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心理學好書《突破天性》如何跳出局限

2023年10月15日

- txt下載

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了之前經常在視頻裡邊給我們充當一級演員的那個人,也就是副店長陳雨樵。安慰記是我和副店在17年的時候一起做的,但是後來他沉迷諮詢無法自拔,就很少上鏡。
但是大家知道我現在是開了三個節目,更新很頻繁,所以就準備請他出馬,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挑選的這本書,叫做《突破天性》。
我們先想像一下一個特別內向的人,在人多的場合會躲進廁所,甚至還要抬起雙腳避免被別人認出來。那如果讓他做一場TED演講會是什麼樣子的?Ta也許會發抖、會忘詞、甚至說不出話來。但也可能是這樣的。
這位就是今天這本書的作者,布萊恩.利特爾教授。他是哈佛最受歡迎的教授,是激情澎湃的演說家,人格心理學大師,同時他也是個內向的人。
利特爾教授本身就是突破天性的代表,用自己的經歷證明我們都可以做到《突破天性》這本書所寫的事情。把「人格」特質扒的明明白白。包括人格是否可以改變、它是怎麼影響我們的、以及我們怎麼突破自己的局限。
如果你對自己不太滿意,覺得自己的性格束縛了手腳,那麼我很推薦這本書。
像向日葵一樣生長
人格大概可以理解成是一個人的氣質、性格,是描述一個人Ta自身的特質的形容詞。比如說有責任心、隨和、外向等等。
很多人說人到一定年紀就定型了,但利特爾教授說,「人類只有一半是穩定不變的。」也就是說還有另外一半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突破天性。
我們的人格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最基礎的是由基因決定的生物源本性,這是天生的;第二層是由環境影響的社會源本性,也就是第二本性;第三層我們可以稱它為自由特性,是由我們特有的動機所引導的。
我們可以把人格想像成一棵向日葵。
生物源本性就是葵花種子,攜帶著每個人特有的基因信息,它是本能的那個「我」。社會環境就是種子生長的氣候和土壤,生態環境影響著植物的長勢,社會環境也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小到原生家庭,大到城市、民族,對我們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基因和成長環境是無法選擇的,它們共同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人格形象。不過身為一株向日葵,我們還有一個讓自己改變的法寶,那就是我們心裡的陽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負,這就是每個人的「特有動機」。
那些想要「做成」的事情,就像東升西落的太陽,會引領你改變你的人格屬性,形成自由特質。它可能是你喜歡的職業特質,也可能是因為愛一個人想變得更好。但它的本質都是你對自己的要求和對理想的追求。
比如一個古板深沉的人可能為了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生日party而突然變得活躍。一個靦腆羞澀的人也可能為了追求心愛的女生鼓起勇氣當眾表白。
這時候我們可能就會發現,我們可以突破自己的習慣。但是自由特質可以是武器,也可能是毒藥。它讓我們更接近理想的自己,但又可能因為違反天性讓人壓抑痛苦。
而這本書中就引導我們,在不違背本性的同時,形成自由的人格。
給自己的秘密花園
書中有個很美的比喻,說這是「我」和「我們」的舞蹈。這個「我」就是自己的天性,是你現在人格當中相對穩定的部分。而「我們」則是諸多的自由人格。如果我們想充分的施展自由人格的能力,就要先安撫好那個本真的自己。
很多人說到改變就先列出了一系列的計劃,比如說一年讀50本書、主動和人搭訕、低聲說話控制情緒等等。但當你真的開始這麼做的時候,你可能感到的不是開心不是興奮,而是「這樣做好辛苦」。
美好的目標帶來的卻是痛苦。可能在一方面努力改變,而在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補償自己。比如在公司努力奮鬥,努力和同事維持好關係,努力減肥積極向上,但回到家之後,獨自一個人又暴飲暴食,感覺自己的情緒暴躁 一點就著。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內心的「自己」發出的求救的信號。
我們想要改變就需要先安撫好內心的自己,給自己創造出一個「小生態」,就是個體生存所需要的保護空間。
當我們的本性與環境氛圍相匹配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幸福愜意。我們需要主動為自己的本性營造一個能充分的釋放自己的情境。
這就好像一個具有復原功能的結界。其實自己的本性想要的不多,它只需要一個可以控制喘息的空間,一段和自己相處的空間,就能滿足、獲得安寧。
對於利特爾教授而言,衛生間就是他為自己設計的「小生態」。他演講和報告的間隙就躲進衛生間,這是他和自己的一個約定。設計這個「小生態」的時候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找到自己真實的本性,比如說通過情緒保持好奇來探尋自己真實的需要。
二是這個「小生態」,是你主動為自己的本性營造的,是由你來掌控的。要讓自己天然的「我」覺得是被重視的,對自由人格有一種可收可放的控制感。
以前我們也做過「給自己一個喘息空間」相關的視頻,大家可以來看一下。這裡推薦大家可以設立一個「保護協議」。跟自己或者家人朋友約定好,什麼情況下你需要一些自己的時間。比如在臥室門口掛個牌子提示。或者可以約定好,多長時間可以有一次獨自的旅行,確保你有機會進入你的「小生態」來修復你的元氣。
就拿我自己舉例。我給自己設計的一個「小生態」,就是在我自己一個人開車的時候。在我開車的時候,如果有段路我很熟悉,不用聽導航,那我就會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天馬行空地想我想的事情。讓自己進入到一個非常舒服的狀態。那這個時候我就會恢復元氣了。
請讓我自由綻放
我們的本性就像是根,而自由的人格就像是枝丫,可以伸向很遠的地方。只要呵護好自己,安撫好自己,就可以迎接改變了。
很多地方都在教我們怎麼設立好一個計劃,比如將計劃拆分成可行的步驟,定期給自己增加積極的反饋等等。但是我這裡更想說的是,這本書提醒我們從自我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的計劃。很多計劃實施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像攻堅戰一樣很難長期堅持。
為什麼呢?也許這些計劃不一定真的是「自己想要的」。我們的計劃中有很多並不是真的被自己認可的。想減肥,可能是因為別人覺得你胖;想閱讀,可能是因為大家都說讀書有很多好處;想努力學習,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家人希望我們考上一個好的大學。總之,它是與他人的要求相關聯的。
這些計劃雖然對自己有益,但卻是別人灌輸給你的。這種「你應該怎麼做」的計劃會讓我們的生物本能感覺到壓迫,產生牴觸情緒,缺乏動力。因為這些並不是你想做的。而那些能讓你清晰地感覺到「我是誰,我將成為誰」的計劃,才有可能長期地實施下去。這裡我給兩個建議:
一個是檢查自己的計劃表,那些不是發自內心認同的可以先暫停、暫緩,不要去執行。
那如果真的是對自己非常重要的「核心計劃」,可以通過轉換看待問題的角度。比如改變自己認識這個計劃的方式,重新界定個人計劃,將「計劃」和「自己」更多地積極關聯起來。
比如書上就介紹了一個實驗。一般情況下賓館的保潔員認為打掃房間是很枯燥無聊的,這是在給別人幹活。所以會拖拖拉拉的,缺乏動力。但實驗員對一部分人說打掃房間可以很大程度上鍛鍊身體,非常有利於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之後一段時間,這部分保潔員做清潔的速度和整潔度都有明顯的提升。
我們去做自己必須完成,但是有些壓迫本能的計劃的時候,也可以借鑑這樣的思路,看看它和自己有什麼積極的聯繫。比如寫報告不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展現你的工作能力。參加相親不再是應付父母的催促,而是在拓展自己的交際圈子,嘗試去認識一些有趣的人。這些都是很好的轉換。
突破天性,也是在重新審視一件事,就是重新定義自己的過程。
最後我想說有人會為改變自己而感到困惑,覺得這是虛偽的,會迷失進去。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每個人在那個天生的「我」之外還可以有自由的人格。可以有多個自我。人生就是「我」和「我們」的舞蹈,保護好那個最本真的我,就可以讓更多的自我自由綻放。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