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學生鄉土中國讀書心得5篇

2023年09月19日

- txt下載

品一杯香茗,不是為了舌尖的香甜,而是苦澀後那一縷清香的喜悅;聞一抔泥土,不是為了那抹芬芳,而是腳下踏著的那份踏實;讀一本好書,不是為了浮華絢麗的辭藻,而是語言背後樸實深刻又引人深思的涵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鄉土中國讀書心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鑑。
大學生鄉土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一
以《鄉土本色》開篇。乍看「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句話,費孝通仿佛就給中國給定了含義,此處不談。
「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鄉土本色》
鄉土中國的流動性是較差的,我比較喜歡書中的一種表述:將鄉土中國的社會比作一顆老樹,人們共同依存著這株老樹生存,一起享受樹上結出的果實,也一起為它的根莖供給營養。當承載這顆老樹生存的土壤無法結出完全供給所有人的所需的果實時,人們就會作為「蒲公英的種子」向遠方漂流,重新播種成為新的大樹。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其實,鄉土中國並非是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存在,而是一種相互依存的共生。因為哪怕是哪些飄散出去的種子,也有共同的文化來作為「根」來彼此連接。
這一點與美國起於拓殖時代產生的鄉下以一家一戶為一個單位是頗不一樣的。中國鄉村的「孤立」與「隔閡」相對體現在聚居地上,而並非個體。這或許也是中國並沒有產生像美國那樣突出的「獨立精神」的原因吧。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彼此的連接是不可隔斷的,時間與空間對他們束縛力相對較小。
「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鄉土本色》
文中有一個詞彙讓我記憶尤為深刻,那就是:「熟悉」。這個詞彙不禁讓我聯想到《小王子》裡面的「馴服」一詞,因為它同「鄉土性」一樣是文中的中心和暗線。
鄉土社會的信譽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如果說西方的履約是由於外在束縛的契約精神的一種捆綁,那麼中國的履約更多的發生於一種植根於基因與血脈裡面的本能。在鄉土中國並不需要大範圍的法律的限制,相對於法律,他們反倒覺得彼此之間的「熟悉」更加可靠。
在協調個人與社會的矛盾問題的時候,中國人的抉擇不同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人:順從約定俗成是社會性的,而跟從內心是個人性的,這就與費孝通在書中寫道的「從俗即是從心」不謀而合了。)
「文字是間接的說話,而且是個不太完善的工具。」——《文字下鄉》
社會生活的變化導致著鄉土中國的文化變化速度跟不上現代社會的變更,於是鄉村出現文化脫節的現象,由此產生的「鄉下人」這種類似的詞彙附帶上了貶義的意味。
但是這與中國的鄉土文化又並非完全貼合,比如它們的生活由於更多的用語言來傳遞信息,不通字詞的現象被冠以「文盲」的概念就是一種失誤了。農村人的知識來自於生活,農民看到螞蟻搬遷巢穴就知道要去開墾溝渠,而農民本身是不知道或者不熟知這背後蘊含的氣候知識的。
如果說「愚」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麼識不識字就不能作為愚與不愚的評判標準。知識的底蘊往往與時間的積累是分不開的,中國五彩斑斕的文化燦爛如星海,這就與中國有不斷絕的五千年文化緊密相連。而語言相對文字而言無疑有更加悠久的歷史,那麼鄉土中國的農民代表選擇以語言而並非文字來作為往來交際的載體就不是那麼奇怪了,否則是不是也是一種理念上的捨近求遠呢?這種說法看似是一種詭辯,但我想說的是不管是語言還是文字都是我們在社會交往中不得已而採取的一種工具而已,而且文字本身也是一種間接的說話和不太完善的工具。
隨手而記,隨心所欲,隨筆墨的流動寫下一些不成熟的文字,但這也是一種生活的情趣。
大學生鄉土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二
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中國,一個發源於兩河流域的農業大國,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鄉土文化。這種文化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滲入了每個人的毛孔,融於血脈中。即便在工業化大發展的今天,這種鄉土氣息仍處處可見。中國人有著自己一套獨特的處世之道:辦事愛講關係;講究安土重遷與落葉歸根;對陌生人和對「自己人」有截然不同的道德標準;法律意識淡薄;男女有別……這些我們可能習以為常的東西已經在我國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產生了阻礙a作用,而我國廣大的農村整體上依然處於貧窮落後階段,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里,我們都能找到詳細的答案。
為何我們的道德水平比歐美低?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經濟和制度都沒有什麼大的缺陷,那麼我們就把問題放到文化的角度去看。我們今天的很多思考方式和文化都是傳承自我們農業時代的祖先,縱使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和新中國幾十年的教育發展使我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但鄉土社會的那一種習俗卻在農民占人口總數一半的中華民族裡口耳相傳,每個新一代的孩子也在耳濡目染地學習著——克己中庸,長幼有序,天人合一等。
可是,鄉土文化就一定是錯誤的嗎?當然不,只是它與現代化不能很好地兼容罷了。例如,在鄉下,流動性低和交通不便使幾代人不出鄉,而在缺少變化的土地上,人們就更看重習慣和情面。但在當下,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現代社會更看重創新和法律,這就使那些鄉土人在面對著轉型發展時「水土不服」,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我們過去的道德觀念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講究「克己」,對別人的標準隨親密度變化。現在我們學到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都是講求人人平等的,要求我們能「大義滅親」,不偏不倚。這是顯而易見的應當人人遵守的規矩,可直到現在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這種難以動搖的社會觀念,大概就是我們保留下來的鄉土性的體現吧。
全書僅僅六萬字,被分成十四章,每章所分析與講述的事情都極有代表性。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只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穿插著鮮活的實例,對現象進行剖析。讀完後,讀者會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妙不可言。
費孝通雖然是在1947年出版的此書,但書中很多現象直至今天都發生著,他的觀點也能依舊可以對今天的農村現狀加以解讀。可見其研究功底之深厚,以及我國鄉土習性積累之深。
大學生鄉土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三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個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國風格的社會學理論,就是在這本書中提出和論證的,《鄉土中國》是社區研究的一部比較成熟的著作,代表了費孝通先生早期社會學研究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本文主要介紹這本書的背景,筆者個人認為是主要的章節的內容,對當下社會的意義以及筆者一些淺薄的見解。
費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已經交代了此書的寫作經過,這是他在四十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大所教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他認為和青年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應該探索一些有意義的課題來打開那些還沒有人探究過的知識領域,而不是借用現成的教材來照本宣科,於是便有了這些一面探索一面講授的講義,其中的概念和觀點也沒有經過琢磨,都是具有討論性的,「我並不認為教師的任務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主要是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
社會學在社會科學中是最年輕的一門,更不用說在中國的發展狀況,而本書所處的歷史背景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1947年),當時的中國剛剛經歷了抗日戰爭並且正在經歷著解放戰爭,費孝通先生在如此艱難的社會環境下還能專注於這樣「冷門的」學科研究,親自到廣西瑤山,雲南多地農村實地考察調研,在桂期間前妻不幸溺亡,可以說是經歷了重重困難,暫且不說其研究成果如何,這樣嚴謹求實的學術態度著實讓我等後生敬佩!
在第一節《鄉土本色》中,費老在開頭就明確指出,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國自古便是以農耕為經濟基礎,加之我國人口基數大,絕大多數人口是依靠農業營生的。作者認為我們想要研究中國的社會,不妨把注意力先集中在那些務農的鄉下人,人說鄉下人有些「土氣」,當然這個土氣並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反倒是準確地概括了他們離不開泥土,依靠種地謀生的事實,同時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大旱兵亂等災難性因素所帶來的人口遷移的狀態。費老也並不是說中國鄉村人口是固定的,人口不斷增加,原有的土地容納的人數達到飽和後,過剩的人不得不向外開闢新的土地,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老樹和種子一樣。
這裡我有一個切身的事例,在我讀高二的時候,曾聽大人們提起過,我母親的祖上是廣西人,由於饑荒和戰亂,祖上攜著妻兒逃難,徒步跋山涉水,找到了一處和家鄉的環境相似的地方(雲南師宗縣五龍鄉)並定居了下來,確切算來,到母親這輩是第三代。2015年,廣西那邊的後人根據祖上的書信,族譜和口頭相傳的話,找到了母親和她的兄弟姐妹們,我曾見過他們相認後的合影,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長相,照片的背景是一條河和連綿的青山,就像外婆家的自然環境一樣,我沒有想到自己的身世背後居然還有這段奇妙的故事,讀到費老所提到的「我在廣西靠近瑤山的區域裡還看見過這類從老樹上吹出來的種子,在雲南我看見過這類種子所長成的小村落,還不過是兩三代的事。」我想,或許費老當年所說的「大樹」和「種子」,便包括我母親的族人。
交代完農業人口時代定居在一片土地上,其狀態是基本穩固的事實後,作者進一步指出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這是由小農經營、水利合作、安全保衛、繼承產業四個原因導致的,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但是村落間是孤立、隔膜的,正如一開始所說的人們世代定居在某一片土地上,人口流動性小,社區間的往來也就必然疏少,這樣的生活是具有地方性的,在這種限制下,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人們的關係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熟人社會,在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越規矩的自由,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種自由,規矩是習俗和禮節,是傳統的、世代流傳下來的東西,在第四章,作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我們的格局就像是一塊石頭扔進水裡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舉個例子,一個人如果有錢有勢,他的關係圈可以大得像一個小國,在鄉下,一個人的圈子可能就僅僅局限於小家庭里,所以中國人對於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因為這是一個可以伸縮的格局,在這樣的人情社會裡,我們就注重攀關係,講交情,大家都以「己」為中心,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波一樣越推越薄。
儒家講究人倫,這個倫就是由己推及到別人所發生的一圈圈波紋的差序,也就是我們傳統的社會裡最基本的概念,接著在第五章《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具體指出,道德觀念是在社會裡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的信念。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建成的網絡,這網絡每一個結都附著一種道德要素,所有的價值標準自然也就沒法超脫於人倫道德的差序而存在了,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社會裡,道德和法律是可以伸縮的,因為你的站立基礎是人倫道德,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能發生作用,要在問清事情是什麼,對象是誰,和自己有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拿出什麼標準。
在《禮治秩序》和《無訟》兩個章節里,費老依舊對法律在中國實行存在的阻礙進行了探討:鄉土社會的秩序由規矩、習俗來維持,上文也已經提及這個「規矩」。約定俗成的準則,前人留下來的經驗成為了後人行事的參照標準,這樣的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適的行為規範,維持禮的規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在中國傳統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認有可以施行於一切人的準則,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社會關係的中心,每個人的立場與角度不同且在時空的變換下會發生變化,而現行的法採用的是個人平等主義的,這和舊有的倫理觀念相差很大,於是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很難運行下去,它所帶來的副作用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並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單靠制定法律條文和設立法庭是很難建立起法治秩序的,更應該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方面進行改革,否則單把法律推行下去,不僅得不到法治秩序的效果,反倒破壞了禮治秩序而引起弊病的先發生。
這些論述對於今天的法治建設仍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法治中國的建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從1997年「依法治國」的基本戰略第一次提出到今天已有二十年之久,法律是越來越完善了,可是人民對於法律的了解又有多少?人民的法律意識有沒有隨著法制的健全而有所提高?法治中國不僅僅只是法律體系,更重要的是,它還包括法律所要保障的、廣大的人民群眾這個主體,換句話說,要讓人民知法懂法,普法任務不容忽視,中國的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在《文字下鄉》這章里,費老指出,之所以鄉村人「愚笨」,不識字,是因為他們沒有接觸文字的條件和環境,並且在他們的生活里,語言已經足夠表達意思,甚至有的時候,語言都是多餘的,因為他們可以通過面對面、特定的符號或者表情肢體語言等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根本不需要文字,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地討論其可能性。這個論述讓我耳目一新,因為在以往的認知里,我認為鄉下人文盲多僅僅是因為經濟水平低,沒有條件接收教育,所以人們受教育程度不高。分析這類問題,我只會簡單地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簡單籠統的結論來解釋,這個章節不僅讓我認識到了農村教育水平不高的具體原因,更改變了我以往的認知態度,即從事情多個角度具體分析,切忌籠統,一概而論之。當然,這個論述對我國普及義務教育也有重要意義,也就是說想要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要設身處地地考慮被教育者的實際情況,改變農村孤立膈膜的狀態,加大其與外界的聯繫與交流,營造出需要教育的環境,而不僅僅只是把教育帶下鄉。
大學生鄉土中國讀書心得範文四
一說到中國的鄉下人,大家不免想到一個字——土。大家想到也很正常,畢竟鄉下人生於這片土,長於這片土,死於這片土,他們一生都以土為伴,自然是一身土氣。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到:「城裡的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在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土地」是最近於人性的神,從基層上來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中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有長江和黃河兩條大江,加上亞熱帶季風氣候這些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使中國成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然而然地,在這片土地生活的大多數是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從土地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地的束縛。由於土不像水那樣具有流動性,是固定在那。鄉村裡人口附在土上,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就算人口增加,一些剩餘的勞動力出外另闢新天地,但老根不動,就像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葉子,對鄉土社會沒有絲毫影響。也正是因為鄉村人對土地的依賴,落葉歸根等思想,使其世代定居在此,形成了農村不與外界接觸、與世隔絕的孤立性。在他們的小天地里。他們只需要靠體力和土地吃飯,有前人的耕作經驗,不需要超常的智力和豐富的知識去輔助;在這種面對面的熟人社會裡,他們只需要用口或肢體語言及「特殊語言」去表達他們的情感,不需要文縐縐的文字作為媒介。
在鄉土社會中,禮是社會公認合適的行為規範。說要合於禮,行也要合於禮,要在禮治秩序中做人,一旦有行為不和於禮,不注意禮貌或長幼有序,就會被認為是沒有家教,會受到長輩的譴責。他們又認為,在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社會裡,社會秩序不需要靠外力來維持。在禮的指引下,靠著自己本能的良知以及所學的道德規範即可。因為有了禮治和人們在彼此的熟悉和不假思索地遵守它。這種思想好處在於人們會在道德下規範自己的行為。但也導致現在的法律只是成為人們爭取權益的一門工具,而並沒有使其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使我印象深刻還有第七章的男女有別,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思想。在鄉土社會中認為男女不必求同。即shi夫妻之間也沒有過多的交流。男的在外幹活,面對的都是個哥們;女的在家持家教子,面對的是婆婆姑嫂。由於這種男女有別的界限,使中國傳統的感情定向於偏向同性方面去發展,出現「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等說法。
在當代,《鄉土中國》中描述的傳統中國社會已經改變了不少,但依然有些淺淺的影子,例如農民工進城只是為了賺錢,然後回家做房子,娶妻生子,腦子裡裝的還是落葉歸根;在家庭觀念中,依然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就應該靠著男人生活,男人就應該擔負起養家的責任。而對於我們社會工作者而言,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應該立足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尊重中國的社會價值觀。
大學生鄉土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五
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有很多的感想。
在《鄉土中國》這本書中,比較注重地寫了中國的鄉土,其帶有濃濃的鄉土味道,而後面就轉化為寫鄉土的中國,從而揭露了中國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與探討的。
在最近幾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數據顯示鄉村的人口還是占總人口的一半之多,雖然相比之前我國的農村人口數量有所減少而城市人口在增加,但是情況還是不太樂觀的,而且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東部與西部有著明顯的區分度。東部地區的城市化程度遠遠的高於西部地區,所以在當前,我認為我們國家在發展東部經濟發展,要促進東部地區城市化的同時要大力發展西部地區,促進西部地區的城市化進程。
在當今的中國,許多的外多國家都認為中國還是一個土包子,無論中國在這幾十年內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也還是改變不了他們對中國的看法。不過無疑的是今天的中國還是一個鄉村社會,且占領著主流的地位。儘管中國已經成為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為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承認中國還是一個鄉土社會是認為「鄉土」是帶有貶之意,而想方設法地去脫掉。
鄉村社會往往還是一個較為穩而不易被改變的一個社會,想要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去改變也是不太可能的。這個需要長期的而又穩定的有效方法才能慢慢地去改變,但是這些辦法又不能使「鄉村社會」完完全全地消失。就像是有一個人喜歡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後來改變了,但是偶爾還是會犯下一點點的小錯,因為這是習慣啊!因為生活的方式又會影響著生活的觀念。因為不願意變革,所以只求穩定是農村社會的標誌。許多人認為老人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因為他們說的話都是有經驗的,一次次的積累是可以成為我們人生的指南針。然而就是說作為後輩的我們一定要聽取長輩所說的話,所定下來的規矩而不能隨意去改變,而這麼一來就很難改變下一代。但是,也不是說中國的人農村社會從古到今全都是一層不變的,那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在老的一輩那裡,他們希望不要變,對新的事物要反對,也要壓制;但是作為新一代,在遵循著各種規矩的時候,而總是想要冒犯一下,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問題,不能爭鋒相對以下冒上,所以必須保持著恭順的樣子。但是卻又是偷偷摸摸地移花接木,表面贊同而實質就是反對,表面是接受而實際是修改,所以社會的變革很緩慢。
鄉村社會有多慢,而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就會有多慢,而這一切的中心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傳統是非常注重社會的秩序。我國傳統的社會秩序並不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的合理有序的統治方法。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與道德和法律和諧。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有提到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同時也是不可忽視的。費孝通先生說的人有時人治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值得借鑑埗的,我對他的這一觀點也是非常認同的。
現在的中國,正在努力地擺脫「土包子」大國的形象,或許這過程會有點困難,而且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這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並且努力地改變舊的不好的思想。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