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獲獎作文欣賞

2023年09月17日

- txt下載

自設立之初,國際婦女節為已開發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開啟了一個新天地,在婦女節當天,我們不妨向「了不起的她」學習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獲獎作文欣賞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一
63歲的張桂梅堅守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12年前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迄今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張桂梅的人生如同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以默默奉獻、傾力傾情的光芒影響了無數大山深處的孩子,給貧寒學子帶來自立自強改變命運的光明大道。40餘年紮根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一線的堅守,是她對教育事業最虔誠的熱愛、最真摯的情感、最無私的奉獻,她把對教育事業的情懷融進了祖國西南邊陲的一個小山區,讓初心和使命在教育扶貧主戰場熠熠生輝、光彩奪目,她用矢志不渝的無私堅守、奮發有為的擔當,生動訴說著時代精神的豐富內涵。
一個普通的人能給世界留下點什麼?張桂梅留下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用青春和熱血洋溢的美麗。偶聞雲嶺張桂梅,起初內心並無太大波瀾,但在看完她的故事之後,被她動人的精神所折服、堅守的擔當所欽佩,被她無私的奉獻所感動。從普通教師變為一名校長,再成為一位身兼數職的「校工」,她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和精力,全部投入到雲南華坪縣的教育事業,換取華坪大山深處女孩們的光明未來,留給福利院孩子們溫暖的回憶,即使生命的燈火日漸微弱,她仍舊沒有停下奉獻的腳步。「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飽含她的對教育事業的深情熱愛;「一張一弛、一舉一動」,富有她的對貧寒學子的的關愛鼓勵。
靠初心喚起力量,如「桂」,默默奉獻。張桂梅來華坪的初衷,只是源於一個平凡人最樸素的奉獻意識——支持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為了在貧困山區創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像「求乞」一樣滿大街「化緣」,瘋狂的舉動、不懈的努力、執著的追求,終於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華坪女子高中落成,並迎來第一批100名不用交學費的女生。張桂梅將小愛匯聚成大愛,用一顆愛心凝聚成百上千顆愛心,如桂樹一樣質樸,鬱鬱蔥蔥,不事張揚。如桂花一樣清香,悄然綻放,十里飄香,讓人心曠神怡,清新舒暢。桂花儘管花小蕊小,卻為這人間風光帶來了無限生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張桂梅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潛移默化中影響和帶領一代又一代追夢人用無限的執著與忠誠,書寫逐夢時代的奮鬥篇章。
靠堅守感動靈魂,如「梅」,不屈不撓。「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凌寒獨自開的梅花,不懼風雪、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盼,但幸運卻沒有垂憐少時的她,喪失雙親、痛失丈夫,張桂梅是不幸的。沒有兒女,她卻有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身患癌症,她卻在重病面前勇敢地挺直身軀。面對生活中的打擊和挫折,張桂梅沒有被嚇倒、打倒,反而越挫越勇、堅韌向前、迎難而上,用自己的無私和堅守、擔當與奉獻詮釋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和偉大,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從青絲到白髮,她將教書育人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用行動和實踐鑄就了共產黨人的思想堡壘、精神高地,光芒萬丈的人格魅力讓人肅然起敬,衷心欽佩。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二
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連日來,「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跡經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
63歲的張桂梅現任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為了改變貧困地區女孩失學輟學狀況,她推動創建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建校12年來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央宣傳部近日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
在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張桂梅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和一個個感人故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日,華坪縣委召開專題會議,號召全縣黨員幹部進一步深入學習張桂梅精神。
「張桂梅同志是我們華坪的驕傲,也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麗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坪縣委書記余麗軍說,張桂梅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在全縣引起強烈共鳴,成為推動華坪發展的強大動力。
如今,張桂梅培養的一屆屆學生不僅遍布全國各地,在華坪縣的各行各業,她的許多學生也已成長為骨幹。不少學生在她的影響下,主動紮根到條件艱苦的偏遠山區。
「讀書時,因為家庭困難,張老師經常偷偷塞生活費給我。在我心中,張老師就像媽媽一樣。」華坪女高畢業生山啟燕說,「現在我已大學畢業,成為一名鄉村幼兒教師。我會謹記張老師的諄諄教誨,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
在新聞上看到張桂梅那雙纏滿了止痛膠布的手,雲南省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陳明睿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張老師默默耕耘、堅韌純粹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陳明睿說,「張老師用自己的堅定信念成就了1800多位山區女孩的未來,而我也會用自己的堅持和信念去幫助我的每一位病人。」
「張桂梅老師用一生堅守了立德樹人的初心,踐行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紅河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申宣說,「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的精神,不僅要視學生為親人,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還要為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
「張桂梅精神實際上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體現,也是黨性和人性光輝的體現,還是時代精神的體現。」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說,麗江市將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踐行好張桂梅精神,以她為榜樣,推動麗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三
「孩子,別哭,有什麼困難跟我說。」
11月30日中午,記者剛剛踏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門,便看到一名女學生依偎在校長張桂梅懷裡哭泣。
這位女孩是華坪女高畢業生呂娜的妹妹,目前在當地一所初中讀書。張桂梅在家訪時認識了她,並一直支持幫助她上學讀書。但女孩因為思念去世的父親,好幾天沒有上學。
「想爸爸了就到墳上跟他說說話,要好好讀書,不能讓爸爸失望。」
張桂梅話音還未落,便從兜里掏出一個信封,塞到女孩母親手裡。信封里裝著的,是教育部給她看病的1萬元慰問金。
原來,張桂梅知道女孩母親一個人供兩個孩子讀書,經濟十分困難,家裡的杧果林因為缺水收成也不好,便拿錢給她去修個水窖。通過張桂梅做思想工作,這名學生當天就回到了課堂。
像關心呵護這位女孩一樣,張桂梅帶領華坪女高守護著每一位學生的未來,建校12年來已累計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學,點亮她們的人生夢想。63歲的張桂梅,被學生親切地稱作「張媽媽」。
「太天真」的夢想
華坪女高在華坪縣城邊的一個小山包上,學校的大門並不闊氣,教學樓的牆面也已有些斑駁。
這所其貌不揚的學校,曾是張桂梅遙不可及的夢想。
張桂梅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大理一所中學教書。1996年,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39歲的張桂梅便主動申請從熱鬧的大理調到偏遠的麗江市華坪縣工作。
到華坪縣教書後,張桂梅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女孩讀著讀著就不見了。」她說,一打聽才知道,有的學生去打工了,有的小小年紀就嫁人了。
2001年,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成立,捐款的慈善機構指定要張桂梅當院長。她擔任院長後逐一了解福利院孩子們的身世發現,不少女孩並非孤兒,而是被父母遺棄的。
一次家訪途中的偶遇,更是讓她痛心不已。
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呆坐在路邊,滿眼惆悵地望著遠方。張桂梅上前詢問,女孩哇的一聲就哭了。「我要讀書,我不想嫁人。」女孩一直哭喊著。原來,女孩父母為了3萬元彩禮,要她輟學嫁人。
張桂梅氣沖沖地來到女孩家,對她的母親說:「孩子我帶走,上學的費用我來出。」可女孩的母親以死相逼,張桂梅實在拗不過,只能放棄。
「後來我再也沒找到她,這是我一輩子的遺憾。」張桂梅說。自此之後,一個夢想漸漸在她心中萌生:辦一所免費高中,讓大山裡的女孩們都能讀書。
但這個夢想很快遭到身邊人的反對。「我是給她潑冷水最多的人。」華坪縣教育局原局長楊文華回憶說,「雖然她讓我很感動,但我知道辦一所學校有多難。」
2004年,張桂梅和楊文華一起出差。一路上,她反覆講述自己的夢想,想說服這位局長幫忙。
「你知道建一間實驗室要多少錢嗎?」楊文華問。
「要兩三萬元吧。」張桂梅回答得有些露怯。
「她太天真了。」楊文華說,張桂梅當時因為帶病堅持教書、教學成績突出,還在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收養了多名孤兒,先後獲得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等諸多榮譽,但她只是一名一線老師,沒有管理經驗,對建一所學校毫無概念。
楊文華不知道,張桂梅當時已連續幾年假期到昆明街頭募捐。她把自己獲得的榮譽證書複印了一大兜,在街頭逢人便拿出來請求捐款。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放下尊嚴募捐,換回的卻是不理解和白眼,還有人說她是騙子。
幾年下來,張桂梅幾乎要放棄了。直到2007年,她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她的夢想才出現轉機。
張桂梅平時很少買衣服,每件衣服都穿了好多年,直到磨得發白破洞才捨得丟。臨去北京前,縣裡特意資助她7000元,讓她買一身像樣的正裝,可她轉手就用這筆錢給學生買了台電腦,自己穿著一身舊衣服參會。
一天早晨,她正急匆匆往會場走。忽然,一位女記者把她拉住,悄悄對她說:「摸摸你的褲子。」張桂梅一摸,穿了多年的牛仔褲上有兩個破洞。
「當時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張桂梅說。那天會後,她和這位記者相約聊了一整晚,把所有辦校的苦楚都倒給了她。
不久後,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張桂梅代表》的報道發表出來,張桂梅辦學校的夢想馬上受到關注。
2008年9月,在各級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下,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開學,首屆共招收100名女生。
開學那天,張桂梅站在唯一的教學樓前,淚流滿面。
一所沒有「門檻」的學校
對於大山裡的女孩們來說,華坪女高沒有「門檻」。
從建校第一天起,張桂梅便定下規矩:學費、住宿費等全免,只收少量伙食費。特別是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即便基礎很差,中考分數沒過線,也全部招進來。首屆學生幾乎全都是「線下」生。
學校生源差,教學條件更是十分簡陋。校園沒有圍牆,沒有食堂,甚至沒有廁所,只有一棟教學樓和一根旗杆,院子裡滿是雜草。學生在一間教室上課,在另一間教室睡覺,吃飯、上廁所都只能去隔壁學校。
「她心裡著急,如果等學校全部建好,晚一年招生,就又有一批女孩被耽誤了。」楊文華說。
學生入學了,張桂梅卻犯了愁。「有的學生考試只能考幾分,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張桂梅心想,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學校辦出名堂。
在華坪女高,學生雷打不動每天5點30分起床晨讀,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才上床睡覺,連吃飯時間都被限定在15分鐘。
張桂梅有一個小喇叭幾乎從不離手。「傻丫頭,快點!」在校園裡,有學生稍一磨蹭,就會聽到她的吼聲從小喇叭里傳出來。
十幾年來,她不僅每天陪學生自習到深夜,還一直住在學生宿舍。「我一刻也不能離開學校,老師、學生我都得盯著。」她說。
2011年夏天,華坪女高首屆畢業生一炮打響,高考百分之百上線,還有幾名學生考上了一本。「和學生入學成績相比,華坪女高創造了一個奇蹟。」楊文華說。
2016年,華坪女高完成建設工作,各項設施逐步完善,學校有了食堂、宿舍,還有了標準的塑膠運動場。截至目前,學校3個年級共有9個班,在校生達464人。張桂梅常年堅持家訪,累計行程11萬多公里,覆蓋華坪和周邊縣的1500多名學生。至今,華坪女高已送走10屆畢業生,1804名學生從這裡考入大學,學校不僅一本上線率高達40%多,高考成績綜合排名還連續多年位居麗江全市第一。
學校語文老師韋堂雲說,學生成績突飛猛進,但張桂梅的身體狀況卻一落千丈。她的身上貼滿了止痛的膏藥,平時連爬樓梯都十分艱難。
今年2月,受疫情影響,學生只能在家上網課。心急火燎的張桂梅直接在教室外搭了一張行軍床,每天躺在床上,盯著老師學生上網課。
「我上網課的時候,經常聽到她在床上疼得忍不住發出聲音,但她從來不說。」韋堂雲說。
王秀麗是張桂梅相識多年的閨蜜,也是她為數不多的傾訴對象。
「她全身都是病,骨瘤、血管瘤、肺氣腫……以前她經常讓別人猜我倆誰更重,可現在她已經從130多斤掉到了只有七八十斤。」王秀麗說。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張老師,我們要去西藏當兵了。」
今年9月,張桂梅接到兩名學生的電話。原來,在大連讀書的冉夢茹和在桂林讀書的劉敏相約好了,要去西藏當兵。
「海拔那麼高,你們怎麼受得了?」張桂梅問。
「不是您鼓勵我們去艱苦的地方嗎?」學生笑嘻嘻地回答,「放心吧,我們不會當逃兵,不給您丟臉。」
幾個月過去了,兩名學生已經正式入伍參加集訓,張桂梅還時常念叨著她們。「我一直教育姑娘們要報效祖國,可真去這麼艱苦的地方,我又心疼得不得了。」她說。
「張老師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會了學生堅韌、感恩、奉獻。」楊文華說,華坪女高的學生出去後都像張桂梅一樣,能吃苦、肯奉獻,很多學生畢業後都去了艱苦地區。
周雲麗是華坪女高的第一屆學生,大學畢業後,她又回到了母校,成為一名數學老師。
「沒有女高,就沒有現在的我。」周雲麗說,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家裡靠殘疾的父親和年邁的奶奶種地賣糧,供她和姐姐讀書。「當我聽說有位好心的老師建了一所免費高中時,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華坪女高每周有一堂全校的思政課,學生們坐在院子裡,由張桂梅統一組織理論學習。「張老師會給我們講革命先烈的事跡,帶著我們讀黨章,還會講她創辦女高的艱辛經歷。」周雲麗說。
2015年7月,周雲麗大學畢業。當時,她已經考上了相鄰縣一所中學的教師崗位。但聽說華坪女高缺老師,她毫不猶豫就放棄了正式編制,回到母校擔任代課老師,直到一年後才考試轉正。
「這都是張老師教育我們的,自己強大了,也要記得去幫助別人。」周雲麗笑著說。
每年的畢業季,是張桂梅最高興的時候,經常有學生打電話、發簡訊給她報喜。「她經常向我炫耀,哪個學生去搞研究了,哪個學生去新疆支教了,然後露出老母親般的欣慰笑容。」王秀麗說。
平日裡,張桂梅喜歡看學生在課間操時排成方陣唱紅歌、跳紅舞。嘴裡還經常念叨:「姑娘們長得多好啊,一個個吃得白白胖胖的。哼,等她們考上大學就得減肥了。」
每天上午課間,歌劇《江姐》的經典選段《紅梅贊》都會在校園裡準時響起,這是她最愛的歌曲。學生們齊聲高唱,她偶爾也會哼上幾句。
紅岩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向陽開……
這是她的信仰,也是她的一生。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四
「我從心底敬佩您這樣的人……您為這些女孩子們在荊棘重重的道路上開出了一片天,督促她們走向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您選擇將自己的愛給了山區的女孩們,讓她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美麗的風景。」12月5日,南航乘務員朱靜怡給飛機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寫了封信。
這位乘客正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
為大山裡的女孩點亮夢想,張桂梅老師感動了無數素昧平生的人。究竟是什麼,賦予一位山區人民教師如此厚重的力量?
「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
陳法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華坪女子高中入學時那張貼在床邊、寫著自己名字的小紙條。她是女高的第二屆畢業生,如今是麗江市永勝縣一名民警。
2009年,陳法羽初中畢業,中考沒達到高中錄取線。父親對她說:「自費讀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過幾年找個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陳法羽16歲,心有不甘。此時有人告訴她,華坪建了所免費女子高中,專門招收貧困山區初中畢業的女孩,想讀高中可以去試試。這對陳法羽來說,無疑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開學報到,宿舍的床已經鋪好了。被褥嶄新整齊,床位上貼著名字。陳法羽輕撫寫著自己名字的字條,忍不住哭了:「這張小床讓我感到安全和溫暖,這張紙條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幾乎每個從華坪女高畢業的學生,都有和陳法羽相似的感動,她們對張桂梅的敬重無以言表——有什麼比改變命運更重要?
張老師對學生的愛真摯熱烈,又一以貫之。拖著病體,她堅持為畢業班的孩子上課;節衣縮食,她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學生……有人曾說,張老師快枯竭了,人的愛是有限的。張桂梅聽後說:「不會的,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
「堅持,再堅持一下唄」
進入女高的陳法羽很快發現:關愛的同時,是嚴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課間出操1分鐘站好隊。張老師每天拿著小喇叭,不厭其煩地喊學生起床、跑步、吃飯、睡覺,「你們遲到一秒鐘我也不幹!」
張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貧困較勁:「挽救一個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對學校老師、學生要求嚴格:「堅持,再堅持一下唄!」這是張桂梅勸慰大家最多的話。
陳法羽說:「我們來女高讀書是來改變命運的,不拼拿什麼和別人比?張老師也在拼啊!」
校辦主任張曉峰告訴記者,張桂梅老師是在拿命辦學,師生們服氣。
張桂梅的言傳身教也感染著女高老師們。韋堂芸老師受傷左腳骨折,想到還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著雙拐給學生上課;楊曉春老師悄悄給學生墊付醫藥費、生活費,卻從不往外說——這樣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還有很多。
張桂梅宿舍里有4張床鋪,1張自己睡,3張留給「不聽話」的和生病的學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張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張老師怎麼關心她、開導她,她都不怎麼說話。張老師疾病纏身,每天早晨5點起床,忙裡忙外一天,晚上還和她聊天。3個月後,這名學生抱著張老師痛哭,說一定好好讀書。
「女高的許多學生家庭貧困、變故多,她們的心要好好去焐。」張桂梅說。
「走出這裡,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10多年來,張桂梅老師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路,走進1000多名學生的家。
有些地方,包車司機都不願意去,張桂梅雖然因小腦萎縮導致行動失衡,卻跋山涉水堅持家訪。她握住學生家長黝黑皸裂的手,脫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在她看來,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連接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群眾的橋樑。
「女高能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的後盾。」各級黨委政府對女高關愛有加,當地為女高解決了50個教師編制,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全額撥款。
在女高教學樓走廊的牆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記錄。「學生們每天經過這條『愛心長廊』,會記住得到的幫助。」張桂梅說。
有人聯繫張桂梅,表示要給女高捐款,但條件是提供學生家庭地址和貧困情況的照片。對於公開學生信息的行為,張桂梅並不同意。她說,對學生的信息要嚴格保密,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又保護她們的隱私。張桂梅也經常對畢業生說,「走出這裡,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如今女高畢業生遍布全國,她們把艱苦樸素、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感恩回報的精神帶出了大山,又帶回到山裡。
周雲麗是女高第一屆畢業生,2015年大學畢業後考取寧蒗縣一中數學教師崗位。正當她準備上崗時,聽說母校數學老師緊缺,她毫不猶豫放棄「正式編制」,回到女高任代課教師。陳法羽將第一個月的工資全部寄給學校,之後每月拿出500元錢資助在校貧困學妹,「女高改變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們也要把張老師的精神傳下去。」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五
她是一個身患23種疾病的普通教師,卻改變了1804個貧困山區女孩的命運,她是一根燃燒的蠟燭,為近1800個家庭點燃了希望,為貧困地區教育扶貧摸索出一條新路。
她叫張桂梅,雲南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中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今年被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和雲嶺楷模。10月17日,她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今年10月,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女童和婦女教育獎儀式,張桂梅用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的故事,獲得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和讚賞。
張桂梅成為教師榜樣,也是一個謎。是什麼力量支撐著病魔纏身的張桂梅堅持了20年?她究竟有什麼魔力改變了那麼多孩子及其家庭的命運?
一個普通老師為何呼籲創辦免費女子高中
2008年,在重病纏身的張桂梅奔走呼籲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全國第一個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中成立。
為什麼要辦免費女子高中?面對人們的詢問,張桂梅也反覆叩問自己的初心。讓她至今還陣陣心痛的,是22年前初中課堂上,沒來上學的女孩留下的空位。
1998年,張桂梅是華坪縣民族中學初二班主任,一次上語文課時,張桂梅發現有個座位是空的。「坐這個座位的李莉哪兒去了呢?」張桂梅問。有學生說,因為家裡窮,李莉去爬樹摘攀枝花準備去賣,不慎從樹上掉下來摔死了。張桂梅聽到後心痛不已。回憶起這件事,她告訴記者:「李莉那黑黑圓圓的臉蛋,我現在都忘不了。」
同樣在民族中學的一次課堂,張桂梅發現初三班團支部書記林秀的座位空了,她因為家庭貧困輟學了。張桂梅走了四五個小時的山路,去林秀家找她回學校,去了兩次,腳走腫了,終於說服了林秀和她父母,讓林秀回校繼續上學。當年林秀沒考上高中,張桂梅就鼓勵她復讀,讓她在兒童之家生活學習。第二年林秀終於考上了縣一中,後來考上了大學。
林秀和李莉的事讓張桂梅震動很大,她常想:「我一個一個地去找輟學的孩子,我能找回來幾個?尤其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孩因難以承受高中經濟負擔而放棄上高中的機會,能不能有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讓貧困山區的女孩們讀高中、考大學,阻斷山區農村的代際貧困?」這就是張桂梅當年呼籲創辦免費女子高中的初衷,也是她建校12年來苦苦堅守的信念。
一根蠟燭如何照亮1804個貧困女孩的路
12年來,在華坪女高畢業的1804位貧困女孩心中,張桂梅就是一支照亮她們前路的蠟燭。
10月17日一早,記者來到華坪中心鎮拉畢村村口,穿過一片菜地,跨過一條水溝,順著牆邊的小路,走進女高畢業生李小月的家。3年前李小月中考時,癱瘓多年的父親說:「只要能讀女子高中,就能上大學,我就放心了!」李小月如願上女高時,父親已經去世。「家裡沒有能力供小月讀高中,是女高免收學費、書費、住宿費,張桂梅老師每月還給小月700元生活費,小月才能讀完高中。」李小月今年考上了普洱學院,母親李良翠送她到普洱校門口。瘦削的李良翠連連感嘆:「小月今年考上大學,我正為上大學的學費發愁,張老師又送來了1萬元,湊夠了大學學費和生活費。張老師很偉大!沒有她和女高的幫助,孩子讀不了高中,也上不了大學。」
在華坪縣醫院檢驗科,有一位做事風風火火的女檢驗師,她叫高世婷,華坪女子高中第一屆畢業生。在檢驗科值班室里,高世婷對記者連聲說:「沒有張桂梅老師就沒有我的今天,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喊她阿媽。」
2008年,家在華坪縣興泉鎮興泉村的高世婷初三快畢業時,父母先後去世,家裡只有弟弟和年邁的爺爺。她的中考分數超過了縣一中分數線,可沒錢交學費。絕望時刻,華坪女高開始招生,張桂梅接納了她,不僅免學費書費,每月還補助她300元生活費,還把她弟弟接到兒童之家生活。因為心裡還充滿對父母去世的悲痛,第一次見到張桂梅時,她禁不住全身發抖,張桂梅坐在她身旁,拍拍她的腿親切地說:「別害怕,好好學習!」此後張桂梅多次找她談心,讓她逐漸走出了悲痛的陰影,當了班長,3年後考上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她在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由張桂梅負責。大學畢業後高世婷回華坪縣醫院工作,有了幸福的小家,還能贍養爺爺。80多歲的爺爺常在村裡自豪地對別人說:「我孫女在縣醫院上班呢。」
雲南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研究生李欣坪萬分感慨地說:「2011年中考結束,我很擔心自己像同齡女孩一樣,去打工或是嫁人生子。慶幸的是華坪女高發來一份錄取通知書,改變了我的一切。正是張桂梅老師和女高其他老師的言傳身教,讓我成為一個佩戴鮮紅黨徽的研究生。」
12年來,麗江市貧困山區許多初中畢業的女孩,都走進了華坪女高的學堂,歷屆高中畢業生升學率100%,使1804名貧困山區女孩圓了大學夢。其中今年高考創最好成績,159個考生中70人上了一本。「多數畢業生成為教師、醫生、公務員和企管人員,還有邊防民警和海關人員。今年有2個畢業於華坪女高的大學生自願參軍到西藏,現在全國各省市區都有我們女高的學生了。」張桂梅很開心。
「張桂梅帶動的不僅是華坪女高,還帶動了全縣所有學校。2008年女高成立以前,全縣中考升學率不到50%,2020年就達到了90%以上,近8年來全縣高考升學率在麗江市保持第一名。」華坪縣教育局黨工委書記胥國華說。
一個女校長為何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
「每年寒假,春節前我去家訪華坪本地學生,大年三十我和福利院的孩子們吃飯,初一開始我就去華坪縣以外的縣區家訪,每屆高三學生我都要儘量去家訪。」張桂梅說。
「張桂梅5次來李小月家家訪,每次走菜地和水溝之間的小路我們都要攙扶她,她渾身病痛,走路越來越困難了。」華坪女高辦公室主任張曉峰告訴記者。今年2月初,因為疫情,學校開始上網課,但讀高三的李小月沒有手機無法上課,張桂梅花1600元買了智慧型手機送到李小月家裡。「張老師身體不好,還多次來我家裡關心娃娃,給我們買被子衣服,給過年錢,我對孩子們說要好好讀書,懂得感恩。」李良翠說。
張桂梅的家訪已持續12年,覆蓋麗江各地山區約1552名學生的家庭,行程11萬公里。頭幾年,她常走山路家訪,曾因過度勞累昏睡在路旁;她常自己租車,騎過馬和摩托,肋骨被顛斷了兩次。後來縣裡就派車幫助她家訪。
一次,張桂梅來到深山村寨一位成績下降的傈僳族學生的家中家訪,這個女孩是全村第一個高中生,入學那天全村人送行。學生的爺爺對張桂梅說:「如果孫女能上大學,自己就是死了也安心。」張桂梅回答:「我一定讓您的孫女成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如今這個女孩已大學畢業,在她的影響下,這個村裡已經陸續走出了好幾位大學生。
張桂梅12年來寒暑假的家訪,讓她對每個學生家庭的甘苦都瞭然於胸。「我是班主任,可對每個學生的情況我還沒有張桂梅老師了解,因為每個學生她都去家訪,學生和家裡有什麼情況她會告訴我。」女高高三化學老師和德強告訴記者。
「張桂梅不僅影響了一所學校,還影響了麗江廣大山區農村。以前農村女孩早婚早育的很多,現在很少了,農村家長送孩子讀高中的意識普遍增強,我們開家長培訓會,有5800多名家長通過網絡直播參加培訓,多數是農村家長。」華坪縣婦聯主席劉安萍說。
一個弱女子如何堅守女中和孤兒院20年
許多慕名來華坪女中學習的人問:女中的學生文化基礎很差,教師普遍年輕,為什麼能成功?
張桂梅回答很簡單:「靠堅持!靠信仰!我們長期開展紅色信仰教育,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家都擰成一股繩。」每天9點40分的課間操,全體學生跳舞蹈《南泥灣》,唱紅歌《紅梅贊》,下午下課時學生在教室唱紅歌,每個周末組織學生看一場愛國主義教育電影……
「我們能吃苦,靠苦出來的!」張桂梅說。華坪女高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學生們清晨五點半起床,晚上12點20分休息,每周只有周日休息3個小時,把學生的學習時間用到極致,學校的空間也用到極致,走廊牆上除紅色教育宣傳畫外,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公式、定律。老師們周末固定上課,畢業班老師每晚守到學生休息,而老師們沒有加班工資。
女高的紅色教育真能激勵人嗎?嚴格的管理學生受得了嗎?老師長期加班沒有怨言嗎?有人將信將疑。
「唱紅歌當然能激勵我們,剛入學時有些不適應,後來就感覺到很能振奮精神,和英雄模範相比,這些苦不算什麼。」李欣坪回憶華坪女高的艱苦生活時說。每晚11時半下自習後,畢業班學生回宿舍樓後都必須在走廊上做作業。10月16日深夜零點,高一、高二的許多學生也自發地在宿舍走廊上做作業。正在做作業的高一新生王芳告訴記者:「學姐都還在努力,我要向她們學習。」
「紅色教育為什麼有效果?因為張桂梅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吃的苦最多,捐款最多,付出的心血最多。與她相比,我們義務加點班不算什麼。所以她說的話有號召力,大家都願意聽。」在華坪女高堅守12年的教師張紅瓊說。
張桂梅長期身患心臟病、肺氣腫等23種嚴重疾病,多次送往醫院搶救,如今她的手腳上貼滿了止痛藥膏,時常咳出血絲,在校園裡走路都很艱難,只能乘電動車。12年來,為了確保每個學生的安全,她每天對校園每個角落巡查5遍。10月16日深夜,記者跟隨張桂梅巡查,她握著手電筒照明,顫巍巍地扶著欄杆上下樓梯,查看每個房間時,她都要拔掉插座上的所有插頭;同學們快下晚自習時,她把樓梯間的每一個路燈打開,「孩子們下樓跑得快,忘了開燈不安全。」她說。
張桂梅對學生看似嚴厲,但她身上始終散發著一種溫馨的母愛。下午五點半,張桂梅到學生食堂等候剛下課的學生,她用手機和小廣播播放紅色歌曲,然後走到打飯窗口看學生打飯,招呼同學們排好隊。「我在看食堂打菜是不是打少了。」張桂梅笑著說。學生吃完飯回宿舍,她又冒雨到宿舍門口催促學生:「還有5分鐘上課,大家抓緊時間洗腳。」看著學生們匆匆走出宿舍跑向教室,她才滿意地把宿舍大門鎖好。23時30分,她又來到學生宿舍門口迎接下課的學生,查看畢業班學生在宿舍走廊自習情況。深夜1點,她才進宿舍休息。
20多年來,張桂梅把自己得到的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累計150多萬元,都用來幫助女高貧困學生和兒童之家的孩子們,用來彌補女高辦學經費的不足。她退休後繼續當校長,只有4000多元工資,可她每月醫藥費就需要上萬元。全國總工會每年給她5萬元治病,可她把這5萬元都用於家訪。她開心地告訴記者:「我評了教書育人楷模,有10萬元獎金,我準備全部作為老師們節假日的加班補貼,不能讓老師們總是盡義務啊。」
辦學經費困難是張桂梅的一大心結。女高每個學生三年學習成本費用大約5.8萬元,政府承擔了很多,還需學校部分自籌。可學校不收費,只能靠社會捐助和政府臨時補助。今年7月,市縣政府支持成立張桂梅助學會以來,社會各界捐款有900多萬元,學校經濟壓力才得以緩解。
張桂梅還為一個心結焦慮,學校缺乏經驗豐富的老師。10月16日上午,她主持了一場面向全國招聘教師的面試,讓她很失望,只有兩人符合條件參加面試,一人面試合格。「我們還要繼續招老師,我們一定要實現考上清華、北大的夢想!」張桂梅堅定地說。她盼望社會各界在師資力量上給予華坪女高更多的幫助。
63歲的張桂梅中年喪夫,沒有子女,沒有財產,但她並不孤獨。從2001年起,張桂梅一直是華坪縣兒童之家院長,先後有172個孤兒在兒童之家成長。在她心中,女高和兒童之家都是她的家,孤兒們和2268個女高學生,都是她的孩子。每天下午6時半,張桂梅都乘電動車來兒童之家看望孩子們,一到門口,孤兒們都跑出來喊:「老媽!老媽!」大家親熱地攙扶她下車,牽著她的雙手,一家人說說笑笑地走進家門,她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