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汽車新技術論文3000字

2023年10月08日

- txt下載

篇一:汽車新技術論文
汽車新技術,汽車發動機、動力傳動、懸架、轉向、制動、設計方法、新材料等方面,手寫10-15頁紙。
摘要:報告講述了汽車發動機、動力傳動、懸架、轉向、制動、設計方法、新材料等方面的新技術,結合作者自身的經歷講述對這些新技術的看法和思考,讓人耳目一新。
關鍵詞:缸內直噴、FSAE比賽、差速器殼體改裝、後輪轉向、制動減配、新材料污染
前言:
自1886年「奔馳1號」誕生開始,世界汽車工業已經延續一百多年了,而他的作用也從當初的代步工具逐漸變的多元化。依我看來現代汽車更像一件融合了高端科技的絕美藝術品。汽車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汽車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不過它在帶給我們極大便利的同時,的確也帶來了一些煩惱。 空氣污染是否跟汽車尾氣排放有關?想必大家對2014年1月中科院關於汽車尾氣排放占有率研究的烏龍事件還記憶猶新。汽車尾氣的排放到底占大氣污染源的多少我能力有限,真的無法告訴你。不過眼下很多汽車新技術都是緊緊圍繞節能減排和安全舒適這個兩個主題誕生的。各種新技術的應用使現代汽車不斷向著節能化、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新技術的應用更大程度地滿足了人類的安全舒適度需求,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人類的需求帶來問題,人類不得不動腦子解決這些問題。我覺的百度文庫里的這句話說得很好——生活就是這樣,對任何生活方式的
評價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這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文化。
下面我就正式開始向大家介紹汽車發動機、動力傳動、懸架、轉向、制動、設計方法、新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汽車新技術。
一、 汽車發動機
發動機這玩意是將自然界中的某種能量直接轉換成機械能並拖動某些機械來工作的機器。簡單講發動機就是一個能量轉換機構,即將汽油(柴油)的熱能,通過在密封氣缸內燃燒氣體膨脹時,推動活塞做功,轉變為機械能,這是發動機最基本原理。發動機所有結構都是為能量轉換服務的,雖然發動機伴隨著汽車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在設計上、製造上、工藝上還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變,這是一個富於創造的時代,那些發動機設計者們,不斷地將最新科技與發動機融為一體,把發動機變成一個複雜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使發動機性能達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車廠商也將發動機的性能作為競爭亮點。
汽油缸內直噴技術
很久以前我在大街上看到寶馬車屁股後面的車型標誌總有「Li」字樣,比如「530Li」。通過強大的百度我知道了「L」是軸距加長的意思,「i」則是指缸內直噴。然後我又去查缸內直噴是什麼——採用缸內直噴技術的發動機將噴油嘴移到了汽缸內部,利用電子控制系統精準控制燃油的噴射時間和噴射量,直接送入
燃燒室與吸入的空氣混合,使發動機在任何工況下都能保持最佳的燃燒效果,輸出功率更加強大,油耗也低於同級別傳統發動機。我已經把它的基本工作形式和優點都告訴你了,和汽油缸內直噴相對的就是傳統的化油器電噴技術(歧管噴射)。因為這些優勢,缸內直噴技術早已成為了各汽車大廠商的主攻方向。現在配有缸內直噴發動機的車型也越來越多。比如2013年上市的第九代雅閣,新蒙迪歐(我還是喜歡叫他阿斯頓·蒙迪歐)等等,當然我最喜歡的馬自達ATENZA(搭載創馳藍天技術的發動機哦,很省油的)也要在今年國產啦。這些技術每個車企都有自己的命名方式,大眾FSI、菲亞特JTS、本田i-VTEC I、寶馬HPI、 馬自達DISI、福特EcoBoost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本人很喜歡馬自達,所以就以馬自達的DISI為例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DISI直噴系統作用是將霧化的燃油與空氣在氣缸內充分的混合,儘可能的使氣缸內的空氣得到冷卻(霧化的燃油吸熱汽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氣缸內的溫度。),以此提高混合氣的高填充率和發動機的高壓縮比,從而實現發動機的高性能和低油耗。那麼如何才能使燃油充分霧化呢?旋渦噴油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噴油嘴前端分布著六道經過複雜的高精度工藝加工出的導流溝槽,使噴出的燃油形成圓錐中空霧狀,從而達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和汽化效果。怠速狀態下,燃油供給系統會將壓力降低至3Mpa,從而降低機械阻力,提高燃油經濟性。在發動機高負載時,燃油壓力可高達11.5Mpa,以促進霧化,提高輸出功率。馬自達在2006年以前就擁有兩款直噴發動機,分別是自然吸氣2.0L DISI發動機和
2.3L DISI 渦輪增壓發動機。而距離我們生活最近的就要說這台於2012年入選沃德十佳發動機的SKYACTIV-G PE-VPS發動機。相比普通4-1排氣管,4-2-1排氣管可以延長排氣路徑,減小排氣備壓,儘量減少燃燒室內的殘餘氣體,從而降低氣缸內溫度,抑制高壓縮比帶來的爆震。得益於較高的壓縮比,輔以VVT可變正時氣門技術,海外版馬自達3上這台2.0L SKYACTIV汽油機在燃油效率和扭矩輸出上都提升了15%以上。與2.0升MZR發動機相比,2.0L SKYACTIV-G發動機的峰值扭矩從前者的182牛·米提升到了200牛·米,市區油耗從10.2升/百公里降低為8.5升/百公里,高速油耗從7.1升/百公里降低為5.8升/百公里。從以上這些油耗數據可以看出缸內直噴技術真的很省油。其實缸內直噴技術早在1917年就被應用在軍事上了,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以及成本的問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這些發展歷史就不在贅述了。前幾天我在《汽車之家》網站里看到一篇說文章說汽油直噴技術與霧霾和積碳產生有很大聯繫,感興趣的話可以搜索「霧霾和積碳的元兇?談直噴發動機的弊端」這篇文章看看,由於還有其他方面的新技術等著我來介紹,發動機方面我就說這麼多了。
二、 動力傳動
我是我們學校大學生方程式車隊的一名隊員,在車隊里我負責的就是傳動,一直覺得傳動非常重要,好的動力要求一套完美的傳動系統才能發揮出好的作用。自己對傳動很有感情,想著以後到車企也做底盤方面的工作。這個專題我想談談自己感覺到的FSAE(大學生方
程式汽車大賽簡稱)傳動。傳動傳遞的是動力,那麼你可能要問傳遞的路徑是什麼了。動力從發動機輸出後經過離合器、變速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輪轂最後傳遞到輪胎。FSAE中傳動系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和作用。輸出功率和扭矩、傳遞和脫離動力、減速曾扭、變速變扭、使驅動輪差速、和其他系統配合、改變旋轉平面(縱置發動機)、改變驅動輪旋轉方向(實現倒車)。由於油車賽採用的都是摩托車的發動機已經集成了離合器和變速器,電車賽也不需要離合器,所以這些都不用我們自己設計,我們要煩的就是剩下的那些了 。比如,差速器(包括差速器懸置支架)、鏈輪、調節鏈輪張緊度的偏心結構、輪轂球籠、半軸、油車換擋機構等等。下面就我的一點點經驗,向大家淺顯的談談我在FSAE一年多來所見到的傳動技術。
1、 差速器
國內FSAE使用的差速器主流就三種:Drexle德雷克斯勒差速器、Cusco庫斯科差速器、Torsen托森差速器。這個順序是照價格高低排列的。德雷克斯勒差速器從德國官網購買加上運費等等大概要2W人民幣,非高富帥車隊不能使用,國內像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車隊都是使用這款差速器。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這款差速器使用起來會省很多事,不用做殼體密封、重量更輕、自帶7075T6鋁材製作鏈輪(與鏈輪通過花鍵連結不用考慮連接問題)、鎖緊係數可調等等。Cusco庫斯科差速器和托森差速器差不多、不過深圳有個公司贊助中國賽項目,有幾個學校用的是他們的差速器。我們學校一直使用的都
篇二:汽車新技術論文
論汽車新技術概述
姓名:李鵬
學院:藝術學院
專業:藝術設計(視覺傳達)
學號:1003102007
論汽車新技術概述
摘要
汽車作為人類最為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已伴隨著我們人類走過了近兩個半世紀。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汽車也隨著人類對物質的更高追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新能源新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也應運而生。究竟這些新技術是什麼,又能給汽車帶來什麼?下面就汽車新技術做一個綜述,這些新技術從汽車本身的結構、發動機、剎車系統、車載電子系統、安全應用等諸多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純電動車 電子點火 燃油缸內直噴 無級變速器智能怠速 EGR 防抱死制動 汽車安全氣囊全功能座椅四輪驅動可調避震 自動車身水平排檔鎖定
1. 純電動車
純電動車有良好發展前景。 作為一個對於中國市場和客戶有長期承諾的公司, 寶馬密切關注市場的需求 和發展,我們認為純電動車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朝陽產業。近年來,寶馬在純電動車方面做出 了很多嘗試和努力:2008 年 11 月開始,寶馬集團從美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投放 600 多輛 MINI E 汽車進行實路測試,收集電動汽車日常使用的數據和經驗。2011 年,寶馬集團將交 付更多電動車輛供客戶試驗駕駛,這些電動車將基於 2010 年 1 月發布的 BMW Concept ActiveE 概念車進行小批量生產。 2010 年底前,我們將在中國引入 50 輛 MINI E 電動車進行實路測試項目。作為該項目 的主要合作夥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ARC)將在項目準備,實施和測試評估階段 與寶馬緊密合作並進行相關課題研究; 國家電網公司也將在充電設施建設以及相關的基礎 設施研究課題中提供全面支持。 2013 年, 到 我們將把在電動汽車領域獲得的經驗應用到 「超 大城市汽車」項目的研發和推廣中。這將是寶馬集團的第一款量產純電動汽車。 最受人關注的當之無愧的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汽車, 但是也不可忽略其他能源的研究開發。
2. 電子點火裝置(ESA)
由微機、傳感器及其接口、執行機構等幾部分構成。該裝置可根據傳感器送來的發動機各種參數進行運算、判斷,然後進行點火時刻的調節,這樣可以節約燃料,減少空氣污染。此外,新型發動機電子控制裝置還有自適應控制、智能控制及自診斷操作等。一般認為,發動機電子控制裝置的節能效果在15%以上,而效果更明顯的則是在環境保護方面。 除此之外,在發動機部分利用電子技術的內容還有:廢氣再循環(EGR)、怠速控制(ISC)、電動油泵、發電機輸出、冷卻風扇、發動機排量、節氣門正時、二次空氣噴射、發動機增壓、油汽蒸發及系統自我診斷功能等,它們在不同的車型上都或多或少地被應用。
3.燃油缸內直噴技術(FSI)
FSI是「燃油缸內直噴技術」的縮寫。普通引擎是將燃油噴射到進氣歧管和空氣混合後再進入燃燒室燃燒,而FSI是將燃油直接噴射到燃燒室中燃燒,更容易達到空氣和燃油的合理配比,增強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FSI對燃油辛烷值和純度的要求很高,需要的壓縮比也很高。但它在經濟性,動力性,環保性上都比其他類型的發動機好,所以在各個工況下都能保證經濟性和動力性最佳。
4.無級變速器(CVT)
無級變速器是由兩組變速輪盤和一條傳動帶組成的。因此,其比傳統自動變速器結構簡單,體積更小。另外,它可以自由改變傳動比,從而實現全程無級變速,使汽車的車速變化平穩,沒有傳統變速器換擋時那種「頓」的感覺。
智能怠速停止系統(SISS:Smart Idling Stop System)。
這種怠速停止系統用來代替起動機,對處於停止工作狀態的發動機氣缸進行噴油。使其燃燒,從而重新起動發動機。也可以稱為像直噴式發動機那樣的再起動裝置。智能怠速停止系統(SISS)的優點是,不僅顯著降低了發動機與蓄電池的重量負擔,而且發動機的重新起動時間只有0.3s的極短時間。這套世界首創的系統可在發動機停止運轉時向汽缸內進行燃料直噴並點火,利用其產生的能量推動活塞向下,從而實現發動機安靜而迅捷地再次啟動,這一系統有望將油耗降低7-8%,可謂環保至極。
5.EGR系統
EGR系統的任務就是使廢氣的再循環量在每一個工作點都達到最佳狀況,從而使燃燒過程始終處於最理想的情況,最終保證排放物中的污染成份最低。由於廢氣再循環量的改變會對不同的污染成份可能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因此所謂的最佳狀況往往是一種折衷的,使相關污染物總的排放達到最佳的方案。
6.防抱死制動系統(ABS)
它與傳統的制動系統協同工作,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制動輔助系統。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在制動過程中車輪抱死(即停止滾動),從而保證駕駛員在制動時還能控制方向,在某些情況下,如在濕滑路面上還能減小制動距離。對於未裝備ABS的車輛,駕駛員可以通過點剎制動踏板人為地防止車輪抱死,但這對駕駛員的操作技能要求太高,一般人很難做到。ABS系統通過電腦自動控制制動系統的油壓,駕駛員只需踩住制動踏板不動,系統就能自動地快速地調節制動力,在獲得最大制動效能的同時,防止車輪抱死。
7.汽車安全氣囊系統(SRS)
安全氣囊是由傳感器、氣體發生器、氣囊和電控單元組成,傳感器感受汽車的碰撞程度並將信號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對信號進行處理,當判斷有必要打開氣囊時發出信號觸發氣體發生器,氣體發生器迅速點火併產生大量氣體給氣囊充氣,整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約需10毫秒。由於裝備安全氣囊的汽車在世界上急速增加,安全氣囊對於乘員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可以降低車輛在正面衝撞時乘員的死亡率約30%,但對於兒童的保護並不理想。
8.ASS-全功能座椅系統
這個系統是在座椅中設計十組氣囊藏於座椅裡面, 分別位於座墊的下方、前方、兩側、腰部 、腰際等, 當車輛起動後, 每個氣囊就會因應每個駕駛人身材與姿勢而作不同的充氣, 達到最佳的人體支撐, 這一套系統每四分鐘還會解讀一次, 可依駕駛人的乘坐姿式再進行充氣調整, 可使駕駛人隨時都保持著最舒適的駕BAS-煞車輔助系統。
9.4WD-四輪驅動系統
4WD系統是將引擎的驅動力從 2WD系統的二輪傳動變為四輪傳動, 而 4WD系統之所以列入主動安全系統, 主要是 4WD系統有比 2WD 更優異的引擎驅動力應用效率, 達到更好的輪胎牽引力與轉向力的有效發揮, 因此就安全性來說, 4WD系統對輪胎牽引力與轉向力的更佳應用, 造成好的行車穩定性以及循跡性, 除此之外 4WD系統更有 2WD所沒有的越野性。4WD目前大致可分短時 (PART TIME 4WD)及全時 (FULL TIME 4WD)四輪傳動系統, 短時四輪傳動系統可依駕駛者的需求, 選擇二輪傳動或四輪傳動, 這種傳動系統是屬於比較傳統的 4WD系統, 從越野性的觀點來看, 此種傳動系統當選擇四輪驅動模式時前後輪系直接連結, 可確保前後輪的驅動力輸出, 因此此種系統系屬於適合越野的 4WD系統。另一種為全時 4WD系統, 此種系統不需駕駛人操作, 車輛總是處於四輪驅動系統, 此種系統可經由前後驅動力的分配, 可達到更完美的胎驅動力及轉向力的最佳化配置, 系屬於高性能傳動系統, 除了配置於一般的越野吉普車外, 亦常用於一些高性能的轎跑車上。
10.ADS-可調避震系統
此套系統可依據各人的喜好, 路面的狀況及使用的條件, 由駕駛人來調整避震器的軟硬度, 以適合不同的需求, 例如駕駛者想享受駕馭的樂趣時, 可選擇較硬的模式享受跑車式的駕駛樂趣, 當然您也可以選擇較軟的模式, 享受舒適的乘坐感覺。ADS系藉由變化避震器的阻尼減震力, 來達到較硬模式有較大的阻尼減震力, 加強激烈操駕的減震力, 較軟的模式則提供較低的阻尼減震力, 提供較柔合的乘坐感 。先進的可調避震系統採用電子式無段可調避震系統, 更可根據不同的路況以及操作條件主動自動的調整最適合避震阻尼力, 唯此套系統由於價格較昂貴, 通常只在高級豪華房車才會配備, 可調避震系統除可提高舒適性外, 亦有助於行車操控安全。
11.ALS-自動車身水平系統
該系統會於當車尾高度因載重量的變化 而使車尾高度降低或升高時, 調整至原來高度的一項系統。大致可區分為兩種, 一種是完全獨立的套件, 只負責車尾高度的調整工作, 另一種即是整合於懸吊控制系統中, 此系統的大致作用方式如下, 當車輛載重時, 如后座因坐人或行李箱有放重物而使車尾下沉, 位於後懸吊下控制臂上的高度或位置感知器, 便
篇三:汽車新技術論文
汽車新技術
自從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車開始,汽車就開始就開始作為代步工具逐漸的進入人們的生活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至今汽車以伴隨人類走過了近兩個半世紀。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汽車也隨著人類對物質的更高追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新能源新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也應運而生。可以說汽車的發展史就是汽車新技術的發展史。
汽車的發展依賴於技術的進步,先進的技術是汽車性能先進性的基礎。汽車發展 到今天,已經不是單純的運載工具,它已經與人類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環保、能源、安全、信息交流與自動電控化,已經列入現代汽車設計的要目。今後的汽車,也將圍繞這幾個方面發展和延伸。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智能化技術正在逐步得到應用。汽車智能化技術使汽車的操縱越來越簡單,動力性和經濟性越來越高,行駛安全性越來越好, 這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下面我們介紹一下關於汽車自動電子控制系統的各方面新技術。
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系統(VTEC):它能隨引擎轉速、負荷、水溫等運行參數的變化,而適當地調整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使發動機在高、低速下均能達到最高效率。在VTEC系統中,其進氣凸輪軸上分別有三個凸輪面,分別頂動搖臂軸上的三個搖臂,當發動機處於低轉速或者低負荷時,三個搖臂之間無任何連接,左邊和右邊的搖臂分別頂動兩個進氣門,使兩者具有不同的正時及升程,以形成擠氣作用效果。此時中間的高速搖臂不頂動氣門,只是在搖臂軸上做無效的運動。當轉速在不斷提高時,引擎的各傳感器將監測到的負荷、轉速、車速以及水溫等參數送到計算機中,計算機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當達到需要變換為高速模式時,計算機就發出一個信號打開VTEC電磁閥,使壓力機油進入搖臂軸內頂動活塞,使三隻搖臂連接成一體,使兩隻氣門都按高速模式工作。當發動機轉速降低達到氣門正時需要再次變換時,計算機再次發出信號,打開VTEC電磁閥壓力開關,使壓力機油泄出,氣門再次回到低速工作模式。可以說,VTEC系統更加精確的控制了引擎的進氣量,使引擎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及電控缸內支配技術、無級變速器等
交通安全問題已成為世界性的大問題。據報載,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約50萬,因此汽車的安全性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和汽車性能的提高,汽車行駛速度也相應加快,加之汽車數量增加以及交通運輸日益繁忙,汽車事故增多所引起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汽車的行車安全更顯得非常重要。所以主動安全技術將成未來汽車的研發重點。這也促生了許多汽車安全技術的突破。
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它必須配合ABS使用,在汽車制動的瞬間,分別對四個輪胎附著的不同地面進行感應、計算,得出摩擦力數值,根據各輪摩擦力數值的不同分配相應的剎車力,避免因各輪剎車力不同而導致的打滑,傾斜和側翻等危險。
EBA(緊急剎車輔助系統):電腦根據剎車踏板上偵測到的剎車動作,來判斷駕駛員對此次剎車的意圖,如屬於緊急剎車,則指示剎車系統產生更高的油壓使ABS發揮作用,從而使剎車力更快速的產生,縮短剎車距離。還有汽車安全氣囊、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等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傳統汽車已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智能化信息化的汽車正逐漸進入人類世界,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有哪些段與信息化的汽車新技術呢?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本世紀70年代
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冷戰過後,GPS開始逐步應用到一些民用領域,比較典型的就是現在的車載GPS。
全球定位系統由三部分構成:(1)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負責管理、協調整個地面控制系統的工作)、地面天線(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衛星注入尋電文)、監測站(數據自動收集中心)和通訊輔助系統(數據傳輸)組成;(2)空間部分,共由24顆衛星組成,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上;(3)用戶裝置部分, 主要由GPS接收機和衛星天線組成。
全球定位系統的主要特點:(1)全天候;(2)全球覆蓋;(3)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4)快速省時高效率:(5)應用廣泛多功能。正因為GPS的這些特點,車載GPS能夠為駕駛者提供準確的路況信息,包括自己的當前位置、行駛路線、當前交通狀況等等重要的信息。目前我國正在與歐洲合作開發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