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聞一多《旅順,大連》原文欣賞

2023年09月11日

- txt下載

  旅順,大連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的比擬?——
  兩個強鄰將我們來回的蹴蹋,
  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你不知道兒們如何的想念你!
  母親!我們要回來,母親!
  【導讀】
  失孤的媽媽
  澳門回歸的時候,國人對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門》耳熟能詳。
  《七子之歌》作於一九二五年三月,當時聞一多在紐約。愛國救亡、家國情懷是那個時代的主題之一。放眼山河破碎、列強橫行,祖國被強占了七塊土地。母親失去了七個孩子——香港、澳門、台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
  明朝中葉,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在澳門上岸,以每年五百兩白銀的價格取得澳門居住權;一八八七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署《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人是在澳門半島南端的媽閣廟前上岸的,後來就按葡語音譯「媽閣」,將澳門稱為「媽港」。聞一多詩中所言的「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即指此。
  一八四二年八月,清政府與英國簽署了《南京條約》,其中一條是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實事求是地說,這一條並沒有引起當時清政府的重視,因為上至皇帝下至絕大部分官員,並不知道香港的具體位置與未來價值。所以,聞一多才在詩中說「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一八六〇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占九龍半島南端;一八九八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其餘部分被劃為「新界」,租期是九十九年。
  一八九五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朝野震動,歌哭動天。聞一多則用現代詩抒發了同樣的情感:「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
  沙俄一直強占著旅順和大連。聞一多詩中云:「兩個強鄰將我來回地蹴蹋,/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一八九八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一八九九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界條約》。
  清政府害怕外國人與中國人雜處引發爭端,於是主動提出建立「租界」,以讓外國人自主管理自己。但這在客觀上引起了中國人的悲嘆。
  聞一多也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作歌哀忱。
  一九三〇年十月,中國收回威海衛,並廢除租界制度;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日本在台灣的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民國政府代表遞交投降書。廣州灣、旅順和大連也相繼回歸。一九九七年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一九九九年,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從寫作質量上講,第一首《澳門》是上乘之作,結尾處「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尤其膾炙人口。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