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溫降湯的功效 溫降湯治吐衄脈虛濡而遲

2023年11月05日

- txt下載

  治吐衄脈虛濡而遲,飲食停滯胃口,不能消化,此因涼而胃氣不降也,以溫補開通之藥,降其胃氣,則血止矣。
  白朮(三錢) 清半夏(三錢) 生山藥(六錢) 乾薑(三錢) 生赭石(六錢,軋細) 生杭芍(二錢) 川濃朴(錢半) 生薑(二錢)
  或問∶此湯以溫降為名,用藥宜熱不宜涼矣。乃既用乾薑之熱,復用芍藥之涼,且用乾薑而更用生薑者何也?答曰∶脾胃與肝膽,左右對待之臟腑也。肝膽屬木,中藏相火,其性恆與熱藥不宜。用芍藥者,所以防乾薑之熱力入肝也。且肝為藏血之髒,得芍藥之涼潤者以養之,則寧謐收斂,而血不妄行。更與生薑同用,且能和營衛,調經絡,引血循經,此所以用乾薑又用生薑也。
  《內經》厥論篇謂陽明厥逆衄嘔血,所謂陽明者,指胃腑而言也,所謂厥逆者,指胃腑之氣上行而言也。
  蓋胃以消化飲食,傳送下行為職,是以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設或上行則為厥逆;胃氣厥逆,可至衄血、嘔血,因血隨胃氣上行也。然胃氣厥逆因熱者固多,因寒者亦間有之。歲在壬寅,邑之北境,有學生劉××者,年十三歲,一日之間衄血四次。診其脈甚和平,詢其心中不覺涼熱。因思吐衄之證熱者居多,且以童子少陽之體,時又當夏令,遂略用清涼止血之品。衄益甚,脈象亦現微弱,知其胃氣因寒不降,轉迫血上逆而為衄也。
  投以拙擬溫降湯,一劑即愈。隔數日又有他校學生,年十四歲,吐血數日不愈,其吐之時,多由於咳嗽。診其脈,甚遲濡,右關尤甚。疑其脾胃虛寒,不能運化飲食,詢之果然。蓋吐血之證多由於胃氣不降,飲食不能運化,胃氣即不能下降。咳嗽之證,多由於痰飲入肺。飲食遲於運化,又必多生痰飲,因痰飲而生咳嗽,因咳嗽而氣之不降者更轉而上逆,此吐血之所由來也。亦投以溫降湯,一劑血止,接服數劑,飲食運化,咳嗽亦愈。
  近在瀋陽論及此事,李××謂,從前有老醫徐××者,曾用理中湯治癒歷久不愈之吐血證,是吐血誠有因寒者之明徵也。然徐××但用理中湯以暖胃補胃,而不知用赭石、半夏佐之以降胃氣,是處方猶未盡善也。特是藥局製藥,多不如法,雖清半夏中亦有礬,以治吐衄及嘔吐,必須將礬味用微溫之水淘凈。淘時,必於方中原定之分量外,多加數錢,以補其淘去礬味所減之分量及藥力。
  又∶薛立齋原有血因寒而吐者,治用理中湯加當歸之說。特其因寒致吐血之理,未嘗幫助,是以後世間有駁其說者。由斯知著醫書者宜將病之原因仔細發透,俾讀其書者易於會悟,不至生疑為善。
  不惟吐衄之證有因寒者,即便血之證亦有因寒者,特其證皆不多見耳。鄰村高某,年四十餘,小便下血久不愈,其脈微細而遲,身體虛弱,惡寒,飲食減少。知其脾胃虛寒,中氣下陷,黃坤載所謂“血之亡於便溺者,太陰不升也。”為疏方∶乾薑、於術各四錢,生山藥、熟地黃各六錢,烏附子、炙甘草各三錢。煎服一劑,血即見少。連服十餘劑,全愈。此方中不用肉桂者,恐其動血分也。
  引用:《醫學衷中參西錄》溫降湯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