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神經性耳聾危害有哪些呢?神經性耳聾患者都要做哪些檢查?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神經性耳聾危害有哪些呢?
  神經性耳聾的飲食宜忌是哪些?警惕神經性耳聾的危害神經性耳聾的治療方...盤點神經性耳聾的病因遠離神經性耳聾的四種方法神經性耳聾這種病情眾所周知,這種病情嚴重的話會導致神經傷害或者耳朵傷害,很大程度上給患者帶去痛苦,而且很多患者對自身神經性耳聾的危害不是很了解,那麼、神經性耳聾危害有哪些呢?一起了解。
  神經性耳聾危害有哪些呢?
  1、聽力障礙:聽力範圍不斷縮小將越來越小,患者因聽不到外界的聲音,進而遲鈍、呆滯。
  2、溝通障礙:對人們正常的溝通帶來了極不便,當患者與他人溝通時,只能用眼睛去感受,聽不見對方所說的內容,無法進行正常交談。
  3、心理障礙:聽力、溝通帶來的障礙會嚴重影響到心理,使患者產生悲觀、固執、內向的心理障礙,脾氣也會變得非常急躁,從而影響家庭的和睦。
  4、神經性耳聾是指內耳聽覺神經、大腦的聽覺中樞發生病變,而引起聽力減退,甚至聽力消失的一種病證,常常伴有耳嗚,主要表現均為單側或雙側耳部不同程度的漸進性聽力減退直至耳聾,伴有耳鳴、耳內悶塞感,約半數病人伴有眩暈、噁心及嘔吐症狀。
  以上有關神經性耳聾危害有哪些,相信大家都足夠了解了。希望神經性耳聾患者患病後,要及時去專業的神經性耳聾醫院進行專業化檢查和治療,對於神經性耳聾這種病情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最後祝廣大患者及早康復。
  神經性耳聾患者都要做哪些檢查?
  盤點神經性耳聾的病因神經性耳聾的飲食宜忌是哪些?遠離神經性耳聾的四種方法中醫辨證治療神經性耳聾的6個方法在我們的身邊,大家常常見到的是老年出現耳聾的現象。但是近年來發現,也出現了一批年輕人,甚至是兒童耳聾的患者。儘管他們的發病原因不同,但是,他們都要做一系列的檢查,才可以對症下藥。那麼,神經性耳聾患者都要做哪些檢查呢?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神經性耳聾要做的檢查:
  音叉檢查:(tuning-forktest)是鑑別耳聾性質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256、512、1024和2048Hz。檢查時注意:a)應擊動音叉臂的上1/3處;b)敲擊力量應一致,不可用力過猛或敲擊台桌硬物,以免產生泛音;c)檢查氣導時應把振動的音叉上1/3的雙臂平面與外耳道縱軸一致,並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約1cm左右;d)檢查骨導時則把柄底置於顱面;e)振動的音叉不可觸及周圍任何物體。常用的檢查方法如下:
  1。林納試驗(Rinnetest,RT):又稱氣骨導對比試驗,是比較同側氣導和骨導的一種檢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動後置於乳突鼓竇區測其骨導聽力,待聽不到聲音時記錄其時間,立即將音叉移置於外耳道口外側1cm外,測其氣導聽力。若仍能聽到聲音,則表示氣導比骨導時間長(AC>BC),稱林納試驗陽性(RT+)。反之骨導比氣導時間長(BC>AC),則稱林納試驗陰性(RT-)。
  正常人氣導比骨導時間長1~2倍,為林納試驗陽性。傳導性聾因氣導障礙,則骨導比氣導長,為陰性。感音神經性聾氣導及骨導時間均較正常短,且聽到聲音亦弱故為短陽性。氣導與骨導時間相等者(AC=BC,RT±)亦屬傳導性聾。
  如為一側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氣導和骨導的聲音皆不能聽到,患者的骨導基本消失,但振動的聲波可通過顱骨傳導至對側健耳感音,以致骨導較氣導為長,稱為假陰性。
  2。韋伯試驗(Webertest,WT):又稱骨導偏向試驗,系比較兩耳骨導聽力的強弱。取C256或C512振動的音叉柄底置於前額或頭頂正中,讓患者比較哪一側耳聽到的聲音較響,若兩耳聽力正常或兩耳聽力損害性質、程度相同,則感聲音在正中,是為骨導無偏向;由於氣導有抵消骨導作用,當傳導性聾時患耳氣導有障礙,不能抵消骨導,以至患耳骨導要比健耳強,而出現聲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經性聾時則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變,故健耳聽到的聲音較強,而出現聲音偏向健耳。記錄時除文字說明外,可用→或←表示偏向側,用=表示無偏向。
  3。施瓦巴赫試驗(Schwabachtest,ST):又稱骨導對比試驗,為比較正常人與患者骨導的時間,將振動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於患者和檢查者的乳突部鼓竇區加以比較,正常者兩者相等;若患者骨導時間較正常耳延長,為施瓦巴替試驗延長(ST+),為傳導性聾;若較正常者短,則為骨導對比試驗縮短(ST-),為感音神經性聾。
  對耳聾的診斷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門年輕的學科:臨床聽力學,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起來的一門年輕學科,在歐美國家及近些年來的我國臨床聽力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內涵廣泛的應用性學科,涉及多個學科。對於感音神經性耳聾,重點在於預防和早期發現和治療。例如目前在我國開展的耳聾基因篩查與診斷、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極大地改善了感音神經性耳聾的發病狀況。
  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開展和普及極大地改善了耳聾,特別是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早期診斷,為耳聾患者的早期干預和治療提供了可能性。早在20世紀60年代,聽力學家就指出了早期確認聽力損失的重要性,並提倡開展小兒聽力篩查工作。聽力損失的早期發現為早期診斷和康復奠定了基礎。伴隨著科技的進步,199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表聲明,提出所有嬰兒在其出生後3個月內都要進行聽力篩查,即新生兒聽力普遍篩查(universalnewbornhearingscreening,UNHS),並推薦將耳聲發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和自動ABR(automat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ABR)作為篩查方法,這是新生兒聽力篩查由高危因素登記向普遍篩查模式轉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95年,48屆WHO世界衛生大會通過全球防聾決議,提倡制訂包括新生兒聽力檢測在內的國家防聾計劃。1998年5月,歐洲聯盟在米蘭召開新生兒聽力篩查會議。此後,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在歐美、日本等國得到廣泛開展。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目前美國85%以上的州都有立法進行新生兒聽力普遍篩查。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實現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普及。
  主觀聽力檢測技術主要包括用於成人的純音聽閾測試和言語測試,用於兒童的小兒行為測試和兒童言語測試。可以通過患者的主觀反應測試聽覺敏感度以及對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評價。客觀檢測技術主要包括聲導抗測試、聽性腦幹反應(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耳聲發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測試,40Hz事件相關電位等。聽覺穩態誘發電位(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s,ASSR)具有快速、無創、頻率特異性好、與行為聽閾相關性好、測試方法客觀,結果判定客觀的特點。在調製頻率>60Hz時,不受醒覺狀態影響,是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理想的聽力損失定量診斷方法。
  影像學的發展也有助於感音神經性耳聾的診斷。近年有關聽覺與影像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於功能成像技術,它所具有的反映生命體徵活動的特點是有別於結構成像的關鍵,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技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技術可以觀察清醒狀態下人腦的活動,能直觀反映事件相關(case-related)腦功能變化,具有較高的空間解析度,無輻射損害,可用於成人和兒童的感音神經性聾患者。近年,SilentfMRI技術已成為研究聽覺傳導通路功能的首選和主要手段,並期望為臨床診斷、治療及評估預後提供新的思路。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技術(PET)可以更早期、準確、定量、客觀地從基因、分子、整體水平探測人體功能情況及診斷疾病。
  通過以上內容對神經性耳聾要做的檢查的介紹,相信您已經有所了解了吧?真心的希望我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您!我們在此提醒患者朋友,如果發現不適,不要著急,到正規的醫院檢查,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治療,相信您很快就可以恢復聽力,祝您早日康復!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問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健客健康諮詢,健客健康諮詢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專業的疾病諮詢和健康資訊,健客健康諮詢真誠為您服務。健客宗旨:讓每一個人更健康。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