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四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計劃範文(通用3篇)

2023年11月15日

- txt下載

四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計劃範文(通用3篇)

四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計劃範文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了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地引導學生了解生活,認識社會,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的內容是現實的、有價值的和富有挑戰性的。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動手實踐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增強對其他領域知識的了解。
  如「黃河掠影」、「高速山東」、「奇異的克隆牛」展現了保護江河、祖國建設和科技發展的新成果。「蛋的世界」則以介紹形形色色的蛋為線索,向學生展現了動物世界的相關知識。這樣的素材,有利於引導學生在探究數學知識的同時,增長多方面的知識。
  本冊教材在優化單元知識結構方面做了新的嘗試。例如把過去分開編排的相遇問題和乘法分配律的內容安排在一起,這樣有利於強化二者之間的聯繫,加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感受乘法分配律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又如,教材把「用字母表示數」安排在加法運算律、乘法運算律之前,在學習運算律時能運用字母簡潔表示運算律,有效地降低學生記憶運算律的負擔,體會用字母表達運算律的優越性,激發他們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積極性。
  本冊教材不受嚴格知識體系的束縛,努力把解決問題與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如,學習了加法運算律之後,教材迅速提出一個拓展性的問題:「加法有運算律,減法有沒有運算規律呢?」調動學生利用已有結論展開類推,有利於知識、能力的升華。又如,教材不斷地體現「猜測——驗證——結論——運用」的探索思路,有利於逐步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
  本冊教材的編寫思路旨在積極倡導新型的教與學的方式,大膽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或自己設計研究方案)、自主探索,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如,在探究求「較複雜的平均數」的方法時,教材充分放手讓學生採用自己的方法探討問題,求和時可能有的會用連加的方法,有的先分析數據,再採用乘加的方法。這樣設計,對學生經歷、體會探究問題的歷程是很有益的。
  (一)數與代數
  1、結合具體情境,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和計算公式。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值;理解並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以及減法的一些運算性質,並能用字母表示;能夠運用所學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了解加減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並會在實際計算中應用。
  3、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類比等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會比較小數的大小,理解小數的性質,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藉助計算器,搜索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進行十進制復明數與小數之間的改寫。會用「四捨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會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4、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數加減運算的意義,掌握小數加減運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理解整數運算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能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小數簡便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經歷從具體實例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過程,認識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的大小關係。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兩邊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
  2、會用量角器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板畫30,45,60,90度的角。能夠按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在探索三角形分類的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體驗方法的多樣性。
  3、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三)統計與機率
  1、結合具體實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會求平均數;會根據具體情況運用平均數解決與分析實際問題。
  2、學會同時對兩種數量分段統計數據,能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能運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用數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會比較小數的大小,理解小數的性質,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小數加減運算的意義,掌握小數加減運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1、數學概念的理解和空間觀念的培養。
  2、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關鍵
  1、通過「精講巧練」,使學生提高計算題的正確率,靈活運用簡便方法。
  2、通過分析並改變條件和問題,加深學生對數量關係的理解,以培養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四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計劃範文 篇2


  一、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三班共37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但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上課精力不能集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及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
  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因數與倍數,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對稱、平移與旋轉,分數加減法,統計,可能性。
  教材的編寫特點:
  1、素材的選取具有現實性、科學性和時代性。
  2、堅持:「情境串」帶動「問題串」。
  3、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出發,優化知識結構。
  4、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5、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拓寬學生的視野。
  三、教學目的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景中的數量關係,回佣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能夠運用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實例,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徵;能找出100以內地、3、的倍數;理解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的含義;會分解質因數。
  3、結合現實生活,理解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藉助溫度計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4、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認識真分數、假分數,並能夠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結合具體實例,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及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會找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結合現實素材理解約分的意義,會約分;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及加減混合運算;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6、初步了解簡單的統籌法和優選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概念教學要聯繫實際,加強探索性,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重視方程教學,初步建立代數觀念。
  3、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4、重視口算、估算的平日練習。
  5、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年級數學下學期工作計劃範文 篇3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4)班、(5)班,從上一學期來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脫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四則運算,觀察物體(二),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圖形的運動(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總複習。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使學生: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圖形的運動,會畫出對稱和平移後的物體,掌握利用平移求不規則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周備課。
  2、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側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抓重點、難點、各個環節的突破。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繫,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6、精心設計作業,有層次,講究目的性、科學性。
  7、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耐心輔導,因材施教。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