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說課稿模板4篇

2023年11月13日

- txt下載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說課稿模板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分別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具體闡述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77—78頁的內容,是本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學好這一內容,對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等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作用。鑒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與實際相結合,而且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據新課程標準,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理解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經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定了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推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二、學情分析
  (一)心理特徵:三年級的學生好學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聯繫和模仿能力較強,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創造條件和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感受成功的快樂。
  (二)認知狀況: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理解,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加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
  根據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鑒於本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我確定了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法、設疑誘導法、類比法。
  (一)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本課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現,而且便於展開直觀的操作實驗,因此我讓學生通過「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過程來學習。
  (二)設疑誘導法:在講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推導時,需要老師給予設疑誘導,深入淺出的幫助學生理解。
  (三)類比法:正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是由一個長方形漸變成正方形,求面積的過程中得來的。
  教具:多媒體
  四、學法分析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動手操作法
  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將小組合作探究作為首選。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等活動,探索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學具:預習紙、學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直尺。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情境導入
  這一環節將用時7分鐘。首先複習兩個概念,一是面積,二是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通過複習,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
  (二)自主探索,領悟方法
  這一環節是重點環節,將用時17分鐘。有四個步驟:做一做、猜一猜、驗一驗、說一說。
  首先做一做,讓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解決例題1,在預習紙上寫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1:一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想辦法測量出它的面積。
  小組成員可能三種方法:
  (1)畫一畫(畫方格)
  (2)擺一擺(兩種擺法:一是全擺上,二是只擺一行一列)
  (3)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
  同學們合作交流後得到共識:用乘法計算最簡便。
  接著猜一猜,我將提問學生有什麼樣的猜想?有人可能會說出:這個長方形面積=長×寬。
  我會肯定這一猜想是對的,然後提問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
  然後驗一驗,學生自己根據預習紙上的3個圖形(圖A:2行6列,圖B:4行3列,圖c:1行8列),擺一擺填一填,之後再彙報結果。
  通過剛才的過程驗證了這個猜想是對的,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最後說一說,我以例題1為例設疑誘導,找同學說出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不斷的提問:長方形長5厘米,沿著長邊一行可以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寬3厘米,沿著寬邊可以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說可以擺幾行?(同時配合課件的演示)繼續提問:這個長方形每行擺5個正方形,擺了3行,一共擺了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樣列式計算?算式中5、3、15是長方形的什麼?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最後得出結論:每行擺的個數就是長方形的長,擺的行數是寬,小正方形的個數(即長方形面積單位的個數)就是長方形的面積。也就得出長方形面積=長×寬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同時也體現課堂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當中來。
  (三)利用遷移,探究知識
  這一環節將用時8分鐘。
  首先引導學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我把一個長7米、寬6米的長方形花壇,漸變成邊長6米的正方形花壇的過程;讓學生去猜想、發現其面積的計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接著讓學生交流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否正確?
  最後讓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繫。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明確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間異同。
  (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將用時10分鐘。
  為鞏固本節學習內容、解決實際問題我設計以下習題:
  活動一,求一張長方形餐桌的面積。(學生聯繫生活,練習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課本例3)
  活動二,求出數學課本的面積。(學生自主操作,獨立完成。課本78頁下邊做一做)
  活動三,強化訓練,提高難度。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外面長方形,裡邊正方形,剩餘陰影部分)
  (五)總結過程,突破重點
  這一環節我將用時2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新知識?並引導回顧研究的過程。
  設計意圖:一節課總結必不可少,能夠加深學生對本節重點內容的掌握。
  (六)作業布置
  為鞏固本節學習內容我布置以下習題:課本79到80頁2、4、6(必做),8(選做)。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習題,讓水平不同的同學都能達到很好的練習效果。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行面積=長×寬7×6=42(m2)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6×6=36(m2)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說課稿模板2


  一、說教材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82-83頁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以及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方法。這節課就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單元的內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打下堅實基礎。於是,我對教材進行了認真地研究。
  2、本課教材主要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過先讓學生用若干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成3個不同的長方形,並填好表格,讓學生通過這個操作初步體會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與寬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例2通過測量面積及試一試,探索並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三部分從正方形與長方形之間的關係,從而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四部分練一練主要目的在於鞏固新知,讓學生能利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
  3、由此我根據教學內容把推導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作為教學重點,而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的過程又是教學的難點。
  4、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我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中,先計算長方形面積,再演示寬不變,逐次縮短,最後演變成長與寬同樣長。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教學目標
  基於本課的教學內容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①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發現、驗證並歸納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利用知識的遷移由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②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去發現問題的意識,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質疑、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③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合作與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能力,並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三、教法與學法: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儘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操作、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手、眼、腦)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儘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導者。
  基於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
  (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在這裡我安排了3道題,第1題用數面積單位的方法求面積。
  第2題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積。第3題出是一道既難數有難量面積單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課,這樣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層層導入,引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
  (二)實踐探究,發現方法
  1、動手操作。
  先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組合作,在紙上擺一擺,擺出3個你們最喜歡的長方形,並填寫下表。
  2、反饋交流。
  填完表後,老師帶領學一起觀察擺成的每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老師著重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的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怎樣的聯繫?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初步發現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現:長與寬積正好等於長方形的面積
  教師抓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發現進入第三個環節。
  (三)動手實驗、驗證方法
  師:這位同學的發現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再來做第二實驗。
  請各小組測量例2的第一個長方形的長、寬,
  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積是多少?
  學生操作完後小組交流
  1、交流測量結果
  長4厘米,寬3厘米,面積12平方厘米。
  2、交流測量方法。你是怎樣去測量的?
  在出示例2的第二個長方形,要求學生量出長和寬後用簡便的測量方法測量它的面積,並說出面積是多少?
  讓學生用這兩個長方形的長乘寬是不是也等於它的面積
  第四個環節
  (四)歸納評價,總結方法
  (1)通過剛才的驗證,你們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和什麼有關呢?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呢?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到: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隨後老師介紹用字母表示公式。
  接下來老師出示兩道題,用剛剛學到的新知來解決。
  1、第82頁的試一試
  2、解決一開始出現的求游泳池的面積題目。經過剛才的學習你有辦法求出面積嗎?
  練習完畢後就進入第五個環節.
  (五)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7分米、寬3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3分米、寬3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邊長×邊長。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緊接著我們進入第六個環節
  (六)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1、出示書第83的第1題。
  2、出示書第83的第2題。
  本節課採用實驗—發現—驗證-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己去實驗發現,自己去求證,自己去總結,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說課稿模板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和大家彙報一下我的設想,我主要從教材、學情、教學流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77、78頁的內容。
  2、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在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並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知道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長、正方形面積與面積是類屬關係,統一面積單位和用面積單位密鋪則是探究長、正方形面積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本節課教學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整個小學階段平面圖形面積的教學。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面積等。這些平面圖形面積的求法都是在計算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推導的。所以,這節課又是小學階段平面圖形知識的重點。教材蘊含了數形結合、不完全歸納的數學思想。
  3、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對本節課是這樣表述的: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學習目標:
  ①在動手實踐過程中,通過猜想、操作、分析、驗證,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②在小組交流活動中,通過討論、觀察、發現,準確歸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③在計算和解決問題中,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④在實際操作中,培養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學重、難點、關鍵
  教學重點:會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體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及公式歸納。
  教學關鍵:藉助學具操作,找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關係。
  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採用讓學生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
  5、教學準備:
  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個、方格紙、實驗記錄單、課件
  二、說學情
  (一)學生情況
  美國的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情況的掌握與分析。三年級學生(8、9歲),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樂於探究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但是學生還缺乏實踐經驗,需加以引導進行學習。
  本節課學生學習應具備的入門技能是:要理解乘法意義、面積的意義、常用面積單位,以及用面積單位測量一個圖形面積方法的。根據圖列出乘法算式。這些為學生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奠定了知識和技能基礎,但學生具體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過程中,還可能存在以下學習困難:
  1、忽視了用什麼測量面積?為什麼要用面積單位去測量?
  2、部分學生不能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測量面積的表象。
  3、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容易混淆。
  4、學生對長方形的面積為什麼是長乘以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保留概念可能認識不到位,保留概念是指物體不因大小、方向、位置的改變而改變,這是測量的基礎。
  (二)教法和學法
  《數學課標》指出:學生學習活動不能簡單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我班的學生對數學有較濃的興趣,思維較活躍,好動,想像豐富,善於發表個人觀點,敢於創新,動手能力較強。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我主要採用操作法、觀察法、發現法、討論法、演示法。同時藉助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古人說: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需;而給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因此,在本節課我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觀察發現,歸納總結等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流程
  通過對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的把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一條主線、兩個重點、三個「一」、四個環節。一條主線即始終以活動探究為主線;兩個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三個「一」即教學過程中的用到的「猜一猜、擺一擺、驗一驗」;四個環節即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動手操作,探索新知、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總結反思,深化認識。具體環節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興趣,為了跳出陳舊的數學課單純講知傳道的框架,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生活的快樂。在新課伊始,我結合生活實際設疑導入,讓學生在一個生動的教學中開始探究活動。
  首先,我用課件出示烏龜和兔子比賽畫畫的圖畫,問學生,你能想辦法比較出他倆誰畫的面積大一些嗎?有的同學說放在一起比較,有的說用面積單位去測量,這時我就追問:如果想知道游泳池的面積、學校操場的面積也用面積單位去測量,你們覺得可以嗎?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就引起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是呀,用面積單位去量長方形的面積在實際生活中太麻煩,也是行不通的,怎麼辦呢?這樣就引出了一個數學問題:應該尋找一個簡便的計算長方形的面積的方法,從而引出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猜想
  學生有了探索的願望和興趣,可是不能沒有目標的去探索,那樣只會事倍功半,甚至沒有結果,這時我讓學生大膽猜想,形成統一的認識,使後邊的探索和驗證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請看視頻,
  這裡我為學生了一組感性學習材料,適當進行啟發,使學生的思維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學生憑著對學習材料的直接反應作出了大膽的設想。避免了學生盲目的猜測,同時又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慾望。當學生髮現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寬時,老師問: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可以用「長×寬」計算呢?同學們想不想親自動手去驗證一下,這樣再次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圍繞猜想,驗證猜想。
  2、驗證
  學生形成基本的猜想後,我就把課堂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開展有針對性的數學探究活動(驗證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請看視頻,
  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課前,我在四年級挑選了兩個班(60人)進行了一次調查問卷。
  1、長方形面積=?正方形面積=?
  2、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為什麼是長乘寬?調查的結果令人吃驚:70%的學生能正確回答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25%的學生回答是周長計算公式。5%的學生不知道。對於第二個問題,幾乎沒有學生知道為什麼。在三年級時,我們已經教過這一章的知識,而且進行了大量的訓練,為什麼只有70%的學生記得結論?為什麼幾乎沒有人能夠回答出長方形的面積為什麼是長乘寬呢?
  顯然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過於重視知識結論的獲得,而對於知識獲得的過程則顯得輕描淡寫,知識的意義並沒有完全讓學生真正理解。(課程標準)那麼對於本節課來說「真」理解就不僅是能夠描述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更為重要的是要能夠描述出為什麼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長乘寬。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通過一次實驗而發現的,是不能成為科學發現的結論,還必須通過"驗證"這一環節,使學生明白在任何一種發現活動中,新的認識、新的結論不能盲目、劃率地斷言,必須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在活動中,我既不像過去那樣告訴學生怎麼動手去驗證,讓學生做機械的操作員,不是隨意放開讓學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機的結合,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從不同的途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不但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驗證活動,而且使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像活動過程中解決問題,發展空間觀念和論證推理能力。我設計這一教學環節,既滲透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嚴謹科學態度。
  3、歸納
  請看視頻,
  結合擺的過程,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樣實現了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轉化,讓學生接受了一次不完全歸納思維方法的薰陶,符合幾何初步知識數學的課堂教學結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時讓學生盡情享受猜想成功的喜悅,從而激勵學生自覺地大膽猜想、探求知識的奧秘。
  4、轉化
  學生理解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後,我設計了一道看似平常無奇的練習:長是9厘米、寬是6厘米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然後課件演示:長是9厘米、寬是6厘米的長方形的長不斷縮短,我不斷加速地拋出一個個同樣的問題:此時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當長方形變成長:6厘米,寬6厘米時,學生們發現這時長()方形4條邊相等,它已恍然是一個正方形。從長方形巧妙地變成正方形,我利用了長、正方形的關係,把抓住了知識中的生成機遇,使學生既容易水到渠成地歸納出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又體會到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共性和差異,又一次把探索知識的機會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數學離不開練習,要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過練習。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也要通過一定的思考練習,課程標準提倡練習的有效性。對此,我非常注意將數學的思考融入不同層次的練習之中,很好的發揮練習作用。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後,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烏龜和兔子誰畫的面積大的問題。另外我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採用闖關遊戲的方式進行,最後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為作業,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通過一系列的練習,使學生不但鞏固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數學思維得到不斷的拓展。
  (四)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最後,教師以提問,學生自行小結的方式結束:這節課你學到什麼知識?是怎樣掌握的?這一部分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我在進行補充,使這一節課的內容在學生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的了師評、互評、生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我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熱情的評價,以此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總之,本課教學從實際生活引入,創設問題情境,注重學生的信息反饋,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的全過程,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綜上述,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大膽猜想公式——驗證公式——歸納公式——運用公式。首先思起源於疑,讓學生敢於提出猜想,圍繞猜想,教師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圍繞著一個個問題自主合作學習,探索出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主要圍繞這節課的兩個重點內容,在揭示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時直接板書公式,讓學生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什麼,起到突出重點的目的。
  五、說教學反思
  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這是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的一句名言。反思是教師必備的意識和行為。我認為本節課的設計特點是:力圖體現:課堂教學「人本化」,讓學生思動、手動、口動、互動。學習方式探究化,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獲得新知。授課後我還將反思: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探究活動的設計是否合理,學生認知還存在哪些問題等,以利今後改進。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說課稿模板4


  一、說教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教科書第77~79頁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初步練習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教材首先安排學生通過操作活動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長方形並填寫表格,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三個長方形的面積,填寫表格。通過測量和觀察,最後通過交流討論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的關係,並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材接著安排學生依據正方形的特徵,運用知識遷移直接探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
  二、說目標:
  1、認知目標:
  ①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並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②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滲透「實驗——猜想——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為今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2、情感目標:
  ①讓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②通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繫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
  3、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關鍵:
  教學重點:掌握公式,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現過程。
  教學關鍵:藉助學具操作,找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關係。
  三、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經驗;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度,促使學生向著預定的目標發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的教學法,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用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後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並作好記錄。小組彙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數據,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麼發現?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想,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通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的道理,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測、驗證總結。
  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的拼擺——猜測——驗證,讓學生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培養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獲得戰勝困難、探索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提出的各種問題,激發學生聯繫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熱情,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四、說學生
  《數學課標》指出:學生學習活動不能簡單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我班的學生對數學有較濃的興趣,思維較活躍,好動,想像豐富,善於發表個人觀點,敢於創新,動手能力較強。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我主要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探索、交流,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容,對於以後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導入新課:
  1、複習
  (1)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面積單位?這些面積單位是怎樣規定的?
  (2)下圖是由邊長1cm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面積是多少?
  2、引入
  (1)(課件出示教室黑板圖)
  教師:要想知道黑板的面積,你有什麼辦法?用面積單位去量。
  在實際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面積用面積單位去量是既不方便又不實際,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計算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動手操作,探索方法
  1、操作一
  (1)談話: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次研究活動,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邊長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四人小組合作,用3個、6個、28個小正方形擺出3個不同的長方形,然後一起看一看擺成的每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積是多少,最後由組長填寫在表格里。
  1cm2正方形個數
  師問:你們擺成的長方形是什麼樣的?組長彙報,課件展示部分情況。
  師問:表格中長方形面積的平方厘米數與所用的小正方形個數有什麼關係?(用了幾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
  2、操作二
  出示例2的三幅圖。
  3、探索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讓學生觀察例2中的表格。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呢?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呢?小組內討論一下。
  指名回答,根據回答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就是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三、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1、談話:下面我們就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問題。
  出示例3情景圖:求面積。
  (1)談話: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這幅情境圖,電視螢屏是什麼形?(長方形)你們會計算電視螢屏的面積嗎?讓學生獨立完成。56×42=2352(cm2)。
  (2)這兒有一塊遮電視機的方巾,它又是什麼形呢?(正方形)那麼,大家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小組內討論一下,指名回答。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遮電視機的方巾的面積又怎麼計算呢?讓學生獨立完成。9×9=81(dm2)
  2、師問:根據我們剛才的學習,小熊遇到的困難你們可以幫助它解決了嗎?我們只要知道長方形的什麼就可以算出水池的面積了?課件出示水池的長和寬,同學們幫助小熊計算一下水池的面積吧。8×5=40(m2)
  四、鞏固練習。
  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4cm6m
  六、說板書
  本節課的板書主要圍繞這節課的兩個重點內容,在揭示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時直接板書公式,讓學生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什麼,起到突出重點的目的。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