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5篇

2023年11月04日

- txt下載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重點在於通過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公式,難點是靈活運用側面積、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時,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了圓柱體的側面展開,這個在上一課時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各種展開方式最後通過割補確定沿高剪開就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正方形),學生已經有了非常直觀的印象,而且學生也探究了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體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節課直接讓學生簡單回憶這部分知識,然後通過多媒體幫助學生確定,並板書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而推導出圓柱體的側面積計算方法。
  練習題的安排充分考慮到今後利用表面積的知識要解決的問題時會遇到的各種情況而設定。第一組題目的對比,最後說說求那部分的面積都在提醒學生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後面對這個表面積應用的三種情況也做了總結;第二組題目除了對表面積應用之外還考慮到材料類題目尾數取捨需採用進一法。總之題目的選擇重在體現「生活中的數學」這個理念。
  課前對這堂課充滿了憧憬,課上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面對六年級的學生,平時一貫把他們當成大人看待,激勵方式變得單一,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在降低,多數學生不願意單獨回答問題,讓課堂形式有些枯燥。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還是喜歡錶揚和鼓勵的,今後要在這方面稍加重視。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2


  根據學校安排,上了《圓柱的表面積》這節課。雖然比較順利的完成了課堂教學,基本能達成教學目標任務,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錯。但細細想來,也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課件的製作還需要修改。在鞏固練習側面積的計算中的第一題,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8厘米,高是10厘米,求側面積是沒問題,但到了接下來的求表面積時,18除以3。14、再除以2,就得不到整數,給學生的計算帶來麻煩,是自己備課不精細,考慮不全面造成的,需要修改,改成18。84厘米。
  2、在講完例四後,安排的練習中,本來設計一組三個練習題,一個像例四,要求表面積但只需求一個底面與側面積之和;一個是求表面積,但是需要側面積與兩個底面積之和;另一個是求煙囪的面積——即只需求側面積。是讓學生明白,解決實際問題時,雖說要求圓柱的表面積,但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死套公式。
  3、課堂總結時,應放給學生自己總結本節的的學習收穫,不要老師代勞。
  下一次上課,儘量注意以上幾個問題,爭取更好一點。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3


  教學《圓柱的表面積》重點在於通過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難點是靈活運用側面積、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始至終貫穿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篩選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和靈活應用為關鍵要素,搭建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學生合作平台,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以遊戲闖關的形式愉悅地完成本課教學。課下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同時又和同年組的老師進行了交流,反思如下:
  一、激情導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複習開始前,我問「同學們,老師今天把你們剛認識的新朋友帶來了,你們猜,他是誰?」就在學生們的猜測下,我拿出了課前藏好的圓柱。我繼續發問「你們認識它嗎,是怎樣認識的?你們還想知道它的什麼?」由此展開圓柱的表面展開圖。複習引入——提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導出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搭建平台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本課教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學圓柱表面積的概念和側面積的計算。探究新知時,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發現,通過小組的討論、交流,呈現出不同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體現多向度、多角度的合作平台,從而進一步明確圓柱側面沿高打開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相當於圓柱的高。由此導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第二部分開始)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很自然地進行了「進一法」的教學。最後一部分是練習階段,以生活中的圓柱物體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學生說出要計算哪幾個面,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的思想。
  三、把握重、難點,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和教學資源。
  「圓柱表面積」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以及用「進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但在教學中,我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用「進一法」取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和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呈現梯度形態。 在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摸一摸,自己觀察、發現,形成圓柱表面積的表象。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之和。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操作推導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調集多種要素讓學生親身實踐了,記憶一定就會更加深刻。這樣充分利用了學生現有的學具和準備的圓柱體實物,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觀察,推導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幻燈片輔助教學,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首先,實踐操作展示得不夠。在動手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小部分同學的學具較小,展示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待加強,在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時顯得費時費力。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吸取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4


  無論是已知圓柱底面半徑和高,或是已知底面直徑、周長和高求表面積都必須經過七步計算(注:平方也算為一步)。這麼煩瑣的計算,對於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且在列式中,還必須正確選用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因此解答圓柱體的表面積其實是對學生綜合應用所學面積公式的一大考驗。
  為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我在學生初次接觸圓柱體表面積一課時,將教學目標僅定位於能夠掌握公式,並能正確求出圓柱體的表面積,而不涉及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即不教學例4),整節課重在夯實基礎。從列式情況來看,教學效果不錯,可一到計算,問題還是頻頻凸顯。特別是有關於∏計算,學生一定要認真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結果,三位數乘三位數學生平時練習較少,所以極易計算出錯。在此,只有適當加大計算指導力度及練習密度,提升作業正確率。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習品質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圓柱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圓柱體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法運用:本節課採用操作和演示、講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直觀演示和實際操作,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探求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使新授與練習有機地融為一體,做到講練結合,較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學法指導:採取引導 放手 引導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運用化曲為平的方法推理髮現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具:圓柱體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圓柱形紙筒、茶葉桶。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引入新課
  (複習圓柱體的特徵)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幾何形體——圓柱。知道它是由平面和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
  問:圓柱上下兩個圓形的平面叫圓柱的什麼?它們的關係怎樣?兩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什麼?這個曲面叫什麼?
  引入:兩個底面和側面合在一起就是圓柱的表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柱的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教學圓柱表面積的意義
  設疑: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哪些面的總面積是圓柱體的表面積呢?
  板書:底面積×2+側面積=表面積
  要求圓柱的表面積,首先應該計算它的底面積和側面積。
  (二)根據條件,計算圓柱的底面積。
  圓柱的底面是圓形,同學們會求它的面積嗎?
  (多媒體逐一出示圓柱及條件,求它的底面積,並記錄結果。)
  條件:(厘米) r=3 d=4 c=6.28
  底面積(平方厘米) 28.26 12.56 3.14
  (三)教學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
  1、引導探究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1)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
  想一想,能否將這個曲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從中思考發現它的側面積該怎樣計算呢?
  (2)小組合作探究。(剪圓柱形紙筒)
  (3)彙報交流研究結果,多媒體課件展示。
  (4)小結:同學們會動腦,會思考,巧妙地運用了把曲面轉化為平面的方法,探討發現了圓柱體側面積正好等於它的底面周長與高的乘積。
  2、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
  多媒體回到前面三個圓柱,逐一給出三個圓柱的高,求它的側面積。並把結果記錄下來。
  條件(厘米) h=5 h=8 h=10
  側面積(平方厘米) 94.2 100.48 62.8
  (四)教學求圓柱的表面積。
  1、設疑:學會了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和側面積,怎樣計算它的表面積?
  2、學生根據數據進行計算?
  3、彙報計算方法及結果,媒體出示結果進行驗證。
  表面積(平方厘米) 150.72 125.6 69.08
  (五)小結:圓柱表面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三、練習鞏固,靈活運用
  (一)多媒體出示圓柱形的油漆桶,無蓋水桶、煙筒實物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計算製作這些物體所用的鐵皮的面積,各是求哪些面的總面積?
  指出:圓柱表面積在實際計算中的意義。
  (二)根據要求練習。
  1、用鐵皮製作圓柱形的通風管10節,每節長8分米,底面周長是3.4分米。至少需要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只列式不計算)
  2、砌一個圓柱形的水池,底面直徑2米,深3米,在池的周圍與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部分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只列式不計算)
  3、用鐵皮製一個圓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徑3分米,高12分米。制這個油桶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數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根據學生的計算結果,教學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小結: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操作練習。
  根據練習要求,小組合作測量計算製作所帶的圓柱形實物的用料面積。
  練習要求:(多媒體出示)
  討論:要計算製作這個圓柱形物體用料的面積,是求哪些面的總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測量這些數據?
  測量:藉助工具測量出需要的數據(取整厘米數),並做好記錄。
  計算:根據量得的數據,列出相應的算式並算出結果。
  反思:
  一、合理靈活地組織和利用教材
  「圓柱的表面積」這部分教學內容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表面積在實際計算中的應用以及用進一步取近似值。教材共安排了三道例題,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教學時,我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程序,將這些內容重新組織,合理靈活地利用教材在一課時內完成了兩課時的教學任務。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的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表面積的實際應用作為重點來練習;將用進一法取近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練習中理解和掌握。四者有機結合、相互聯繫,多而不亂。教學設計和安排既源於教材,又不同於教材。三道例題沒有做專門的教學,但其指導思想和目的要求分別在練習過程中得以體現。整個一節課,增加容量但又學得輕鬆,極大提高了調堂教學效率。
  二、較好地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統一。
  本節課在教學上採用了引導、放手、引導的方法,通過教師的「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
  1、直觀演示和實際操作相結合
  新課開始,教師通過圓柱教具直觀演示,引導學生複習圓柱體的特徵,進而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意義。在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想一想,能否將這個曲面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從中思考和發現它的側面積該怎樣計算呢?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講練結合。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6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主動,課堂上他們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終於發現了知識,領悟了知識,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生自始至終在自主學習中發展。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數學問題,這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的有效方法。
  在第一環節中,教師就創設了「飲料罐」情景,你想學什麼?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創造的願望。
  第二環節中,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據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大膽探索,培養了學生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在課堂上多給學生髮言展示的機會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潛在意識,使其情感上得到滿足。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7


  1.教學要引起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意識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創造的起點。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會有發展。所以我讓學生去發現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在課堂中和生活中的區別,使他們意識到課堂中的數學是經過提煉總結出來的。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如算出茶葉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鐵皮,由此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調整原有的認知結構,促進探究向深層次推進。
  2.教學要激發學生的過程意識。
  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再創造」。數學的學習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是由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這節課圍繞「製作一個圓柱」展開活動,探究的脈絡清楚。學生經歷了「實踐——失敗——總結——再實踐——成功」的探究過程。如:學生在失敗後說:「我們忽視了側面與底面的關係,計算時我們都知道圓柱的底面周長就是側面展開後長方形的長、正方形的邊長或者平行四邊形的底。但製作時就忘記了這些知識。」「學生在經歷了失敗才引起了思考,在對與錯、應該與不應該的鬥爭中撞擊智慧的火花,課堂的生命力由此顯現。在總結之後的再一次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體現出來了,這種情不自禁的創造來源於感悟和體驗。只有經歷了這樣的感悟、體驗的過程,才能得到能力的錘鍊,智慧的升華。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8


  圓柱的表面積由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組成,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往往不能順利地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一道題,往往不會直接給出解決問題的所有必要條件,在給出一些條件的同時,往往隱藏了一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是要引導學去」刨「出隱藏著的一些信息,例如一個圓柱體知道底面周長和高,怎樣求出表面積,要求表面積,關鍵是求出兩個底面積,知道底面周長求底面積,兩個量之間的類似點在於都要用到圓周率,知道底面周長,可求出直徑或半徑,學生的思維癥結在於不會聯繫起來思考,為了突破這一難題,我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一些效果,但仍有一些人不明白,為此,我認為,應該把圓柱的各個部分再次拆開來,重點在干剖析圓的面積與周長之間的關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手裡拿著手機,瀏覽一些網頁,看看電視上的新聞,打打籃球,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睡睡懶覺,洗洗衣服,洗洗澡,呆呆地看大山,看看天空…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給遠方的母親打個電話,和朋友在電話上互相調侃,在網上看看朋友、同學的動態…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能夠讓自己的心靈插上翅膀,自由的飛翔,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總能收穫幾許溫馨與甜蜜,當我一個人的時候,也許,遠方的你,也正在一個人享受著那難得的寧靜與幸福。
  面積與周長之間的相同點在於,都要用到圓周率和半徑去計算,知道周長可求半徑,知道半徑可求面積,在這裡,我對學生的引導不到位,這是我的不足之處。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9


  《新課標》指出: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讓優秀學生不斷出現,並且加快發展。讓後進生也能跟上,並且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達到個人發展的較高水平。在這個學期,我也一直注重這方面的引導,所以在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公式時,有許多同學不知道該如何推導公式,針對這種情況,我尊重學生的差異,採取分層要求:a、不知道怎麼求圓柱側面積的同學,馬上開動腦筋想想:能否將這個曲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行,怎麼轉化。b、知道怎麼求圓柱側面積的同學呢?我又有另外的要求:你們看能不能再結合實驗操作清晰地表述圓柱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在這樣分層要求的情況下,每個學生的研究目標都很明確。每個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後,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現,這樣就促使小組交流活動有效進行。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0


  教材分析
  《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圓柱的側面積和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
  例2是求圓柱的表面積。先說明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在給出圓柱表面積的展開圖,讓學生了解圓柱表面積的組成部分,求表面積。例3是讓學生運用求圓柱表面積的方法求出做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的用料,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並讓學生了解進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動手能力不是很強,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較少。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和掌握求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勵自主探索
  在導入新課時,老師用孩子們喜歡喝飲料的愛好創建生活情景:「同學們愛喝飲料嗎?」「愛喝。」「給你一個飲料罐,你想知道什麼?」學生提了很多問題,「有的問題以後在研究,今天我們來解決用料問題。假如你是一個小小設計師,要設計一個飲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二)創設探究空間,主動發現新知
  1、 認識圓柱的表面
  師:我們先來做一個「飲料罐」(出示模型)薄紙殼當鐵皮,你們想怎麼做?
  生:要卷一個圓筒,要剪兩個圓粘合在圓筒的兩邊就行了。
  師:用什麼形狀的紙來做捲筒呢? (有的學生動手剪開模型)
  生:我知道了,圓筒是用長方形紙捲成的
  師:各小組試試看,這位同學說的對嗎?
  (其他小組也剪開模型,有的得到了長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邊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師:還有別的可能嗎?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話,就不是這種圓柱形的飲料罐了。
  (評析:學生能拆開紙盒看個究竟,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學生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了對圓柱各部分組成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2、 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師:我們先研究把圓筒剪開展平是一個長方形的情況。「求這個飲料罐要用鐵皮多少?」這一事件從數學角度看,是個怎樣得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思考、議。
  生A:它是圓柱體:兩端是同樣的兩個圓,當中是長方形鐵皮捲成的圓柱。
  生B:求飲料罐鐵皮用料面積就是求:
  圓面積X2+ 長方形面積
  生C:必須知道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和寬才能求面積。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積。
  師:我們讓這位同學談談他的想法。
  生D: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與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就可求出長方形的長,也可求出圓的面積。
  師隨著板書:長方形 = 長 × 寬
  ↓ ↓ ↓
  圓柱的側面積 = 底面周長 × 高
  (三)自主總結規律 驗證領悟新知
  讓學生就順利地導出了圓柱的側面積計算方法: S = 2 r h
  師:如果圓住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是否也適用呢?
  學生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適用的結論。
  (四)解決生活問題 深化所學新知
  師:大家談得很好,現在小組合作,計算出「飲料罐」的鐵皮面積。
  生彙報。
  師:通過計算,你有哪些收穫?
  生E:我知道了,圓柱的則面積等於地面周長乘以高,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則面積加上底面積和的兩倍。
  生F:在得數保留時,我覺得應該用進一法取值,因為用料問題應比實際多一些,因為有損耗,所以要用進一法。
  板書設計
  長方形 = 長 × 寬
  ↓ ↓ ↓
  圓柱的側面積 = 底面周長 × 高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1


  一、任務分析
  預備班六年級學習內容簡單,學生年齡小。所以只有教案設計適當,嘗試坡度小些,變式花樣精而少些,教師改變教學觀念,以學生髮展為主,才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塑造學生的良好人格,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設計說明
  1、必要的鋪墊。
  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使學生對圓柱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引導學生歸納圓柱形有哪些特徵?增強學生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
  2、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老師設計以下四個層次:
  (1)老師給出問題:
  討論:a、側面展開是什麼形狀?
  b、長方形的長等於什麼?
  c、長方形的寬等於什麼?
  d、圓柱的表面積有哪些圖形組成?
  (2)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討論
  自主發現結果:a、圓柱的側面積=其側面展開所得長方形的面積
  b、長方形的長=底面周長;寬=高
  c、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2底面面積
  (3)老師演示課件:直觀看出,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2底面面積
  (4)師生較自然推導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
  層層設疑,讓學生主動去探索,通過自身實踐,獲得新知,使學生
  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同時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會學習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通過變式訓練,促進深化。
  為了幫助學生正確運用圓柱表面積公式計算,按教學目的要求,循序漸進地採用變式訓練。老師設計了3組練習。
  a、思考:側面積的計算
  b、例1:表面積的計算
  c、閱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4、通過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學習,實現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5、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教學,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有趣,充滿生氣。同時結合必要適當的板書,強調解題格式,使學生學得既靈活又紮實
  (板書:3個概念,2個公式,1次計算)
  三、教學後記
  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學中要始終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根據題中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數學方法,通過變換角度思考問題,發現新方法,制定新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我應更加重視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一個學生養成想問題、問問題、挖問題和延伸問題的習慣。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自己有權力和能力提出新見解、發現新問題。這一點對學生的發展很重要,它有利於學生克服迷信和盲從,樹立起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2


  在課後總結質疑時,學生一共提了兩個問題:
  問題一:計算圓柱的側面積時,算不算接頭處重疊的面積。
  問題二:計算無蓋塑料盒的面積時,算不算裡面的面積。
  我們不難發現,學生關注的'這兩個問題源於兩個方面:一、雖然在課堂上老師始終注意了表達的科學和嚴密,在提到實物時不忘加上「圓柱形的」***,但學生對於圓柱形的實物和數學上的圓柱沒有概念上的區別。老師到底有沒有必要去向學生大談、特談兩者的區別,我也心裡沒底;二、我們同時也可以注意到,學生關注的這兩個問題都是作業中或考試中經常出現的,而且學生都是難以把握的,他們因為害怕自己理解錯誤,所以才會在課堂上提出。而他們之所以害怕自己理解錯誤,實質是關心分數,可見由於片面的重視分數,以至學生在課堂上淡薄
  其它數學問題的思考。
  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我也反思,有序書寫是在我的反覆追問下,才有一個學生提到的,可見在平時的教學中對知識之外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不夠。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3


  我今天教學的內容是《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教學,重點在於通過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難點是靈活運用側面積、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始至終貫穿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原則,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以遊戲闖關的形式愉悅地完成本課教學。課下,聽取了老師們的評課,又聯繫課堂教學,我進行了深刻地反思。這節課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激情導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複習開始前,我問「同學們,老師今天把你們剛認識的新朋友帶來了,你們猜,他是誰?」就在學生們的猜測下,我拿出了課前藏好的圓柱。我繼續發問「你們認識它嗎,是怎樣認識的?你們還想知道它的什麼?」由此展開圓柱的表面展開圖。複習引入——提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導出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闖關激發學習興趣。
  本課教學,以闖關的形式將課程分為三部分,以闖關成功獎勵一節活動課為誘餌,激發學習興趣。第一關是側面積的計算,探究新知時,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圓柱側面沿高打開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相當於圓柱的高。由此導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第二關開始)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很自然地進行了「進一法」的教學。第三關是練習階段,以生活中的圓柱物體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學生說出要計算哪幾個面,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
  三、把握重、難點,合理利用教材。
  「圓柱表面積」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以及用「進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但在教學中,我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用「進一法」取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和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教學方法,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相結合。
  在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摸一摸,自己觀察、發現,形成圓柱表面積的表象。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之和。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操作推導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俗話說:聽過了就忘記了,做過了就記住了。學生親身實踐了,一定記憶深刻。這樣充分利用了學生現有的學具和準備的圓柱體實物,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觀察,推導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幻燈片輔助教學,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實踐操作展示得不夠。
  在動手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大部分學生聯繫上節課的經驗說出看法,而沒有實際操作,我也沒有讓他們展示推導的過程,加深印象,只是讓他們說一說,導致一部分學困生只能聽聽而已。
  二、學生對圓周長和面積的計算不夠熟練。
  所以,在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時顯得費時費力;小組合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吸取教訓,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4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21-P22中的例2、例3,完成相應的練一練和練習六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培養熱愛數學、學好學生的興趣。
  教具準備:
  圓柱形的物體,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重點:
  理解圓柱側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來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下面()圖形旋轉會形成圓柱。
  二、認識側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出示一個圓柱形的罐頭,罐頭的側面貼了一張商標紙。
  問:你能想辦法算出這張商標紙的面積嗎?
  ⑴拿出圓柱形的罐頭,量出相關數據,在小組中討論。
  ⑵交流:你們是怎麼算的?
  沿高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商標紙,量出它的長和寬,再算出它的面積。
  ⑶討論:商標紙的面積就是圓柱中哪個面的面積?
  觀察一下,展開後的長方形商標紙的長與寬,與圓柱中的什麼有關?有什麼關係?
  使學生認識到: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頭。
  ⑴師:這個罐頭的側面也有一張商標紙,如果不展開,能算出這張商標紙的面積嗎?測量什麼數據較方便?
  ⑵出示數據:底面直徑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學生算出商標紙的面積。
  ⑷交流:你是怎麼算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小結:算商標紙的面積,實際上就是算圓柱的側面積。
  追問:怎麼算圓柱的側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發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是求圓柱的側面積?
  5.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
  三、認識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出示例3中的圓柱。
  ⑴問:如果將這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⑵讓學生算一算後交流。師板書:
  長:3.14×2=6.28(厘米)寬:2厘米
  ⑶圓柱的兩個底面的直徑和半徑分別是多少厘米?
  板書:直徑2厘米半徑1厘米
  2、引導畫出圓柱的展開圖。
  ⑴這個圓柱有幾個面?分別是什麼?
  ⑵如果要畫出這個圓柱的展開圖,要畫哪幾個圖形?分別畫多大?
  ⑶在書上方格紙上畫出這個圓柱的展開圖。
  ⑷交流:你是怎麼畫的?
  3、認識圓柱的表面積。
  ⑴討論:什麼是圓柱的表面?怎麼算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底面圓的面積×2+圓柱側面積
  ⑵算出這個圓柱的表面積。算後交流,提醒學生分步計算。
  4、練習:完成「練一練」第2題。
  ⑴各自練習,並指名板演。
  ⑵對照板演,討論:
  這兩題有什麼不一樣?知道底面圓的直徑怎麼求圓柱的底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知道圓的半徑呢?
  想一想:如果知道的是圓的周長呢?
  四.總結反思
  1.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問題?
  2.生活中的圓柱體表面都是一個側面加兩個底面嗎?哪些不是?又該怎樣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呢?
  暢談體會。
  五、鞏固應用
  1.完成練習六第1題。
  注意指導學生思考問題要求的是圓柱的哪個面。
  2.完成練習六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用鐵皮做油桶時,需要做圓柱的哪幾個面?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主動,課堂上他們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終於發現了知識,領悟了知識,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生自始至終在自主學習中發展。
  1.重視學習內容的生活性。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數學問題,這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有效方法。在教學的環節中,我創設了「八寶粥罐頭」的情景,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讓學生邊看邊想邊說,複習了圓的面積和圓柱的特徵。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精心設疑:老師要製作一個圓柱形教具,請你幫助選擇合適的部件(兩個半徑是3厘米的圓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問題的提出使學生思維進入了積極的狀態:選擇哪一個長方形才會與兩個圓圍成圓柱呢,促使學生思考圓柱的側面與底面的關係。讓學生融入到學習氛圍中來。第二環節中,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據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大膽探索,培養了學生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2.重視學習主體的創造性。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辯論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或創造的過程。本節課中,首先以現實生活問題引入,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從實際出發,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選擇哪一個長方形才會與兩個圓圍成圓柱呢」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辯論,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圓柱體的側面積就推導出來了。
  3.重視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創建「生活課堂」,就要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體活動中去「實踐」數學、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發現。在實踐中推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從而得知圓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同時,情感上得到滿足。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創建「生活課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並構建新的平台,讓學生髮現數學問題,並激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個性得以發展。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5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們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彆強烈。」那麼在實際教學中,如何給學生提供一個發現、研究、探索的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必須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把生動的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下面就《圓柱的側面積與表面積》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創設問題的情景
  在新授時我打破以前拿出一個圓柱放在桌上直接進行側面積公式推導模式,而是提供給學生兩個空心紙圓柱,一個矮胖型,一個瘦高型,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誰的側面積大一些」。學生們看到兩個圓柱表現得非常積極,興趣十分濃厚,思維也很活躍。有的說:「我認為矮胖型側面積較大。」我就追問他為什麼?他說:「矮胖型圓柱比較粗,我認為圓柱側面積與它的粗細程度有關。」有的說:「我認為瘦高型的圓柱側面積較大。」我也追問他為什麼?他說:「瘦高型圓柱比較高,我認為圓柱側面積與他的高低有關。」當然還有一部分認為它們的側面積相等或無法判斷的,因為他們認為圓柱的側面積與圓柱的粗細和高低都有關係,甚至還把小的那個圓柱放在大圓柱內,再把大圓柱底面捏起來讓我看。對子上面的回答我都沒有給予直接肯定或否定,關鍵是我認為通過學生們對兩個圓柱的觀察都已認識到了非常重要的兩點,即圓柱側面積大小與圓柱粗細和高低有關。通過這樣創設情景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直覺思維,而不是像以前對照公式直接去講解。與此同時我再設一疑,這兩個圓柱到底誰的側面積大,你們能否通過動手來證明呢?
  二、動手操作,實踐領悟
  在允許學生想一切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時,學生們再一次表現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個個動手動腦,有的沿高直往下剪,把圓柱側面剪開得到了一個長方形的展開圖;有的斜著剪下來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剪成各種不規則圖形;還有的剪成若干個三角形,梯形等等,體現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差異性。也使學生一下子明白其實求圓柱的側面積完全可以轉化為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既然圓柱的側面積可以轉化成這麼多以前學過的圖形,那你們覺得把它轉化成哪一種來求更為合理呢?
  三、討論交流,合作探索
  因為任何知識獲得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規律、性質聯繫.在學生自己發現圓柱側面積可以轉化成何種圖形來求最簡單、合理.而且對於一些不能剪開的圓柱,如鐵圓柱、石圓柱、玻璃圓柱……,也發現了他們的底面積即長方形的長,圓柱的高即長方形的寬之間的對應關係。求圓柱側面積只要用圓柱底面周長乘以高。通過這樣的討論交流不僅可以讓學生髮現,掌握圓柱側面積計算公式,更進一步認識到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與圓柱的內在聯繫,從而使學生思維也從具體形象走向抽象概括。
  四、實踐應用,發展能力
  在學生自主發現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後,我馬上給出題目:一個圓柱底面直徑0.3米,高2米,求它的側面積?讓學生獨立進行解答。側面積會求了又如何求圓柱的表面積呢?獨立解決,一個圓柱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徑5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最後我還啟發學生思考:學了這個公式,你能用它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如有的學生提出圓柱側面包裝紙的用料問題,只需求一具側面;如製造一種圓柱形無蓋茶杯或水桶的表面積,只需計算一個底面加一個側面;再如圓柱形汽油桶表面積,就要求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這樣就拉近了所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這節課在教學時我並沒有把大量時間放在如何講解側面積公式及其公式應用上,而是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索,也培養了他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使他們的思維發生碰撞,充分發揮內在潛能,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精神,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精神。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