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該不該用假簡歷爭取面試?

2023年07月28日

- txt下載

造假是一種潮流!
企業的招聘信息存在造假,為何我們不能用假簡歷?
招聘方可以像菜場買菜一樣來挑選我們,我們當然要想辦法和他們周旋!
講了真話,連被解僱的機會都沒;說假話的,至少能在公司混幾天工作經驗。
…………

在無憂論壇開設的投票話題「該不該用假簡歷爭取面試?」中,42.90%的參與者選擇「可以考慮」。他們或是憤怒,或是委屈地道出了自己的內心話。上述略有些過激的言論多少泄露了求職者內心的辛酸。面對僱主的無情挑剔,他們選擇改變自己的價值觀,讓注水簡歷看起來名正言順。

網友elysian正是用了一些不光明的手段謀求到了心儀的職位,他敘述道:記得剛畢業時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不到一年後跳槽,當時無論我怎麼投,那些HR都說我的經驗不足一年,根本是新人。就這樣幾個月過去了,正好熬到畢業一年,於是我就把工作時間多寫了幾個月,不久便得到了一家很不錯的公司面試。過五關斬六將,終於通過了所有測試。這時HR說要我提供離職證明,和前公司HR及直屬上司的聯繫方式。我蒙了!眼看到手的工作就這樣完了。我不甘心,於是心生一計:找到前公司關係較好的HR,請求她如果有人來詢問我的情況時務必要為我開脫,同時索求到了一張新的離職證明;我請求了另一個同事,讓他扮演我的上司,為我美言。現在,我已是項目組長了。
elysian有膽識、有預謀的完成了這件不光彩的事。但真正讓elysian選擇這麼乾的原因是企業不樂意培養新人,不願接受新人。對此,也有人表示抗議:就算就業環境惡劣,我們難道為了爭取面試、獲得工作,就可以向企業充假嗎?
反方觀點:小心一粒屎毀了一鍋粥
造假難過背景調查關 網友 parkney
作為HR,我不贊成用假簡歷來應聘。如果你要應聘大企業(如歐美企業、大型國企等)的一些重要職位時,背景調查是HR的職責,調查的內容包括是否在你所填寫的公司里工作過,離職原因、過往的工作表現等。一旦查出與簡歷有出入,失去面試的機會不說,幾年內都將與該公司無緣。同時,不要小看HR的洞察能力,在面試中HR所提出的問題都帶有明確目的。造假是很容易露出馬腳的。
造假可毀名譽 網友1000limacn
造假被用人企業發現的話可以直接辭退而企業方不用給任何賠償。很多企業會請第三方的人力公司對最終幾位求職者的背景進行調查,在一些行業比較小的圈子裡,如果你在一家公司投了虛假的簡歷,那麼很有可能你在這個行業就身敗名裂了。
兩位熱心網友的說法聽起來有些駭人聽聞,但這些都是真實的。日前,一起企業高管虛假學歷案就給我們敲起了警鐘。某女利用假復旦雙學士獲得企業經理職位,月薪逾萬,用人單位在被蒙四年後發現,與學校核對後起訴。法院支持企業,判令勞動合同無效,需返還部分多得的工資,並賠償公司的經濟損失。
簡歷造假不僅觸碰到了敏感的道德底線,一份好的注水簡歷更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撰寫、去準備面試以免被當場揭穿。有網友調侃:有那個造假精力,還不如多抽兩根煙。
正方觀點:不能造假,但要包裝
但誰說造假不可?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有理由要刷新對「造假」的概念。簡歷實則是個人能力的包裝,資深網友阿斯克尤就提出:美化不等於虛化!面對經驗不足,資歷不夠的條件下,選擇「曲線救國」,用適當的手法來美化簡歷。
第一招:補足職能範圍
有著多年外企工作經驗的網友202984認為:因為不能保證其他應聘者的簡歷中沒有虛張聲勢,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放棄造假。但是,造假需要水平,要做到「假得很真」。其最佳尺度應為:7分真3分假。如果背景夠厲害,半真半假也無妨。「假」是「模糊」出來的,例如,做計劃生產的,其實只是排生產計劃表,那可以把庫存管理也算做一部分職責。
第二招:按能力延長閱歷
身為資深HR經理的網友relaxlife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1.有能力,但缺乏相應的閱歷,這個時候可以適當誇大閱歷;2.有閱歷,但不夠長,可以適當延長閱歷時段;3.「造假」的關鍵其實是讓你的能力獲得被認可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僅僅憑閱歷而來挑選人才的企業。總之,前提是要有能力。
造假,也是一種能力。憑空捏造簡歷不可取,而心理素質不過硬的人同樣不適合「曲線救國」的方式。在面試時表現出自信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倘若自己有「做賊」的感覺,還是不要嘗試為好。
注水簡歷六大禁忌
1.能力達不到,胡亂吹噓;
2.在證書上做文章;
3.入職時間與離職證明上不相符;
4.任職崗位與簡歷中描述崗位有出入;
5.道德觀無法接受,會感到愧疚的;
6.不能換位思維,不會步步設防的。
(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