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燕雲十六州一直不在漢人治下,明朝為何卻能將之收復?

2023年08月15日

- txt下載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古人云: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936年,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後晉,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相當於把長城「轉讓」給了它的防範對象,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
  959年,後周世宗柴榮親自率軍猛攻契丹所占領的幽雲十六州,很快就占領了六州之地。眼看勝利在望,但此時柴榮突然患病,後周軍隊不得已班師回開封。不久,柴榮病逝,時年39歲。周世宗是個夢想天子,如果他不早死,歷史或許會改變。
  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160多年。燕雲十六州南面就是華北平原,北宋的北部疆土,也是政治文化中心。一馬平川,最是適合游牧民族的鐵騎馳騁,幾乎無險可守,只能被動挨打。無奈之下,宋朝只能在華北開河流、挖池塘、築軍寨、修城堡。
  北宋開國之初,趙匡胤不加農田之賦,實施仁政,積極創造經濟繁榮。他的想法是給契丹一大筆錢,把燕雲十六州給贖回來;如果對方不同意,那就用這筆錢做軍費,把燕雲十六州給打回來。

  可惜,趙匡胤沒有等到這一天,他也是一夜暴斃。他的弟弟趙光義通過說不清楚的方式繼位之後,也確實發兵進行了北伐,但重挫而返。在北京西直門外的高梁河之戰中,趙光義大腿中了兩箭,連夜奔逃,棄兵將於不顧,致全軍覆沒。此後年年箭傷復發,最後內臟感染而死。
  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北宋開國兩位皇帝都是馬上天子,行伍出身,但在他們手上,收復燕雲十六州都沒有結果,後世太平天子就更加無望了。

  燕雲十六州在非漢族的統治者統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後,到了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燕雲十六州得以重新併入漢人勢力範圍。
  為什麼宋朝做不到而明朝做到了呢?
  事實上,北宋面對的遼國是一個如日中天的帝國,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和積累,遼國的國力要比北宋要強不少。因此,自然不是宋朝能夠輕易擊敗的強敵。而明軍北伐所遇到的阻力並不大。元朝主力過去在與中原的紅巾軍作戰中,就已經消耗了不少。到明軍北伐時,內部又出現派系鬥爭,相互攻伐。這才讓明軍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攻克大都,一舉收復燕雲故地。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