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班課堂教育活動教案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通過備課,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應當全面地掌握教學內容。我們應當做到,從知識結構的整體出發,進一步明確所學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課堂教育活動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大班課堂教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明確自己在聚會活動中的任務,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2.能主動用語言、動作自然大方地與客人進行交往。
3.體驗做幼兒園和班級小主人自主活動的快樂。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布置場地:懸掛裝飾物、擺放材料。
2.幼兒給家人送請帖,請帖上有聚會的時間、地點、內容。
3.與幼兒討論、確定活動程序。
4.工作牌若干。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布置場地,進行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教師:今天我們就要召開家園新年聚會了,還有哪些事情需要準備?
教師與幼兒共同用準備的裝飾品布置會場。
教師:客人來的時候,我們怎樣表示歡迎,怎樣做小主人?幼兒說說自己。
2.幼兒分工,歡迎參加聚會的客人。
教師:客人來的時候,我們需要做哪些事情?
幼兒對聚會中的工作(如發飲料、發裝飾物品、領客人到座位、歡迎客人等)進行分工討論。幼兒按分工形成自己的小組,佩戴工作牌。
教師:歡迎客人時可以說哪些歡迎的話?幼兒參與歡迎、接待客人。
3.幼兒與家長、教師共同參與聚會,進行表演與遊戲活動。
4.幼兒與教師、家長共同對會場進行收拾、整理。
大班課堂教育活動教案2
一、目標:
1、知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特有的劇種,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愛聽京劇。
2、欣賞京劇表演,感知京劇的特點,了解京劇特有的表現方式。
3、對京劇感興趣,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二、材料:
1、收集各種不同的京劇臉譜、圖片。
2、京劇表演DVD或VCD片段。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三、教學過程:
1、欣賞京劇表演
——藉助DVD碟片,組織幼兒觀看京劇表演片段。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觀看的節目,是我國影響的劇種之一,請你猜一猜,這是什麼戲曲?
2、分段欣賞京劇,幫助幼兒了解京劇的主要特徵。
——繼續觀看京劇表演,提醒幼兒關注表演者的臉部頭飾和服裝,幫助幼兒感知京劇服飾的特徵。
(1)教師:你覺得京劇表演的人物哪些地方與現代人物不一樣?
(2)教師:京劇表演人物的臉上有什麼?身上穿的服裝是怎麼樣的?
——繼續觀看京劇表演,提醒幼兒注意傾聽歌唱和背景音樂,感知京劇唱腔的特點。
3、聽敲鑼走京劇場步。
幼兒站成大圈,教師敲鑼走快步、慢步。
大班課堂教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體會一分鐘的長短,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初步感受時間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復返的,懂得遵守時間的重要性。
3.學習制訂作息時間計劃,並能按計劃執行,養成做事情不能拖拉的好習慣。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故事《一分鐘》課件。
2.一分鐘能幹什麼預測表人手一張、筆人手一支。
3.作息時間計劃表7張。
活動過程
(一)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時間。
1.故事《一分鐘》導入。
2.分析故事,初步感受時間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復返的。
教師:為什麼元元只是在床上懶了一分鐘,最後到學校卻遲到了20分鐘?(因為元元太懶了!因為元元碰到了紅燈!因為元元沒有擠上公共汽車。)
3.出示了圖片,了解元元晚起床一分鐘導致的後果。
晚起床一分鐘——十字路口遇紅燈耽誤時間——沒趕上公共汽車走著上學,耽誤時間——上課遲到20分鐘。
(二)在操作和實驗中真正體會了一分鐘時間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
1.猜測一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師:你們猜猜一分鐘的時間能做什麼?
2.認識記錄表。
教師:把猜測的結果用記錄表記錄下來。
3.驗證一分鐘到底可以做哪些事情?
(1)教師:你們說的事情一分鐘的時間完成呢?老師幫助你們計時,你們來試驗一下,好嗎?
(2)教師:如果能夠完成的請在後面的格子裡打鈎,如果不能完成請打叉。
(3)幼兒驗證並且記錄。
(4)幼兒交流自己記錄的實驗結果。
4.小結:一分鐘的時間原來可以干這麼多事情,我們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三)制定作息時間計劃表,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1.激發幼兒制定作息時間表的興趣。
教師:怎樣幫助元元珍惜每一分鐘,不再遲到呢?
教師:我們可以幫元元制定一份早上的時間表,只要元元認真執行時間表上的時間就可以不浪費一分鐘時間,也就不再遲到了。
2.討論如何制定作息時間表。
(1)小組討論:早晨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個別幼兒交流討論結果,教師用簡筆畫記錄。
教師:你們討論出早上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3.幼兒分組制定作息時間表。
4.交流幼兒製作的作息時間表,分析哪組最合理。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鼓勵幼兒把作息時間計劃貼到家裡,每天早晨嚴格按照計劃做事,不浪費一分鐘時間。
大班課堂教育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感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願意為家庭服務,體驗勞動的樂趣。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事先在家觀察爸爸媽媽的活動,並用記錄表記錄下自己幫家人所做的事情。
2、實物:碗筷、衣物、紙、筆。
3、幼兒用書:《我是爸媽的小幫手》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入話題,引導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你在家裡幫助過爸爸媽媽做事嗎?你會做些什麼?
幼兒拿著自己的記錄表與同伴交流。
幼兒利用記錄表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會做得事情。
師幼共同歸納幼兒在家裡可以做得事情。
2、幼兒制定"我為家裡做點事"的活動計劃表。
教師:每個小朋友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都願意為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試著來安排一下,一個星期中每天為家裡做一件事。
幼兒利用幼兒用書完成表格。
師幼共同討論活動計劃。
3、模擬練習。
教師介紹活動內容:疊衣服、擺放碗筷等。
幼兒自己選擇小組進行模擬練習。
大班課堂教育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菜場是人們買菜的地方,它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了解菜場中賣菜人的勞動,初步感受人們進行的買賣行為。
3.學會用記錄的方式幫助自己記下觀察到的菜場中的人和事。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逛菜場》。
2.邀請3~4名家長志願者,並和他們交流活動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討論,引發活動。
引發幼兒討論:你們去過菜場嗎?菜場有什麼用?你在哪裡看到過菜場?
教師小結:多地方都有菜場,在菜場裡人們可以買到各種自己想吃的菜,菜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2.教師向幼兒介紹參觀的地點、內容和要求。今天我們菜場去逛逛,看看菜場是什麼樣的,裡面的人們在做什麼事?
菜場我們不但要觀察,還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用畫畫的方式記下來參觀時的要求。
教師:小朋友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參觀和記錄。一定要和自己小組的人在一起,不掉隊。
3.帶領幼兒參觀菜場。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菜場裡菜的種類、菜的擺放和人們的活動。
幼兒在幼兒用書《逛菜場》上做記錄。
4.交流:我看到的菜場。.幼兒利用記錄表和同伴交流自己在菜場看到的情景。
幼兒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觀察內容,教師利用幼兒用書《逛菜場》幫助幼兒整理經驗。
教師:菜場有各種各樣的菜,如蔬菜、水產、家禽、肉類和其他一些食品;菜場的菜是分類擺放整齊的。了解菜場裡人們的活動。
幼兒討論:菜場裡有哪些人?他們都做些什麼?
教師小結:菜場裡有賣菜的人、顧客和管理員。顧客選中自己需要的菜,賣菜的人用秤幫他(她)稱好重量並裝好。顧客按價格付錢。
5.教師利用幼兒用書《逛菜場》,簡單介紹賣菜人的勞動並進行總結。
教師:賣菜人天沒亮就起床收菜,並整理擺放,在菜場裡要工作一天,隨時幫助客稱菜、裝菜,他們的工作很辛苦。鼓勵幼兒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延伸活動:
在日常活動中創設場景,供幼兒開展"菜場"的遊戲。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