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初一數學教學論文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很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對各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有的學生上數學課沒多久,興趣就慢慢消失,這幾乎成了七年級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以下是「初一數學教學論文」,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後,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慾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後,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對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摺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製作,同學們積極的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係。再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難為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
  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麼關係?待他們思考回答後再進行總結。最後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製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於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
  (二)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
  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徵,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儘可能利用自製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範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慾。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於從以下幾個環節中進行:
  (一)培養閱讀習慣
  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麼來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
  (二)培養討論的習慣
  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三)培養觀察能力
  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可採取邊觀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 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於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並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穫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四)培養小結習慣
  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台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餘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於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四、開闢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慾
  七年級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闢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製作比賽、拼圖遊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特別要給學生多打氣,多鼓勵他們,要充分肯定其動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給予表揚,使其心理在表揚中受到振動,開始對學習數學感興趣。這時就要趁熱打鐵,教導他們上課要認真聽講、行為要規範,做個好學生,引導他們逐步學好數學。
  以上只是我個人在新教材教學過程中一點粗淺的看法,還望各位同仁給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種多樣的,體會也各不相同,還有待於我們共同的研究和探討,真正能勝任新教材的教學改革。
[初一數學教學論文]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