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教育關注「人」,學生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2023年09月16日

- txt下載

4月18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7)》顯示:半數以上家長認為當前孩子所在學校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學校在「注重孩子全面發展」上做出改變,成為家長呼聲最高的訴求。(4月19日光明日報)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教育的時代訴求,更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定位。什麼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最高呼聲——「注重孩子全面發展」,就是最好的回答。
教育家蔡元培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把學校存在的本義、價值、目的歸結為「教育即自然生長」。古今中外對教育的經典詮釋都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教育的本質就是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全面而個性的成長,讓其先天具有的潛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在「知識本位」走向「核心素養」的新時代,學生學習的範圍越來越廣,學習方式越來越多,學習路徑也變得越來越多元。網際網路改變了世界,無論你願不願意「看見」,每一個孩子不同的學習風格、興趣、習慣,甚至節奏,都會直撲你的視野,學生全面而個性發展的訴求日益彰顯。
然而,教育現狀卻不令人滿意。由於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和教育制度改革的相對滯後,學校教育已偏離了航向。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地方官員的觀念中,所謂的「教育質量」就是分數和升學率,「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師的法寶。」片面追求升學率,片面追求分數,造成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嚴重不足,學習苦不堪言。試問:這還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嗎?
有人說,素質教育是青蘋果,看起來誘人,吃起來酸澀難咽;應試教育是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時下,無論是影響全國的「超級中學」,還是引發熱議的「高效課堂」,其鮮亮光環的背後是「高升學率」的支撐。唯有此,才會有趨之若鶩般的盲從者。關注冷冰冰「分」的教育,而忽視活生生「人」的教育,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廣為詬病的癥結所在。
自由即選擇,選擇即責任。哲學家薩特的簡單幾字,勾勒出自由選擇之精髓。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讓學生得到全面而個性的發展,必須把學習選擇權交給學生,實現學校育人模式的全面變革,真正從冷冰冰的「分」的教育轉向活生生的「人」的教育。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