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常規補鈣?

2023年09月05日

- txt下載

  枕禿肋骨外翻是因為缺鈣嗎?中醫有沒有相關治療?
  2000年01年我曾兼職兩年兒童保健專干,積極防治兒科四大常見病佝僂病缺血性貧血是兒保的重要任務。在20世紀,北歐和美國佝僂病的發生率也很高,後來作為公共衛生問題常規給嬰幼兒補充維生素D使其發病率明顯下降,我國衛生部在20世紀80年代專門頒布佝僂病的防治方案,也足見該病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家長對於佝僂病的認識也還存在著很多誤區。
  一、佝僂病不等於缺鈣
  維生素D已被證明是體內鈣內穩態的最重要的生物調節因子之一,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是引起佝僂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導致鈣和鱗代謝紊亂,因為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少,包括各種天然食物與母乳,皮膚的光照合成是人類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因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窗,嬰幼兒被動的長期留在室內活動,導致內源性維生素D合成不足。這也是我國北方佝僂病高於南方,城市高於農村的原因。
  最新兒童鈣與維生素D攝入日常飲食指南指出,1歲以內的孩子每天鈣的攝入300毫克已經足夠,而牛奶500亳升含鈣就已達300毫克,而配方奶中更是加強,100亳升即含鈣達100毫克,母乳中的鈣的含量雖然較配方奶低,但也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且生物利用度更好,所以母乳喂養的孩子也不需要另外補鈣。
  除非是早產、低出生體重的孩子,一歲前母乳和配方奶基本能滿足孩子鈣的需求,正常孩子生後半個月開始每天補充400IU的維生素D,1歲以後也是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高鈣飲食的補充,並不需要額外補鈣,即便要補鈣也是要先檢查孩子的日常飲食是否存在不足、是否有佝僂病的表現再做決定。
  佝僂病主要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防治的重點是補充維生素D而不是補鈣,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補鈣也是要從飲食中補充,而不是靠吃鈣。
  二、枕禿並不等於佝僂病,更不等同缺鈣。
  簡言之:缺鈣有枕禿,但枕禿不一定就缺鈣。
  佝僂病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方顱,囟門閉合過晚,出牙遲,牙齒形狀細小無光澤,胸部肋骨外翻等。嚴重者除上述症狀外,出現雞胸、下肢畸形呈O或X型腿、脊柱彎曲等。
  佝僂病的多汗可以導致枕禿,但枕禿並不是佝僂病的主要症狀,也不是特徵性的體徵,因為小嬰兒,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全天的主要體位是仰臥,後枕部受摩擦多,又因新陳代謝旺盛尤易出汗,多汗及摩擦相對更容易導致枕部的脫髮。如果一直母乳喂養,同時給寶寶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或配方奶喂養,補充適量的鈣,只有枕禿而沒有其他佝僂病的表現,即可基本排除枕禿是缺鈣造成的。
  對於多數有枕禿的寶寶,如果沒有其他佝僂病的表現,一般是不需要擔心的。頭髮會隨著孩子長大而逐漸恢復正常,而枕禿本身對孩子的健康也不會構成什麼負面影響。但如枕禿同時伴發其他佝僂病的症狀,尤其是骨骼方面的畸形:如方顱、肋外翻、手鐲征、雞胸、O或X型腿,即使孩子母乳喂養,或者一直正規補鈣,仍應考慮有無佝僂病,因為有一些特殊疾病會嚴重影響鈣的吸收,即使補鈣吸收度也非常低,從而導致嚴重佝僂病。
  不要看到孩子有枕禿,就想當然的認為孩子缺鈣,就立即給孩子補鈣,要看醫生才能確定孩子是否真的缺鈣。
  三、肋骨外翻就要補鈣
  由於不同年齡的骨骼生長速度不同,所以佝僂病的骨骼的臨床表現與年齡密切相關,3一6個月主要表現為顱骨軟化,大於6個月主要是手鐲足鐲及以7一10肋明顯的佝僂病串珠,8一9月要注意方顱馬鞍顱,1歲左右易形成雞胸樣的胸骨畸形,站立行走後會形成〇形或X型腿。
  所以,同樣通俗地說,佝僂病有可能引起肋骨外翻,但肋骨外翻不是佝僂病的特徵性體徵,也可能是一種自然現象,嬰兒因為腹部肌肉不那麼發達,腹壁的張力低,所以肚子很容易鼓起來或者凹下去。瘦一點的孩子,因為腹壁薄更顯得凹,再加上皮下脂肪比較薄,肋骨也很容易被顯現出來,就很容易被顯得肋外翻了。既然是正常現象,自然不需要去做什麼治療,治療也不會有效果,你吃多少鈣,肋外翻也消不掉的。等孩子長大一點,腹部肌肉發達一點,或者孩子長胖一點,肚皮厚一點,肋骨上的皮下脂肪後一點,肋外翻就會消失。
  而且,即使是佝僂病的特徵改變之肋骨外翻,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譬如,是屬於活動期還是恢復期,亦或是後遺骨骼改變,再來分析是否需要治療及該如何治療,所以,發現孩子有肋骨外翻症狀,建議去看兒科醫生。譬如,很多小朋友在入園體檢的時候發現有點肋骨外翻,家長就急著給予維D與鈣劑的補充,黃醫生認為2歲以後的孩子多為骨骼的後遺症期,無臨床症狀,檢查血生化正常,X線也往往示骨幹骺端病變消失,這就像過去式與現在進行時的區別,並不需要治療。
  四、中醫沒有佝僂病的治療
  很多家長認為中醫古籍無佝僂病的病名記載,亦無關於此病的系統論述,事實上五遲五軟龜背龜胸都有論及。西醫防治此病,以補充維生素D為主,輔以補充鈣劑,此法簡單有效廣為推廣,但其法比較單一,對部分效果欠佳,特別是營養不良、身體虛弱者,療效欠佳。
  中醫治療本病,認為主骨者為腎,孕婦營養失調或孕期抱恙,可致小兒胎元失養,腎氣虛弱;小兒生後調養不當,疾病久延,亦可損傷腎氣,故治療之要,不離補腎壯骨,此外,患兒亦多見肥胖兒,但多兼面色蒼白、肌肉鬆弛、納呆便溏、自汗盜汗,此為脾虛氣弱之徵。脾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可使腎虛難以恢復,甚至加重,臟腑失養,又可致肺虛而衛外不固,外感之證頻發,或心、肝陰血不足,虛火上炎而見煩燥驚啼,甚至語言遲發,手足搐搦。故本病之治,須著眼先天後天之本,以補腎健脾為主,兼顧肺、心、肝之虛,從整體著眼,調理各臟腑功能,更能促進患兒對營養的吸收及各方面的正常發育。
  中醫對佝僂病的預防調護
  對於孕母,尤其是部分孕婦妊娠惡阻嚴重,嘔吐食少,手足發麻甚至抽筋者,可以予以五指毛桃根20克陳皮3克,加豬排適量煲湯服食。
  對於小兒,以黃芪6一10克,杜仲4一6克,陳皮2一3克加排骨適量煲湯服食,或以蒼朮3一4克加雞肝一具,煮水飲服,對防治佝僂病有一定效果。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