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試論農村信用社應用作業成本法的策略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 要] 現階段 農村 信用社在成本管理中存在成本信息簡單、與收入配比的成本信息失真等缺陷,應在成本管理中適時引進作業成本法。應用作業成本法重在明確目標,界定術語,收集數據,分析信息和使用信息。文章同時探討了作業成本法在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 農村信用社;作業成本法;策略
  
  隨著我國 金融 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金融業的全面對外開放,金融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金融產品日益多樣化,現有的成本管理制度已難以滿足金融機構高層決策者的管理需求。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在深化改革、穩健 發展 的同時,也應該積極探索建立一種全新的產品成本核算模式,努力研究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可能性,並通過作業成本分析,有效控制和削減成本。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農村信用社的成本管理現狀,探索作業成本法在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思路與作用。
  
  一、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現狀分析
  成本是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價值的貨幣表現,也就是 企業 在提供產品和服務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源總和。在任何企業中,成本管理既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以成本為對象、以提供成本信息為主的一個管理 會計 分支。
  農村信用社作為一個金融企業,其成本與 工業 企業的成本是有區別的。按照《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和《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農村信用社的成本是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業務經營有關的各項支出的總稱,包括籌集資金、運用資金和收回資金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耗費,如利息支出、營業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呆賬準備金等,實質上是費用的概念。
  目前,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及其管理方式如下:一是利息支出,包括存款利息支出和金融機構往來利息支出。目前,農村信用社對存款利息支出的管理方式,普遍採用的是應付利息備付率管理指標。二是營業費用,包括職工工資及各項提留、宣傳廣告費、租賃費、修理費、會議費、差旅費等。農村信用社一般採用預算管理如年初下達的費用預算指標或綜合費用率、定額管理如年初核定的業務招待費或郵電費標準等方式。三是固定資產折舊費。農村信用社一方面加強固定資產的購建管理,制定年度購建計劃和原則,確定購建範圍、標準、手續和監督等內容;另一方面制定固定資產分類目錄,確定使用年限、折舊方法及其折舊率,按期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四是呆賬準備金。農村信用社按照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並根據業務發展和經營效益情況,有計劃地提取貸款損失準備、其他風險資產減值準備和一般準備。五是其他支出。
  從上述成本管理內容和方式上可以看出,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的缺陷主要有:一是產品成本信息簡單,影響產品 科學 定價。農村信用社的產品或服務主要是存款、貸款和結算業務,存款的成本客觀地表現為利息支出,而貸款和結算業務的成本信息無法從成本管理方式中獲得,營業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等成本作為期間費用並未在產品或服務中分攤。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信用社的存貸款利率市場化進程必將加快,在產品成本信息簡單的基礎上,由於無法掌握某單一產品的具體成本,無法直接 計算 某單一產品的利潤率,因而無法針對不同的產品進行差別化的產品定價,進而影響農村信用社產品開發和營銷。二是客戶成本信息空白,目標客戶界定不準確。農村信用社的客戶或客戶群集中在農村,數量多,層次不同,接受產品或服務的願望差異性大,單一客戶的成本信息由於計算工作量繁雜、難以合理分配期間費用而基本上是空白,而空白的客戶成本信息,無法判斷哪一些客戶創造了價值、哪一些客戶帶來了虧損,因而無法界定目標客戶以實現差別化服務。三是機構成本信息模糊,影響機構合理布局。農村信用社的機構遍布城鄉,尤以農村為最。機構成本信息直觀的是其利息支出和營業費用,但管理部門的期間費用並未合理分配給單一機構,機構間的資金調撥也沒有合理定價,單一機構的實際成本信息相當模糊,使管理會計的「本量利分析」無法在機構中進行,根據效益原則來合理設置機構也就成為一句空話。四是與收入配比的成本信息失真,業績評價不科學。農村信用社的收入主要來源於貸款的利息收入,與其配比的成本直觀的是利息支出、員工的工資及各項提留、固定資產的折舊費、呆賬準備金等直接費用,但管理部門的業務費用未合理分配至與收入相關的成本中,造成成本失真。農村信用社法人內部的業績考核指標一般採用的是收入和利潤,在成本信息失真的情況下,業績評價的結論往往也是失真的,不利於調動法人及其內部多數員工的積極性。
  
  二、作業成本法在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作業成本法在農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具體作用可從以下3個方面來觀察。
  1.提供真實的成本數據
  這是作業成本法形成的初衷,也是作業成本法的功能。作業成本法在計算成本時要深入到作業收集成本,並按成本發生的邏輯關係進行成本分配,這是保證成本數據真實正確的制度創新。由於這種制度的創新,解決了從產品、客戶和機構等多角度核算成本的一致性問題。如果不實施作業成本法,農村信用社不一致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不全面的成本分析,會導致不同人員對同一產品或客戶、機構的業績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而且有時各部分的總和與總體還不相等,也就是從不同角度如產品、客戶和機構得出的盈利能力結果,與機構總部匯總之後得出的結果並不一致。如能實施作業成本法,則不論從哪個角度來歸集成本,都能得到相同的總成本,因為作業成本法把成本分解到了共同的、與考評成本有關的最低作業層次,再把從不同角度如成本對象得到的作業成本進行匯總,從邏輯上科學規範了總體與構成的嚴格對應關係。
  2.優化業務流程和成本結構
  按照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基礎,並不是機構、產品或客戶耗費了資源並導致費用的發生,而是業務流程和作業耗費了不同數量的資源,並導致了成本的發生。這一方法的基本觀點是,成本是作業引起的,要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必須對業務流程或作業的設計進行優化和重組,不能像傳統成本管理制度那樣籠統地關注單位成本的高低。按照作業成本法的要求,必須對企業的作業進行持續的改善,消除「不增值作業」,改進「增值作業」,並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優化「作業鏈」和「價值鏈」,最終達到降低成本、增加企業價值和客戶價值的目的。
  3.有效支持市場定位決策
  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主要解決以下問題:應開發和推廣何種產品;產品應確定何種價格;產品應賣給哪些客戶才能獲利;要使用哪些分銷渠道向客戶銷售產品。這些決策中的任何一種都涉及到對盈利能力進行評價的問題,也就是要考評每種決策所產生的成本和收入。如果沒有真實的成本數據,是不能作出正確決策的;沒有從多角度產生成本數據的一致性,也可能導致錯誤的決策。由於作業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數據不僅真實準確,而且多個角度相互一致,因而更能有效地支持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決策。
  
  三、農村信用社應用作業成本法的策略
  作業成本法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由美國學者在研究傳統成本制度如標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成本管理制度,旨在通過對企業所有的作業活動動態地追蹤反映,計量作業和成本對象的成本,以評價作業業績和資源利用情況。作業成本法首先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先進制造企業得到應用,隨後非製造企業、金融企業、非盈利機構、公用事業單位以及其他服務性機構也開始接受這一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