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國必須走向新工業化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目前,工業生產方式正在陷入危機,新工業革命已經興起,從根本上講,這正在形成 一種更高級即更深層次的物質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新工業革命將使人類獲得更大的解放 和更大的進步,對正在進行的中國現代化建設既是嚴峻的挑戰,又是巨大的歷史機遇。 中國古語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應該在當代工業危機、新工業革命 興起的大背景下,認真考慮中國21世紀的百年發展戰略。
      一、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的確立
  (一)為什麼要研究中國21世紀發展戰略
  我們國家已經制定了21世紀的近中期發展戰略。近期發展戰略是:21世紀前20年全面 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工業化,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中期發展戰略是:到 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當時的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對於這 一近中期發展戰略,還必須有更深入更具體的認識和把握,即不僅要看到經濟的增長, 而且要看到其背後複雜的社會發展內容尤其是新舊支撐科技、新舊主導產業的演變與更 替。
  此外,還有更深刻的背景要求我們必須對21世紀的整個百年發展戰略(相對而言即長期 發展戰略)有一個完整的設想與把握。簡單地講,這就是正在興起的世界範圍的新工業 革命向我們提出的要求。在《文明的演進與新工業革命》、《論新工業革命》、《關於 新工業革命的對話》(載《光明日報》2002年4月11日、5月11日、8月6日)等文章中,我 已就人類文明演進的規律與歷程、工業文明的危機與新工業文明的興起做了較詳細的論 述。大量事實表明,工業生產方式已陷於嚴重危機之中,新工業革命已在全球興起,特 別是新工業文明範疇的新科技革命、新產業革命正在蓬勃發展,人類文明將在21世紀實 現向新工業文明的轉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正是在新工業革命興起的時代大背景下展開 的,決不可忽視新工業革命的時代大潮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所以,從新工業革命 的視野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國21世紀發展戰略已成為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二)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的確立原則
  第一,確立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發展觀和歷史觀。大自然 的進化在本質上是物質形態的進化,物質形態的進化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場、基 本粒子及其群體形式瀰漫物質的物理物質;二是原子、分子及其群體形式恆星、行星的 化學物質;三是細胞、機體及其群體形式生物圈的生命物質;四是人及其群體形式社會 的人類。物理物質、化學物質、生命物質和人類,形成了物質世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 高的四個物質層次。人類直接誕生在生物層面,並直接依賴於生物層面而生存和發展。 人類文明的演進在本質上是由淺入深地不斷推進對自然物質層次的認識與改造,不同文 明形態的根本標誌是不同層次的物質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按照唯物史觀來思考人類文明 的演進歷程,人類大體要經歷三個大的歷史階段,這就是:對生命物質的認識與改造階 段→對化學物質的認識與改造階段→對物理物質的認識與改造階段,即生物文明階段、 化學文明階段和物理文明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初級與高級兩個小階段:在初級階段 ,人類活動主要是對天然存在的某類物質形態(層次)的採集和利用;而在高級階段,人 類則能夠生產該類物質形態,這時人類活動主要是人工生產和利用該類物質形態。這樣 一來,三個大階段又可分為六個小階段或小時代,具體地說就是:天然生物時代與人工 生物時代、天然化學時代與人工化學時代、天然物理時代與人工物理時代。我們把這六 個時代的文明演進線索與通常講的採獵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相對照時就可發現: 採獵時代實際上就是天然生物時代(採集漁獵天然存在的動植物),農業時代實際上就是 人工生物時代(人工種植植物和養殖動物),工業文明則實際上就是天然化學時代(採掘 和利用天然化學物質)。工業文明之後的新文明,理所當然的就是「人工化學時代」即 「人工創造和利用化學物質的時代」,由於從大時代的劃分看它與工業文明都屬於「化 學文明」,因此,與工業文明相對應又可以稱它為「新工業文明」或「新工業時代」( 表1)。事實表明,只有堅持正確的發展觀和歷史觀,才能正確地把握人類文明演進的軌 跡,才能深入地認識當代工業文明的危機及其內在演變趨勢,也才能合理地揭示人類新 文明形態的本質和進一步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
  附圖
  附圖
  第二,確立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必須始終堅持從新工業革命的視角把握中國21 世紀發展的大方向。目前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往往只看到工業化而看不到新工業化 ,只看到工業文明的量變而看不到工業文明的質變,意識不到新的文明革命正在到來, 因而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仍然囿於工業化之中。這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發展戰略的正確 抉擇。
  第三,確立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必須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未來相統一的戰略抉 擇方針。中國21世紀的發展戰略不能忽略實現工業化的艱難任務。但是,我們也決不能 因為實現工業化的重任尚未完成而忽略新工業革命的世紀大方向,必須把二者統一起來 。探索工業化與新工業化的有機統一,能動地處理工業化與新工業化的關係,乃是正確 制定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的核心任務。
  (三)工業化與新工業化相統一的復合型分階段總體發展戰略
  制約中國21世紀發展戰略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中國的發展現狀,第二個 是中國21世紀的發展目標。中國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呢?簡單地講就是:未完成的工業 化與正在興起的新工業化。中國21世紀的目標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既必須完成工 業化又要實現新工業化。從「未完成的工業化與正在興起的新工業化」的21世紀之初的 現狀出發,走向「既必須完成工業化又要實現新工業化」的21世紀的目標,這就基本決 定了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的構架。這個總體發展戰略構架是一個動態系統,具有兩 個層次和三個階段。「兩個層次」,指的是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包括初級與高級兩套戰 略,初級戰略是實現工業化的戰略,高級戰略是實現新工業化的戰略。在這裡需要指出 的是,由於工業文明開始出現危機,又由於新工業文明已在興起,我們工業化戰略需要 適應形勢加以調整,因而本文提出了「適度工業化戰略」以代替傳統工業化戰略。「三 個階段」,指的是工業化的初級戰略與新工業化的高級戰略在統一實施中要分三個階段 進行,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具體內容與目標(詳見第四節)。
      二、中國21世紀的初級發展戰略:適度工業化戰略
  在21世紀,中國的發展首先要完成工業化,其次還要實現新工業化。相比較而言,工 業化發展戰略就是中國21世紀的初級發展戰略。
  (一)中國不可能也不需要建設最發達(即過度)的工業化
  首先,必須明白:中國不可能建設最發達亦即過度的工業化。西方高度發達的工業化 事實上是過度發展的工業化,它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方式。中國是一 個後發展人口大國,它的工業化遇到了兩重困難:一是發達起來的工業強國已經大比例 地占用著世界上有限的資源,二是中國人口總量太大(等於10個日本或6個美國),滿足 中國高度工業化而需要的資源也是巨大的。工業化所需要的自然資源的短缺,決定了像 我們這樣的後發展人口大國是不可能建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的,即使建立起來也不可能 持久。
  其次,必須明白:在今天,中國的發展實際上也不再需要建設最發達的工業化。由於 新工業革命正在興起,這為中國的騰飛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21世紀的社會現代化,其 主流不再是傳統工業化而是新工業化。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目標已不能只追求工業化而必 須追求新工業化。
  但是,中國至今還未實現工業化,仍需要繼續推進工業化。然而,這時的工業化由於 自身已逐漸陷於危機之中並且新工業化已在興起,因而工業化進程應該是發生調整、改 革了工業化,是一種「適度工業化」。只有走適度工業化道路,中國才不至於陷於過度 工業化所形成的危機與困境之中,才能順利地向新工業化轉移、開拓和發展。
  (二)「適度工業化」的原則
  1、抑制化原則。抑制化原則是建設「適度工業化」的基本要求,沒有抑制化原則就不 會有「適度工業化」。抑制化原則所涉及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人口、生產、消 費等各方面各環節的發展規律和發展速率,也就是人口規模要適度,生產規模要適度, 消費規模要適度,經濟增長要適度,對資源的消耗要適度,等等。
  2、生態化原則。工業化發展已成為大自然進化的最大破壞力量,如不及早控制工業化 進程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大自然億萬年的進化成果將會毀於工業化進程之中。中國的工 業化必須吸取西方傳統工業化的教訓,堅決糾正生態惡化的態勢,把生態化原則貫徹到 工業化進程之中,使生態保護與工業發展相協調。這就是生態化原則所要求的「適度工 業化」,即生態文明的工業化。
  3、信息化原則。信息化並不是比工業化更高級的文明形態,而是工業文明發展的高級 階段。信息化是中國工業化建設的關鍵和核心。通過信息化,中國的工業化才能達到世 界先進水平。信息化了的工業固然提高了工業生產率因而也提高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 ,但同時信息化也能提高貫徹抑制化原則與生態化原則的能力,能夠更好地避免過度工 業化帶來的各種弊端。
  4、對接化原則。工業化已不再是最高目標,而只是一個初級目標。工業化的初級目標 也不應獨立於新工業化,而需要與新工業化相適應、相連接,這就是工業化建設中的對 接化原則。首先,對接化原則要求必須從新工業化的更長遠目標適度地變革工業化,使 之向新工業化要求趨近,這就使工業化「適度」地變成了新型工業化。其次,對接化原 則要求工業化發展要為新工業化的拓展和發展留下充分的空間和奠定必要的基礎。
  (三)中國的適度工業化體系
  中國的「適度工業化」既是中國工業化的發展目標,也是一個發展過程,從時間上講 它是21世紀20年代基本實現工業化之後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之時的中國工業化 模式。中國的「適度工業化」與傳統工業化有明顯的不同。
  1、價值特徵。高度發達的工業化追求工業經濟的無限增長和享樂至上的消費方式,這 內含著追求消耗資源的無限增長。「適度工業化」則以工業經濟增長有限、節約資源、 適量消費為價值特徵,並積極地向新工業文明的創造為本價值觀轉變,這內含著保護自 然、維護大自然總體進化的價值追求。這一價值內核,決定著「適度工業化」體系的其 他特徵。
  2、經濟特徵。其一,突出綜合國力和經濟質量而不過分強調GNP,尤其認為工業化框 架內的GNP增長是有限度的,也是應該適度加以限制的。其二,強調各產業間的平衡和 結構合理。農業的比重要下降,工業的比重要上升,但需要探索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 少的工業新類型和生產新方法。服務業的比重要上升,但不能試圖無限發展工業生產基 礎之上的服務業。其三,農業勞動力比重要下降和城市化比重要提高,這要與產業結構 相對應,但要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新工業革命的因素。
  3、文化特徵。教育和科技投入要逐步提高,與物質再生產投入同等重視。受高等教育 的人口比重、研發人員的比重、經費投入比重都要有一個較高水平。
  4、生態特徵。首先是人口規模要穩定,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尤其要控制人口增長,努力 實現人口零增長。其次是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積極倡導循環生產和循環經濟。同時應 提出「自然未開發率」的發展新指標。
      三、中國21世紀的高級發展戰略:新工業化戰略
  21世紀的中國,最終是要建設和實現新工業化。相對適度工業化戰略而言,新工業化 戰略就是中國21世紀的高級發展戰略。
  (一)中國建設新工業化的條件
  雖然中國目前還未實現工業化,但已經具備了建設新工業化的條件,中國不能等到完 全實現工業化之後(即20年或50年後)再開展新工業化建設。
  第一,歷史的啟示。歷史上新舊文明斷裂和交替的時期,往往正是原本較落後的國家 和民族後來居上的歷史契機。中國應該充分認識工業文明的危機與新工業革命的歷史機 遇,避免過度工業化必然帶來的困境,率先開拓新工業文明。
  第二,目前,在世界範圍已興起了新工業革命的浪潮,這個歷史大背景已為中國開拓 和建設新工業化提供了客觀條件。在這種形勢下,誰(尤其是世界大國或地區)能自覺認 識到工業文明的危機和新工業文明的必然到來並積極開拓它,誰就能獲得發展的主動權 ,並能在新工業革命中居於領先地位。
  第三,中國自身也具備了開拓新工業化的條件。首先,中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這 為開拓新工業化提供了必備的經濟條件。其次,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為開拓新工業化積累 了必要的技術儲備。再次,中國在新興科技的許多領域居於世界前列,這為開拓新工業 化提供了關鍵性的要素。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