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學生金融風險教育必要性分析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王明月 裴嘉偉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可支配資金越來越多,市場上適合大學生投資產品越來越豐富,各類金融風險事件不斷發生。從我國當前金融教育和當前網際網路生態出發,對大學生流動性管理、信用管理、投資管理三方面金融行為的影響展開了探討,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金融行為;風險教育
[中圖分類號] F830.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8-0101-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ollege students have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assets at their disposal.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investment products suitable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market, but various financial risk incidents that accompani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occur frequently. Based on China's current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the current Internet ecolog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risk education on financial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liquidity management, credit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mak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Behavior; Risk Education
一、引言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升了居民的福利水平,使得大學生手中可以支配的資金越來越多;伴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網際網路投資借貸平台蓬勃發展,投資門檻低、借貸方便的網際網路平台為大學生開展一系列的金融行為「敞開了懷抱」。但是面對p2p、餘額寶等新金融生態,在滿足了大學生一系列金融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根據浦發銀行課題組的一份關於大學生金融行為的調查,23%的學生遭到過暴力催收,同時有15%的學生對日常金融生活的不安全事件漠不關心,這無疑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帶來了危險。因此,研究金融風險教育對於大學生金融行為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大學生金融風險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學生身處偏好風險的年齡期,在追逐回報時容易忽視風險
大學生正處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好奇心強,但是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弱。美國消費者財務特徵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居民會趨於風險厭惡。而隨著年齡的遞增,居民家庭風險資本市場與無風險資本市場的參與比例分別呈現「鍾型」和「U 型」的分布特點。結合大學生所處年齡,根據理論,即在金融投資行為中相較其他年齡群體更加容易選擇高風險的項目,更容易對金融宣傳中的高收益產生興趣而忽略了其背後的高風險。與此同時,面對日新月異的金融產品,大學生的金融素養並沒有達到能夠分辨是非的程度,大學生金融素養存在金融安全意識薄弱,因此,加強大學生的金融風險教育十分必要。
(二)金融素養教育力度小,對金融風險教育重視不足
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金融教育起步晚。美國在1995年就成立了專門針對於青少年進行金融教育的組織;英國金融服務局早在2003年制定了讓本國近六分之一的人口進行金融教育的龐大計劃,並且在2010年成立了「消費者金融教育局」,以便進行全面系統的消費者金融教育;澳大利亞專項撥款於教育系統對教師進行金融教育培訓,並且要求學校必須進行金融教育。我國高校的金融知識教育多集中在基礎性金融知識普及。完善的金融教育不僅應包括基礎性金融知識教育還應包括金融風險教育。風險教育模塊中的風險識別教育和風險規避教育,將在大學生預防金融風險、提高投資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不良消費觀導致盲目借貸
網際網路平台及金融機構強調高收益而忽視風險的營銷方式,存在大量的非系統風險。以大熱的P2P網絡借貸而言,資金信用管理以及監管的缺失使得不少P2P平台金融風險激增。通過對P2P平台基本的借款和還款途徑分析,發現了其在借款使用階段存在資金使用情況監管缺失以及相關借款審核流程不規範,還款階段存在缺乏借款人制約以及欠款追討難的問題。此外,某寶、某貸等大量的網際網路金融平台大量湧現,其較為寬鬆的放款模式以及低操作門檻成為許多理財意識淡薄的大學生盲目消費、超前消費的理由。近年來層出不窮的裸貸、暴力追討、平台暴雷等問題給借款大學生帶來了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傷害,更突顯了進行金融風險教育的必要性。
二、風險教育對大學生金融行為的影響
(一)風險教育對流動性管理行為的影響
風險教育有利於培養計劃意識,規避個人流動性危機。網際網路信用消費對大學生的消費觀造成了很大衝擊,例如分期付款和小額消費信貸。根據艾瑞諮詢的《2018年大學生消費洞察報告》,近一半的學生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消費。毫無疑問,信用消費方式降低了購買門檻,容易導致盲目消費、超前消費。根據麥克思研究院2017年一份關於大學生消費行為的調查報告,近三成的大學生當入不敷出的情況發生時,放款便捷,門檻低的網際網路信貸會成為部分大學生的首要選擇。大學生的收入結構較為穩定、單一,主要是由父母的生活費和少部分不定期的其他收入組成。如何能夠將每月有限的資金通過良好的資金管理來滿足個人的多重需求便顯得尤為重要。教育學生在收到生活費的那天起就劃分好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的比例,制訂好每個月的消費計劃,幫助大學生客觀地認識到分期消費的弊端,就能夠有效避免大學生為了追求滿足感而失去節制的消費行為。
風險教育有利於引導學生養成預防性儲蓄的習慣。超前消費持續高漲,將會嚴重降低大學生下一期可支配收入,進而造成滿足感的下降,為了滿足下一期的物質需要,可能會誘發大學生新一輪超前消費。而當出現突發情況需要新的開銷時,大學生的債務水平將會升高。利用風險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避免「月光」行為發生,優化大學生理財狀況,養成預防性儲蓄的習慣,從而將突發性風險轉嫁、分攤到平時,以避免彈盡糧絕的尷尬境地。
(二) 風險教育對大學生信用管理行為的影響
風險教育有利於優化大學生信用行為。在大學生信用卡滲透率低的大環境下,網際網路信貸成為大學生信用活動的主要方式。由於網絡信貸平台大力宣傳「超前消費」以及受到他人影響,使得大學生的信用消費多為衝動消費,在選擇合適的信貸工具方面出現困難。通過風險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信用行為應與收入、家庭條件匹配,否則將面臨違約風險的觀念。促進大學生信用消費回歸理性。而風險教育中的風險識別能力培養,則有利於大學生髮現信貸條約的風險點,透徹理解信用條款,合理利用信貸工具,豐富自己的信用行為。
風險教育有利於大學生關注個人信用,形成良好的信用管理習慣。由於當代大學生的信用活動多為網際網路信貸,其對個人徵信關注度不高。同時,大學生徵信體系未能完全建立,高校徵信教育存在一定缺失。這些都使得大學生在個人徵信重要性認知以及防範個人信用風險方面存在較大知識漏洞。風險教育通過向大學生強調哪些信用行為易使個人徵信暴露在風險下,以及如何在日常金融活動中避免不規範信用行為。增強其對個人徵信的關注度,以提高個人徵信風險防範能力。
(三) 風險教育對大學生投資管理行為的影響
風險教育有助於提高大學生風險識別能力,進而減少逆向選擇。由於當前學校風險教育的普遍缺失, 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通過網際網路了解金融,但是其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容易被冗雜的信息所誤導,進而變身劣勢方。隨著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根據銀保監會出台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中63項指標作為平台信息披露的衡量標準,通過清華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科技研究院以及網貸之家的數據,比較得出問題平台信息披露程度變量的平均值要低於正常平台20%,同時標準差相較正常平台高出了近1/3。這反映出問題平台信息披露不完善、信息披露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沒有良好信息鑑別力的大學生,往往被不良金融機構誤導,進而導致逆向選擇發生。通過普及投資風險知識,以及相關投資市場逆向選擇情景模擬演練,培養學生識別風險、分析風險的能力,便會使大學生在面臨投資選擇時更加慎重。研究表明,大學生認知的風險越大,投資就會越謹慎,因此當面對具有誘惑的「投資」時,學生可利用其實操所學,以執業信息搜尋、背景調查等方式,對所關注的投資產品進行風險識別,從而做到「知其人、觀其言」,更為理性客觀地對待投資。
風險教育有利於提高金融素養,培養價值投資意識。研究表明:「較低的金融素養將會限制金融行為認知,從而限制投資決策。作為初入資本市場的大學生投資者而言,在尚未接受正規金融風險教育時,個人投資行為會趨向於非理性狀態,容易在他人或者外界的鼓動下,盲目投資。例如舉辦的各種證券投資大賽中,部分大學生全然不顧當前市場形勢和個股的詳細狀態,盲目投資,普遍在牛市時收益較低,而熊市時會遭受大面積虧損,這反映了非理性情緒的影響。追求短期收益, 容易追漲殺跌。在沒有人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學習風險規避策略的情況下,很難獲得提高。通過風險教育中恰如其分的金融知識學習,給大學生普及簡單的金融知識,並對感興趣的同學輔以更為深刻的技術面、行業面、公司分析等技巧,引導學生進行價值投資而非短期的投機,不僅顯著提升大學生金融素養水平,更會使投資更加理性,提高未來金融市場的穩健性。
三、加強大學生金融風險教育的對策建議
第一,建立健全金融教育體系。有的放矢,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金融知識普及。繼續堅持下沉金融教育的大方向,在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中,加入金融風險教育,用易懂的案例等讓學生從小樹立金融風險意識。對於大學生,要重視高等教育中的金融通識教育,並且要增加金融風險管理內容的教學。在教育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做好慕課等公益性網絡平台建設,並加強對於欠發達地區的學生的風險意識普及,彌補城鄉風險認知差異。
第二,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相關法律法規。在網際網路金融一辦法三指引的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網際網路金融體系健康發展。通過國家法規、辦法等強制性手段落實網際網路平台的徵信、催收、信息披露機制,引導平台透明化經營的同時,落實各方責任,減少信息不對稱。
第三,高校合理設置網際網路金融教育課程,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緊密結合。在進行金融知識普及時,應確保知識宣傳的完整性,保證金融知識普及與金融風險宣傳相輔相成。避免學生因獲得不完全金融知識產生不理性的金融行為。同時,拓展實操性的教學活動,重視實踐課程。網絡實踐經驗對個人接受新興金融產品的影響要大於單純的書本教育。因此要引導學生接受金融產品,而不是一刀切的禁止。引導學生開展金融學綜合實驗課程,學習股票實盤操作;對常見的金融產品進行了解;對常見網絡信用借貸產品的條款進行學習;根據現實生活中學生不安全的金融行為設計情景來讓學生進行身臨其境的體驗等方式,有效提高風險識別和風險規避能力,並且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大膽引入社會第三方金融機構,設立相關平台,幫助大學生進行風險自評,對其日常金融行為提供諮詢等服務。
第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高校在進行金融知識宣傳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樹立,引導學生學會量入為出,培養資金管理的習慣,並且做好預防性儲蓄,將有限的資金髮揮出最大的效用。加大高校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加大金融企業實景參觀、沙盤模擬培訓等實操活動,培養學生的資金管理意識。
第五,強化家庭對學生的信用行為和投資行為的引導和管理。大學生正處於心智發展不斷成熟的階段,對一切事物抱有好奇,而對於大多數風險容易罔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信用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投資理性程度,避免學生誤入 「巨額校園貸」、「高風險投資」等陷阱。
[參考文獻]
[1]Guiso, L., M. Haliassos, and T. Jappelli. Household portfolio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Working Paper, 2000.
[2]姚秋紅,金倩,朱娟.大學生金融素養的提升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22):75-76+109.
[3]吳曉光,曹一.論加強P2P網絡借貸平台的監管[J].南方金融,2011(4):32-35.
[4]曹博. 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7.
[5]陳美冬.大學生網際網路消費金融信用風險影響因素分析[J].時代金融,2018(9):287-288.
[6]徐靜.大學生徵信教育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7,24(6):72-74.
[7]李蒼舒,沈艷.風險傳染的信息識別——基於網絡借貸市場的實證[J].金融研究,2018(11):98-118.
[8]周雷. 金融素養對家庭負債決策的影響[D].安徽財經大學,2019.
[9]李媛,郭立宏.金融教育影響了大學生的金融認知和金融行為嗎——來自陝西的經驗證據[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4,17(4):14-24.
[10]Chen Haiyang,Volpe Ronald P.An Analysis of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Financial Service Review,1998,7(2):107-128.
(責任編輯:顧曉濱 馬 琳)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