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

2023年10月19日

- txt下載

摘要]當前,國內各高職院校針對市場營銷學科,採取了一系列的實踐教學措施,但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效果並不好,尤其是在課程改革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問題;而這也成為影響高職畢業生髮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根據市場營銷學的特點和意義,面向市場提出課程改革的實踐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實踐教學
近年來,我國開展素質教育著手發展實踐性教學,各高職院校更是在諸多科目上都建立了實踐課程,市場營銷學科就是其中之一。作為面向市場建立的學科,市場營銷是為了解決實際營銷問題的,傳統的教學課程,多以理論為主,學生在校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板書教學,學習理論和案例,缺乏實操性。高職院校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面對市場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市場營銷需要進行實踐性的改革,課程設置成為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一、高職市場營銷學的特點和課程內容
對於高職院校來講,首先要明確自身的定位,作為高職院校的高等教育,將以培養實踐性人才為目的,然後是面向市場進行課程實踐改革,明確課程的性質和目的,在傳統教學課程中,選取適合當前市場發展的內容。以市場營銷為例,應該學習市場營銷的基礎知識,學習市場環境分析的能力,通過心理學分析消費者進行消費的心理,關於企業目標市場的選擇,明確產品策略、分銷策略等理論知識。最後是嚴格按照實踐課程要求進行教學實施。市場營銷是高職院校實踐人才培訓的重要學科,其是面對市場營銷過程建立的,具有極強的應用性。為了更好的實現實踐教學,市場營銷課程應該以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提升學生的市場環境分析能力、消費者消費心理能力、開展市場調研能力、目標市場細分能力等。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不是單單依靠理論知識就可以的,而且市場營銷人才,在市場活動中,實現每一項工作都需要與人交流,所以溝通交際能力以及表達能力也成為市場營銷學科學習的內容。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必要針對傳統的課程內容進行改革。
二、當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學課程設置現狀
(一)以傳統教材為中心開展課程
筆者調查走訪了廈門市多所高職院校,對市場營銷教學課程內容進行調查,發現當前各學校的教學內容還是以傳統的教材為主,以課本內容為中心開展學科研究。傳統市場營銷教材是以西方的營銷思想和理論為主,書本上的案例也大都是上世紀內容,主要的理論知識和研究內容是以西方國家為主,有關中國本土化的營銷策略闡述內容較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將課本上的知識和現實的崗位結合在一起,產生不了共鳴。
(二)板書教學營銷理論為重點
市場營銷學科涉及的內容廣泛,在學習時需要運用到諸多的理論知識,大多數高職院校課程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老師運用傳統的板書教學,將理論案例進行板書羅列,或者是通過PPT進行書本復刻,按照「學生聽,老師講」模式,傳輸課程內容。在學科的成績考核上,也以紙質試卷考核為主,考核的題型為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考核的形式簡單,難以覆蓋營銷學的所有內容,另外這樣筆試的考核,根本無法體現實踐性人才培養的策略,學生的理論落到筆處,卻無法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
三、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實踐課程改革的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課業實踐考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多以理論為主,考核方式以試卷為中心,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發展。針對此,首先要明確市場營銷課程設置的目標,是面向市場培養技術技能型營銷人才,課程培養的模式也是以「技術技能型」為主,課程重視能力的培養,以學期為單位對能力進行節點設計,為每一個教學的能力培養設置課業實踐考核,以此來考核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課業實踐考核是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的情況進行的定向課程改革,課業實踐是將理論和現實融合在一起,打破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課堂內容轉變到實踐訓練中。每一次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一次實操性的訓練。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老師教授課程的過程,是以理論、技巧為中心進行指導教學,以市場為導向完成目標性的課程。課業實踐考核需要學生自主查閱大量的資料,並根據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場景化的思考,面對實踐的市場問題,進行理論創新給出最終的營銷方案。
(二)豐富實踐教學,校園銷售鍛鍊
市場營銷最終的落腳是市場,學生在校期間如果能及早的接觸市場形態,了解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係,這樣將有助於學生更好的適應當前的社會形態。高職學校重視實踐教學,但在形式上還比較局限,大都形成了實踐課堂,模擬銷售場景,學生進行訓練,這樣的教學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規模較小,為了極大的增強學生的營銷能力。可以以學校為單位進行「校園營銷」大賽。「校園營銷」是將市場營銷課程的課堂放大到校園中,以學校為單位構建「商品展銷」平台,學生在平台中以營銷者的角色出現,將特定的產品進行營銷方案的策劃,面向校園市場推出營銷策略。「校園營銷」是真槍實彈的演習,學生體會到經營和市場的概念,銷售的過程中,就可以將理論知識運用其中。另外銷售團隊合作的過程,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增強表達和溝通能力。像這樣的校園銷售經驗,可以增加學生對營銷的理解,提高營銷知識的學習能力。「校園營銷」可以作為常態化的實踐教學方式,以小組為單位、以班級為單位、以年級為單位進行評比,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
(三)課程面向市場,校外參觀實習
高職院校開展實踐課程以來,最害怕看到的情況就是學校和市場的脫節,說白了就是理論和實踐沒有更好的融合,學生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無法適應校外的市場環境。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應該多增加學生對市場的了解,實踐課程有規劃地安排學生參與校外的市場營銷學習。學校和各大企業建立友好的合作關係,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企業參觀,有必要時可以讓學生加入到實際的銷售過程,前期以參觀為主,大都是學生看企業適合進行市場運作的,將理論知識和企業的營銷完成配對,加深對營銷知識的理解能力。後期則是以參與主,就是實習,學生真正的投入到企業當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感受企業的文化內容,體會企業的營銷過程,零距離的接觸真正的市場環境,濃厚的職業環境增強學生的各項營銷能力,進而提升相應的工作能力。
(四)學校增大資金投入比例
市場營銷課程改革涉及課堂形式、教學教材、多媒體設施等。這些都是需要學校提供的物質基礎,對此為了深化實踐課程改革,學校要加大對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投入的資金和精力。在實踐課程設置上,系統性的進行規劃,投入資金建設營銷實訓課堂,增強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最大化的模擬場景,構建營銷實訓的氛圍。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的「校園營銷實訓」,是鍛鍊學生營銷能力的一項教學改革,學校應該加大對這一工作的支持程度,不管是從營銷平台的建立,還是到實訓過程中的細節支持,還是最終的實訓冠軍的評比和榮譽,都應該有系統的支持方案。另外針對學生自發性組織的營銷活動,各級學院也應做到支持和鼓勵。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可以將權力和資金的投入分配給各級學院,針對一些小型的營銷行為,學院可以直接進行支持,這樣更具效率。
(五)加深校企之間合作關係
從現在的社會形態來看,學校和企業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學校培養企業所需的高水平人才,企業反饋給學校市場需求,兩者相互影響,也是共同進步。對於市場營銷實踐課程來講,校企之間的合作關係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實踐課程最終的目的還是將學生的能力培養為先,所以校企合作的最終落腳點是學生能否提高市場營銷能力。因此學校應該確保企業培訓的能力,學校要對實踐企業進行評定,選擇符合市場營銷實踐課程特點的企業,另外企業外部的經濟效應、市場占有率以及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等都成為考評標準之一。學校的實踐考察小組,需要和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對於實踐的內容和實踐學生的管理,應該有一整套的實施方案,應對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何突發事件。另外在學生進行校外企業實踐過程中,勢必會對企業產生額外承擔的成本,對此學校應加深和企業之間的資源互換,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對企業進行理論化的專業服務以及企業人才的課程培訓等,這樣站在一個利益平均的平台上,更能促進雙方之間的合作關係。高職院校中的市場營銷課程,應該學習市場營銷的基礎知識,學習市場環境分析的能力,通過心理學分析消費者進行消費的心理,了解企業目標市場的選擇,明確產品策略、分銷策略等理論知識。為了更好的實現實踐教學,市場營銷課程應該以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提升學生的市場環境分析能力、消費者消費心理能力、開展市場調研能力、目標市場細分能力等。當前在實踐過程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出現了以傳統教材為中心開展課程、板書教學營銷理論為重點,針對此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實踐課程改革的建議:明確教學目標課業實踐考核、豐富實踐教學校園銷售鍛鍊、課程面向市場校外參觀實習。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實踐課程改革是系統化的過程,需要學校和企業的多方支持,在改革方面也應該步步為營,這樣才能培養出市場所需的高水平營銷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坊芳.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探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97-98,107.
[2]高佳燕.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情景化項目教學設計[J].中國成人教育,2013(8):149-151.
[3]鮑娜.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中國市場,2015(6):15-16.
[4]周健.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8):181-182.
[5]朱茂宗.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教學改革的思考[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141-145.
[6]陳曦.淺議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J].時代金融,2016(36):275,282.
作者:陳霞芳 單位: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