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培養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文/高愛勇
現在我們這的農村初中學生總體上語文學得不是太好,很多同學聽課聽不明白,讀課文不是磕磕巴巴,就是添字落字,語調、語氣更談不到了,說話欠通順,缺條理,作文則病句連篇,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根本的一條在於語感能力差。語感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發揮,是語文教學必須緊緊抓住的一個根本問題。
什麼是語感?語感,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語感是一種經驗色彩很濃的能力,其中牽涉到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心理經驗、情感經驗,包含著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聯想能力等諸多因素。說白了,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敏銳的感知。這種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是長期訓練、反覆實踐的結果。
初中階段是語感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關鍵時期,那麼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大量的閱讀是積累 
語感獲得的第一個途徑是要有大量的閱讀。讀書則是一種培養語感非常好的方法,是最原始之法,但也是最本質最有效之法。語感的發展必須建立在豐富的積累、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厚積」才能「薄發」,沒有積累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無法形成良好的語感。學生在大量閱讀基礎上積累的語料,作為感性的語言模塊進行整體儲存,它可以是生活經驗材料,也可以是形象材料,或者思維材料、情感材料,這些材料儲存於大腦,形成堅實的語感基礎,通過讀書可以確定學生整體理解能力,還可以培養語感。閱讀是提高學生人文底蘊、提高語文能力、培養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後深思,能有效地激發語感。大量的閱讀讓學生見多識廣,視野開闊。通過不斷地對各種類型的文章進行閱讀和比較,學生漸漸地就能產生出對文章優劣的感覺。
二、吟哦諷誦是基礎
吟哦諷誦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學生對語言內涵的理解,作品感情的把握,語言妙味的領悟,都必須通過吟哦諷誦去體會。可惜的是,許多教師在學生連課文都還沒有讀通的情況下,就急急忙忙地分析課文,可想而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是多麼膚淺。朗讀吟誦不僅是對整篇課文而言,還是句子或語段所能表達出來的意蘊、情味,也是通過朗讀吟誦來領悟的。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反覆朗讀,在朗讀中不斷調整好朗讀時的停頓、語速、語調、感情,可使作者的語言、體會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與體會。這對於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思維能力、書面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如講《海燕》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的身心進入意境,就先讓學生聽配樂朗誦,再讓學生反覆朗讀,最後讓學生在配樂朗誦中靜心閉目深思:「在那蒼茫的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大海和烏雲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那課堂效果自然就好了。
三、「學學牛吃草」式的細讀是有效途徑
教材是經過反覆挑選的,比較典型的文章,裡面蘊含著豐富的語感因素,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的很好的材料。我們備課時,在整體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語感因素較強的語感訓練,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我們強調在品析鑑賞中積累語言,應在好詞佳句的鑑賞中,深化認識融會貫通,把握實質將範文中的語句化為己有。如魯迅《孔乙己》中「他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一句中「唯一」一詞既表現了孔乙己的窮困的地位,又反映了孔乙己迂腐的性格,通過這個詞語加深了對文本主題的理解。講授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一段刻畫若瑟夫心理活動的句子「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讓學生在誦讀和想像中體會其含義:一方面表現幼小的若瑟夫對叔叔的同情,另一方面更表現出他對父母做法的不滿。教材的這些語感因素是很豐富的,只要我們從語言角度去研究教材,我們的教學思路必將煥然一新。
四、感悟、揣摩、比較,是能力提升必須
語感的整體性特徵決定了語感養成需要對文本從整體上進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內,評點分析,品味語句,又要出乎其外,綜合相關內容,聯繫寫作背景等從本質上認識文本,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體會作家情感和語言風格。從而獲得強烈的語感。如毛澤東《沁園春·雪》上闋用「望」字統領下文,寫出了北方奇麗的雪景,下闋通過「惜」引發議論,寫出對古代帝王的評價,這樣聯繫全文,清晰展現了詩人的寫作思路:首先情景交融,然後評古論今,最後點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主旨句。這首詩就要從總體上感悟把握語言,離開了寫作背景,離開了整體分析與揣摩,就無法理解了文章主旨了。
比較是語感訓練的常用方法。通過對語言文字進行仔細的研究和斟酌,比較和推敲,比如將這句與那句比較研究,或者將某字、某詞,某句進行變、換、增、刪一類的比較辨析,從而理解和把握語言文字內涵的豐富,語意的準確,運用的精妙,以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的方法。例如「狡猾」一詞,本是貶義詞,但在《我的老師》一文中,「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這裡的「狡猾」一詞就要與一般的進行比較了,其實這是貶義褒用的現象。只有通過揣摩比較使學生認清了這個世態炎涼的病態社會,從而增強了對文章的感悟能力。
總之語感不是不可知的東西,它完全可以通過訓練為學生所掌握。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馬溝初級中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