寫字教學,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發揮寫字教學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基本技能,讓學生能夠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有效進行書面交流,並對學好語文及其它學科,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選用的是《寫字同步教材》(硬筆)這套教材注重基礎,配合教學進度,安排合理,循序漸進,實用性較強,十分適合該年級學生使用。
  三、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特點,接受能力較強,通過集體演示與個別指導相結合,能夠達到理想效果。
  四、教學目的:
  1、繼續規範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達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3、抓住一切機會,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活動。
  五、教學重點:
  1、掌握漢字的框架結構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了解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框架結構、偏旁部首。
  2、對小學生寫字提出要求即:規範、端正、整潔
  3、強化學生練習,要求學生做作業要和練字一樣認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六、教學措施:
  1、 規範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包括執筆姿勢、坐姿、運筆技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教師要對學生寫字做好認真的指導。
  3、與各科教師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發動同學互相督促,互相檢查寫字姿勢。
  5、教師做好表率,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榜樣示範,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6、定期展示學生的書法作品,給每個人展示自己的機會,樹立其學習信心。
  七、教學設想:
  (一)、激趣
  教師應教育學生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給予每個學生鼓勵、溫暖,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幫助其樹立自信。哪怕是一個筆畫,一個字,一次作業,都要大力表揚。另外,小學生競爭意識強,可適當開展多種活動激發進取心。對獲獎作品、進步作品進行表揚、展覽,講訴古人勤奮學書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等。
  講訴民族自豪的故事。在寫字教學中,不失時機地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讚美,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責無旁貸的。
  解字說意,編寫小故事,引發學生認字、愛字的興趣,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根據字的各部分編寫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的漢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鬆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二)、 指導
  1、指導觀察。教師引導學生會觀察字的筆順、間架結構及主筆位置。如獨體字要看準哪一筆在橫中線、豎中線,最關鍵的是哪一筆、最難寫的是哪一筆,細細體味每一筆,觀察越仔細,把握漢字才能更準確。
  2、指導臨描:寫好筆畫是寫好字的基礎。指導學生先學會34種基本筆畫及其在不同位置上的變化形狀。注意筆畫的長短、輕重、粗細、斜正、曲直、起筆和收筆的方圓、藏露,運筆的快慢。初寫時,讓學生模仿運筆,再進行練習。隨後臨寫,教師巡迴指導,必要時可「下水指導」,手把手教,讓學生找到手感。
  3、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A、 字的偏旁。讓學生掌握偏旁的特點和規律。並讓學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
  B、字的結構。 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寫字前,注意觀察每個字的關鍵筆畫在方格的哪個位置,獨體字的筆畫長短變化。在每一次寫字中,我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米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米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逐漸把握字形的特點。
  (三)、鞏固
  規範的訓練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只有經過多次強化練習才能形成熟練的技能,找到寫好字的真正感覺。寫字是一項長期的訓練,只有反覆指導,反覆練習,才能為學生夯實基礎。同時更要注意個別反覆強化,持之以恆。不過,單一的練習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因而應採取多種方法強化,從不同角度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心領神會。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4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級科學教材本學期主要安排的科學分組實驗如:第一單元2課《槓桿的科學》3課《槓桿類工具的研究》第4課《輪軸的秘密》7課《斜面的作用》第二單元1課《抵抗彎曲》2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8課《用紙造一座「橋」》第三單元2課《電磁鐵》第3課《電磁鐵的磁力(一)》4課《電磁鐵的磁力(二)》第四單元1課《校園生物大搜索》5課《相貌各異的我們》等。演示實驗如:第一單元6課《滑輪組》8課《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第二單元4課《找拱形》第三單元6課《電能和能量》等。
  二、學生分析
  六年級3、4班共有學生106人。這些學生不僅喜歡學習科學,而且特別喜歡做實驗,從上學期的實驗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能與他人合作,學會了寫實驗記錄,並能進行自主實驗。但也有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放不開手腳,甚至不敢參與實驗。本學期還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指導。
  三、 實驗目的
  1、教會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體驗實驗的樂趣。
  2、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主動探索新知識。
  3、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實驗設計、操作、觀察、記錄和整理資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特別是知識素質和智能素質。
  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觀察和實驗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實驗措施
  1、課前教師要充分準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驗過程。
  2、指導學生做簡單的探究實驗,制定實驗計劃,填寫實驗報告,製作簡易科學模型。
  3、加強觀察和實驗,充分利用儀器和器材,讓學生參觀察和實驗活動,從而獲得知識,鍛鍊能力。
  4、師生共同開闢科學教學園地,自己搜集資料,自己動手製作教具,改善實驗條件。
  五、實驗安排
  9.月5--8我們使用過的工具研究槓桿尺的記錄
  9月12--15槓桿類工具的研究研究輪軸作用的.實驗研究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
  9月19—22定滑輪作用實驗記錄動滑輪作用實驗記錄研究滑輪組作用的實驗
  9月26—29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
  10月10—13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10月17--20塑料飲料瓶的觀察記錄
  10月31—11月3「橋」的設計方案
  11月7--10製作電磁鐵
  11月14--17電磁鐵磁力與線圈圈數關係實驗電磁鐵磁力與電池關係的實驗
  11月21--24家用電器的調查
  12月5—12月8校園動物記錄
  12月19--22相貌各異的我們調查統計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自我分析
  只有專業知識紮實、深厚、廣博、精深,才能駕馭教材、課堂,做到深入淺出,真正消化理解,使之轉化為智能,這樣,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在這些方面,雖然從教以來一直在不斷努力,但是仍然存在著不足,需要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不斷努力,完善自我。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材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繫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該教材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精神編寫,教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等特點。增強了教科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潑,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親和力。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下設了3-4個主題,各單元結構如下:
  主題文字:引出一個話題或對某個話題進行提升,一般是該主題主要思想和觀點。
  提示語:一般作為對某個話題的的拓展,引導學生思考或開展相應的活動。
  旁白:作為和學生對話、溝通的主持人,有時為前後內容起傳承作用,有時為學生提高一種思考方向或揭示某個觀點,有時向學生提出問題。作用相對靈活。
  情境對話:一般是經過錘鍊的真實生活的再現,幫助學生對自己得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實地呈現社會現實,包括學生的活動場面。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認知、加深體驗、開展活動等。
  圖標:包括「活動、交流、小資料」等,引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調查、體驗、討論、探究、閱讀、製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學生作品:有時是提供一個可供討論的案例,有時是體現學習過程、呈現學習成果,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增強其溝通與表達的慾望。
  白框:啟發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體驗,記錄自己的學習成果,引導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創造者。
  三、指導思想
  1、積極轉變觀念,樹立綜合的、開放的課程觀,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學習中愉快地生活、成長,獲取對社會的整體認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2、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我們引導他們去關注生活,珍視學生獨特的生活經驗,強調體驗式、探究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嘗試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幫助他們感受成長的愉悅。
  3、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師觀。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的組織者、支持者和參與者。我們的任務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和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幫助學生去體驗、去探究。
  四、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創造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勇於嘗試創造、體驗創造的快樂。
  2、體驗工人和農民的勞動與智慧,尊重工人和農民,珍惜他們的勞動;感受科學技術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3、感受現代通訊和現代傳媒與人們生存的關係,了解現代通訊和現代傳媒的種類與方式。
  4、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認識,崇尚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5、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識,直到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風情,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成果。
  五、教學理念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4、充實教學內容: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5、拓展教學空間: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為此,教師應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6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六年級的科學。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度較好,積極性較高。但是由於在家過於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手較弱。少數學生對科學這門學科不夠重視,導致科學意識淡薄,科學實驗的操作不熟練。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探索宇宙,假設與實驗等。從探究對象上看,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事物的相互關係、認識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關於「顯微鏡下的世界」的內容,主要指導學生初步認識細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體由細胞構成,了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繫;「我們的地球」主要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物質在變化」從生活中熟悉的一個個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並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問題的積極性;「探索宇宙」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鍊自己的毅力,讓學生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引領學生進入天文這座神聖的殿堂,打開宇宙這本書,遨遊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問,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突出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從探究水平上看,應在教師引導和指導下,加大學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給孩子更多一點自主權。從過程與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觀察與測量,指導學生搜集證據和信息資料,突出解釋與用模型解釋的訓練,注重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質疑,並有一些設計與製作的活動。
  三、教學基本目標
  1、科學探究:經歷幾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不僅關注資料的收集和實驗的探究,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分析和整理,並用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並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對比實驗的意義和方法,開始學習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自然現象,發展運用數據解釋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地球運動深入淺出探索的興趣和探究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關注物質的變化,對宇宙充滿探索的慾望,並能從科學發展史中獲得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學知識:獲得有關「顯微鏡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質的變化」等方面粗淺的科學知識,逐步積累經驗,理解相關科學概念。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措施
  1、利用過程性評價和建立科學檔案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好科學。
  2、教師提供材料和資料,提倡學生自帶材料,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學,勤于思考為什麼教、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有什麼意義等問題,並做好記錄。
  4、鑽研新標準和現有教材,充分利用現有教具、學具和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系統化的單元備課,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5、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6、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7、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9、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10、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六、教學進度表(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