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學音樂秋教學反思3篇 音樂秋的教學反思

2023年11月13日

- txt下載

小學音樂秋教學反思1


  音樂課應該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的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於這種理念,在《動物說話》這一課的導入環節我就用充滿童趣的方式對孩子們說「郭老師今天要帶同學們參觀一個美麗的農場,農場裡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們,他們馬上要出來和大家打招呼了。」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
...

小學音樂秋教學反思2


「生態課堂」提出:課堂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十分重要的場所,作為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堂構成因素的複雜性,重視課堂建設。教師應堅持的原則是:多方面、多角度地協調課堂的多種因素,保證信息流動在課堂中的暢通無阻,保證信息能通達到每一個學生,並促使每個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最大限度地把有效的和有用的信息固定為本身的心理品質。
  剛開始學習「生態課堂」教學理念,實踐「生態課堂」教學過程,我膚淺地認為:作為教師的我就是「陽光、水、空氣」,而學生就是「植物、動物」,教學方式就是「土壤、細菌」等等。然而,通過此次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的研課、聽課、學習、探討,才進一步意識到「生態課堂」絕非如此簡單。下面我就以錢亞萍老師的《荷塘歡歌》為例談談我的體會。
  一、走近學生,啟迪學生的音樂聽覺
  都說音樂首先是「聽覺」的藝術,但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學生感受、體會音樂,往往是在教師的講授下再去體驗,而不是通過對音樂的直接體驗——傾聽中產生。這種學習方式能使課堂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及時完成教學流程,卻違背了音樂學習的規律。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自覺傾聽、感受音樂又巧妙結合教學環節,進行符合音樂學習規律的教學呢?
  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節對這樣的情況作了巧妙處理。錢老師在出示兒歌后,插入現代音樂家班得瑞的輕音樂《大自然的吟唱》,錢老師要求「聽音樂,用想像作畫筆,畫出傍晚時分池塘的美麗景色」。在無語、寧靜、自然的短短一分鐘音樂中,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發揮想像描繪大自然美景,環節緊湊,處理巧妙。一方面充分體現了音樂具有模糊性和多解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又充分發揮音樂自身的魅力,引領學生進入寧靜、和諧的氣氛中。這樣的課堂環節生動地詮釋了「生態課堂保證信息能通達到每一個學生,並促使每個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最大限度地把有效的和有用的信息固定為本身的心理品質」。
  二、走近學生,啟發學生的節奏創造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智慧在於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經常激發他們體驗學習快樂的願望。」音樂課堂更是培養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舞台,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創造因素,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在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卻是為了「創造」而創造,常常忽視孩子們的興趣,或者只在乎孩子們表面上的興趣。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的課堂教學中,就較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
  同樣是為熟悉歌曲節奏玩節奏遊戲這一環節,錢亞萍老師設計用圓舞板模仿「蛤蟆唱歌」。圓舞板的音色與蛤蟆的呱呱聲比較接近,老師領,學生學,一唱一和,整個教室就是一片歡快的「荷塘」,一片快樂的歌唱「蛤蟆」。在這樣一片歡快的鳴唱中,錢亞萍老師再請學生們自主選擇同學商討,共同進行節奏創編,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效果達到一致,效果凸顯,充分體現了教師和學生的智慧,更體現了「生態課堂的自然美與和諧美」。
  三、走近學生,巧誘學生快樂的歌唱
  音樂課堂中的歌曲教學是音樂課的「重頭戲」。音樂課堂中的歌曲演唱,不僅需要歌詞背唱,音調準確,音色優美,還要求通過演唱的速度、力度、表情投入等表現歌曲。如果在演唱時還具有個性化的表現,那是對歌曲本身的豐富,再創造,是歌曲演唱的完美演繹。而這樣的表現,只有學生具有了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造熱情,才能在歌唱教學中表現、表達出來。在我們的教學公開課中,有聲音優美,表情投入的演唱,卻很難尋覓個性化的表現,強烈的創造熱情。那麼,怎樣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造熱情呢?
  錢亞萍老師在《荷塘歡歌》的課堂教學中對這樣的情況作了巧妙的處理。錢亞萍老師在教授歌曲《數蛤蟆》中,巧妙地應用了《數蛤蟆》中的「數」,用接口唱的形式,老師唱:「一隻蛤蟆幾張嘴,幾隻眼睛幾條腿?」學生接唱:「一隻蛤蟆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依此類推,分別用接口唱的形式演唱了「兩隻蛤蟆……三隻蛤蟆……」,學生強烈的創造熱情,個性化、情趣化在這樣的接口唱中被充分激發。體現了「生態課堂是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場所」。
  通過學習錢亞萍老師的《荷塘歡歌》這堂課,我領悟到:真正的生態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智慧火花的碰撞、迸發;是教師和學生智慧的互動、交匯乃至升華;它是自然和諧而產生的超乎異常的默契、協作。這樣的課堂教學充滿著靈動和智慧,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老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教者、學者,他們是相互作用,無法單獨剝離的一個整體。

小學音樂秋教學反思3


  學生們一到音樂課就特別的放鬆,因為不用象上數學、語文課那樣規規矩矩,這正是音樂課帶給他們的「特殊享受」嗎?但是放鬆不等於懶散、無紀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堂課都需要在有序的紀律下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於要對學生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學生分組進行編創或表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小學音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學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於學生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己置身於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孩子們的帶頭人和夥伴。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從而讓學生髮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表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表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學生都是我的孩子小烏鴉;然後我再請一學生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餘的學生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學生的情緒放鬆了,課堂充滿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著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