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合集7篇

2023年11月01日

- txt下載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合集7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我共有3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四冊。全冊教材包括了「電」、「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礦物」四個單元,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和課時情況:
  第一單元「電」共9課時,具體包括:電和我們的生活(1課時),點亮我的小燈泡(1課時),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1課時),電路出故障了(1課時),導體和絕緣體(1課時),我來做個小開關(1課時),裡面是怎樣連接的(1課時),我們選擇了什麼(2課時)。
  第二單元「新的生命」共7課時,具體包括:油菜花開了(1課時),各種各樣的花(1課時),花、果實和種子(1課時),豌豆夾里的豌豆(1課時)。把種子散播到遠處(1課時),萌發的種子(1課時),動物的卵(1課時),
  第三單元「食物」共7課時,具體包括:一天的食物(1課時),我們的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麼(1課時),吃什麼和還吃什麼(1課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課時),麵包發霉了 (1課時),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 (1課時),食物包裝上的信息(1課時)。
  第四單元「岩石和礦物」共7課時,具體包括:各種各樣的岩石(1課時),進一步觀察岩石(1課時),岩石的組成(1課時),怎樣觀察描述礦物(1課時)。岩石會改變模樣嗎(1課時),岩石礦物和我們(1課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七、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材內容
  1 始業教育
  2 電和我們的生活
  3 點亮我的小燈泡,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
  4 電路出故障了、導體與絕緣體
  5 油菜花開了、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
  6各種各樣的花、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7花、果實和種子、各種各樣的岩石
  8 豌豆夾里的豌豆、進一步觀察岩石
  9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萌發的種子
  10 動物的卵
  11 我來做個小開關、裡面是怎樣連接的
  12 我們選擇了什麼
  13 我們選擇了什麼
  14 一天的食物、岩石的組成
  15 我們的身體從食物中得到什麼
  16 吃什麼和還吃什麼、怎樣觀察和描述礦物
  17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18 麵包發霉了、岩石礦物和我們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年接觸科學課的時間,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科學知識已經具備初步的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年齡結構的心理特徵來看,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能主動的開展探究活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能主動開展學習的學生比較少,比較依賴教師的教。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以及合作研究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比較薄弱。本學期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積極地發展學生探究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願意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認識與觀點。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六個單元,共二十四個課題,三十二課時。個單元均已為線索切入到基礎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使學生調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才是教科書的靈魂。
  三、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本冊教科書共有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以知識的內容分為五部分。
  1、我們吃什麼(1———3課):通過學生對食物的分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對營養的觀察實驗,學會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以及動手與動腦相結合,懂得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最終了解珍惜食物,科學飲食,保持身體健康。
  2、水裡有什麼(4———7課)本單元是在繼第一冊單元後,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及特點的單元。在第一冊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步提高實驗,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為今後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徵奠定基礎。
  3、植物的生活(8———12課)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種器官的作用,使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本單元從整體上遵循了從一般到特殊,由整體到部分認識事物的規律。
  4空氣和水的力(13———17課):本單元以水和空氣作為探究對象,探究空氣彈力、反衝力、大氣壓力、水力等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設計,對比實驗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5、熱的傳遞(18———22課):了解熱在固體、氣體、液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保溫與散熱的知識,通過學生的猜想和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製作活動,使學生對太陽能的利用建立初學認識。
  6、探究與實踐:選擇與本冊探究活動密切相關的問題。食物里的有害物質;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與使用。通過調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現象,發現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培養與人合作,交往的膽量與能力,增強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3、能運用已有知識做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4、能根據假想作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5、能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6、會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
  7、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理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並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複驗證的。
  8、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並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工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慾望。
  2、珍愛並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二、學情分析:
  作為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本冊課本是科學課的起始冊,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更無從談起科學興趣可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故此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應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學興趣的培養和簡單實用的科學思維方式的灌輸。要培養學生課堂上的科學的思考習慣,逐步養成預見、測量、分析、探究、記錄數據等一系列的科學習慣,以及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學》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尋訪、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第一單元是對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第二單元是考驗學生平時的觀察能力,並在以後各單元中安排了「水」、「天氣」、「空氣」等三個單元的內容。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命,自己去發現自然現象和物質,並對物質現象進行觀察,認識物質成分、作用、與我們生活的關係,認識常見的材料,了解簡單物質的基本構成,學會簡單的科學測量、思維方式。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學習了一些淺顯的科學知識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實驗操作,觀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養。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願意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3、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4、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5、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6、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五、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方法。
  2、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3、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六、本冊教學難點:
  1、本冊課本開篇之初,便設計了很多的對比分析、對比實驗、對比研究,對於初涉科學的小學生此項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2、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認知習慣,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又一難點。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 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 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我所帶的三年級1班,學生數為 83人,其中男生比例較大。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 、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並且利用網絡平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積極參加教研教改研討活動,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
  2 、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 、由於學校的科學實驗室正在修建中,實驗活動等只能在教室進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5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手段學習科學,吸收班級精英參加「勉縣實驗小學師生科學課研討」qq群,定期召開科學交流研討活動,從而擴展到班級科學交流研討活動,組織各種科學興趣活動小組,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科學只是競賽活動,爭取優異成績,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七、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八、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學進度:
  周 次 日 期 內 容
  1 9、3 ----- 9、7 始業教育 我看到了什麼
  2 9、10-----9、14 校園的樹木
  大樹和小草
  3 9、17-----9、21 觀察水生植物
  植物的葉
  4 9、24-----9、28 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植物的共同特點
  5 10、1-----10、5 國慶節假期
  6 10、8-----10、12 尋訪小動物
  7 10、15-----10、19 蝸牛(1)
  蝸牛(2)
  8 10、22-----10、26 蚯蚓
  螞蟻
  9 10、29-----11、2 金魚
  動物的共同特點
  10 11、5-----11、9 期中複習
  11 11、12-----11、16 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誰更硬一些
  12 11、19-----11、23 比較柔韌性
  它們吸水嗎
  13 11、26-----11、30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磚和陶瓷
  14 12、3-----12、7 給身邊的材料分類
  15 12、10-----12、14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
  16 12、17-----12、21 誰流得更快一些
  比較水的多少
  17 12、24-----12、28 我們周圍的空氣
  空氣占據空間嗎
  18 12、31-----1、4 空氣有重量嗎
  19 1、7-----1、11 複習
  20 1、14-----1、18 複習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學任務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通過本冊教學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期目標
  1、總體知識目標
  能辨別製成常用物品的材料,並能舉例說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了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說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2、能力培養目標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像、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3、教育教學目標
  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感興趣的問題;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願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並願意進行改進。
  能舉例說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說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珍愛並善待周圍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三、教材分析: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
  「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製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製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著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了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教學重難點: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於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於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搜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四、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於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張子勇、張帆、邵蘭蘭,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聯繫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採用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育手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課餘時間為其補習,使他們不被落下。
  2、中等生優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3)、加強優生與中等生的聯繫,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3、 優等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說說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尖子生的平常學習,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六、改革設想: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並適時調整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七、課時安排
  (一)、常見材料(5課時)
  1、身邊的材料 2課時
  2、塑料 3課時
  (二)、聲(7課時)
  3、傾聽聲音 2課時
  4、物體傳聲 2課時
  5、自製小樂器 2課時
  6、聲音與生活 1課時
  (三)、光(8課時)
  7、光的傳播 2課時
  8、透明與不透明 1課時
  9、鏡子 2課時
  10、七色光 3課時
  (四)、電(6課時)
  11、電在我家中 2課時
  12、讓燈亮起來 2課時
  13、導體與絕緣體 2課時
  (五)、磁6課時
  14、磁鐵的力量 2課時
  15、製作小磁針 2課時
  16、磁的應用 2課時
  (六)、信息與通信5課時
  17、傳遞信息 2課時
  18、通信的發展 1課時
  19、暢想通信 2課時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科學教學是學生提高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開展好我校的科學教學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學教學計劃。本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為目的,為我校科學教學成績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養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素質,遵循學生認識規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強學科聯繫,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城鄉教育差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把三到六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培養目標分別確定為「感知科學」、「走進科學」、「探索科學」。教材將探究過程能力分為「觀察與提問」「猜想與假設」「計劃與組織」「事實與證據」「模型與解釋」。科學課讓學生在「做中學」活動中面對自然和科學現象,通過動手動腦學習基礎的科學知識,在學習中不斷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二、對所教學生的分析
  三年級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觀察,該年級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四年級學生思維較活躍,在實驗活動中合作意識已經形成,紀律明顯優於三年級。對科學的熱情度極高,熱愛科學,熱愛自然。
  五年級的學生最大的特點知識豐富,很喜歡發明創造,本學期我準備在實驗上加大難度,鍛鍊他們自己動手創造的能力。
  六年級學生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因此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三、具體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實驗器材,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四、科學特色活動
  (一)科學幻想畫
  1、活動目的:
  為進一步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以及大膽想像、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培養孩子成為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熱愛家鄉,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
  適用年級:一、二年級
  2、活動內容:
  低學生可以全員參與,創作出與科學有關的敢於大膽創新,有意義的畫作。優秀作品頒發獲獎證書,還可與媒體溝通在報紙上刊登。
  3、活動時間:xxxx年10月份
  (二)明天小小科學家
  1、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從小養成善於觀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過開展科學發明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旁,是鮮活的,並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發明創造中,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適用年級:三、四、五年級
  2、活動內容:
  學生可以利用身邊的物品,自己設計創作,進行科學小發明。內容體裁不限。優秀作品會在全校進行展出。
  3、活動時間:xxxx年12月份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鄂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從如下四個方面:1、有趣的動物2、到苗圃去3、能源與礦產4、環境污染與保護等來選取與編排的,使學生從動物的生活,植物的生長,能源礦產的分布、儲存、利用,環境的污染及保護等來探討與學習。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科學基礎,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學生農村生活實際,對動植物的興趣與觀察等較適合本學科的學習與探究,更適合本內容的加強與提升。但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共同探究的合作不能互相配合,只注重動手不注意觀察總結。對一些技術要求較高的實驗,操作不精密。本學科中學生對污染問題缺少實際實例以及認識模糊的現象,需要在教學中注意。
  三、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植物的名稱。了解更多的動物、植物種類,感受生物世界的紛繁複雜。
  2、知道不同的動物食性、運動方式、生殖方式,以及環境對生物生長、生活習性等多方面有影響。
  3、知道植物繁殖方式、種子結構、生長規律,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徵。收集現代技術繁殖動植物的相關資料,了解一些現代的繁殖技術。認識現代技術手段在繁殖動、植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
  4、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是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過程的複雜多樣。意識到人與動物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
  5、經歷較為完整的收集信息-整理證據-分析數據-形成認識的探究學習過程。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懂得交流與討論可以引發新的想法。
  6、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能設計調查活動計劃,詳細描述調查目標、調查方法、預設調查手段,設計調查活動表格,完成相關內容記載,並歸納調查結果形成結論。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像對建立假設和提出結論的重要性。
  7、通過實踐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基本方法,完成移栽後的觀察記錄,了解到移栽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8、知道人類利用能源的實例;知道人類利用水力風力,煤、石油、天然氣的探究經歷及其使用、開發。知道能源的合理開發的意義。珍惜有限能源,能結合「亂采濫用」礦產資源現象,提出保護礦產資源的措施。
  9、知道金屬具有容易導電、容易傳熱、有金屬光澤、容易延展等共同特點。經歷對金屬共同特點的探究過程,能利用簡單的表格整理實驗現象。
  10、知道主要的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及其提煉物的名稱;知道鋁土礦、赤鐵礦、黃銅礦的特點;經歷對鋁土礦、赤鐵礦、黃銅礦的觀察過程;學會製作礦石標本的方法。樂於參加觀察礦石和製作礦石標本的活動。
  11、知道我國礦產資源的現狀以及如何保護礦產資源;知道物質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12、知道人類的生存環境是一個由空氣、水、土地和其他生物等共同構成的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的體系。認識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於環境,又影響環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
  13、了解人類活動對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意識到物質的利用對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正確使用物質的重要性。
  14、注意安全與健康,了解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意識到人對環境負有責任,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15、能針對不同的問題和需要採用不同的探究方法。懂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知道交流與討論可以引發新的想法。
  四、創新教學設計:
  1、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的,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指導學生學習。
  2、注意培養學生由部分到整體,由現象到本質的探究方法。
  3、結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開展交流探究,積極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能力。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