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探析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吳瓊
【摘 要】 本文依據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現狀,提出了有效的融合與滲透策略。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養,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育管理隊伍;圍繞大學生全面發展需要,構建系統完善的教育激勵機制;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體現教育管理的人文關懷;完善教育管理制度規範,在細節中體現人性化特徵。
【關鍵詞】 高校;教育管理;以人為本;融合與滲透
「以人為本位的人本主義」思想起源於西方14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在漫長的歷史傳承中,人的價值逐漸被重視,而這一思想理念也逐漸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以依靠人、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為目的一種思想理念。高校是為現代社會發展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融合併滲透以人為本理念是大學生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教學培養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基於此,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積極調整思想理念,從人的需求出發,分析探究傳統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並圍繞以人為本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調整,為人才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一、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現狀
在現代教育領域,「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高校根據依靠人、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教育管理做出全面調整,並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是從當前高校教育管理的整體情況來看,人文性缺失的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基於此,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積極反思,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第一,以人為本的意識淡薄,教育管理目標單一。目前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傳統思想、傳統理論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缺乏必要的條件。例如,高校在衡量教職工職業能力的過程中,依然將制約與管理作為考核與評價的主要目的,而忽視了教職工的發展與完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將課程內容的關注作為教學目標的主要實現手段,忽視了對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情感構建。
第二,教育管理隊伍人文素養不高,影響了人性化教育管理措施的落實。教師以及相關的管理人員是教育管理措施落實的主導者,其人文素質的高低會對教育管理措施的實現效果產生直接而深刻的影響。目前高校在教育管理隊伍建設中缺乏人本理念的滲透,導致其在實踐中缺乏人性化設計,從而激化了教育管理主客體之間的矛盾,影響了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第三,教育激勵機制不健全,限制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已基本形成,且由於時代環境影響,當代大學生對於自我發展有著強烈的追求,並渴望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展示自我價值。但是高校教育激勵機制設計不合理,限制了大學生的參與,影響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第四,校園文化內容單一,缺乏人文關懷。高校校園文化內容相對單一,學校對於學生自發組織的文化活動缺乏有力支持,限制了學生在構建校園文化中的參與性;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缺乏明確的發展方向,難以體現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甚至在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襲下出現扭曲、偏差,影響了校園文化質量,更難以體現對人的尊重與關懷。
第五,教育管理的制度規範缺乏細節,影響了人性化教育管理的實現。以人為本不僅體現在高校教育管理整體環境的塑造上,還體現在制度規範細節的設計上,目前高校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推動下,在宏觀指導上對「人本」理念進行了充分的論述,但是在具體的實施方面卻缺乏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與廣大師生髮展息息相關的問題上沒有體現出制度規範的人性化特徵,這使得「以人為本」未能真正落實到教育管理過程之中。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策略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指導教育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在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時,高校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做出轉變,深入探究以人為本理念的核心思想,並形成教育管理實踐的理論指導。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高校應做好依靠人、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的工作,即依靠全體教職工與廣大學生,依靠人的智慧和力量打造教育管理新環境;尊重人的個性化需求,儘量為每一個人成長創造良好的空間;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的成長與變化,將高校教育管理的發展與人的發展相融合,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和諧氛圍;關注人在發展中的不足,利用激勵、約束、規範等手段引導其深刻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並形成自我糾正、自我完善的主動性,以彌補自身發展中的「短板」與缺陷,促進人的不斷完善。
第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養,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育管理隊伍。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管理措施落實中最具彈性的因素,教育工作者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措施落實效果的好壞。高校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與融合中,應注重對教育工作者隊伍的建設,即注重對教育工作者職業能力的培養,引導其認識到良好的人文素養對自身發展以及當代大學生全面培養的重要性,並提升愛崗敬業精神,在職業規劃與發展中體現「人本」理念;促進教育工作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交流實踐經驗,探索以人為本理念在課堂教學以及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方法與途徑;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將「人本」理念的滲透,以及人性化教育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作為衡量教育工作者績效水平的重要依據,以激勵其主動融入到人性化教育管理體系的建設中來。
第三,圍繞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構建系統完善的教育激勵機制。激勵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的積極性,形成良性的教學管理反饋,提升高校的凝聚力、向心力與戰鬥力。在激勵機制構建中,高校應充分分析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理解當代大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以及展現自我的願望,結合大學生的心理需要,設計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激勵,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調整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局面,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激勵措施,構建人性化的教育教學環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知識探究,強化學生自我發展的動機,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第四,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體現教育管理的人文關懷。校園文化是高校體現育人功能的載體,也是以人為本理念融合與滲透的重要途徑。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高校應積極滲透大學精神,營造良好校風,如宣傳校訓,用校訓的文化厚度引導學生、滋養學生,為學生樹立成長的精神信條;發掘校史資源,構建別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目前一些高校在校園文化構建中陷入了同質化的弊端,難以體現文化育人的作用,難以針對本校學生需求形成人文關懷,基於此,高校應在校史資源中挖掘人文傳統,在校園文化的傳承中展現人文思想,體現人文關懷,為師生提供精神上的滋養與引導;組織人文活動,如「人文素質講座」、「人生、事業、國家」主題講座等,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圍繞「人本」思想開展主題教育,將人文思想滲透到歌舞、書法、美術等文藝活動中來,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會人文關懷,提高人文素養。
第五,完善教育管理制度規範,在細節中體現人性化特徵。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健全的制度規範是以人為本理念融合與滲透的基本保障。傳統的管理制度側重於對人的約束與控制,而在「人本」思想的指導下,學校應兼顧制度的規範化與人性化,設計制度細節,充分體現對人的尊重與關懷,例如在課程選擇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既能夠根據專業課程需求做出靈活組合與選擇,也能夠在豐富的選修課中實現自我成長。規範性與人文性的教學管理,能夠為個人成長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讓師生在制度中感受的不再是制約與控制,而是尊重、關懷與包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的價值逐漸凸顯,而高校在教育管理中應全面認識傳統工作模式中人文性缺失的問題,並結合人才的全面發展需要積極融合、滲透以人為本理念,指導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加強對教育管理隊伍的培養,提高其人文素質;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特點,構建系統完善的教育激勵機制;創新、豐富校園文化,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校園環境;引導形成全員參與的教育管理機制,在細節中挖掘人的價值,進而達到依靠人、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淑利.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滲透與體現[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24)20-21.
[2] 郭海娟.如何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做到以人為本[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4)283-284.
[3] 聶玉風.以人為本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價值及應用措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6(38)20-21.
【作者簡介】
吳 瓊(1987.8—)女,漢族,江蘇南通人,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