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山西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2023年10月07日

- txt下載

一、問題的提出
2020年中央明確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 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與此同時,2020 年9 月溫家寶同志在全國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時也指出:「有的地方把新農村建設簡單等同於村莊建設,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生產和農民增收上;有的地方急於求成,提出過高過急的要求,甚至搞新的達標升級;也有的地方存在畏難觀望情緒和「等靠要」思想;還有少數地方違背農民意願調整承包地、宅基地,引起農民的不滿。」關於新農村建設,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有些學者對新農村建設持樂觀態度,徐勇(2020)認為新農村建設是國家整合的重要目標和任務。通過國家整合,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狀況,在業已分化的城鄉差別的基礎上重新構造城市與鄉村的有機聯繫和統一性;有些學者對新農村建設的提出持保留意見,胡景北(2020)指出,在開展一場運動之前不但需要了解現狀,也需要對運動結束時的狀況做出有一定把握的預期。那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又如何呢?因此,本文選取山西省為研究對象,對山西省農戶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希望從中了解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需求,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回顧
山西省新農村建設是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山西省按照「試點起步、重點突破、連片建設、整體推進」的思路,重點部署實施了「千村試點、萬村推進」工程。
(一)試點起步階段(2020 年)
2020 年山西省召開全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會議,同年成立了山西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組。2020 年7 月5 日,山西省出台《關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見》,明確了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2020 年山西省選擇了1098 個產業上有代表性、類型上有典型性、干群有積極性的村作為試點村,要求「一年起步,兩年完善,三年取得明顯示範效應」。
(二)重點突破、連片建設階段(2020年-2020 年)
從2020 起,山西省每年確定2000 個重點推進村,通過集中財力、整合資源的方式,加快建設發展。自此,山西省新農村建設進入整體推進階段。作為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山西省新農村建設樹立了示範典型,提供了寶貴經驗。在抓點的基礎上,各地注重發揮試點村、重點推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展連片建設,提升規模效應。截止2020 年底,2020年山西省確定的1098 個試點村全部完成村莊規劃、「四化四改」和「五個一工程」建設任務,95%的村子形成比較明顯的主導產業。2020 年和2020年確定的4000 個重點推進村,規劃編制、「四化四改」和「五個一工程」任務完成率都在90%以上。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0 個和15 個百分點。
(三)整體推進階段(2020 年-2011 年)
自2020 年,山西省先後投資600 億元,在農村實施了兩輪「五個全覆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蓋、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全覆蓋、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體系特別是村級衛生室全覆蓋、村通廣播電視全覆蓋、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農村街巷硬化全覆蓋、便民連鎖商店全覆蓋、文化體育場所全覆蓋、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全覆蓋、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提升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構建了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網絡。由於前三年的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都是基礎條件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的村,隨著工作的推進,越往後村子基礎條件越差,推進難度越大。
三、山西省新農村建設的實證分析
2012年8月14—29日,課題組對山西省六年來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調研形式為問卷調研與訪問調查相結合。此次調研涉及山西省晉中市、太原市、長治市、晉城市、運城市、臨汾市、呂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陽泉市等11 個地級市共33 個村,每個村莊選取15戶進行調研,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選取村裡的定點觀測戶為主要調研對象,其餘的按照等距抽樣的原則選戶,共495 戶。在山西省11 個市33 個村中,共發放村級問卷33 份,回收有效問卷33 份,有效率100%。
(一)被調查村基本情況
從村支書、主任「一肩挑」情況看,被調查的33 個村中有19個村的村支書、主任「一肩挑」,占村總數的57.6%。
從地理地貌看,被調查的33 個村中有14 個村地處平原,占村總數的42.4%;10 個村地處丘陵,占村總數的30.3%;9個村地處丘陵,占村總數的27.3%。從類型看,被調查的33 個村中有19 個村是農區型,占村總數的57.6%;有9 個村是城郊型,占村總數的27.3%;有2 個村既是城郊型也是農區型,占村總數的6.1%;有2 個村是工礦型,占村總數的6.1%;有1 個村是城中型,占村總數的3%。
村總戶數、村總人口數、就業人口數、勞動力總數、從事農業人口數統計情況見下表:
(二)新農村建設概況
從新農村建設層次看,被調查的33 個村中有6 個村為2020 年試點村,占村總數的18.2%。另外27 個村是推進村,其中8個2020年的推進村,占村總數的24.2%;5 個2020 年的推進村,占村總數的15.2%;6 個2020 年的推進村,占村總數的18.2%;4 個2020 年的推進村,占村總數的12.1%;4個2011 年的推進村,占村總數的12.1%。
從新農村建設模式看,被調查的33 個村中有19 個村為產業帶動型,占村總數的57.6%;有7 個村為城鎮輻射型,占村總數的21.2%;有2 個村為城中村改造型,占村總數的6.1%;有2 個村為村企共建型,占村總數的6.1%;有2 個村為部門幫建型,占村總數的6.1%;有1個村為老村改造,占村總數的3%。這說明在新農村建設中主要的方式還是產業帶動,調查顯示,產業發展好的村莊新農村建設搞得也好;反之,產業發展乏力的村莊新農村建設推進亦乏力,如政府出資將路燈安裝好後,有的村因為付不起電費和管護費,路燈經常不亮而成為擺設。
(三)主導產業和一村一品概況
以第一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有22 個村,占到村總數的66.7%,其中主導產業為種植業的有20 個,占到村總數的60.6%;為養殖業的有2個,占到村總數的6.1%。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有3 個,占到村總數的9.1%;其中主導產業為採煤的有1 個,占3%;為磚廠的有1 個,占3%;為加工工業的有1個,占3%。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有1個,占3%。
(四)試點村與非試點村農民收入情況
調查顯示,33 個村中農民人均純收入最小值為2550元(該村為推進村),最大值為25980 元(該村為試點村),均值為7591.12元。將33個村分為試點村和推進村比對,試點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均值達11099.83 元,推進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均值為6811.407 元。這是由於2020 年山西省選取的1098 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均是經濟條件好、有產業支撐、領導班子強、農民群眾積極性高的村莊;而2020 年至2011 年各年選定的推進村其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漸次所致。
註:山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數據源於《山西省統計年鑑-2012》,其餘數據通過調研數據計算得到。類型及年份中1屬於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屬於新農村建設推進村。
(五)生產發展概況
1.關於農業生產概況的判斷
關於農業機械化水平,分別通過機耕面積占村耕地面積百分比、機播面積占村耕地面積百分比兩個指標來衡量。從機耕面積占村耕地面積百分比看,18 個村達100%,占村總數的54.5%;5 個村為50%-100%,占村總數的15.2%;7 個村為5%-50%,占村總數的21.2%;2 個村為0%,占村總數的6%。從機播面積占村耕地面積百分比看,15 個村達100%,占村總數的45.4%;5 個村為50%-100%,占村總數的15.2%;9 個村為5%-50%,占村總數的27.3%;3個村為0%,占村總數的9%。
2.關於村生產總值的判斷
從農業生產總值占村生產總值百分比看,3 個村達100%,占村總數的9%;6 個村為50%-100%,占村總數的18.2%;20 個村為5%-50%,占村總數的60.6%;6 個村為0%,占村總數的18.2%。從工業生產總值占村生產總值百分比看,4個村達100%,占村總數的12%;3 個村為50%-100%,占村總數的9%;13 個村為5%-50%,占村總數的39.4%;13個村為0%,占村總數的39.4%。
3.關於合作社的評判
2011 年沒有成立合作社的有20 個村,占村總數的60.6%;成立1 個合作社的有6個村,占村總數的18.2%;成立2 個合作社的有2 個村,占村總數的6.1%;成立3個合作社的有2 個村,占村總數的6.1%;成立5 個合作社的有1 個村,占村總數的3%;成立6 個合作社的有1個村,占村總數的3%;成立8 個合作社的有1 個村,占村總數的3%。
4.醫療福利保障情況
(1)關於醫療衛生情況的調查
對於村級醫療衛生機構,25 個村有1 個衛生所,占村總數的75.8%;3個村有2個衛生所,占村總數的9.1%;4 個村有3 個衛生所,占村總數的12.1%;1 個村有5 個衛生所,占村總數的3%。33 個村的衛生所達標率均為100%。對於衛生人員數,12 個村有1 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36.4%;6 個村有2 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18.2%;8 個村有3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24.2%;2 個村有4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6.1%;2 個村有5 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6.1%;1 個村有6 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3%;1 個村有8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3%;1 個村有10 個衛生人員,占村總數的3%。
(2)關於低保戶福利情況的調查
對於低保戶,低保戶不足10 戶的有8 個村,占村總數的24.5%;低保戶不足55 戶但多於10 戶的有17 個村,占村總數的51%;低保戶達55-220 戶的有8 個村,占村總數的24.5%。對於低保戶福利,各村均通過信用社一折通打到低保戶個人手裡,等級各不相同。
(3)關於60 歲以上老年人社會養老保險入保情況的調查
8 個村(均為推進村)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占村總數的24.2%;24 個村的60歲老年人全部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占村總數的72.7%。
5.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社會管理概況
(1)關於基層組織建設的調查
2011 年村重大決議事項數為1 個的有4 個村,占村總數的12.1%;2 個的有3 個村,占村總數的9.1%;3個的有4個村,占村總數的12.1%;4 個的有3 個村,占村總數的9.1%;5 個的有5 個村,占村總數的15.2%;6個的有5個村,占村總數的15.2%;8 個的有1 個村,占村總數的3%;11個的有1個村,占村總數的3%;12 個及以上的有7個村,占村總數的21.2%。
(2)對於村級民主管理方面的評判
2011 年村公開討論數為1 個的有4 個村,占村總數的12.1%;2 個的有3個村,占村總數的9.1%;3 個的有4 個村,占村總數的12.1%;4 個的有3 個村,占村總數的9.1%;5 個的有5個村,占村總數的15.2%;6 個的有5 個村,占村總數的15.2%;8 個的有1 個村,占村總數的3%;11個的有1個村,占村總數的3%;12 個及以上的有7個村,占村總數的21.2%。
四、結論
(一)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調查顯示,以第一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占66.7%,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農業生產格局。其中主導產業為種植業占到60.6%,養殖業的僅占6.1%。傳統的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業生產內部養殖業發展較慢,制約了農民增收和農業生產發展。從三產產值看,農業生產總值占村生產總值50%以上的僅占27.2%,工業生產總值占村生產總值50%以上的僅占27.2%,可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並未給農民帶來可觀收入,目前,第三產業(外出務工)收入仍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
(二)農村基礎設施落後,環境衛生亟待改善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環節,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道路、環境、衛生、水利等基礎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由於歷史欠賬太多,缺乏系統合理的生產生活設施規劃,農村基礎設施仍然難以滿足需要。調查中,18%的被調查者反映居住衛生環境問題;12%的被調查者反映吃水困難。9%的被調查者反映缺乏規劃。道路交通、環境衛生等成為農民關注的焦點。
(三)資金缺口較大,對項目資金的需求度高
調查顯示,新農村建設的多方共同投資占主體,在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起來的農民作為村幹部的村,村集體或村幹部個人投資的情況較多。被調查者中30.3%的希望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煤炭資源整合後,村裡缺乏後續產業,村集體資金缺口較大,成為下一步新農村建設的硬約束。
(四)教育、就業仍是新農村建設中民生工作的重點
在有關民生的問題中,教育、就業是農民關注的三大問題。通過與村幹部訪談了解到,村裡賣地蓋樓房,村民變市民後,雖然住上了樓房,孩子入學、農民就業、養老問題凸顯。由於並村政策,原來在本村就能上學的孩子得到外村上學;即使村裡有學校,由於資金缺乏、教育質量下降,不少孩子到城裡去上學,出現了「有學校,沒學生」的尷尬局面。占地前靠土地為生的農民,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就業困難,即使就業了收入也不高。因此,加大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非常必要。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