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說細讀:讀出文本的教學價值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孫婕
內容摘要:小說文本的閱讀,要將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情感體驗、價值傳遞等與文本的言語實踐規律、藝術表現方法相融合,從深入的細讀中,發掘其語文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小說 教學價值 細讀
《半截蠟燭》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小說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描寫了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的伯諾德夫人一家,與德國軍官鬥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終保住了情報站的故事,讚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沉著,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我認為,這樣解讀文本,只是理清了這篇小說時空推移的軌跡和情節發展的脈絡。小說作為一種小學語文教學的文本體裁,其教學價值如何體現,值得細讀探究。
一.聚焦課題,讀出作品的完整性
小說題目有的為了交代核心人物,有的為了概括主要事件,有的為了揭示作品主旨。「半截蠟燭」則是把題目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故事的開始就交代了「半截蠟燭」的特殊價值。擺在顯眼位置的蠟燭多次騙過前來搜查的德軍,這一次卻出現了意外。這樣.「半截蠟燭」就更能體現正義與非正義的鬥爭,生與死考驗的不可預測性;鬥爭之殘酷、現實之複雜更能體現人物的機智和勇敢。小說的主體部分,三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情節均圍繞「半截蠟燭」的熄滅和點燃而展開。小說用課題通聯全篇,使得結構完整而嚴謹。
小說擷取的是諜報鬥爭中一個驚心動魄的瞬間,其中的「半截蠟燭」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一個重要線索。敵我雙方圍繞半截蠟燭展開的鬥爭,似乎不能讓閱讀者感受到敵人的兇殘與惡毒,戰爭的血腥與殘酷。甚至直到小說結束,德國軍官們都堅信那支蠟燭只是普通的照明工具而已,點燃蠟燭只不過為了讓昏暗的房間更亮些。但對於伯諾德夫人,對於兒子傑克和女兒傑奎琳來說,半截蠟燭就是鬥爭勝負的關鍵;保證蠟燭在德軍面前不滅,就是保住自己的安全,就能贏得這次重要戰鬥的勝利;而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一家三口就會有滅頂之災。特殊的戰場演繹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明爭」與「暗鬥」。「半截蠟燭」,使得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產生了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讀出課題選擇的奧妙,便能領略作者的匠心所在。
二.揣摩語言,讀出對話的錯位感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很多,有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等,這篇小說最大的特色在於刻畫人物語言時的方法與技巧。先看三個德國軍官的三處對話。當伯諾德夫人點燃油燈,吹滅蠟燭後,中尉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然後說:「晚上這麼黑,多點支小蠟燭也好嘛。」當大兒子傑克端起燭台準備出去搬柴時,中尉快步趕上前,厲聲喝道:「你不用蠟燭就不行嗎?」當小女兒傑奎琳徵求了少校的意見後,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說:「當然可以。我家也有一個你這麼大的小女兒。」三處對話分別指向當時的環境,反映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動,製造出扣人心弦的緊張氣氛。
小說將人物分成敵我雙方兩個陣營,幾個人物依次交替出場。如果說德國軍官的三次對話體現了語言的「直白性」,那麼,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對話則在「潛台詞」中,形成一種不著痕跡的錯位感。這種不完全指向生活邏輯的錯位,恰恰為閱讀者更準確地窺見人物內心世界,提供了有效信息。中尉嫌房間暗,點燃蠟燭。伯諾德夫人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說:「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她這句話起到了「聲東擊西」的效果。強調油燈比蠟燭亮,是在為吹滅蠟燭尋找適切的理由,而「急忙」取、「輕輕」吹兩個動作描寫與人物語言描寫相呼應,細緻地刻畫出了伯諾德夫人的從容和機警。
三.品味結尾,讀出情感的飽和度
小說以傑奎琳「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為結尾,這樣的結尾耐人尋味,,值得反覆揣摩。從結尾反觀整體,這樣的構思似乎打破了故事的連貫性,但這也為讓學生續編故事創造了話題。其實,小說中的「絕妙」不僅體現在故事中伯諾德夫人一家藏匿情報的具體做法上,還體現在保護情報時每個人的沉著機智上,更體現了作者在情節斷裂後留下的空白上。沒有硝煙,卻面臨生死之抉擇;沒有戰火,卻充溢戰爭之嚴酷。經過上文充分展開的矛盾衝突和情節鋪墊,人物內心的緊張和鬥爭,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此時收筆,既有強度又有深度,更能充分激活閱讀者的想像力。故事的張力達到了頂點,情感也達到了最大的飽和。
小說文本的閱讀,要將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情感體驗、價值傳遞等與文本的言語實踐規律、藝術表現方法相融合,從深入的細讀中,發掘其語文教學的價值。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文廟街小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