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論如何確立與引導我國當代大學生合理消費觀

2023年10月07日

- txt下載

[摘要]通過對當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進行調研,提出了大學生消費的三個特徵。針對大學生消費文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並找出了其形成的四點主要原因,進而提出了對大學生消費觀正確立與引導的四點建議,這對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以及大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觀 節儉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其追求高品位生活而產生的新的消費觀念直接地影響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確立和提高大學生新的消費意識是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 大學生消費的現狀與特徵
(一)消費現狀
大學生的基本消費來源單一,73.8%來自於父母供給,剩餘的少部分同學通過勤工助學及獎學金賺取額外的生活費用。調查發現,基本月花費在500元以下的及500-1000元的大約占8.3%及39.3%,這部分同學生活費剛好滿足需求, 1000-1500元則占大多數比重為44%。在滿足基本生活前提下略有剩餘,1500元以上的占8.4%,生活費綽綽有餘。其中,對於大學生而言,飲食是最重要的生活開支,差不多47.66%的同學飲食支出占生活費的1/2,39.3%的同學為1/3 。與此同時,現階段大學生中手機的普及率達100%,有59%的學生,每月的通訊費用在500—200元之間。平均每月用於娛樂方面的支出,在100-200元之間的占80%以上。
(二)消費特徵分析
據大量資料統計分析,大學生消費生活大致可歸為四個方面:生存性消費、發展性消費、人際交往性消費和休閒娛樂性消費。
由上述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可見其消費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享受生活
在當代大學生中享受生活儼然已成為其全新的消費觀念,並日益成為主流方式。許多學生認為,在當下由於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所造成的影響還未消退,因此,大學生髮展消費文化既能擴大內需,為拉動經濟增長作貢獻,同時積極響應政府號召。
(2)追逐前衛和新潮
新一代大學生的消費已基本超越了溫飽的水平。當代大學生通過消費上的前衛、時尚和新潮彰顯青春與活力,這種消費心理應及時改正。
二、大學生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問題
1、節約觀念淡薄
據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及相關監測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每一學期的人均消費高達4819元,若按學年計算,就意味著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額將超過了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元。同時,大學生中普遍缺乏節約的意識,浪費現象嚴重。
2、攀比現象突出
大學生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 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與攀比心理。
3、人際交往消費過度
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側重於網絡、社交類,如請客吃飯等,在此方面花費較大。
(二)原因分析
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原有的勤儉節約的傳統消費習慣已經受到較大的衝擊,與此同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滋生蔓延。大學生的消費現象深受社會風氣的影響,發生在學生消費中的問題更多地折射出社會大環境的問題。
2、學校教育中缺乏消費教育的內容
「育人」是教育之本。許多大學教育只關注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訓,忽視了對學生品格的要求,對學生「消費觀」的教育遠不到位。由此可見,學校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教育效果很不明顯。
3、家長溺愛導致學生經濟依賴
受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中國家長普遍認為,在子女尚不具備獨立的經濟能力時,所有的消費理應由父母承擔。這就使得子女對家庭經濟產生無意識地依賴。
三、 大學生消費觀的正確引導
1、強化國情教育,營造健康的消費環境
總書記提出「厲行勤儉節約 反對鋪張浪費」。在社會範圍內,要力求使節約成為每個公民的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使「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重新回到人們的身邊,營造出濃厚的節約資源的社會消費氛圍,從而為大學生提供健康的消費環境。
2、學校重視開展優良傳統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消費
既要鼓勵正當消費,又要提倡節儉。學校要重視學生全面的身心健康發展,應該為大學生開設生活指導課和理財訓練課。在教學中,使消費意識教育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變理論教學空洞無物的說教為理論 教學聯繫實際。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帶有趣味性的理性的消費評比活動,以強化學生正確消費的心態,擴大正確消費在學生中的積極影響。從而使大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財商觀念。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 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也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增強大學生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是現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必備因素。
3、開展勤工助學活動,培養獨立自主精神
勤工助學可以解決一部分學生的生活費用問題,同時培養大學生的工作經驗,鍛鍊大學生艱苦創業精神,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對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勤工儉學使大學生體會到金錢的來之不易,使其對自己的消費現狀進行反思。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身消費進行合理規劃,促進合理的消費觀念。
4、家長對子女形成必要的生活約束
家長應限制子女不合理的消費要求,注重子女品德作風的培養,有意識地訓練子女的勤儉樸素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家長需對孩子消費方面有所約束,使其能夠量體裁衣,懂得節儉。幫助孩子在大學階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大學生消費觀念,提倡節約理念,倡導責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庭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大學生們應結合自身客觀理性的分析消費主義現象,使其引導自身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考文獻:
[1]趙良 大學生消費 理財路上第一步[J] 21 世紀 2008 (4)
[2]丘鏵 大學生消費理財全透視[J] 大學時代 2006(8)
[3]王紹玉.馮佰使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期刊論文]-中國青年研究 2002(05)
[4]樂鋒 理性與躁動-關於青年價值觀的思考2002
[5]跨世紀青年價值觀研究課題組.跨世紀青年價值觀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5)
出刊後,順風吉廣華;遼寧省瀋陽市化工學院經管學院,159981589669(四本,作者王強和李依柳)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