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數據下新聞傳播策略淺析

2023年11月06日

- txt下載

【摘要】大數據的廣泛應用為新聞傳播精準性創造了條件,也讓新聞傳播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難題。基於大數據的新媒體傳播,在信息量、傳播速度、傳播渠道和承載方式上有了變革性的演化,也讓新聞信息獲得了更多網際網路基因,突破了傳統媒體創作、傳播、互動和評價的固有樊籠,並逐漸形成了新型網際網路傳播格局。大數據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需要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充分研究大數據的形成和演變機制,了解網際網路環境中「自然人」和「自媒體人」的異同,遵循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深度影響,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營造良好的新媒體傳播氛圍和秩序。
【關鍵詞】大數據;傳統媒體;新媒體傳播
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以網際網路環境中的海量數據為基礎,通過多樣化的傳播渠道進行創作、收集和展示,並通過信息的檢索、挖掘和分析,衍生出新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在新媒體環境下,大數據是網際網路的產物,更是商業活動、娛樂、工作和學習等一系列網絡活動的動力。以新媒體技術為核心基礎的傳媒融合,目前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傳統媒體從報紙、廣播電視到門戶網站、社交媒體、新聞客戶端、短視頻平台的跨越,讓媒體不再僅僅是「媒體」,而是為受眾提供新聞信息、公共服務信息、娛樂信息和商業信息的聚合平台,順應大數據時代的轉型潮流,是傳統媒體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大數據及其特徵
(一)大數據是什麼
大數據並非特指海量的數據信息,也就是說,傳統意義上的較大規模的數據量與「大數據」並非同一個概念。網際網路理論環境中的「大數據」,指的是涉及多種類、多領域且結構複雜、人工難以處理的海量數據信息。面對大數據的巨大體量,單靠人力進行獲取、分析和運用是不現實的,而是需要雲計算等大數據分析手段進行處理和應用,以實現數據的特徵分析、挖掘、篩選和共享。
(二)大數據的主要特徵
1.衍生速度快。在2021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表示:在當前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全球人均每天產生的數據達到了1.5GB,相當於全球每天產生105億GB的數據,相比於1992年100GB的數據生產量,提高了1億倍以上。這裡的數據不僅僅是網際網路流通的流量,也包括局域的信息數據,尤其進入5G時代後,人們在虛擬環境中產生數據的速度明顯加快。據推測,在未來全球數據還會以每年近50%的速度上漲,大數據的更新速度、儲存能力、計算效率也伴隨技術升級而不斷提升。2.信息內容多元化。以網際網路技術和軟硬體為基礎的大數據,並不是簡單地以數字、文字、圖片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對兼容的方式廣泛存儲於每一處空間,並在不同的應用環境中表達出自身所攜帶的信息。大數據的多元化還表現在複雜的行業和領域劃分方面,網際網路和資料庫的精細劃分對多專業信息的利用提供了便利,相比於傳統媒體時代的信息檢索和運營,大數據技術能夠將多元化信息精準篩選,衍生出來多種數據應用環境。3.傳播時效性強。在網絡傳播環境中,有效的大數據是能夠被檢索、利用的數據信息,不論是新聞信息還是專業常識,利用網際網路的檢索軟體、專業客戶端和後台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內容,擺脫空間上的限制,縮短檢索信息的時間。在當前的新媒體傳播中,新聞信息利用大數據算法、社交媒體傳播等方式,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傳遞到全網用戶面前。
二、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徵
(一)大數據應用推動新聞行業變革
面對大數據應用帶來的新聞行業變革,我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和各級官方媒體早在20世紀90年代便推出了門戶網站,並在21世紀初逐漸將社區、論壇、社交網站等作為新聞傳播的重要手段。最重要的是,網際網路企業作為商業信息傳播平台的主體,逐漸獲得了與官方媒體類似的傳播職能和平台優勢,進一步帶動了我國新聞事業的轉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行業也日益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傳播理念,更好地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滿足新聞傳播需求,傳統媒體必須關注。
(二)視覺新聞逐漸取代思維新聞
視覺新聞與思維新聞的區別,關鍵在於畫面的呈現。傳統報紙媒體的文圖新聞只是提供了新聞的要素,需要受眾結合自己的想像和理解,才能獲得新聞的畫面;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能夠呈現的要素越來越真實和豐富,尤其是短視頻新聞和各類視頻娛樂信息的推廣,網絡受眾更樂於直接獲得新聞畫面,也就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視頻信息。2022年2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第4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絡視頻用戶為9.75億,占全部網民的94.5%,其中短視頻用戶占全部網民的90.5%。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網民熱衷於直觀的視覺刺激,尤其是增速較快的老年網民,31.3%的老年網民首次上網是看短視頻,明顯高於使用聊天工具(21.5%)和看網絡新聞(8.2%)。未成年人也是視覺新聞的主力軍,並且明顯受到家長的影響。從根本上來說,相比于思維新聞,視覺新聞之所以受到熱捧,是大數據技術和理念將文字、圖像、聲音及互動環節進行了無縫銜接,能夠為網絡受眾提供更加具有視覺感和體驗感的內容,並且進一步實現了碎片化內容的創作和傳播,更適合網絡受眾的閱讀需求。
三、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的創新策略
(一)把握大數據規律尋求轉型突破
面對新媒體傳播的衝擊,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逐漸狹小,傳播影響力日益萎縮,網際網路環境中的虛假新聞、低質新聞泛濫,新聞過度娛樂化令人擔憂,「劣幣驅逐良幣」的傳播局面容易發生。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必須要適時轉型,將傳統報紙的傳播融入大數據氛圍中,一方面要利用大數據資源對受眾畫像,了解新聞受眾的閱讀偏好和行為特徵,有針對性地聚合符合受眾需要的數據信息,並從網絡大數據中抓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以深度新聞的方式深耕細作;另一方面則需要藉助大數據相關工具,比如算法、推薦、流量引導等,將新聞內容有選擇性地進行推送,並開設短視頻、直播、VR等專屬頻道,加強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營造更優質的體驗感。
(二)優化新聞傳播方式和渠道
在新媒體萌發的早期,新聞從業人員普遍認為傳統媒體擁有內容的優勢,而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新媒體僅有渠道優勢,但隨著網民素養提升和專業人士紛紛觸網,新媒體的傳播內容出現兩極分化,優質傳播內容的數量和深度並不亞於傳統媒體,而且在大數據技術的輔助之下,新媒體傳播更容易抓住新聞事件的熱點和痛點,容易獲得新聞受眾的共鳴。在當前的傳播形勢下,傳統媒體轉型融媒體傳播,必須緊密結合大數據技術和資源,創新傳播方式和渠道,具體來說,一是要豐富新聞傳播載體,在文圖的基礎上,藉助微博、微信公眾號、美篇、短視頻平台和新聞直播等窗口,創作符合不同平台的專屬新聞內容,這從根本上讓新聞內容實現了多類型的數據化,滿足不同入口的新聞受眾閱讀需求;二是要及時做好平台搭建、賬號註冊、團隊組建,及時入駐最熱門、最新興的傳播平台,比如當前的傳播熱點短視頻平台,需要精心打造短視頻新聞內容,而對未來可能成為新熱點的新聞直播平台,媒體機構需要有所準備;三是要建立大數據資源庫,尤其是以新聞客戶端為傳播主體的媒體機構,要提高平台的信息包容性,以海量的數據資源滿足受眾對新聞資料、服務信息的檢索利用,以大數據贏得受眾青睞。
(三)搭建全媒體團隊做好新聞服務
新聞傳播作為特殊的服務領域,從業人員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服務」屬性,過度追求新聞的爆炸性、獨家性,而實際上,絕大多數新聞都是普通的、接地氣的,是為了滿足絕大多數讀者的知情權和合法權益。因此,傳統媒體在大數據背景下做好新聞傳播轉型,必須以服務理念為核心打造優質的全媒體傳播運營團隊,完成最重要的新聞服務工作,一是要做好大數據新聞的聚合服務,藉助多樣化的新媒體傳播平台,利用大數據的算法、抓取和分發技術,將有價值的新聞根據受眾畫像進行定向傳播;二是要專注做好民生新聞服務,對事關百姓生活、社會發展和合法權益的新聞要深入挖掘、廣泛傳播,引導網絡新聞受眾了解身邊事,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福利;三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受眾對信息的娛樂偏好,在堅決反對新聞過度娛樂化的前提下,也可以適度發布以文體娛樂、綜藝節目、自媒體等為主要內容的信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是多樣化、多角度和多角色的,面對自媒體、社交媒體的融入,傳統媒體必須認清自身所處的環境,積極藉助大數據技術和網際網路傳播方式,尋求傳統媒體在融媒體轉型中的新突破,滿足新聞受眾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參考文獻:
[1]段海鷹.淺析融媒體時代短視頻新聞的傳播策略[J].中國地市報人,2022(05):111-112.
[2]尹叢叢.基於大數據背景的新聞編輯數據素養培養探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2(05):86-88.
[3]賀中.傳媒融合背景下新聞業務的創新探索[J].新聞文化建設,2020(18):100-101.
[4]苗壯,方格格.人工智慧如何「人性化」:新聞倫理失范分析與對策[J].傳媒,2021(23):94-96.
[5]萬穎.大數據新聞的創新與困境[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50(05):151-156.
作者:孫愛娜 單位:臨沂日報報業集團黨政融媒中心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