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 勇敢去做,別害怕!

2023年10月01日

- txt下載

樂樂在幼兒園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可是我不會。」玩摺紙的時候,剛拿到摺紙樂樂就把摺紙放到桌子上碰都不碰,噘著嘴小聲嘟囔:「我不會折啊。」老師手把手教他,他也一直說:「這太難了,我折不好。」戶外活動時老師組織了新遊戲,樂樂卻躲得遠遠的,面對大家的邀請也總是說:「我不會玩,我會輸的。」面對樂樂,老師們總是擔心又苦惱。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不要擔心孩子的失敗,應該擔心的是,孩子為了怕失敗而不敢做任何事。」
習得性無助感,是指由於個體連續地經歷失敗、挫折的體驗而導致其對事物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從而產生自暴自棄、喪失信心的心理狀態。在現實生活中,習得性無助感現象非常普遍。我們常常聽到一個人總是用「我學不會」、「我弄不懂」、「我沒有希望了」之類的語句描述自己,這就可能是因為其總是處於無能為力的狀態,而表現出來的「習得性無助」狀態特徵。概括而言,幼兒的習得性無助現象主要存在於學習和社會交往中,主要表現為低成就動機、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存在消極定勢四個方面。
心理學家Scott認識到習得無助感起於童年,因為那時兒童的認知是具體的、他控的。他們的自我評價是建立在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上的。他們的重要他人主要是父母。當父母把幼兒的具體行為與他本身等同起來時,幼兒就會把他的價值與他的操作表現連在-起父母講他做事笨手笨腳,他就認為自己很笨。
幼兒天生就是積極的,喜歡嘗試與探索:他張開眼睛, 就嘗試著到處看:當他能控制自己的動作時.就開始喜歡到處摸、到處爬.....當然,因為是「第一次」,難免會出很多錯,如果幼兒的每一次嘗試成人都報以厲聲呵斥「不准..."或驚呼「危險!不要..或者嚴厲地評價為「很糟糕」等等否定的反饋,久而久之,幼兒對自己就會變得非常不自信,因為他認定自己做完任何事大人肯定又該報以「不」的評論。當然,表面上看,他也許會變成一個「乖」孩子,哪兒也不碰,什麼也不敢做,但實質上把「自卑」的種子深深地根植於心中,形成了習得性無助感。基於習得性無助感的表面上「乖」的特徵,現實中許多家長將幼兒的習得性無助行為定性為內向、膽小,對如何預防與糾正也較為模糊,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家長進行觀念的修正和行為的引導。
對於這類幼兒,一定要做好家園共育工作,預防和消除「習得性無助感」最基本的方法是鼓勵、支持和幫助幼兒進行積極的活動,支持幼兒自信心的發展。
(一) 讓幼兒擁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幼兒,才會有自信。幼兒成長的每一個時空上,父母都應該讓他感覺到安全。例如,-一個4歲的幼兒第次到公園盪鞦韆,父母扶他坐上鞦韆後,用手輕輕地推,並邊推邊唱「盪鞦韆,真好玩,小小心心蕩鞦韆」,幼兒很容易就會建立盪鞦韆的自信心,並且產生再次盪鞦韆的慾望。相反,幼兒剛坐上鞦韆板,父母就一味用力去推,幼兒一定會感到害怕,很可能以後再不想玩鞦韆了。
(二)讓幼兒擁有成就感
對幼兒行為予以鼓勵和支持
當幼兒第 一次躍躍欲試想洗碗時,別對他說:「不行!你會打碎的!」而是肯定和讚賞,下次孩子還會很樂意去做。
(三)正確對待幼兒的失敗
1在幼兒失敗時給予安慰、支持和建議
幼兒的嘗試「失敗」時.如果能給適度的安慰、支持和建議就能有效地鼓勵幼兒的探索主動性和信心。切忌總在幼兒失敗的時候諷刺挖苦.那會磨滅他的探索熱情;也不要在幼兒失敗的時候給予過度憐鋼,那會使他喪失克象因難的勇氣。例如,幼兒用手摸裝蘿時,手被刺傷了,不要說「笨死了」或者「真可憐」,而是應該肯定幼兒的探索行為,如「你發現菠蘿刺手的秘密了」。再比如,當幼兒把玻璃杯摔碎了,別急著責備他粗心,而是問問他"玻璃為什麼這麼容易摔爛?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護或璃杯不讓它那麼容易摔破呀,等等。
2.對幼兒的失敗進行正確歸因
「習得性無助」現象產生 的主要根源在於一個人的歸因方式。當幼兒認為造成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內在的.穩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自己的能力等時,就容易感到緊張.內疚沮喪和自卑,認為無論盡多大努力,都將難以提高自己,從面使學習動機降低,不願做會試性努力.形成「習得性無助感」。相反.如果將自己失敗原因歸於外在的、可控制的,
(四)成人要注意減少消極自我評價
成人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成人如果對挑戰和困難積極面對,躍躍欲試,孩子們也會積極的面對挑戰和新鮮事物,反之亦然。
接下來,我也將加強與樂樂家長的溝通,家園共育,幫助樂樂主動健康快樂的成長。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