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未成年人上網率高漲,科學干預應跟上

2023年09月17日

- txt下載

3月26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69億,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7%。
從公開的數據看,目前未成年人群體中,從小學生到高中生,上網比例均在89%以上,而城鎮和農村未成年網民的比例差異也在不斷縮小,這一方面反映了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未成年網民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一大使用群體。同時,統計中還發現,76.34%的未成年網民日均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但日均上網超過3小時的未成年網民已經占到13.2%,足見網際網路對未成年人的影響程度之深。而從上網行為角度分析,未成年人上網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利用網際網路學習、聽音樂、玩遊戲、聊天等,用戶自製短視頻作為新興娛樂類應用得到40.5%的未成年人青睞。
未成年人上網率高漲,網絡信息技術的使用範圍日益廣泛,這是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未成年人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業餘休閒方式的必然結果。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未成年人上網率的高漲,網絡暴力和網絡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也隱藏其中。據統計,約15.6%的未成年人遭遇過網絡謾罵等暴力行為和惡意騷擾、個人隱私被侵犯等現象,約30.3%的未成年人接觸到網絡黃賭毒等違法不良信息。同時,現實中屢屢上演的未成年人沉湎遊戲不能自拔,豪擲千金打賞主播,深陷社交工具上當受騙等,更讓人對未成年網民的網絡安全深感焦慮不安。
在未成年上網率高漲的數據公布之後,還有一則讓人欣慰的信息,那就是3月28日,國家網信辦指導組織「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短視頻平台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這是網絡短視頻領域首次嘗試開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對於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具有創新性意義。
面對網絡可能給未成年人帶來的不良影響,我們更應該及早警覺,科學干預,引導上網行為始終不偏離綠色健康的軌道,同時也及時建立防火牆,呵護未成年網民的健康成長。但很明顯,這不是一個家庭的事,也不是一個學校的事,而應該是綜合性的社會工程。
首先,學校應該針對未成年人上網率高漲的現實,有針對性地結合未成年人上網行為特點、上網需求、上網易「沉湎」原因等,對中小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文明上網教育。將文明上網納入學校德育內容,採取班隊會、討論會、德育課、主題活動等方式,開展「上網為什麼」「如何文明上網」「遇到網絡非法行為怎麼辦」等專題教育,從教育引導角度發力,源頭築牢文明上網和規範上網的防火牆。
其次,家庭要對孩子上網持科學理性的態度,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對孩子進行上網行為引導。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計算機等信息技術通訊工具的監督和約束,家校聯合規範孩子上網行為,從源頭上杜絕沉湎網絡、網絡上癮等現象的產生。
其三是社會職能部門應針對未成年人上網率不斷高漲、未成年網民群體不斷壯大的現實以及未成年網民會遭遇網絡不良信息負面影響的隱患,構建立體化的上網行為防火牆,網信、工信、宣傳文化、公安、工商、應急、教育等部門應建立協同配合機制。一方面大家對不良負面網絡信息要堅決打擊治理,凈化網絡環境尤其是為未成年人群體提供服務的網絡平台環境,杜絕不良非法信息沾染危害未成年人;另一方面是發揮職能部門技術規範、執法監督作用,構築專業化的網絡防火牆如「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遊戲防沉迷系統」等,為未成年網民營造充滿健康正能量的網絡環境。
同時,相關部門應認真反思現實中未成年人活動、交際場所和文化生活的缺失,加強活動場館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領、集體活動開展等,為青少年從事體質健康和文化活動提供氛圍和條件,這也能從根本上消除部分未成年網民群體沉湎網絡現象。
總之,應對未成年人上網率高漲,網絡環境凈化、非法網絡信息打擊治理、未成年網民上網行為規範等科學干預必須及時跟上。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